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谢三郎坐镇大朝会

四月初一,大朝会。

在京文武百官齐聚,准备参拜天子,分列两厢站好之后,只待天子上朝就可以正式开始了。

今天的大朝会,别有不同。

往日就一个字儿,乱。

为啥会乱呢?

在京文武百官的数量,太多了,敛吧敛吧,就好几百人呢。

五品以上的,以及监察御史、员外郎等常参官员,还能站在金殿之中,近距离参拜天子,而那些基层的官员,六品以下的,想进金殿都没地儿站,只能站在广场之上,所谓参拜,不过是一种形式而已,一眼望去,别说天子了,能把金殿的大门看清楚了,就算你品级不低。

正所谓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人上一千,扯地连天。

这么多人聚集到一起,哪有那么老实的?

尤其是那好几百号低等级的官员。

这些官员平日里在自己的衙门口办公,除了身边的同僚相互之间联系多一点,平日里根本就见不到多少人,现在呢,这不大朝会就给他们提供机会了吗?

人家如今品级暂时不高,又不会影响到人家的出身背景,谁还没有个同乡、同年的,再不济了,还有朋友呢,再加上朋友的亲戚,亲戚的朋友……低级官员,也能在大朝会之中,扯出来一张让人匪夷所思的关系网!

平常也见不着,就赶上大朝会能见一面,好歹不得打个招呼?

几百人在一块儿打招呼,那是什么场面?难道还想象不出来能有多乱吗?

说实话,东西两市开市的时候,都不见得比这场面乱多少!

平日里,当值的殿中侍御史,每到大朝会的时候,都被吵着脑袋疼,还不能不管,从前面跑到后面,从左边跑到右边,一个劲儿嚷嚷“注意朝仪,注意朝仪”、“天子这就来”,嗓子都喊哑了,效果也并不明显……

直到天子是上朝,当值的殿中侍御史,拼劲最后一丝力气,发出来自心底深处的一声高喝,“参拜”,这才勉强能把嘈杂之声压下去,正式开始大朝会。

但是,今天,不一样了。

哪儿不一样?

几百人的文武官员队伍,竟然鸦雀无声!

为啥?

因为在大朝会中,在御史台整体方阵的最前方,多了一个人。

御史中丞,汜水侯谢三郎!

人家谢三郎的名声还用多说吗?

睚眦必报,那是私德,暂且不说,只说公务之上,严肃酷烈,执法严苛,向来眼睛里面不揉沙子!

当初在东都洛阳的时候,还仅仅是一个普通的监察御史,就因为看不惯朝堂之中的种种人和事,就能连续两次炮轰金銮殿,压得满朝文武鸦雀无声,吓得低等官员胆战心惊!

尤其第二次炮轰金銮殿,头触不公!弹劾了牛仙客还不算,竟然把獬豸冠当成“大铁棍子”,狠狠一个头槌,将天子身边的亲近内侍砸得满脸鲜血、摔倒在第!硬生生的能把天子李老三气得拂袖而去走!

就这样,谁还都拿他没辙!

也正是从开元二十三年谢三郎头触不公开始,满朝文武这才意识到,御史台的所有御史,每天上殿朝会,竟然还随身带着“兵器”……

如今的谢三郎,得爵汜水侯,官封御史中丞,身上还挂着大唐经济领域最重要的三个使职,还是回京之后,十八年来,第一次来参加大朝会,谁都不知道这位爷又能折腾出什么样的幺蛾子来,你不惹他,说不定他还要收拾你呢……

在这种时候,还敢在大朝会之前跟同乡、同年,见礼儿聊天儿?真以为人家谢三郎身上那个御史中丞的职务是个摆设不成?

大黑脸一沉,小眼睛一眯,“臣,御史中丞,汜水谢直,弹劾……失仪!”

吓人不吓人!?

所以,这时候还是老老实实的吧,真想跟什么同乡同年聊天说话,下了朝会一块儿走,甚至你们约顿饭,没人管你,但是这时候,千万别往前站,容易伤着自己!

