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蔡京内举不避亲

“圣上,鲁国公求见。”

这个鲁国公的称呼让赵佶许久都没有反应过来,等想到这指的就是蔡京的时候,他不由得眉头一挑,然后扫了报信的那个小黄门一眼。看来,致仕和罢相终究还是不同的,上一次蔡京罢相的时候,还有人毕恭毕敬地称呼一声蔡相公,如今却换成了鲁国公,真真是世态炎凉一点不假。不过也怪不得这些人,谁不知道蔡家如今光景不同,就是内侍也一样怕站错了队。

不过,他确实已经对蔡家大失所望,若不是蔡京有功于朝,此次的事情他是绝对不会这样轻轻放过的。听说蔡攸已经病了,看来已经领会了自己的意思,省得事情闹得惊天动地,反而被别国当作笑柄。辽国……这些代价,他都一定要从辽国身上讨回来!

“让元长进来吧。”

听到赵佶这一声元长,那内侍不安得抬了抬头,见天子官家面无表情,不禁心里打鼓←也不敢多问,蹑手蹑脚地退出殿外,对蔡京毕恭毕敬地行了一礼:“蔡相公,圣上宣见。”

见称呼从鲁国公变成了蔡相公,蔡京自不免晒然一笑。趋炎附势的心思是每个人都有的,只是乍一听别人称自己鲁国公,他倒有些不习惯。历来宰相致仕,往往会在三师三公之中择官而拜,他之前曾经得拜太傅,因此这一次致仕并未加拜官职,看在某些人眼中,兴许就多了几分意味不同。

见蔡京进殿拜见,赵佶正坐受了,遂命其起身,这才温言问道:

“元长的身子可曾好些。”

“承蒙圣上记挂,并无大碍。”这几乎是一套君臣相见之时的套话,蔡京四下看了看,见殿中只有两三个内侍,而一个起居舍人正在赵佶身后不远处凝神肃记。心中不由慨叹了一声←曾经听说赵佶在见高俅的时候,多次将起居舍人在内的所有人都屏退了开去,而自己之前虽然宠信正隆,每次面君却几乎无一例外地有起居舍人在侧,这个显而易见的分别,他居然一向忽略了。

到底是亲疏有别啊!只是,当初端王府的王府官中,除了高俅之外。其他人在赵佶即位之后也升官不等,如今却没有几个拔尖的。可想而知,即使是从龙之功,同样还是有差别的。

“臣今次来,是为了另一件事。”尽管知道这一句话出去,很可能带来地不是机遇,而是更沉重的挑战,但是蔡京还是不得不勉力一试。

“臣弟元度知大名府多年,政绩斐然,治下百姓称道。如今臣已经致仕。政事堂也需有人递补,所以,臣想推荐元度回朝。”

话音刚落←就感到赵佶的目光一下子犀利了起来,眼神对撞时,他甚至能够感到其中冷冽的寒芒。早有定计的他怎会退缩,耿着脖子毫不退让地保持直视姿态,但心中却有些忐忑不安←赌的就是赵佶对一人独相的格局还有犹疑,赌的就是赵佶还念及一丝旧情,但倘若不是,此番他必定会触怒了天子官家。

“元长推荐自己地弟弟,难道就不怕人说你任人唯亲?”

“臣只是举荐,并非任用。”蔡京坦然地弯了弯腰。然后沉声辩道,“古语有云,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如若元度只是庸才,臣自然不敢举荐,但以如今的情形,臣自忖并未有私心。当初元度罢枢密使之后,因为政见不同和臣颇有芥蒂※以……”

“元长的意思朕明白了。”赵佶突然打断了蔡京的话,脸上的表情变得很有些古怪,“你关心国事至此,朕很是欣慰。元度的事朕自有计较,改日便会有旨意。”

直到出宫,蔡京还在琢磨这句改日就有旨意是什么意思。如果有任何一点办法,他也不会想到荐蔡卞为相,但眼下何执中由于他的缘故,很难出任尚书右仆射之职,而他又绝对不能让郑居中上位,这样一来,他能做的选择就只有这样了。在刚才的话中,他已经暗示自己今后不会再谋求复起,但赵佶是否相信,他却没有任何把握。

什么时候他蔡京的命运,已经到了要倚赖不可捉摸地机缘地地步?

