第420章 请斩安禄山

满朝文武今天可算是开了眼了。

弹劾天子!

天子不认错就怂恿天子撤销三法司,然后派遣内侍充当天下法官!?

给天子逼得问出“大唐天下是我李氏天下,还是你三法司官员之天下”!

又逼得天子说出“身为堂堂天子,还不能问问你们三堂会审的结果了?”!

这种诛心之言,换了任何一个官员听说了,肯定磕头求饶,说自己没有大不敬的意思!

结果,人家汜水谢三郎,就这么直挺挺地站在金殿之上,非但没有磕头认错,还真的从“具体操作”层面来分析“天子如何才能了解三堂会审的结果。”

人家谢三郎说了,你身为天子,自然有资格知道三堂会审的结果,要不然的话,三堂会审的结果,也不会上报政事堂备案之后,再送到你的龙书案上等着你“勾决”。

在场的可都是明白人,从这话里可就听明白人家谢三郎的意思了,他这是隐晦地告诉李老三,别以为你是天子就能怎么样,作为一件命案的整个流程的最后环节,让你“勾决”犯人,就是给你一个名义上的“生杀大权”,注意,是名义上的,说白了,你就是个“盖章”的人,跟监斩官啊,刽子手一样,只负责实施,没有权力来更改结果!

李老三自然也是明白人,满朝文武都能听明白的话中有话,他又如何听不明白!?

当时就怒了。

你能耐还是真打了,怎么着,都开始看不起天子了哈!?

你不说我就是个“人形图章”吗?

我就不!

我就要改变你三法司三堂会审的结果!

你能怎么着吧!?

人家谢三郎也没硬顶着,出乎所有人的预料,点了点头。

行啊!

你不是要改变结果吗,咱们有办法啊!

什么办法!?

八议!

议亲,你天子自身没出五服的亲戚。

议故,你天子的好朋友。

议贤,天下闻名的贤达人士。

议能,有大能为、大能力的主儿,赶上朝廷有特殊的事情,没有他就办不了的那种。

议功,有大功于国。

议贵,皇后、太皇太后的没出五服的亲戚。

议勤,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国家操劳一辈子的主儿。

议宾,其他国家的使者。

这八种人,如果犯了罪,经三堂会审定案之后,你身为天子,如果想改变最后的结果,可以“议”,这都是写在大唐律法之中的,这是你的权力。

但是,划重点!

“议”!

什么意思!?

大家商量商量!

具体而言,就是你组织,然后朝堂之上的三省六部九卿,各个衙门的大佬都出席,大家商量一下。

听明白了吗!?

这是商量,同样不是你一言可决的事情!

李老三听完之后差点疯了,我是天子,富有四海,率土之滨莫非王土,率土之民莫非王臣!怎么到了你嘴里,我成了个“会议召集人”了!?按照你的意思,就算启动八议程序,把大家都招呼到一起开会,最后讨论了半天,好多有资格参与八议的官员,都觉得不适合更改的话,还得按照你们三法司三堂会审的结果去执行!?那我还非那个事情干啥!?难道就为显示天子无能不成!?

李老三也是上脾气了,开始跟小孩一样较劲,你越是这样说,我就越得反着来!

难道我堂堂大唐天子,还没个权力赦免个罪犯吗!?

谢直再次点头。

行啊!

但是,得有理由!

你大赦天下,行,那是你身为天子的权力,当然可以,但是得有合适的理由啊,什么天子登基啊,册封太子啊,都行,但是你得占一条,你想啥时候就来个大赦天下,就啥时候来一个,做梦呢!?想都别想!

具体到个人,你想赦免,对不住,一样,也得有理由!而且这个理由还得让大家认可,要不然,你想赦免都不成!

说实话,这也就是开元年间的李老三,这要是等到天宝年间,他享天下太平、威福自用三十年,就谢直这么跟他说话,那还真就别客气了,你不是能说吗?和刀子说话去吧!

现在,李老三即便生生地让谢直从龙椅上气得站了起来,依旧还有一种想讲道理的潜意识,根本没想着弄死谢三郎,就是犯了脾气要维护自己的权威而已!

“大胆!

朕身为天子,富有四海!

天下子民在朕面前,何人不可杀!?

天下子民在朕面前,又何人不可赦!?

今天,朕还就是要赦免了幽州偏将安禄山!

谢直,你待如何!?”

满朝文武一看,李老三是真急眼了,都从龙椅上站起来了,这一顿咆哮,真如雷霆一般,炸响在金殿之上,一个个吓得大气都不敢出,更有好多官员,偷眼在看挺立在金殿正中的谢三郎,心中敬佩简直难以言喻,能把天子气得在常参朝会上嗷嗷喊的,大唐立国百年,这是第一位!

自己不过是听了天子的咆哮,就吓得腿肚子转筋,看看人家,直面天子怒火,根本不为所动,脚下一步不退,还特意挺身抬头呢……

为啥抬头?

