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枢密院(中)

刘宗周连忙笑道:“原来是王贤侄,这件事情也是好事,彝仲他的一篇文章正好没办法在联合早报上刊发,我看过这篇文章,深得程朱理学之妙处,若是有了另外一种报纸,也好给有不同意见的人一个渠道!”

夏允彝却对刘宗周这么容易被王博售卖有些不满,夏允彝属于那种富家子弟,而且是典型的书呆子,对王博这种人根本不屑一顾,在他看来,朱由崧提出的“议会制”当中最大的败笔就是让这些商人参与户部事务。

王博与刘宗周相谈甚欢,已经降到了报社成立的具体事情,而夏允彝却径直站起身来,说道:“先生,晚生身体不适,告辞了!”

夏允彝走后,刘宗周有些尴尬地看着王博说道:“彝仲他……”

王博仍然笑道:“刘先生不必如此,这种事情我见得多了,若是没办法做到唾面自干,我们王家也成不了现在的样子,大明朝的商人可不是那么好做的!”

夏允彝离开聚星楼之后,却有一个人拦在了他面前,说道:“夏先生,我家主人有情!”

这人的脸色灰白,而且声音尖锐,在机上浓重的香粉味道,很容易让人想到他的身份——宦官,对于宦官,文人士子一向是非常讨厌的,他冷冷说道:“你家主人是谁?我为何要去?”

那人微微一笑,说道:“不只有您,还有钱谦益钱公子,杨涟杨先生,李三才李大人一起都在那里!”

夏允彝被这人的话吓了一跳,这几个人几乎是把东林党老中青三代的人都包括了,夏允彝鬼使神差地跟着那个太监走进了雅间,此时他才发现,刚刚那个太监还少说了,此时不止是李三才杨涟和钱谦益,还有十几个大大小小的官员,大部分都是东林党。

李三才虽然因为一系列行为不检的原因,被罢了官,实际上名声反而没什么影响,这不得不说东林党在颠倒黑**饰自己方面做得还是相当不错的。

而坐在主席上的人,却正是太子的心腹徐诵,此时他已经不是徐诵了,而叫做徐鸿儒,为了能够正常行动,他自然不可能再保留当反贼时候的“匪号”。这次他也是为太子收拢势力,来应对日后的变局,原本他并没有打算让夏允彝过来,毕竟此时他们属于弱势,行事自然要隐秘,不过那些东林党人看到夏允彝之后却满满地打包票说此人绝无问题,徐鸿儒一想,这些书呆子能够认同的人也就是些书呆子而已,相比不会有太大的麻烦,便同意让他进来。

夏允彝被请到雅间之后,看到这么多他崇拜的前辈先贤,自然非常激动,然后就看有人拿出一册黄绢为封面的名册,上面已经写满了这些前辈的名字,夏允彝看了看封面上用正楷写着“复社”二字,夏允彝还以为这些前辈是要组织一个诗社,他居然还有机会进入这样的诗社,自然毫不犹豫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徐鸿儒接过名册,翻看无误之后,心中不禁冷笑,这些人就是好糊弄,只要有个大义的名头,他们就能够争前恐后地去死,不过如果没有这样的人,他此时倒还麻烦了,徐鸿儒合上名册道:“好,大家既然都愿意加入复社,支持太子,驱逐奸王,那么都是忠诚之士,说实话现在太子的处境堪忧啊!”

杨涟也说道:“徐公公说的是……”

徐鸿儒一听到“徐公公”三个字不禁一愣,方才反应过来那是在说自己,自己虽然已经自宫,不过在宫中太子仍然对他十分尊重,这让他都有些忘记了自己的身份,此时听到“公公”二字,也只能暗叹无奈。

只听杨涟继续说道:“朝廷当中那所谓的‘大学党’的奸党已经完全投向了北海奸王的怀抱,而我们东林当中,赵南星俨然已经承认了奸王便是我大明继承之人,甚至开始组织一批门徒排斥我们原本的东林党人,像汪文言汪大人钱谦益钱大人含冤入狱,他不思营救,反而将钱大人发配到了北海,如今才回,而孙如游、李汝华便如木雕泥塑,不发一言,这些人根本没办法依靠,东林如今已经名存实亡,所以我们要重立复社!”