所谓不打馋的,不打懒的,就打不长眼的,今天,谢三郎坐镇大朝会,就看你长眼不长眼了!

事实上,不仅仅这些低品级的官员“长眼”,就连朝堂大佬,都得“长眼”!

为啥这么说?

还是要说回御史台的方阵队伍。

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只要不当值的,都按照品级排列成方阵,自然不用多说。

只说御史台方阵前面,说“多了一个人”可能还不太准确,准确来说,应该是“换了一个人”。

什么意思?

因为以前,在御史台方阵的最前方,也是两位——御史中丞王鉷和御史中丞杨国忠。

那个时候,这两位御史中丞,正在竞争御史大夫的职位。

众所周知,御史台五级御史之中,站在金字塔顶端的,正是御史大夫,但是呢,这个职位并不长设,时不常就空悬多日,那御史台的工作也得有人管啊,怎么办?一般情况下,都会由天子制定一位御史中丞代行御史大夫的职责,管理御史台的相关事务。

所以,理论上,御史大夫乃是御史台的老大,但是在御史大夫职务空缺的时候,御史中丞也能成为事实上的御史台老大。

基于此,御史台的方阵之前的站位,就有点意思了,分成两排,第一排,自然是御史大夫,第二排,却是在朝的御史中丞——把御史大夫和御史中丞都单独列出来,就是在承认御史大夫地位的同时,也承认了御史中丞的地位。

在王鉷和杨国忠竞争御史大夫的时候,他们两个都是御史中丞,无论每一次朝会,这哥儿俩无一缺席,不管什么时候都得站在浴室台最前方,生怕天子李老三忘了他是御史中丞——我不站那儿,就你一人天天站那儿,天子一看,噢,原来御史台的工作你管得多点啊……得,给你升任御史大夫吧,正好名正言顺……真要是那样,无论是王鉷还是杨国忠,谁要是因为这个被挤掉了御史大夫的职位,不得恶心死!?

所以,每一次朝会的时候,杨国忠和王鉷俩人都站在御史台整个方阵的前头,管你什么大朝会、常参朝会,还是小朝会,想让我站在别的地方,没门!

后来,王鉷在李林甫的支持下,成功升任御史大夫,更是天天站在了御史台方阵的正前方,不但坚持站在那里,还特意向前了一个身位,彻底把御史中丞杨国忠甩在了身后!

为啥!

当初咱俩竞争,谁都不愿意放弃这个位置,现在我赢了,正是享受胜利果实的时候,当然得站在这里,我就喜欢你站在我身后,看着我的背影咬牙切齿,又拿我没办法的样子,就俩字,痛快!

不过……

今天御史台方阵的最前方还是两位……

那不对啊,谢三郎回京了,正好站在御史台方阵的正前方,加上王鉷和杨国忠,应该是三个人才对啊,怎么又变成两个了?

因为,只有谢三郎和杨国忠两位御史中丞并排而立。

王鉷跑了!

王鉷哪儿去了,难道也没参加这一次的大朝会?

不,他参加了,不但参加了,而且就在金殿之上,那人呢?

王红今天连御史台标志性的獬豸冠和獬豸袍都没穿,直接穿着一身大红的圆领袍服,站在了尚书台户部队伍里。

这时候大家再想起来,王鉷的本职,不是御史台的御史,而是户尚书省的户部侍郎……

诶,这个选择可就有意思了,

纵然王鉷这个户部侍郎,是天子面前当之无愧的第一红人,已经从客观上架空了户部尚书,户部相关的任何事儿,在户部,一言可决。

但是,你能耐再大,权势再高,按官职来说,也是户部的二把手,只要户部尚书还没死,在大朝会上,你就不可能站到人家尚书的前面去。

要不然的话,就算你是天子面前的红人,御史台也在你这位“御史大夫”的统领之下,但是也肯定有当值的殿中侍御史跳出来弹劾你“君前失仪”!