因为天子站起身形,谢直抬头,就是要直视天子暴怒的双眼。

想赦免安禄山?

行,说理由!

李老三也算是跟谢直较上劲了,说就说!

我告诉你,别以为只有你汜水谢三郎有能力,我看那安禄山也不错!年纪轻轻就能带着三万边军出塞作战,虽然大败亏输,但是也是难得一个帅才!

你不是问理由吗!?

好,我告诉你!

我惜才!

我不忍心让他就这样身首异处,我就是要让他戴罪立功!

谢直听了哈哈大笑。

笑过之后,直接甩给李老三一句话——你这个理由,不成立!

安禄山有个屁才!?他再有才也不过是幽州方镇一个小小的偏将!

我明话告诉你,你要是因为这个原因赦免了他,别的不说,大唐边境上十个方镇,所有偏将,等于都拿到了一个免死金牌?

这回可行了,他们带兵出阵,赢了加官进爵,输了免死金牌,别的什么都用不考虑了,只要活得时间够久远,一个个都能成了节度使!

你就自己去想去吧,十大方镇,现在又多少偏将,十年之后,就有多少个节度使!

等到那个时候,您是天子,我就问您一句话,你上哪安排这么多节度使去!?全大唐有这么大的地盘安置他们吗!?

啥,没有!?

那行了,你就等着他们造反吧!

日后史书记载,必然是“武夫乱国,肇始于开元天子赦免安禄山”!

李老三气得眼睛之发蓝,刚想说话,却不料谢直再次突然开口。

“臣,监察御史,汜水谢直,请斩安禄山!”

谢直算是明白了,光吵架不能解决问题啊,就算一句接一句地怼得李老三没话说,那又能怎么样,真把李老三怼急眼了,他要来个一意孤行,也真是不好办啊……现在最好的办法,倒是不如直接图穷匕见!

“请斩安禄山”!

还没等李老三这边有所动作呢,谢直身后有传来了一个声音。

“臣,尚书省右丞,严挺之,请斩安禄山!”

严老爷子果然自己人,啥都没说,直接力挺!

随后,朝臣队伍之中,再次传来声音!

“臣,御史大夫李尚隐!请斩安禄山!”

李尚隐!

老爷子,够意思!

随即就是此起彼伏的声音响起。

“臣,侍御史……请斩安禄山!”

“臣,殿中侍御史……请斩安禄山!”

“臣,刑部……,请斩安禄山!”

“臣,大理寺卿……,请斩安禄山!”

“臣,大理寺少卿……,请斩安禄山!”

御史台老大发话了,御史台的这帮子御史自然蜂拥而上,随即就是三法司的官员跟上。

人家谢直冒了这么大的危险,硬抗天子的威严,也一定要杀安禄山,说到底,是为了三堂会审的公正和权威,这可是事关三法司以后生死存亡的大事,咱不能让他一个人去战斗!再说了,没看御史台老大李尚隐都亲自出面了,法不责众!咱就跟着摇旗呐喊一下下,没风险,有收益,何乐而不为!?

随后……

“臣,兵部尚书……,请斩安禄山!”

“臣,兵部侍郎……,请斩安禄山!”

“臣,兵部侍郎……,请斩安禄山!”

“臣,兵部XX司郎中,请斩安禄山!”

“臣,兵部XX司员外郎,请斩安禄山!”

尚书省兵部,全员出动!

他们全让谢三郎刚才那句话吓住了,“武夫乱国”,这名头,谁敢背着,现在还不赶紧跳出来自证清白,那还等什么呢!?

这一下子,金殿之上可就热闹了,三法司的所有官员全部出列,请斩安禄山,再加上刑部的全部官员出列,这就占据了小半个朝堂,也就是说,参与常参朝会的这些大唐中坚力量,有小一半人要杀安禄山!

李老三都吓了一跳!

眼看着小半个朝堂的官员都在躬身行礼,请斩安禄山,即便他是堂堂天子,也不由得心中暗自心惊。

为啥说人家开元天子是历史上有名有姓的君王,不是因为他早年励精图治将大唐国运带到了巅峰,也不是因为他晚年殆政从而构建了催生安史之乱的温床,而是因为两个字——专业!

李老三,乃是当之无愧的“专业”帝王!

帝王怎么专业?

忽略个人情绪,统御为先!

就像谢直怼他说的一样,你是皇帝又能怎么样!?真到了事头上,有脾气也得忍住了!

什么叫“事头上”?

现在就是了!

半个朝堂对安禄山喊打喊杀的,你还一意孤行地要赦免他?你就算是皇帝,也是犯了众怒!

赦免!?

暂且不要想了……

不过,李老三抛开了种种情绪之后,最关心的,是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官员要请斩安禄山!?难道……有人串联!?

看张九龄!

