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忖得失童贯弃子

对于蔡攸被免职之后病倒,高俅并不以为意。蔡家如今已经处在风口浪尖,而蔡攸借病躲去事端,这也是很自然的事。然而,在童贯带来蔡攸吐血的消息之后,他的眉头便紧紧皱了起来。难不成天子官家准备用这样的手法了断此事?

由于郭成这几日犯了病,因此如果说以前童贯只是揽了殿帅府一半的职司之外,如今就几乎是挑起了真正的重担。虽说殿前都指挥使之下还有副都指挥使,但同样是一把年纪,和童贯的正当壮年自然没法相比。而童贯往日的人缘好就在这个时候发挥得淋漓尽致,做起事情来上上下下没有一个不听命的,这也让他极为得劲。

此时,他坐在椅子上,一边喝茶一边打量着高俅的脸色,心中很是庆幸。要不是他这个人和寻常趋炎附势的人不同,能够透过表面看到本质,只怕要陪着蔡攸一起倒霉。现如今蔡京致仕,蔡攸罢官,当初门庭赫赫的蔡家只剩下一个蔡卞。而且,以蔡卞的素日心性而言,不见得会在这个时候出马拉蔡家父子一把。倒是高俅不哼不哈的,这一次很可能要入政事堂为首相了!

尚书左仆射和尚书右仆射只不过一字之差,但真正的意味是,除了天子官家,高俅不会处于任何人的下面,这才是最最重要的。只要能牢牢抓住赵佶的信任,高俅就能毫无掣肘地行事,而有了和赵佶那多年患难与共的交情,高俅不可能做不到这一点。

“高相公,不出数日,拜相的旨意大约就要下了。”他笑容可掬地欠欠身道,“我听说政事堂三位执政相公会联袂上书,较之往日任命他人的时候那种左右搪塞可是不一样。就连朝中其他大臣也在翘首希望相公出山,这等声势,啧啧。绝对是众望所归啊!”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尽管高俅知道童贯这番话中有不少奉承的成分,脸上仍然露出了笑容:“好你个道夫,这颗定心丸让我吃下去,敢情是人都要飘起来了。这政事堂的位子若是那么好坐,以往进进出出的人就不会这么多了。总而言之,此番我承了你不少情,又劳你给我找了个好女婿。光是一个谢字只怕还不够呢。”

听高俅这么说,童贯顿时笑得连眼睛也眯缝了起来,一幅眉开眼笑的样子,连连谦逊不止。一番场面话过后,想起王黼的事情,他便拐弯抹角地道:“蔡居安如果聪明,这件事情很可能就这么不了了之地算了。不过,为了杀一儆百,圣上少不得还要严查一阵子,所以说。以往趋附蔡居安地那帮子人估计会一个个落马。这其中别人也就罢了。倒是有一个人,我想向高相公讨个情……”他说着便有些踌躇,毕竟。

先头反手把王黼卖了的人,可就是他自己。

高俅起初还没觉得什么,听到讨情两个字,心中便觉得有些奇怪。

童贯这个人的心性他是了解的,若没有足够的好处与利益,绝对不会花什么力气帮别人。而蔡攸一倒,其党羽必定如鸟兽散,刘正夫贬官,几个御史受到牵连,蔡薿也病得半死不活。其他人还有谁是童贯值得下死力去保的?

王黼!

他的脑海中一瞬间闪过一个名字,登时惊出一身冷汗。好嘛,如今梁师成那个家伙死了,王黼和梁师成那段父子缘分自然断了,也不会再有什么恩府先生。但是,王黼怎么就和童贯拉上了关系?梁师成是宦官,童贯也是宦官出身,虽说还不到呼风唤雨的地步,好歹是御前地一个红人。要是真让这两个家伙的关系发展下去,到时候,指不定王黼还是能够像历史上那样扶摇直入政事堂,创造一个升官的神话。

不行,当初他没法阻止蔡京是因为自己根基不够,而蔡京羽翼丰满党羽众多,他奈何不了他,所以只能与其井水不犯河水平安度过了这么多年,可即便如此,到头来还是难免决裂这条路。如今王黼还未成气候,若不能趁着这个时候尽早收拾了,以后还怎么下手?