次日,一道盖有玉玺和政事堂大印的圣旨横空出世——拜高俅为尚书左仆射,门下侍郎;知大名府蔡卞除守司徒,拜尚书右仆射,中书侍郎。旨意一下,空缺差不多一个月的政事堂宰相之位终于尘埃落定。

正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不可尽数。

得知这一消息,率先登门来贺地却是李纲。赵佶原本的意思是让其跟随高丽使团回高丽布置辽东事宜,不过由于最终准备并不周全以及朝堂局势不稳,因此暂时拖了下来。现如今李纲即将代替霍端友出任枢密院都承旨,在同一届的制举之中,他算是超阶拔擢,俨然是一颗政坛新星。

“相公此番终于正位首相,以后便可再无掣肘!”

“承伯纪吉言,只不过毫无掣肘未必是好事,不是么?”高俅对这个准弟子说话,自然是毫无顾忌。见李纲心领神会地点点头,他又笑道:“你的婚事拖了一年,此番应当要成亲了吧?”

“我正想和相公提这件事呢!”李纲笑吟吟地起身深深一揖道,“到时相公可要来当个主宾。”

“那是自然。”事实上,即使当初没有复相,高俅也一口答应了李燮的提议,自然不会在这个节骨眼上拒绝。更何况,这是和相州韩氏打好关系的大好机会。

两人又说笑了一阵,紧接着,登门道喜的人越来越多,既有当初高俅在朝时关系很好的同僚,也有因为风头转了上门来攀交情的官员。这其中,严均、阮大猷、侯蒙和郑居中自然最为耀眼。两个政事堂执政外加一个枢密使一个枢密副使,只要是见过世面的人,无不为这种组合而砸舌不已。而这四人当中,郑居中脸上地笑意就很有些勉强。

这是自然而然的事,原本郑居中推掉了尚书右仆射之位,给天子留下了一个好印象,顺便推了高俅一把,使这位能够正位首相←满心希望高俅重入中枢之后,尚书右仆射的位子能够依旧属于自己,谁知道突然横里杀出一个蔡卞。这下可好,满腹雄心壮志,一下子全都打了水漂。更可恨的是,听说这一次举荐蔡卞的人居然是蔡京!

这老家伙居然还敢上窜下跳,难道就不知道自家的状况么?

他恨恨地在心里骂了一句,一抬头见高俅正目光炯炯地看着自己,不禁讪讪一笑,情知高俅已经看出了自己的心意。

来拜的人虽然多,但大多数人高俅只是略敷衍了一下便送了客,最终留下来的都是往日几个走得近地人,这其中,李纲自然是资历最浅的一个←四下看了看,没见到赵鼎的身影,不觉有些奇怪。赵鼎如今已经是给事中,掌封驳大权,论理这个时候没有不出现的道理。再说,赵鼎是高俅的侄女婿,这避嫌也没有用啊?

因此,看到高俅身边正好无人,他就上前低声提出了这个疑问。而高俅怔了一怔之后,便无奈地苦笑道:“赵元镇的性子刚正,此番弹劾蔡攸用了很大的力气,谁知道圣上虽然重视,到如今依旧不置可否。这个时候他自然不好上我这里来,以免坐实了外头人党争的猜测。你应当知道,如今别人动辄就是蔡党高党,你们这两个当初帮了我大忙的人,在有些人眼中便成了十恶不赦。”

党争之烈在有宋一朝自然是有目共睹的,当然,相比唐朝已经好了很多。不过,宋朝也开了贬谪最广的例子,从岭南到天涯海角,四处可以见到被贬官员的身影,而比起那些唐朝的倒霉官儿来说,这些人一个个都还活得长久一些,复起的例子也不少。要知道,唐朝的党争往往都是以你死我活作为最终下场,初唐时被杀的宰相足足好几十。

所以,对于被人归入高党,李纲并没有任何抵触心理。身为士大夫,出人头地的心理早就深深刻在了心里,如今有出头的机会,不过是被某些无知小人背地里骂几句罢了,又有什么不得了的?他反倒是对赵鼎的心结未解有些感触,因此,见此刻云集的都是高官,他就顺势提出了告辞。