大唐首相一言不发,满脸的不知可信,仿佛也被半个朝堂官员的表现吓了一跳……

应该……不是他……

看严挺之!

是他第一个响应谢直请斩安禄山,见他依旧保持着躬身施礼的姿势,李老三摇了摇头,谁都知道严挺之、袁仁敬等人,以张九龄马首是瞻,断然不会没有通过张九龄的首肯,就私下串联朝廷官员……

应该……也不是他……

看李尚隐!

不对,这是我李唐皇族,血脉与天子传承却相隔甚远,就算是他鼓动了朝臣,除了“请斩安禄山”之外,好像也没有任何好处啊,没有好处,他一个皇族远支跟着起什么哄?

应该……也不是他……

最后,李老三不得不把目光转向了“请斩安禄山”的首倡之人,谢直!

谢直,姓谢名直,字新竹,家中行三,河南府汜水县人,父母早亡,祖父成皋折冲府果毅校尉谢忠顺抚养长大,少顽劣,及长,拜时任汜水县尉王昌龄为师,学问三月有成,于开元二十三年科举中,高中明法榜首,随即吏部选制科中拔甲等,选官河南县尉,正式入仕,因在河南县尉任上治理有方,得御史台御史大夫李尚隐推荐,赦授监察御史,至今。

谢直的简历,就这么多,在一瞬间,就在李老三的脑海中闪现了一遍。

说他一个小小的监察御史,就能串联大唐朝堂之上一半的官员,李老三第一个不信!

说他身后有人隐藏在幕后推动,看看张九龄,看看严挺之,再看看李尚隐,李老三还是不信!

但是,事情就这么发生了,常参朝会之上,少说还有一般官员保持着躬身施礼的姿态,生生“请斩安禄山”的声音,还声声在耳,李老三就算想装看不见也不行啊……

那么,排除了种种原因之后,只剩下一种解释了……

那就是——

谢直说对了!

一番慷慨陈词,竟然激起了朝堂官员心中的同仇敌忾!

一想到这里,李老三就忍不住热血上涌!

难道!?

我堂堂大唐天子,还真做错了!?

一瞬间,专业帝王下线,个人情绪又占据了上风!

卧槽!

我是天子,我就不要面子啊!?

李老三想到这里,一眼不发,拂袖而走!

第508章 粱十六,真死了第33章 所托非人第547章 还有人!?第223章 还是出事了第455章 安禄山……被放了……第135章 混淆黑白第601章 实事求是第415章 果然!谢三郎!无题第353章 隔墙有耳第200章 咱得谢谢他去第428章 送行酒第240章 靠水难生之三十六文钱第106章 好一个热闹了得第315章 水生之就等你了第426章 小猴子第208章 又是漕帮?第392章 还不归位,更待何时第226章 诺第616章 清净长乐驿第352章 人情得还第523章 终于有消息了!第309章 所谓打压粮价第547章 还有人!?第233章 一共仨第423章 没有私仇第531章 我师徒二人,等着你!第401章 传召第61章 名留青史的另外一种方式第313章 水生之刘县尉问案第556章 师徒相承第30章 走吧,谢府第159章 杨家和李昂的关系如何?第81章 二哥第30章 走吧,谢府第39章 科举也是需要资源的第72章 洗冤第496章 条件好几个第213章 无妄之灾第333章 只能是谢直第390章 三法司之分工第112章 这是个买卖第286章 酬功第329章 勾结匪类第686章 一路走好第135章 混淆黑白第542章 意外!不方便!第647章 羊汤摊子第419章 弹劾天子第591章 不给他们机会!第159章 杨家和李昂的关系如何?第269章 前因后果第46章 县尊问案第357章 弥勒教第412章 老成谋国第17章 您是不是想多了啊第333章 只能是谢直第271章 没有漕帮!(三连更,求订阅)第186章 十年之内不得作诗第72章 洗冤第419章 弹劾天子第18章 资源原来是怎么回事第173章 盐法虽好,却不是灵丹妙药第335章 明察秋毫第584章 虚晃一枪第9章 谢家第330章 臣弹劾第385章 屏风第125章 虎!杨二姐!第421章 洛阳东门第480章 杨家一门之国忠第8章 《谢公状告杨龟寿贴》第663章 土!他看见……第482章 灞水帮,粱十六第251章 重点,西边第223章 还是出事了第691章 谢三郎,到了第373章 三上本第518章 示恩第181章 李老三第106章 好一个热闹了得第27章 这里面还有我的事儿呢?第552章 敢死!第149章 萧夫子第287章 臣推荐谢直……第348章 高大哥第535章 快!来不及了……第32章 王某收徒而来第612章 所荐非人第370章 新戏首演第581章 登闻鼓响!第6章 共谋窃盗第389章 大理寺第686章 一路走好第101章 留着过年第227章 有人衣锦还乡第76章 回家一顿揍第492章 你配吗?第534章 黑衣人巢穴第349章 高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