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构陷已成

节度府中,杨太初端坐榻上,瞧了一眼勘合鱼符,随后望向面前那位肥硕如球、笑容诡异的昭阳君。

“老夫年迈、腿脚不便,就不行礼了,请上使见谅。”杨太初神态威严,却又带着几分轻蔑语气。

杨太初出身弘农杨氏,在本朝也是上等门第,仕宦子弟甚多,对于昭阳君这等效力阉竖的江湖武人,一向视其为奸猾幸进之徒,不当场拂袖离去,已经是给他们留足颜面了。

昭阳君心下冷笑,他看出这杨太初并无高明武功,为了表现权势地位,身旁安排数名高手严阵以待,厅堂廊下还埋伏了一众勇健刀斧手,唯有如此方能安心面对自己。

真是可怜啊——昭阳君心中暗道,他自身的过往经历、以及在内侍省所见所闻,一再印证,权势地位都是不足凭恃的外力。

为世人所仰望的崇高地位和官阶品秩,在真正的危急关头,未必能够保全自身。再忠诚的下属亲随,也会因为各种原因或反骨背叛、或消极怠惰,只有自己的武功不会背叛自己。

“杨公哪里的话。”昭阳君和和气气地叉手作礼:“您是国家干城、太平砥柱,小人一介微末草莽,偶得冯大珰赏识,哪里敢受杨公的礼数?”

听得这番恭维言辞,杨太初发出若有似无的哼笑,靠在凭几上,淡淡言道:“内侍省此来有何贵干?”

“听说日前有一位凶徒,大举侵犯灵武城,杀伤多条人命?”昭阳君问。

“事情早已闹得人尽皆知,上使就不必试探了。”杨太初面沉如水:“那位凶徒先是在城中大肆屠戮一户人家,被我等查明藏匿之处,现身暴起,如今已被逼退。”

“杨公这话,是打算原样写作奏章,上呈圣人御览么?”昭阳君眉眼微抬。

“上使难不成要以此为要挟?”杨太初毫无屈服退让之意:“你们内侍省的手段,老夫再清楚不过,无非是截留奏章、闭塞圣聪之类,迫使百官公卿慑服于你等淫威之下。如此堂而皇之地现身对谈,归根究底便是要勒索财物。”

昭阳君被当面斥责,并无半点怨怼之意:“哦?过去有内侍省官员向杨公勒索财物?”

“两年前胡人内附注籍输纳,你们内侍省有人特地跑到几处安置州清查人丁,然后说我隐瞒户籍,私自贪占畜产,张口就要索取一百万钱。”杨太初冷笑道。

昭阳君沉思不语,他身为拱辰卫十太岁,通常不会参与探查赋税这种琐碎事务。

但他多少听说过,朝廷对于新近归附的蕃胡獠夷,称为投化人,可减免十年赋税,十年后编户齐民,如内地百姓一般缴纳畜产、服从征役。

朔方节度使正对突勒与回鹘等部,内附的投化人自然不少,很多人就是为了这十年的赋税减免而来。

当然了,再好的法度政令,落实起来也是千疮百孔。

十年赋税减免几乎不可能完好实行,地方官员巧立名目的榨取手段多得眼花缭乱,若能整编起来,堪比武林秘籍。

而且地方节镇州县也会通过伪造籍册,不断瞒报投化人。比如明明已经正常缴纳赋税畜产的内附胡人,甚至已经干上耕田织布、与汉人无异的胡人,在籍册上仍然是十年内新归附的投化人,多缴纳的赋税畜产,自然落入节镇州县的口袋中。

更何况胡人之中也有豪强大族,那些牧长向往中原的花花世界、华服美馔,压榨部族民众同样不遗余力,和节镇州县官员的勾结,也都在情理之中。

杨太初出身弘农杨氏,不代表人家就不捞钱了,但昭阳君并未对这事看得太重。

可是被对方这么一提醒,昭阳君也不得不怀疑,刘夫人的死难不成与此有关?正是因为查探朔方诸州的赋税,触及杨太初的隐秘,从而招致杀身之祸?

但下属查探到的消息,分明是杨太初此人与刘夫人私交甚密,刘夫人死后他还抱着尸体哭了好一阵。

“上使为何不说话?”杨太初质问道,此人面对内侍省绣衣使者,不见丝毫胆怯。

“我只是不明白,那凶徒为何要杀刘氏满门?”昭阳君有心试探一下对方:“图财害命?还是私仇报复?”

杨太初神色一阵黯然,双手握拳,指甲几乎要刺进掌心皮肉:“老夫正在遣人调查,就不劳上使过问了。”

昭阳君将杨太初的每处细节收入眼底,得益于采花多年练出一份察言观色的本领,昭阳君几乎可以确定,杨太初对于刘夫人确实感情极深,并非弄虚作假。

“不会吧,来真的啊?”昭阳君暗骂一句,反倒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一位世家豪族、县公勋贵,妻妾成群不过等闲,歌妓舞女多得能随便送人,竟然会对一位寡妇念念不忘?

