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军队的默契

第261章 军队的默契

李泰倒是没感觉到跟这些在战场上厮杀的老兵厮混感觉到厌烦。

相反的,听着他们爆着各种的粗话,说着自己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虽然有九层在吹牛,但这些牛皮吹得热血豪爽,李泰也听得舒服,有的时候也会跟着鼓掌。

而这些士卒们倒也没有想到,李泰也愿低下头来跟他们聊天,给与他们身为战士的尊重,尤其是在他们受伤时,他们更感觉到这尊重的珍贵。

同时,一些因为战场厮杀导致手脚残疾,至少未来怕是不能再参加战场的老兵,李泰也过去询问他们要不要加入自己建立的不良人中,不过未来需要去幽州。

对于不良人这么一个伤残老兵的组织,李世民倒是默许它们存在。

李泰把一部分人安置在高陵,不过数量大概五百人左右,主要就只是为了维持街道上的治安而已。

至于抓到了贼子,那也是心怀慈悲的丢到矿洞里面让贼子们劳动改造,改过自新。

但数量也就这么多了。毕竟高陵就算不是长安,但也是现在整个关中的交通枢纽,要是人数过多,被李泰所掌控,到底不是一件安稳的事情,到了五百人后,高陵就不允许招募了。

李泰便只在幽州安置不良人,对于这一点朝廷也是鼓励的。

说到底,李靖做事慎独,自己上次不打算参与到玄武门之变,至于现在自己也六十岁了,实在不想要参合到李泰与李承干的之间的争端中。

毕竟这样的惨败,对于吐谷浑这样的小国来说,真的是伤筋动骨,动摇国本的。

甚至,他们也都看出了李世民的犹豫,那个做事想来果决的圣人在立储这件事的犹豫!

如果李世民真的想打压李泰,直接拿了《草种计划》,然后把李泰重新丢到幽州,吃干抹净,让李泰永不回长安,那大家也不会想太多。

当然,李靖从全局的考虑如此,提出这么一个建议,但同样也是给了大家商量的机会,并没有马上做出决断,这就让众人能够畅所欲言,而不是直接下达了决定。

毕竟这年头,挑毛病真不是本事,因为是个人过得不舒服,那都能挑毛病。

所以,李泰这种愿意给断胳膊少腿的战士某一份职业的事,在上面的将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沉默下,多多少少在军队的底层传递开来,也让李泰无形间增添了几分威望。

也就燕王真正在做这件事,并把老兵开始安排起来给他们找出一条后路。

这就让幽州环境更加复杂了,所以让一些老兵前往幽州维持秩序,朝廷还是很鼓励的。

这样的情况下,他们自然是希望能够再多赚取点功勋再说,就算是没有功勋手下士卒能够抢夺一些牲畜牛羊也是好的,总之,现在是胜势,没有人想要停下脚步。

这一点唐军莫说是侯君集,就算李世民去讨伐高句丽不想要让兵卒劫掠,为了满足麾下士卒都需要自己的内帑中拿出财物来赎买,而不是一句话就绝了士卒们的愿景。

“青海?你是说西海吧!”李靖听到李泰的话语,明白了李泰的意思。

而李泰倒老实本分的来到属于自己的位置,那就是李靖的左手边,没办法,就地位来说,李靖的地位也都没有自己高,所以自己在李靖身边坐着。

对于府兵们来说,他们有很大的收获都是要靠他们攻破了城池后,从城池中劫掠所得。

人离乡贱,水土不服,安土重迁,不想离开故土的理由随随便便都能找好些个。

而李泰要说多聪明,也算不上,一路过来,被人算计过,自己失言吃亏过,但李泰就是这干实事,而且还能干好实事的本事,让很多人就是难以企及。

还是那句话,府兵制不能指望军纪,纯粹靠士卒自觉,但看看唐军对外的征战过程中的记录,基本上都能够看得出来,只要攻下城池,就别指望士卒有军纪。

不过,对这些在战场上的杀胚来说,自然不会看得那般遥远,只觉得燕王此人真真仁善。

而现在,李泰准备给与这些受伤残疾的士卒进行一定程度的安顿,说实话,只要是从军的将军,谁看不出来李泰在收买人心,但一个个的也都没有多说什么。

就算李靖看着李泰的举动,在李靖的理解中,更多的也只是李泰有着收买人心的意思。

那个燕王制作的《草种计划》为什么最后执行人是太子,为什么燕王最后跟自己来讨伐吐谷浑,只要有心朝堂上哪个人精看不出来。

真正的问题是,燕王说放手那就放手了,然后补充一句,那伤残士卒你来想办法安顿,那可就真正坐蜡了。

毕竟故土难离是正常的事,更不要说这些府兵绝大多数在本地都是有良田有子女的。

毕竟荣耀属于统帅,伟大属于士卒,就算李靖这种军神做这种屡战屡胜的军神做这种事情,怕也会被人戳脊梁骨。

就好像是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对这些将领来说,打赢了与吐谷浑的主力碰撞,现在正是要进一步扩展战果,这时候让将领们停下来,那肯定是心有不甘的。

反而让他们回家好生考虑,等到想好了,直接去高陵那边报名也是一样的。

“我吗?”李泰坦然道,“自然也是赞成继续出兵青海的!”

