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品质源于修养—德商。
德商是一个人的德行水平或道德人格品质,其中包括:孝亲敬老,尊师重教,爱与感恩,谦逊不骄,诚实守信,宽容大度,自我反省,遵守公德等一系列的内在品德,它被誉为十商之首。
对于德商,中国儒家的“仁、义、礼、智、信”,老子《道德经》里的“德经”都是教人做人,让人拥有高品质的德商。
重视孩子的德商教育
对于孩子德商的培养,现代社会中,大多数的父母选择“言传式”的教育,而不是“身传”,通过自身的一些行为去达到一个教育的目的,这样的教育方式起到的效果一点也不好。
有些父母,他们从小在口头上教育孩子,告诉孩子要孝顺父母,尊敬师长,但是在生活,许多父母的行为和言语背道而驰,到最后,在疑惑中,孩子学会的是父母的行为。所以,想让孩子拥有高质量的德商,父母需要以身作则,从而才能去影响孩子,把这些美德渗透进孩子的身体。让孩子在无形当中拥有这些良好的品质,成为有德又有才的优秀孩子。
高学历并不等于德商高
在当今的应试教育的体系下,很多父母一味盲目的追求孩子的学历,“德商”这些高品质的能力常常被人忽略,而就是因为忽略了这些重要的因素,最后导致了不一样的结果。
现实生活中,有一些高学历的人,他们自私自利,甚至毫无人性,而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就是因为父母平时缺乏对孩子德商的注重和培养。
作为父母,你需要清楚德商对孩子产生的重要性以及影响,从而才能去帮助孩子培养德商。德商是孩子幸福的“基石”,是孩子成长的“源动力”。
生活中,因为缺失德商而引发的一系列悲剧和惨案有很多,下面举几个现实中最真实的例子。
1,药家鑫事件
2010年10月20日22时30分许,西安音乐学院大三的学生药家鑫驾驶一辆红色雪弗兰小轿车从西安外国语大学长安校区返回市区途中,将前方在非机动车道上骑电动车同方向行驶的被害人张妙撞倒。药家鑫恐张妙记住车牌号找其麻烦,即持尖刀在张妙胸、腹、背等处捅刺数刀,将张妙残害。
2010年10月23日,药家鑫在父母的陪同下到公安机关投案。2011年4月,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此案作出一审判决,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药家鑫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赔偿被害人家人经济损失费;药家鑫随后提起上诉。2011年5月,二审判决宣布维持原判;2011年6月7日,药家鑫被依法执行注射死刑。
2,复旦投毒案
2013年4月上海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研究生黄洋遭他人投毒后死亡的案件。犯罪嫌疑人林森浩是受害人黄洋的室友,投毒药品为剧毒化学品N-二甲基亚硝胺。
2014年2月18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被告人林森浩犯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2015年1月8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终审维持原判:因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
2015年12月11日,林森浩因故意杀人罪被依法执行死刑?
许多父母都认为子女学习成绩好了,一切都好。然而只注重学习忽略了道德品质、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塑造,这样培养出来的是没有感情的机器,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虽然情商可以让人有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较高的自制力,但它却不能让人分辨是非,而德商能让人有较好的是非观念,它能帮助人们避免错误的发生,如果一个孩子如果只有情商,那只能算是投机取巧,如果没有一定的德商做辅助,情商再高,也不会得到大家的认可。
在社会中,一个拥有高德商的人,一定会受到信任和尊敬,自然会有更多成功的机会,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现实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