昭阳君确实怀疑过刘夫人是被杨太初灭口,可是先前去往刘宅暗中查探的下属回来禀报,说贮藏卷宗文书的密室一切如常,没有遭遇大举抄掠破坏,可见杨太初未必知晓刘夫人的真实身份。

如今看来,昭阳君仍然保留原本看法——杨太初就是一介年迈昏聩之辈。

位高权重的达官贵人,昭阳君那是见得多了,只是这些人未必个个皆如世间传言那般高明,无能庸碌之辈恐怕也不在少数。

只不过到了那种位置上,有的是幕友宾客、府衙属官替他们出谋划策。就像这杨太初,昭阳君一根手指就能弄死他,也不妨碍此人有着一大帮高手猛将保护,昭阳君如果试图行凶谋害,恐难全身而退。

“我这里倒是有那凶徒的相关消息。”昭阳君决意开始引导事态变化,多添一把柴薪。

“哦?”杨太初原本暮气沉沉,听到这话,立刻精神起来,双眼爆出精光:“上使请快快道来。”

“这名凶徒名为程三五,曾在西域地界活动,靠着给商社当护卫、做杀手,小有名声。”昭阳君笑道:“当然,都是凶名。”

“区区一介草莽武夫,也值得内侍省如此留心?”杨太初质疑道。

“杨公手下精兵强将无数,想来定有人看出,那程三五所施展的乃是边军武艺。”昭阳君意味深长:“能够一举杀败数十精骑,这种人物放在哪里都值得重金厚礼以待,绝不会用来谋财害命。”

杨太初或许昏聩,但浸润官场多年,这种道理还是能够明白的:“上使莫非想说,程三五的作为,乃是受他人指使?”

昭阳君笑意阴冷:“杨公方才既然提及内附胡人的注籍输纳,那应当明白,如今真正要大力清查人丁籍册、重定赋役的,并不是我们内侍省。”

“陆衍?”杨太初眉角一跳,如今大夏朝堂之上,以陆衍为首的一班经世官员与边镇大将、勋贵公侯,可谓势同水火。

陆相提议各道广推新政一事,杨太初身处朔方,自然也是有所耳闻,但没想到他居然打算率先对自己下手。

“上使空口无凭,只怕有栽赃嫁祸之嫌。”杨太初尚且保留一丝理智,没有完全相信。毕竟内侍省代表皇帝,自然要平衡经世官员和勋贵宿将两方。

“程三五在西域时,为宝昌社办事。”昭阳君早已探听明白,就连他自己也觉得理由充分:“宝昌社本就是陆相安插在西域的耳目势力。然而去年西域妖人作乱过后,宝昌社就被安西都护齐景阳下令取缔。以上种种,杨公皆可另行派人前往查证。至于其中缘由,想来不用我过多说明了吧?”

杨太初依靠凭几,陷入良久沉思,脸上看不出喜怒哀乐,但心潮翻覆不可谓不大。

“上使究竟有何指教?”杨太初很清楚,内侍省不会平白无故跟自己说这些话。

“区区灭门凶徒的罪名,配不上斩杀数十精骑的强悍实力,好事之人稍加打听,就会察觉其中端倪。”昭阳君来回踱步,稍加思忖:“我听说,灵州地界近来有盐池妖祟一事?”

“确有此事,但那不过是怪力乱神罢了。”杨太初摆了摆手。

昭阳君淡淡一笑,他倒不觉得那是什么怪力乱神。早年间行走江淮,而后加入内侍省拱辰卫,见识到各种妖魔鬼怪,让他大开眼界。将隐现难测、形容不明,一概斥为怪力乱神,视而不见,这并非务实心性,反倒是迂腐不通罢了。

杨太初出身世家高门,又有袭爵恩荫,可谓自幼锦衣玉食,这类人讲究一个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就连捉拿程三五这种事情都没有亲自露面,也难怪不将盐池妖祟放在眼里。

昭阳君在长安看过关于盐池妖祟的简略奏报,也觉得不过是地方上的一些山精水怪之流,并非难以应对的大妖巨祟,但这不妨碍昭阳君借题发挥。

“怪力乱神也有怪力乱神的好处。”昭阳君言道:“灵州多处盐池,关系到朔方诸州财帑支度,不宜放任妖祟作乱,若是有外来凶徒勾结妖祟,那又当如何处置?”

杨太初眼神一变,即便昭阳君所言尚未得证实,可如果陆衍要整顿朔方节镇,肯定要排除自己。要是程三五与盐池妖祟合流,酿成种种祸端,陆衍绝对会抓住这点上奏参劾。

“难不成,程三五并未逃亡远遁?”杨太初问道。

“我已经提前排出人手追踪,得知程三五几人在鸣沙县稍作停留,然后东渡黄河,朝白盐池方向而去。”昭阳君微笑说:“想来杨公也派遣了得力斥候,不用多久也能获知类似消息。”

杨太初攥拳紧握,胸中恨火滔天,程三五突围出城的一战,本就让自己麾下损兵折将,如今此人还要继续横行灵州、兴风作浪,完全把自己当成是软弱可欺之辈,是可忍孰不可忍!

