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大收购案

林强生和戴德瓦代等人道别,上了飞机等湾流起飞进入了平流层,金发美女重新把两人的安全带解开后,他立刻向里昂问道:“amc没有强势的工会吧,像底特律uaw那样的无法无天的恶棍!”

里昂摇头说道:“美国汽车公司在五十年代刚建立,它的汽车工会虽然不太强大,但还是在工厂内有些影响的。 因为amc有长期拖欠薪资的问题,amc车间里的一些工人的破坏活动,就是由工会带头搞起来的,以迫使董事层妥协。虽然厂方没有实际证据,或者碍于经营压力没有对工会进行打压,但双方始终都有冲突。”

林强生皱着眉头,说道:“那就是说这里的工会也没有太好的手段,实际上他们没有和厂家对话的实力,没有采取正大光明的和amc打官司硬碰硬,只是采取了效率极地的破坏行动,就说明这家厂子的工会实力很弱小,对企业管理层几乎形成不了什么影响!”

里昂点了点头,说道:“你说的不错,美国汽车工会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了底特律,对抗三大汽车巨头的身上了,别的地方他们尚顾及不到!”

他笑道:“再说amc这么穷,uaw那些工会老爷们自然也明白这里没有什么油水了!”

林强生舒展了眉头,说道:“最好他们永远只在底特律,就不要出来害人了!否则我还要想办法对付他们,我的工厂不需要这样强势的第三方势力存在!”

与国内形同虚设的工会恰恰相反,美国工会是非常强势的,而且还很有手段,如果amc的工会实力很强大,林强生也不得不考虑是否继续收购这家公司了。

70年来,底特律的三大汽车巨头和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uaw)之间一直不断的斗争,双方不遗余力地想打败对方,因而三大巨头没有太多精力来关注自己的顾客,或者去化解大洋彼岸的竞争对手的崛起。在70年代初石油危机来临时一下子就把这三家汽车巨头打懵了,做中小型轿车他们缺乏技术,一下子就失去了市场,从而日本车占尽了优势大量涌入了美国。

uaw的手段很强硬。它是通过罢工和暴力冲突获得的合法地位,美国1935年制定的国家工人关系法例中规定,任何公司想要摆脱工会都是违法的,这让美国工会有了法律的支持,uaw的维权方式也从工人自发的暴力冲突走入了法律程序。传统社会的同情。和大律师团的加入,让uaw越来越如鱼得水。

而三大巨头不断的妥协也为自己埋下了祸根,uaw甚至演变成为了为工人提供铁饭碗的强权组织,它为工人提供黑.社.会般的保护,从而迫使从企业那里得到了大量的利益,甚至摇身一变成为企业养老基金的最大股东。

有超过一半的500强企业中,工会养老基金是最大股东,工会养老基金可以通过股东身份,要求公司管理层改变劳资关系,要求公司的行为满足sa8000等劳工标准。如果公司拒绝改变。工会养老基金可能威胁抛售公司股票或提起股东诉讼。

除此之外,uaw还通过大把的掏钱寻求政党的“代言人“,让这些代言人为汽车工会争取利益,甚至还为美国总统拉票。

但要注意的是汽车工会并不是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是为全体职工争取利益的,相反,它是只为工会会员考虑的。同样的工作岗位企业自然更愿意用非工会会员,而uaw就采取强烈的抵制手段,逼迫企业不能用非工会会员代替工会会员,关键时刻甚至不惜采取暴力手段!

uaw渐渐成为了美国汽车业的“活癌症”。高昂的福利投入已经成为三巨头的包袱,他们必须无条件的为无所事事的员工付全薪,而且汽车工会还极力阻挠企业进行海外低成本采购,福特公司在中国的汽车零部件采购不得不秘密进行。甚至福特一直央求中国的媒体不要进行相关报道。

双方的斗争真可谓异常激烈,所以在美国发展企业,是必须重视工会这个刺头的,不是投了钱就能解决问题的。

但这个时期,同样有丰田、本田、日产这些日本车系进入了美国,他们似乎就十分讨厌汽车工会的扩张。对待uaw也很有办法!

七八十年代欧洲和日本的外国车企纷纷进入了美国设立工厂,欧洲人和日本人对uaw都不买账丰田认为没有工会,企业能发展得更好,日产表示他们希望企业能够直接和员工沟通,不需要第三方的介入,而本田则更激烈的一直拒绝uaw的各种努力。

本身都是外来的企业,林强生似乎找到了一条解决汽车工会之道!

他决定在接手amc以后,大量雇佣华裔员工,美国汽车企业能够给黑人提供大量的工作岗位,却不会给华人提供那么多的岗位,华裔员工好管理,肯合作,肯定比美国白人和黑人更容易的接受公司制度,这样就能很好的抵制uaw向企业内部的扩张,同时大量雇佣华裔工人也要做好舆论造势工作,否则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的就不是汽车工会,而是是恼羞成怒的黑人了!