他们就算受伤回家,家里也未必没有人赡养他们,与之相比,却要千里迢迢去幽州,这多少让人有几分迟疑。

毕竟在这个时代,不论同乡,还是战友,都是在异地生存的重要依仗。

所以,李靖就老老实实的按照规定来操作,表示自己不直接参与到这件事情中。

毕竟人离乡贱这种事情这些将军又怎么不知道,但让这些士卒一定程度的抱团,总比零散的随意安排要好。

这种事情,实际上算得上是邀买人心了,如果不是李泰,而是其他什么人怕是弹劾的单子已经上路了。

不过,李泰倒也没感慨太多时间,因为在李泰把伤员问题处理得七七八八之后,李靖便是招呼李泰去商议军事了。

这时候的李靖提出一个战略性的问题,“我们已把慕容伏允的尸体验证,的确是慕容伏允本人,且这战吐谷浑接近十万青壮葬送此地,就目的来说我们已经完成。

但人被逼得离开了故土的理由往往也就只有一个,那就在自己的家乡看不到未来。

但偏偏又让燕王独立领军,继续在不同方面让燕王施展才能,有机会接触军队。

李靖对李泰道,“燕王,您怎么看?”

虽然两人没有发生什么直接的碰撞,但到现在谁看不出两位圣人的嫡子在相互的别苗头。

不过,李靖把目光落到了李泰脸上时,看着李泰满意的样子,倒是目光中不由带着几分疑惑。

对李泰来说,这个时代高素质的人才,要么就是读书人,还有就是这群杀胚了。

而垄断出现就必然会出现腐败,到时候基层就烂了,所以还是加入一股热血与冲动的力量到基层去,需要让基层有拔刀的勇气,但又不至于动不动就拔刀。

当然,这件事情就算李泰出面,也不是这么好解决的。

但李靖作为统帅而言,这样的考虑是合情合理的。

对比起上次自己过来军营中的众人对自己的恭敬,这时候他们多出了几分的尊敬来。

毕竟战争不是打打杀杀,是政治的延续,对李靖来说,如果能以最小代价让吐谷浑降服,那现在自然是最好的时候。

李泰听到李靖的话,倒有些意外的看着李靖,原本以为李靖大胜了慕容伏允后会顺势进攻,但却没想到,李靖会放出这么个想法,这倒让众人面面相觑。

这对自己远距离的操控幽州也有着一定方便,毕竟只是单纯的依靠自己的农业学府的出来的学院,对基层进行管理,时间久了容易出现垄断。

但解决毛病才是真人才,如果这个解决毛病的人才,还能自己想办法掏来钱去落实解决,那就更是大才了。

所以,在李靖看来,现在能以和谈形势把这件事给确定下来,自然是最好的,否则真要攀爬到青海跟吐谷浑交手,不是不能打,只是感觉有点麻烦了。

别得人也许不一定,但军队中若有谁想断了老兵的后路,自然会受到整体军士的抵制。

对侯君集来说,自己原本以为自己夺下了鄯城怎么算都是战功第一了,但功劳再大能大得过李泰直接万箭穿心射杀了慕容伏允。

毕竟,哪怕崇尚武德的唐朝,谁又真正为这些老弱病残考虑过。

因为这件事对李泰来说,不论继续征战还是停下来都无所谓,毕竟李泰功劳第一是肯定了的,但即使如此,看着李泰明显是站在了继续征战的样子,倒是不由怀着试一试的心思。

所以李泰也没想当然的认为,自己是一品亲王,然后他们就会自然而然的靠过来。

毕竟这种事情,燕王被弹劾了倒是小事,圣人在,燕王顶多被骂几句而已。

而有了侯君集带头,实际上其他的将领也都站出来嚷嚷几句,基本上都是赞成继续向青海湖进军的。

至于更进一步的能够变废为宝,让这些伤残士卒重新有工作,能干活,能够养活自己,还能给所在城市提供贡献,那操持这一切的人说是一州之才,绝对不过分。

毕竟幽州相对长安来说,自然算是苦寒之地,向边疆充实人口,至少在安史之乱前,大唐都是鼓励这件事情的。

那些读书的儒家人才,自己不奢望他们能主动投靠过来,但让这些杀胚充实基层管理,李泰还是非常愿意的见到的。

所以不止李靖,一个个将军也默契地把士卒整理出来,然后让他们一起去找李泰统一安排。

对于这一点,李泰也只眼不见为净,因为军制没改革单纯强调不扰民的军纪,那纯粹是脑残命令。

对李靖来说他最怕的就是麾下将士没有继续征战的士气,所以才会试一试,但现在看起来很是不错。

对于这点,让李靖看着李泰有几分头疼,但李靖并没有去阻止李泰,甚至暗中让人把那些愿意去幽州做不良人的士卒给统计起来,准备将来一起交给李泰。

因为李泰拿了头功,侯君集占领了鄯城,但他们可都什么都没有啊,尤其是一个叫做李道彦的族叔,那直接都站出来表态了。

但现在,李泰的也没有直接的收买士卒,只是允诺了士卒去进入不良人中帮助边疆地区维护治安,而不良人又是朝廷默许的组织,再加上李泰只是招募伤残士卒,就算是收买,别人也当得上一句仁义。