你放着御史台老大那一把手的站位不去,反而回到了尚书省户部维持着以个二把手的站位……

这他么怎么想的呀?

况且,御史大夫是三品,身着御史台独特的黑色獬豸冠、黑色獬豸袍,户部上书乃是四品,只得身穿红袍而已……

如果他站在御史台方阵的最前方,自然一目了然,但是,今天穿了一身红色的圆领袍服,往尚书省六部足足十二位侍郎的队伍里面一钻,要不是腰间还悬挂了象征着三品的金鱼袋,一眼望过去,还真不见得能找到他……

你王鉷堂堂一个天子面前的红人,在大朝会上,玩捉迷藏呢!?

有好事者顿时心领神会,还不是让谢三郎闹得!

王红他自己也心里知道自己是怎么个回事儿,跟杨国忠竞争是跟杨国忠竞争,因为他自己知道,杨国忠也就那么回事,自己虽然不懂御史台里面的弯弯绕,他杨国忠也不懂,竞争一下,未尝不可,不就是比矬子里面拔将军吗?王鉷自问,就算自己再不懂,好歹也得比杨国忠这个“蜀中混子”强得多。

果然!

有天子看顾,有李林甫的支持,他如愿以偿,升任御史大夫。

今天要是谢直没来,就杨国忠一个御史中丞在,那王红想都不用想,肯定要站在御史台方阵的正前方,还是那句话,压住身后杨国忠这个昔日的竞争对手,痛快。

但是,今天,谢三郎来了,情况就不一样了。

王鉷就算再自大,也不敢说在大唐律法这方面,能超过“大唐办案第一能手”!

人家谢三郎开元二十三年就调任了监察御史,区区一年时间,就成为了“开元朝最声名卓著”的监察御史,就算调任扬州、远离中枢之后,职事官也一直挂在御史台,因功一路升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侍御史、御史中丞,一路走来,那叫一个稳当。

不用别人提醒,王鉷自己都知道,别看他和杨国忠头些日子折腾得欢实,那是人家谢三郎远在扬州,如果人家早一步回到长安城,他和杨国忠,全得歇!

说句不好听的,他如今的这个御史大夫,就是从人家谢三郎的手上捡来的!

在这种情况下,试问,王鉷的脸得有多大,才敢在御史台队伍中,站在谢直的前头!?

至少,在他这个御史大夫成为名副其实的“御史台老大”,彻底掌控了御史台之前,他还真没有这个脸!

所以,他穿上了四品侍郎的大红圆领袍服,混迹在尚书省户部的队伍里面。

丢人吗?

有点。

但是,总没有站在御史台队伍的正前方丢人吧?

如果说,杨国忠这个御史中丞看待他背影的目光,让王鉷感觉到一种痛快。

那么,如果他站在御史台队伍的最前方,身后看待他背影的目光,从杨国忠换成谢三郎,那就不是痛快了,完全是一种痛苦!

什么痛苦!?

如芒在背了解一下……

且不说这些有的没的,反正因为谢三郎的出现,大朝会开始之前,都沉浸在一种古怪的气氛之中……

文武百官分列两厢,侍立良久之后,天子李老三,终于在内侍的引导之下进入金殿,升坐龙椅。

李老三一进金殿都有点懵。

以前都是乱糟糟的,只有等自己坐在龙椅之上,文武百官才会在殿中侍御史的提点之下安静下来……

说实话,李老三还挺享受这个过程的,天子威势,不单单是天子一怒血流漂杵,还在这日常的点点滴滴之中。

结果,今天……怎么这么消停?今天不是大朝会吗?没来人!?

