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道法宪法(下)

赵南星对张道玄的这套“为民请命”的理论,从心里就感觉不妥,不过张道玄却打着“荀子”的名头,荀子在现在的儒家学者看来,根本就是一个异类,而且还培养出了韩非子这样的法家翘楚,更像是一个儒法之间的人物,不过他的学问却令人佩服,因此儒家对他基本上就是冷处理,不提不用不宣扬。

朱由崧非但没有怪张道玄,反而笑道:“在宪法当中,百姓之说不妥,我大明何止百姓,若是加上番夷,千姓也不止,与其叫做百姓,到不如说是国民,凡是我中国之民,大明之民,都适应于此法!”

赵南星虽然想说些什么,不过因为他们东林党的一部分人,在站队的时候出了问题,杨涟、李三才这等东林骨干居然成了叛逆,最后虽然被朱由菘特赦免死,因此赵南星等人在面对朱由菘的时候,总感觉抬不起头来。

“国民,中国之民,大明之民,这种说法倒是比百姓更加合适!”刘宗周作为宪法编纂的主要负责人,对于宪法也有自己的一套理解,如果这套宪法真地通过了,那就是在皇帝和朝廷头上戴了一个金箍,在行政司法等方面,都不得不受到制约,只是真有哪个帝王愿意将自己的权力束缚住吗?

刘宗周正色说道:“殿下,这次我与赵大人张先生前来,是为了向殿下问计,如何编纂宪法!”

朱由崧笑道:“刘先生,你认为我要什么样的宪法?”

刘宗周说道:“若是为殿下所计,那么如今的宪法就是最好的法典……”

“若是为天下计呢?”朱由崧直接将刘宗周意犹未尽的话说了出来。

刘宗周索性说道:“若为天下计?殿下所要的宪法又是什么样的宪法?”

朱由崧笑道:“这宪法之说,其实是当日王博问我要的一个承诺,他们承诺支持我扫平逆党,而要的就是确保他们的财产权利,不会因为朝廷的强力政策受损,不过宪法并不只是对王博,也不只是对他们的南北财团,而是针对整个大明国民,我希望在大明,每个公民都能够追求财富,来获取更好的生活,只要是合法的,就不会因为触犯了朝廷或是某个权贵,而遭到打击。除此之外,就是确立议会制,皇爷爷身为一国之君,治国有方,不过大明朝当中能有几个真正英明的皇帝,别的不说,至少我就不可能做到像皇爷爷那样,一旦怠政,那么权力必然付诸内阁朝臣,那又如何保证这些朝臣都是忠诚能干的人?皇帝身居内宫,并不知道民间的事情,因此需要议会来反应民间的声音,不至于让皇帝对外界一无所知,同时也对内阁进行约束!”

刘宗周听得眉头直皱,朱由崧已经尽量将他的思想不那么激进了,不过仍然让刘宗周有些难以接受,说道:“如果真要如此,那么太祖定下来的户籍政策,几乎是名存实亡了!士农工商,四民之分,恐怕也不复存在。”

“当年太祖定下军户匠户等等诸多户籍,不过是为了让百姓安于此业,休养生息而已,然而如今经过数百年修养,有的家族甚至扩充了几十倍,谁能够保证巧匠后人全都是巧匠……”朱由崧只是否定了朱元璋的户籍政策,却没有对四民之分,做出什么评价,因为四民之分,商人的地位提高,并没有什么困难,实际山从他开始设立联合矿业之后,大明朝的商业发展就出现了一个**,现在很多书香门第都下海经商,商人再也不是什么贱民,四民之分的根子还是士人高高在上的等级制度,因此朱由崧并不打算在宪法当中突出这个四民概念,全部百姓都称之为国民,以国民的平等来冲淡士人的地位。

张道玄笑道:“明王在上,道法行于国,明王与道法同样重要,而明王便是当今圣上,不过我相信,日后殿下也会是一代英明君主,而这宪法便是道法,是如今大明国体礼制德化等诸多因素的集合,如此解释,不知刘先生、赵先生以为如何?”