高俅当然知道李纲的心思:“也好,你去元镇那里看看吧←如今喜得贵子,别为了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乱了心绪。圣上爱重他的才能,你看看我大宋台谏当中,哪个有像他这么年轻就出任给事中的?让他好好思量一下,否则将来若是为御史中丞,怕是更有为难的事。”

李纲连声应了,随即便匆匆出了高府,而这边剩下的人自然而然聚在了一起′然在崇宁年间担任过枢密使,但在星变之后,蔡卞就再也没有回到过中枢,不可避免地让人有些陌生。如今蔡京去职蔡卞重新入朝,虽不能说是大洗牌,但格局却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变化。而对于严均和侯蒙来说,党争告一段落,无疑表明了一件事——大宋的战车又可以开动了。

第19章 似是相识故人来第18章 访密友才女问计第36章 惨淡收场第21章 相聚入云第13章 奉诏命兄弟诣阙第38章 兴学校各持己见第12章 谍影迷踪第29章 上阵也须父子兵第17章 探病情言语摧心第6章 坚冰渐融端倪现第34章 诸般缘起枕头风第15章 贪得无厌成祸因第9章 仇人相见不眼红第1章 触景生情泪满襟第13章 假作真时真亦假第30章 师生之谊第12章 河北事即天下事第14章 重若千钧第21章 上阵夫妻母子兵第27章 忧婚事百味杂陈第8章 巧手羹汤暖人心第37章 降逆子太公发威第37章 蔡王府狱第17章 老少将军论旧制第14章 为家书各具思量第33章 元宵佳节团圆忙第15章 使高丽另有要务第32章 诫九郎才女苦心第32章 贺帝寿暗度陈仓第14章 守株待兔擒正着第16章 君臣闲来谈家事第37章 骤升迁万人瞩目第16章 大相国寺探虚实第11章 幕后手渐露端倪第20章 为茶法波澜迭起第18章 假道士有真本领第4章 观互搏巧言激将第29章 各封赏死水微澜第15章 冰冻三尺非骤寒第21章 出师未捷身先死第10章 东坡之约第13章 此生但愿天下宁第31章 宝物无双第21章 福宁殿痛陈利害第4章 百日抓周第15章 秉烛夜谈论茶法第27章 街头遇盗第13章 训众子语托少蕴第33章 同仇敌忾应大敌第28章 高严对酌谋靖国第11章 宗氏元朔第20章 为茶法波澜迭起第28章 名将宗泽第17章 弄雀鸟偶遇外戚第16章 君臣闲来谈家事第27章 屈豪家锋芒初露第3章 不老神翁第38章 兄弟相见别有情第6章 千言万语无真假第10章 青云亦需借好风第13章 阴结内外谋升转第19章 祸水东引第8章 游西湖各得其所第28章 妙手回春皆欢喜第23章 贺生辰贵妃认亲第12章 观前路蔡相忧心第23章 假戏真做剖心腑第36章 百官上寿天宁节第40章 谢幕亦是开幕曲第29章 为伐夏再起争端第36章 忖得失童贯弃子第31章 半推半就伪投诚第29章 上阵也须父子兵第12章 魑魅魍魉煽人心第10章 青云亦需借好风第3章 不老神翁第22章 为圣心各用机谋第23章 美人高人第39章 立场异嫌隙渐生第6章 查弊政文武合力第24章 巧舌如簧说同僚第37章 获贼首尘埃落定第32章 游上海兄友弟恭第35章 莽天子误打误撞第11章 除大敌国舅逼宫第24章 辽主天祚第2章 乌蒙王不请自到第1章 为固己引狼入室第11章 除大敌国舅逼宫第11章 吐真心夫妇情深第19章 观战马高程立约第10章 高门他日出才女第1章 穿越时空第30章 八方风雨齐汇聚第8章 游西湖各得其所第16章 雷霆大怒重发落第17章 弄雀鸟偶遇外戚第38章 杳猫腻踪影既现第29章 各封赏死水微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