“上使前来告知此事,是希望老夫派人剿灭程三五么?”杨太初已经下定决心,务必要将程三五斩尽杀绝,之前为求泄愤下令活捉,果真是欠考虑了。

唯一问题在于,内侍省为什么要来参与此事?

昭阳君自然预料到杨太初的质疑,成竹在胸言道:“陆相假借草莽武夫行凶陷害,此等举动不合法度。不过杨公想来应该明白,就算把程三五捉到长安,试图拿此人作证弹劾陆相,恐怕也是无用功,陆相有的是办法抵赖。所以还不如把程三五当成乱兵贼寇,杨公名正言顺出兵剿灭,让陆相无从指摘。”

昭阳君这番话真假掺杂,程三五是否真为陆相驱遣,外人其实根本无从查证。但程三五与陆相的确有着微妙联系,这人在长安就与陆家七郎同住,俨然陆家供养的幕宾,随便派人前去就能探明。而程三五与内侍省的关系,却不是外界能够轻易获悉的。

此番用心不可谓不歹毒,昭阳君就是要在杨太初心中埋下猜疑的种子,让他相信程三五出现在灵州,乃是一场由陆相策划的巨大阴谋,杨太初哪怕是出于自保,都必须要铲除程三五。

而让昭阳君有些意外的是,程三五一行居然还真是继续前往盐池,反倒让他这番谋划得以顺利推行下去。

“既然如此,老夫断然不能放过此贼。”杨太初一拍凭几,虽然望向昭阳君:“但有一点,此事还请上使鼎力相助,以表诚意!”

相比起昭阳君的谋划,杨太初则担心对方这是要挑起自己与陆相的矛盾。只有将内侍省一同拉下水,并且公之于众,日后才好鱼目混珠,让内侍省替自己分担陆相的敌意。

昭阳君当然能猜到对方用意,他原本就是要找机会亲手杀死程三五,现在由杨太初亲自出面请托,未来在冯公公面前也容易交代过去。

再怎么说,堂而皇之杀害朔方官兵,还涉嫌屠灭内侍省密探,这桩桩件件要是坐实了,程三五莫说入内侍省任职,只怕冯公公要让阏逢君前来处理麻烦了。

昭阳君当然不会让事态演变到阏逢君亲自过问,不然破绽暴露,自己也讨不了好。

“这是自然。”昭阳君当即答应杨太初的要求:“那就请杨公多遣精兵强将,随我一同前往!”

第86章 无智无忧第254章 心安何处第260章 一荡而破第41章 梦里窥真第353章 建极定元第329章 逆反洞天第307章 炎风刀会第29章 至诚赤焰第313章 历尽劫波第335章 佛魔对问第287章 剑行快意第106章 知恩有义第215章 人心难测第144章 无相无名第267章 破局一子第56章 本为一体第73章 贯月流虹第62章 梦中得剑第359章 天命真人第69章 火裘作礼第260章 一荡而破第14章 温言恶语第163章 永宁法音第125章 玉锁丹心第16章 道法长青第150章 农为本务第233章 剑动不宁第272章 水土不服第129章 太岁有缺第153章 兴灾布劫第339章 众生业障第157章 雨夜血劫第341章 花丛剑影第165章 群雄俱集第173章 推演有得第285章 改命换骨第223章 妄行无端第93章 同炉合鼎第123章 甘露遍洒第287章 剑行快意第202章 梦见真容第85章 榻上策对第216章 老妪守业第38章 黄沙不留第349章 共扶世道第48章 十大太岁第315章 我为灾主第164章 鹰犬登门第209章 腰缠百万第230章 魔障难破第232章 七情生动第273章 山川有异第49章 智珠在握第56章 本为一体第245章 为人当伪第16章 道法长青第159章 黑山鹿冠第21章 先定后谋第64章 寻剑凤来第286章 赤乌登阙第5章 一诺千钧第209章 腰缠百万第113章 夜闻鬼唱第126章 刀藏真意第260章 一荡而破第50章 紫衣仙童第119章 贪不自知第210章 红袖招摇第234章 江湖闻妖第24章 一罡万化第254章 心安何处第272章 水土不服第282章 一刀焚林第337章 饕餮之祸第263章 飞龙在天第153章 兴灾布劫第162章 万变无定第223章 妄行无端第151章 引君入彀第74章 君心难解第319章 仙身遗蜕第330章 重履旧地第10章 茫茫沙海第329章 逆反洞天第181章 荒唐无羁第258章 真火百炼第256章 一刀逆势第213章 积怨已深第248章 转机何在第29章 至诚赤焰第20章 安西都护第252章 生死之择第100章 衣无锦绣第354章 代天行伐第195章 剑辟生路第184章 刃上恶金第30章 生死由我第96章 天外有天第35章 恩怨两清第274章 湘水有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