杨涟的与其非常具有煽动性,他道:“所谓复社,并非复国土,而是要复道义与正统,如今奸王弄权,要行议会乱政,我们必须要组织学生反对这等乱政!”

此时李三才突然站了起来,李三才一向是作为东林党的智囊,此时出来也是迫不得已,原本还以为东林党还有东山再起之日,不过这些日子以来,而视他如仇敌方从哲地位却越发稳固,东林党却有些四分五裂的意思,这就让他有些坐不住了,不得不从通县回到了京师。

李三才却道:“人家是‘与天下人共治天下’,那可比宋太祖的‘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还要开明,虽说他们的目的是让那些奸商进入朝廷,不过口号上却没有什么大错,我们贸然反对,只能给我们自己扣上一个抓权不放的印象,甚至让所有的人都反对我们!”

李三才嘴上这样说,实际上却绝非如此,朱由崧说出的这个政策,刚刚开始未必有人能够品味过来,不过时间一长,他们就会想到那其中的权力,若是他们反对,所有的商人都会视其为敌,杨涟此人只知道正义公理,却从来不去想一想其中的利害关系,李三才就不痛了,他长期作为东林党的上层,这些事情都是他必须考虑的。

徐鸿儒看了看李三才,心中有些惊异,此人倒是有些头脑,在东林党中却也算是一朵奇葩了,徐鸿儒笑道:“那么不知道李先生有什么想法?”

李三才说道:“此事我们可从长计议,不过另外一件事情却是迫在眉睫,诸位,朝廷要进行军制改革的事情,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兵工厂也已经开始选地开工,不过据我所知皇上却有意将军制改革的事情交给北海王,若是真让他掌控了兵权,这才是最大的问题,难不成大家想要重历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不过是两王争权,原本对文人来说,都是老朱家的爷们,为谁效忠都是为大明做事,不过用了对文官的态度可不是太好,方孝孺这种大儒居然被诛十族,这是文官对靖难最不满意的地方。

徐鸿儒笑道:“那么李先生有何高见?”

李三才正在喝一口茶,突然听到徐鸿儒发问,忍不住呛了一口茶水,咳嗽不止,他这次提出军权的问题,不过是为了分散注意力,让在场诸人不要把视线放在抵制“议会”上,哪里想到过什么解决军权的问题?

“这个……我想大家还是等等看朝廷究竟是个什么方略再说吧!”

实际上臣子在军权方面根本是不宜对君主有什么异议,大明朝你可以骂君主昏君,只要你的组织有足够的力量,就能够保你无事,该做官还做官,不过你要是把主意打到军权上,那可就是大逆不道了,就算是诛你十族,别人也没什么好说的。

徐鸿儒不禁摇了摇头,实际上他原本就没有打算依靠这些东林党人,在他看来这些人不过是些充门面的,真正做事还要靠其他的人,若是要是这些人能够给朱由崧填一些麻烦,他也不介意用一用。

在明朝,皇帝毕竟不可能直接将一个军职或是政职赋予某个皇子皇孙,这在洪武年间可能,不过在万历年间长期的传统已经不可打破,不过却也有可以取巧的地方,比如上一次皇帝任命魏进忠为监军,并且将无怨言这个一样毫无根基的军官派到了神枢营里,只要朱由崧拿下了那几个没了后台的刺头,便可以通过魏进忠操纵整个神枢营。

而在这次军制改革上面,万历帝便让朱由崧给了他一个名单,让他给五军都督府重新配置人员,而朱由崧对五军都督府现在的组织结构都不认同,便直接将一份改革五军都督府的计划呈了上去,还把五军都督府改名为了枢密院,而万历帝和内阁也全都认同,反正在内阁他们看来,这个枢密院不可能拥有调兵权,而文官也不可能让他们参与议政,就算是再怎么变,也不可能拥有宋元时期枢密院的威风。