两家公司的开始磋商的同时,美国媒体也开始关注起了这件收购案,并且给与了铺天盖地一般的报道,汽车媒体也顿时热闹了起来,“土星汽车公司收购美国汽车公司”,“美国本年度最大一庄收购案”,而美国的华人媒体也随后跟进,“著名华人领袖、大富豪林强生先生向美国汽车业展露峥嵘”“华人在工业上面的骄傲”之类的文章充斥美国华界媒体,让长期压抑的美国华人社会第一次沸腾了起来!

全球发行量最大的的汽车杂志《美国人车志》,拥有上百万忠实的读者和粉丝,这家杂志也发表了一篇关于此次收购的文章,并评价本次收购案是美国汽车业发生的最有趣的一桩事件,并且他们还用一贯的风格幽默了一把,“土星汽车公司的幕后老板林强生终于忍不住的想要在美国汽车市场上大有作为了,把他的那些cosplay车型推广给美国民众,不知道这回又要轮到哪家著名的汽车公司倒霉!”

但这家杂志也同样对土星汽车公司这家年轻企业给与了赞誉,就这家公司推出的豪华商务车型给与了技术分析,并预测这种车型在未来一定能够形成一大类新的汽车市场,并且对土星和amc的联合给与了非常欢迎的态度,乐观预测幕后老板林强生的一贯风格,在收购企业之后一定会大举投资,并且他的投资项目很少有失败的前例!

而这时美国著名的通俗报纸《今日美国报》,这是一家全国性的综合报纸,内容包罗万象,它在纽约车展即将开幕之际却报道了一件令汽车市场震惊的消息,amc的切诺基车型存在严重的质量缺陷,在急速转弯时非常容易翻车,而且这个缺陷已经经过了测试人员的证实,切诺基的设计重心过高,要比同类车型都容易翻车,这条消息立刻引爆了汽车市场,因为已经有数万个消费者购买了切诺基车型,他们立刻打电话给amc公司,有的更是要求工厂启用召回计划,它甚至给土星汽车和amc的收购谈判蒙上了一层阴影!(。)

第717章 自己先干起来第914章 林强生的非分之想第966章 山珍野味第772章 死老外第203章 运12第951章 失望第404章 新型华人社会第69章 黑省&;amp;丹麦第324章 电子城第582章 被挖人第677章 宝石和中国文物第906章 杜雪的心意第784章 厚脸皮第787章 全副武装第715章 IC设计or晶圆代工?第357章 学习助手第421章 从乡村到世界第347章 兰博基尼的超级工厂第319章 东星物产第776章 苏岩礁抢占计划第860章 城市文化第580章 部队里里外外第810章 给你开开光第481章 药不能停第264章 京城出租车公司控制权之争的开始第504章 狮式战斗机第235章 我不第943章 见面第689章 拥有思科公司第896章 F1赛车的设计第575章 省发改委副主任王光美第875章 切诺基风波第261章 买债人第687章 令人头痛的思科创始人第286章 东星SH基地开创第505章 军事技术交易第406章 体积小质量轻打败大哥大不是梦第623章 好人做到底第370章 规则第197章 资助江文绛医生留学第225章 邓老,我想办大学!第41章 学习小组的规划第777章 北汽切诺基第45章 前进吧!建设祖国第331章 救人第687章 令人头痛的思科创始人第125章 在新泽西第985章 师旭平到来第280章 被重视的IC设计第719章 难以企及的高度第622章 买洋房第65章 简易排雷车第606章 教训姚锦云第395章 不只是麻烦那么简单第92章 商务邀请函第529章 战斗机黑暗家族第127章 优质服务第634章 广汽的股份制改造第892章 凯越下线第69章 黑省&;amp;丹麦第971章 人作孽第544章 十二海第126章 shopping第200章 参观哈飞第67章 翻腾的浪花第440章 可爱的女孩第77章 倒汇第543章 姚锦云受伤第579章 昂贵的G36第237章 你懂的第1002章 西郊宾馆第46章 两个军人第931章 上帝之城第875章 切诺基风波第987章 田建鹏出院第547章 决斗第464章 纠正第855章 集结航空人第334章 冲了出来第457章 雇佣兵第591章 滨城电表仪器厂照相机分厂第774章 转变思想第93章 Xpress第875章 切诺基风波第229章 油耗中隐藏的大问题第37章 保持第522章 婉拒国内的项目合作第234章 小同志到了你为国家做贡献的时候了第366章 民兵第527章 带着心爱的人旅行第765章 惹上了韩国帮第154章 回家第993章 华尔街之狼第311章 谨慎对待房地产危机第691章 私营的军事训练基地第77章 倒汇第839章 结交江总第179章 零配件招标会(下)第519章 F404涡扇发动机第797章 超市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