李老三带着疑惑一进金殿,一眼就看到了谢三郎,哦,明白了,这货……就是个镇场神兽啊,怪不得他姓谢名直,还真有古之神兽獬豸的风采……

李老三一边走一边感慨,却有突然想到,谢直一来,全场寂静,谢直没来的时候,怎么就乱糟糟的?难道御史台就谢直一个人能管事……王鉷和杨国忠呢?以前……是不是对御史台,甚至对文武百官都太放纵了……吧?而王鉷和杨国忠这俩货,是不是有点……?

欸,对了,光看见杨国忠了,王鉷呢?

一边想着,一边落座,放眼一看,愣是没找着,仔细再看,这才看到王鉷,身着大红袍、腰悬金鱼袋,混迹在尚书省的队伍之中……

李老三堂堂开元天子,那是多聪明的人啊,电光火石之间,就弄明白怎么回事了,不由得也是一阵无语,王鉷……怂死你就算了!

不提李老三恨铁不成钢,有内侍上前,捏着嗓子一声高喝。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启禀陛下,臣,有事要奏!”

大朝会上,有人当先开口。

谁啊?

安庆宗!

安禄山嫡长子,如今的东平郡王世子,自从安禄山离开长安城之后,就留在长安,充当幽州、河东两镇节度使府的进奏院留守。

安庆宗出列,向天子一礼之后,起身朗声说道:

“启禀陛下,幽州、河东两镇节度使,东平郡王安禄山,有事上奏!”

第381章 私情不能坏国法第678章 金!破营!第484章 要钱,讲究个招数第201章 三套兄弟俩第133章 合谋第301章 继续探查第466章 阵斩刘普会第255章 谁是保护伞?第430章 相托与相托第230章 儒家会员第642章 传首第255章 谁是保护伞?第363章 白马寺第29章 不学无术第612章 所荐非人第585章 强横第392章 还不归位,更待何时第312章 水生之我要告官第85章 拜帖第82章 无赖第73章 两个疑点第74章 压迫第670章 木!节帅您看!第587章 因为……案子!第161章 这就是你的公平?第101章 留着过年第510章 谁在通风报信第97章 诗文集子是一块敲门砖第453章 一百冲两千第93章 干就完了第600章 留一条性命第582章 聪明人杨国忠第457章 返洛第295章 设身处地替他想第80章 谢正第461章 混账第193章 真接地气第411章 常参朝会第404章 早做准备第75章 或有可能第581章 登闻鼓响!第563章 复盘!王鉷,有蹊跷!第17章 您是不是想多了啊第52章 谢直不服第355章 只有谢直才合适第271章 没有漕帮!(三连更,求订阅)第627章 白衣军前效力第482章 灞水帮,粱十六第8章 《谢公状告杨龟寿贴》第476章 挣钱和弄钱的区别第161章 这就是你的公平?第150章 三十七,真好第637章 我要面圣!第147章 河阴县第560章 训徒第107章 卢奕求字第86章 他怎么知道我跋扈的第600章 留一条性命第380章 意欲何为第29章 不学无术第333章 只能是谢直第36章 进士科,盘它!第273章 除恶务尽第296章 战阵之威第599章 破贼矣第240章 靠水难生之三十六文钱第178章 你给我捡起来第301章 继续探查第631章 胡人!塞外胡人!第231章 漕帮致歉第570章 武备,哪去了?第455章 安禄山……被放了……第154章 敲打第226章 诺第138章 口供!口供!第366章 传说中的刘普会第566章 复盘!小义,请辞!第189章 大唐为官之道第519章 道门火药第619章 所谓智囊第586章 王繇、王准、王銲第30章 走吧,谢府第73章 两个疑点第109章 上赶着不是买卖第422章 朝有诤臣,国有明君第575章 交易,不仅仅是配方第476章 挣钱和弄钱的区别第407章 换茶第251章 重点,西边第632章 重返政事堂?第455章 安禄山……被放了……第414章 敢问陛下第579章 包藏祸心第247章 张公子,怎么办?第534章 黑衣人巢穴第327章 自己动手第260章 杨万年该死第630章 河东第643章 送行第669章 木!投石机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