赵南星摇摇头,说道:“南星并无异议!只是觉得此举干擅君权,与为臣为民之道不和。”朱由崧直截了当地说出了议会制度便是为了限制他们朝臣,若是表示异议,岂不是说他们栈恋权力,希望大权独揽。

朱由崧笑道:“君权民授,最早的君王是三皇五帝,不过三皇哪个不是被民众推举出来的?而我朝太祖也是承万民之愿,起兵伐元,而成现在百年之业,历任先祖帝王兢兢业业而得民心,天命即民心,还是张先生说得好!只是本王自是驽钝,无法与先贤相比,只能以无为之道治国治民,因此才设立议会,让百姓自己说出自己的意愿,好让朝廷有的放矢。”

赵南星和刘宗周都不进有些哭笑不得,这些日子朱由崧设立议会,建立宪法,改革军制,哪个不是惊天动地,偏偏朱由崧却说是“无为之治”,不过他们也都明白,朱由崧的这种改革在上层是惊天动地,不过对于平民来说,却没有感到什么太大的变革,反而朝廷对民众的干涉变得越来越小,民众可以自由地选择居住地等等,土地少收入少的人负担的税赋也变得很少,他们能够通过自由的选择工作,来获取收入,这对于工商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

张道玄捋了捋颔下长髯,笑道:“道法万全,智能多失,殿下已得上古圣王之道也!”

“道法万全,智能多失”是韩非子当中的一句话,先秦之时,法家的学者就已经提出了,不能以个人聪明才智治国的道理,儒家学者越到后来,就越变得儒表法里,大部分儒家学者开始还只是在心底认同,而后来甚至还出现了精研“帝王心术”,实际上就是法家的学者,不过法家“法术势”当中,他们只得到了“术”字精华,至于其他却被抛弃了。

赵南星和刘宗周这种想要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的人,法家学术更是不得不研习的东西,对于这件事情,他们也只能选择赞同,反正这样也是对他们有利,朱由崧正待谦逊,通讯兵突然在行宫之外,叫道:“殿下,前线有军情传来!”

赵南星三个人对现在的前线战局也非常关心,毕竟只要前线战局结束,朱由崧就能够回到京城,虽说现在内阁的权力增大,不过皇帝不在京城,的确是给人一种不安的感觉。

“捷报,捷报,京营第一师104团,与今日上午,与清河前线四山山道当中,重创建奴镶蓝旗军,击退镶蓝旗一万士兵,击毙敌军三千,俘虏伤员两百,擒获了镶蓝旗旗主阿敏,正待解往山海关,我部一人受伤,乃滚落山崖所致,其余无一人伤亡!”

通讯兵读完了捷报,让朱由崧不禁一愣,三千对一万,杀敌三千,自己只有一个倒霉鬼掉下山崖受伤,其他人居然没一个受伤?都说满洲骑射无双,不过就算是骑射无双的满清八旗,在日后的战争当中,也不可能有这种零伤亡的战绩吧?自己是不是因为满清曾经的战绩,太过看重他们了,此时他们也不过是一个抢劫集团而已,是不是把他们直接消灭呢?

不过这个念头只是在他脑海当中转了一圈,马上就被掐灭了,改革刚刚开始,他可输不起,宁愿选择稳妥一点的方法,也绝对不能冒险,而且他的敌人也不只是满清,还有辽东当地的军阀,他必须要训练出一支能够坐镇辽东的强军来。

“殿下,大捷啊,果然是大捷!”赵南星此时也对朱由崧的军制改革服气了,刚刚成军五年的一支军队,就有这样的威力,等到全国军队改革之后,那么大明还有谁能够抗衡?

朱由崧定下的军制当中,每个士兵都拥有自己的铭牌和名册资料,伤亡根本不可能掩饰,既然岳凤秋敢这么报捷,那么战绩就不可能是假的。

能够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后金八旗打得稀里哗啦的,朱由崧也不近窃喜,说道:“锦州的方世鸿军长接到这个消息了没有?”