现在的五军都督府,无论是前后左右中军,全都指的是陆军,对于海军根本没有一点地位,而朱由崧要做的正是要改变这一点,他在北海已经建立了一支五六十艘蒸汽大舰的海军,不过北海缺少不冻港,将他们调到山东南方等温暖地带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军制改革当中不可能没有他们的地位。

在朱由崧重新设计的枢密院当中,拥有陆军部、海军部、总参谋部、总后勤部四个主要部门,陆军部此时只能控制京营,要进行全国改制,必然牵动大量利益的利益,为时还尚早,海军部则要容易得多,反正现在只有他的那支舰队可以称得上是海军,总参谋部虽然还没有调兵的权力,不过在作战指挥上却可以替代文官的指手画脚,总后勤部则在军队当中设军需官,取代了军官的发放军饷以后勤补给的权力。

当然这些制度只能在京营试行,想要推广到全国,任重道远!

第二十九章 亲征辽东(上)第五章 以贸易之名第六章 儿子军师第二十八章 烽火连三月(上)第四章 九千岁第四十八章 百日大旱(下)第一章 以权换税(上)第十五章 马六甲条约(上)第五十四章 国家农场第二十六章 七大恨(上)第五十一章 暗流涌动(下)第五章 以贸易之名第四十三章 铁路公司(上)第三十八章 威逼(上)第五十四章 山东变局(下)第四十三章 铁路公司(上)第九章 藩王改制第二十九章 亲征辽东(上)第三十七章 新局面(上)第十九章 腊月宫变(上)第五十七章 魏进忠归来第三十九章 威逼(下)第二十四章 恐怖产能第四十六章 博弈(一)第一章 朱家有女(上)第六十章 福王情敌第六章 君生我未生(下)第三十六章 进京面圣(下)第五十四章 赚钱的股票第六十四章 黄粱一梦为君王(一)第三十一章 献土百万顷(上)第四十九章 暗潮汹涌(上)第十六章 北海擒龙(上)第一章 福王世子第三十六章 进京面圣(下)第三十八章 王朝社会主义道路第五十四章 赚钱的股票第三十章 烽火连三月(下)第五十章 骑兵武器(上)第三十八章 王朝社会主义道路第六十七章 黄粱一梦为君王(四)第三十六章 君臣之间第十四章 高筑墙广积粮(中)第十四章 高筑墙广积粮(中)第十九章 腊月宫变(上)第三十七章 新局面(上)第九章 藩王改制第四十九章 暗潮汹涌(上)第十三章 方氏长子第四十二章 炮灰对炮灰(上)第四十章 东林贱人(上)第十章 壮岁旌旗拥万夫(上)第十九章 腊月宫变(上)第三十八章 威逼(上)第三十六章 道法宪法(上)第十二章 壮岁旌旗拥万夫(下)第八章 北海之变(中)第五十六章 徐鸿儒的野望第六十三章 就藩之议(中)第三十八章 新局面(中)第十八章 北海擒龙(下)第七章 北海之变(上)第二章 朱家有女(中)第六十三章 就藩之议(中)第六十四章 就藩之议(下)第三十六章 君臣之间第五十一章 博弈(六)第五十八章 图穷匕见(上)第五章 三皇炮锤第五十二章 博弈之结局第六十一章 未雨绸缪第二十七章 七大恨(中)第二十七章 黑云压城城欲摧(下)第十一章 未来拳法第二十二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上)第三十四章 进京面圣(上)第三十二章 献土百万顷(中)第四十一章 变故(下)第四章 东瀛来朝第四十七章 百日大旱(中)第二十七章 七大恨(中)第三十二章 献土百万顷(中)第一章 雨中秋第三十七章 前所未见的福利第五章 枢密院(中)第二十五章 黑云压城城欲摧(上)第一章 雨中秋第二十一章 清荷惊变第十三章 方氏长子第四十五章 铁路公司(下)第四十七章 百日大旱(中)第四十七章 军力对比(下)第四十六章 百日大旱(上)第七章 议会政治(上)第七十二章 诸子重兴(下)第十章 东林内部第二十二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上)第三十章 老丈人颜思齐第三章 朱家有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