“道夫,如果我没有猜错,你说的可是王黼王将明?”

一句话出口,见童贯的脸色有些不自然,高俅便知道自己猜中了。

他站起身来,缓缓在室内踱了两步,许久方才在中央停了下来。”道夫,你不是外人,我不妨和你打开天窗说亮话。蔡居安的党羽我并没有兴趣动手,圣上之所以扫除了刘正夫等人,不过是因为他们先前的诬告,至于其他趋炎附势的人,历朝历代这样的货色从来都不少,所以只要圣上没有表示,我是不会把他们放在心上的。”

“但是,王黼例外!”

童贯原本心中松了一口气,可高俅略顿了一顿后,突然抛出了这样一句话,他登时愣住了,脸色也难看了起来。平素高俅从来都是很给他面子,这时节偏偏这么说,究竟是什么意思?他使劲咽了一口唾沫,这才沉声问道:“相公难道是对王将明有成见?”

“成见算不上,但是,道夫你应当知道王黼这个人地经历,怎么会为他求情?”不待童贯有所反应,高俅便细数王黼履历,“此人于崇宁四年中了进士,调相州司理参军,编修九域图志,为何伯通之子何志同所喜,向乃父荐之为校书郎。之后蔡居安得势,他又弃何附蔡,得蔡居安所荐为符宝郎、左司谏。如今蔡居安也因罪得谴,他又找上了你,试问这样一个首鼠两端地人,如何值得信任?”

童贯是武臣,自然不可能像高俅这样把一个人的履历记得这么清楚,但他却不得不承认,高俅所说确实有道理,王黼确实不算是什么值得信任的人。但是,这毕竟是第一个投靠自己地文官,而且王黼甚至在私底下以父亲之礼待他,这令他很是心动。只不过,翌日自己倘若有难,此人当真不会弃自己而去转投他人?

见童贯面有所动,高俅知道这话有了效用,这才稍稍松了一口气。

他当然知道童贯自己也不是真正的好人,问题是,如今他只能是矮子里头拔高的。殿帅府的权力在赵佶即位之后已经渐渐抵达了顶峰,因此,殿前都指挥使这个位子就变得很重要了。

姚麟和王恩相继去世,郭成只怕也撑不了几年。而刘仲武安抚河西,种师道坐镇河北,高永年待罪之身还在西宁州,姚家由于出了一个驸马,姚雄姚古兄弟都要避嫌,不可能出任殿前都指挥使。而原先那些京畿河北禁军世家出身的军官,个个连战场都没有上过,让他们当殿前都指挥使更不行。那位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韩世忠只有二十出头,功劳虽说不小,但由于小兵出身,如果没有机缘,只怕等二十年也未必能够到这个位置。姚平仲一个驸马,要想成为殿前都指挥使也同样是困难重重。

说来说去就是没人合适,所以说,童贯这个人他竟是不得不用。

“道夫,你我也算相识多年,你的心思我清楚得很,不就是因为那些文官对你的出身颇有微词么?你在西北征战这么多年,就是真正的男子汉大丈夫,也未必能有你的功勋,那些只知道在安全地地方说三道四的家伙,理会他们做什么!”

童贯没料到高俅会这样戳穿自己的心事,先是感到一阵懊恼,待听到最后那句话时,不由霍地站了起来。大宋一直有用内侍作为监军的习惯,而这些监军不乏在沙场上战功赫赫的,然而,由于出身这一条,不少人的晚景都凄凉得很,文官的攻击,武臣的漠视,迫使他们要找一条出路异常困难。他童贯之所以一门心思往上爬,正是因为心里头那一丝恐慌作怪。而高俅此言完全在指责那些躲在安全地方的迂腐文官,无疑是为他出了一口气。

“相公……”

“道夫,君子相交自当坦坦荡荡,我就和你直说,王黼这个人一定留不得,居然想到将春宫图献给圣上邀宠,这样地人若是留在圣上身边,迟早会是一个大祸害。你若是真的希望,我到时可以给你找两个优秀的儿郎作为义子,也好遂了你的心愿。”

越是宦官就越是希望子嗣兴旺,这也是历史上那些有名的太监个个都是义子成群的原因。所以,高俅的这个承诺顿时让童贯眉开眼笑。

“多谢相公提醒,若非如此,只怕我要被人诓骗了去。王黼确实心术不正,要如何处置相公自个决定就是,我决不再多嘴!”