朱由崧所制定的军制当中,军一级并没有常设建制和军官,只是在战时按照需要将几个师组合起来,便于指挥作战。

通讯兵说道:“接到了!”

“那他有什么回电?”朱由崧连忙问道。

“只说是,后金八旗战力不可小视,一切按原计划进行!”

通讯兵的话,让朱由崧点了点头,摆摆手示意他可以出去了,方世鸿的沉稳倒是可靠,捷报当中,岳凤秋是利用了地形优势,以有备击其无备,这才取得了这么大的战果,并不说明后金八旗就有真地这么垃圾。

而赵南星却不禁问道:“殿下,既然我们打得这么顺,为什么不直接攻下赫图阿拉?”

第四十一章 变故(下)第四十八章 大漠上的合纵连横(上)第二十二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上)第五十二章 围堵与分裂(上)第十二章 南洋剧变(下)第十七章 北海擒龙(中)第四十四章 新武器的震撼(上)第三十一章 对日本的纵横捭阖第七章 矿山事故调查第五章 我恨君生迟(中)第二十三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中)第七十四章 儒道之争(中)第七十一章 诸子重兴(中)第六十七章 黄粱一梦为君王(四)第十八章 北海擒龙(下)第十四章 南洋大战(下)第五十五章 识时务的办报人第十七章 铁路布局第一章 朱家有女(上)第十四章 高筑墙广积粮(中)第二十二章 短命皇帝(中)第三十一章 献土百万顷(上)第十五章 高筑墙广积粮(下)第五十三章 围堵和分裂(下)第四十六章 博弈(一)第七十四章 儒道之争(中)第二十四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下)第四十三章 炮灰对炮队(下)第八章 成婚第六十八章 黄粱一梦为君王(五)第四十四章 不是人间富贵花第二十五章 黑云压城城欲摧(上)第五章 枢密院(中)第三章 道法行第十一章 未来拳法第二十一章 短命皇帝(上)第二十一章 兄弟阋于墙(下)第四十四章 不是人间富贵花第四十三章 炮灰对炮队(下)第十二章 摆钟风波第三十五章 开府建牙第四十八章 大漠上的合纵连横(上)第五十七章 釜底抽薪(下)第六十二章 揭竿而起(中)第十四章 高筑墙广积粮(中)第一章 雨中秋第七章 北海之变(上)第十三章 高筑墙广积粮(上)第四十六章 博弈(一)第五十二章 博弈之结局第四十六章 战力对比(上)第五十二章 博弈之结局第五十七章 建州叶赫第六十二章 就藩之议(上)第二十九章 烽火连三月(中)第十七章 铁路布局第四十五章 铁路公司(下)第十四章 高筑墙广积粮(中)第五十六章 釜底抽薪(中)第五十章 博弈(五)第六十四章 黄粱一梦为君王(一)第二十二章 短命皇帝(中)第四十七章 军力对比(下)第五章 以贸易之名第二十二章 短命皇帝(中)第十四章 七夕乞巧第六十三章 揭竿而起(下)第四十六章 战力对比(上)第三十五章 开府建牙第三十三章 边打仗边整军(下)第四十一章 邵氏后人第三十二章 献土百万顷(中)第二十二章 可怕的猜测第十三章 方氏长子第四十章 东林贱人(上)第五章 三皇炮锤第六十四章 就藩之议(下)第五十二章 博弈之结局第三十二章 魏进忠的决意第四章 九千岁第二十三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中)第十八章 京中生变(下)第三十六章 进京面圣(下)第五十四章 国家农场第三十章 亲征辽东(中)第二十一章 兄弟阋于墙(下)第六十五章 福王就藩第十二章 南洋剧变(下)第七十二章 诸子重兴(下)第五十一章 骑兵武器(下)第三十三章 边打仗边整军(下)第三十四章 清河阻击(上)第五十九章 命犯桃花第七章 北海之变(上)第六章 枢密院(下)第五十九章 命犯桃花第二十七章 人口贸易第二章 智脑婉儿第六十一章 未雨绸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