更不要说,幽州这地方在李泰主导下弄出了天津这么个通商口岸,成为北地的经济枢纽。

李靖的目光扫视着战场,看着众人被激发了请战意愿,倒也满意的点点头。

而且必须要有一点的是,接下来的战争要向着真正的高原地区前进,这所带来的后勤压力绝对是爆炸性的。

只不过,对于绝大多数军事上的事,李泰秉承着李靖绝对不会有错,自己只要点头就好。如果李靖出现自己不理解的操作,那就重新再看这条准则的处事原则。

“这个这个……”侯君集第一个跳了出来说道,“胡人畏威而不怀德,只是打这么一场战怕是不够,我看要不再去他们的部落杀一杀,否则以后再来自扰凉州也是很麻烦的!”

李泰看到这幕,不由点点头,将士们愿意更进一步的选择征战,对自己来说再好不过,就算李靖是屡战屡胜的军神,却也不可能违逆整个军团的意愿。

因为他们把李泰一脚踹下来,他们真做不到我上我也行。

那我们接下来是不是等圣人派遣游说之人,去顺势逼降慕容伏顺。”

这个时代,青海湖还不叫做青海湖,基本上大唐人把那里当做海。

所以对这些军事会议,李泰基本上就是李靖在朝堂上的泥塑木雕的姿态。

现在李泰乖乖去后面医疗营了,这时候自然是想办法多捞点功勋才是,怎么可能停下来呢,毕竟下面的将士们还嗷嗷叫呢!

而李泰也没有纠结的意思,而是在这时候坦然道:

“我不介意是迫战是逼降,但青海必须要有一地为我大唐直属!”

李靖听到李泰言语中的斩钉截铁,倒是第一时间眯起眼睛。

因为李靖清楚李泰,别得能力先不说,但在战略规划上的眼观却是独树一帜,李靖还是信服的,不由道,“还请燕王细说。”

(本章完)

第252章 围城打援第156章 冬日第380章 年节礼物的发放第539章 运河规划的落实第298章 跪下第207章 计划书第1章 贞观蝗灾第335章 洛水之弈开始第29章 图书馆第95章 从今天开始就信道了第38章 高陵的目标第545章 继续军议中第294章 面见李靖第131章 再见长乐第438章 危险的西域第88章 长孙无忌的敏锐第116章 信息茧房第518章 军功经济第274章 魏征的建议第187章 杜如晦的到来第339章 传播第227章 农业研发第95章 从今天开始就信道了第436章 考进士第541章 徭役们的福利第482章 平静的高句丽(今天一更)第308章 天下第一围棋大会第221章 观风使至第17章 认识的差别第500章 出人意料的运兵速度第335章 洛水之弈开始第219章 巡省天下第31章 火种计划第245章 洛阳开发计划第338章 初见辩机第222章 沧州的高速发展第133章 意外的收获第295章 自适应的发展第332章 李泰的指令第488章 房玄龄很馋第115章 文科的用法第462章 谨小慎微(今天一更)第548章 成为太子(大结局)第283章 长乐完婚第383章 冯盎的抉择第25章 五百文学费第169章 顺水推舟第209章 来去匆匆第78章 杜如晦的决定第144章 顺利通过第108章 阴谋的余波第5章 鸭蛋王第482章 平静的高句丽(今天一更)第252章 围城打援第18章 与郑凤炽的交易第389章 农学社的无奈第268章 高原反应第97章 发展正常的幽州分校第26章 建设商铺第64章 胜利第548章 成为太子(大结局)第32章 邀请孔家第503章 出发前的准备第78章 杜如晦的决定第540章 隐藏在计划之下的计划第276章 李渊驾崩第45章 难民出现第32章 邀请孔家第442章 万象神宫第358章 按部就班的谋划第136章 幽州的交换生第361章 信息的碰撞第427章 看不懂局势了第95章 从今天开始就信道了第304章 尚公主的条件第388章 来到荥阳第110章 李泰的小实验第302章 吐蕃的使者第176章 被腐蚀的苏定方第370章 够了!不要了!第546章 军议结束第32章 邀请孔家第445章 生产力的遐想(今天一更)第392章 荒谬的刺杀第25章 五百文学费第321章 交税第334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357章 将起的战争第60章 意外的麻烦第102章 各自的羡慕第304章 尚公主的条件第369章 战后的封赏第97章 发展正常的幽州分校第246章 进步神速第417章 陈大德归来第287章 控制第143章 邀请冯盎第519章 李淳风的推荐(今天一更)第394章 松赞干布已到达战场第225章 毕业学生的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