“哈哈哈,道夫果然是深明大义!”

高俅大笑着送上了一顶高帽子,心中一片轻松。他可不是那种自诩清正的愚昧书生,宦官又怎么样,只要能用得好压得住,一样能够发挥用场。此一时彼一时,如今的童贯靠的完全是皇帝的宠信,那些军功不过是辅助而已。他可不会像蔡京那样过河拆桥,有这样一个官面上的眼线,很多事情要做起来就轻松多了。区区几句好话和顺水人情,他干嘛一定要吝啬?)

第25章 狭路相逢智者胜第30章 权臣能臣第5章 贵公子北上成都第35章 兴灵故地近咫尺第35章 引金兰希图固己第9章 延帅告捷朝堂震第28章 说权相少蕴复出第9章 相有意将亦有意第24章 巧言令色第8章 商人重利第18章 说诸酋动之以利第23章 夫妻夜话第24章 忧战力君王震怒第1章 花魁双姝第30章 忧困境同舟共济第12章 蓄势待发除掣肘第30章 宗汝霜盛年待起第36章 闻败讯内外惊心第39章 众志成城备死战第22章 亮身分明暗立现第18章 名将油尽灯枯时第19章 祸水东引第24章 忧战力君王震怒第34章 贤内助指点迷津第36章 通讯息英娘求援第3章 蛮女多情投怀抱第2章 谁家英气少年郎第37章 巧处置恩威并济第17章 风起朝堂第8章 初识童贯第10章 和气生财结四方第15章 渝州城风云际会第11章 天子谋国有远虑第11章 吐真心夫妇情深第11章 姻缘天定佳偶成第10章 寻借口官家教子第23章 两后临朝天下震第18章 一语不合动嗔心第27章 百般笼络第18章 攀龙附凤暗盘算第29章 扬帆出海第24章 浮出水面第7章 狂风骤雨第38章 为求存直言坦白第26章 翩翩使节大理来第38章 风云突变第12章 应邀约高俅承情第30章 人生自古谁无死第23章 春宵苦短日高起第31章 宝物无双第28章 接将令平仲调兵第20章 欲隐欲现春宫第10章 高门他日出才女第38章 兴学校各持己见第39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31章 提罢兵君臣离心第20章 遂宁郡王第11章 幕后手渐露端倪第30章 玄机重重因何悟第10章 为赃物群贼反目第34章 公主府彗星突见第2章 遵圣意悍将回京第11章 觑时机手起收网第19章 因势利导造伪证第13章 鹬蚌争渔翁谁属第26章 千金女得偿心愿第11章 宗氏元朔第14章 炙手可热烫山芋第28章 羌兵入寇烽烟起第37章 拖儿带口出门去第34章 得报讯洞察先第24章 弄虚作假第39章 蔡衙内志在都堂第40章 连暗示好事第36章 宫中私语第8章 探真言一击中的第11章 除大敌国舅逼宫第33章 泱泱大国四方朝第11章 天子谋国有远虑第11章 瞒天过海设妙计第24章 动情理父子释嫌第16章 雷霆大怒重发落第15章 渝州城风云际会第33章 见娇婿语重心长第36章 百官上寿天宁节第16章 苏元老愿附骥尾第14章 守株待兔擒正着第21章 此公主彼亦公主第34章 大计初定第33章 动刀兵渝州大索第8章 商人重利第35章 兴灵故地近咫尺第17章 定田亩人心思变第13章 鸿门宴上下归心第22章 虑父疾才女忧心第19章 谋西北驱狼吞虎第20章 再见童贯第37章 夏主低头结和议第17章 相忌深落井下石第7章 天子私访讲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