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50 祸入禁中,殃及池鱼

司卫少卿阎知微家中这一场宴会,因为与会者众多,很快就传遍了畿内,与此同时,也在时局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这种大难临头、摒弃故谊的做法,当然不会获得什么好的评价。一时间,论者无不被阎氏的做法大加斥责,而阎知微的风评一时间也降到了谷底,出入之间,道途不乏行人指骂。

但在汹涌的舆情之下,同时也隐藏着一股试探与观望的意味。毕竟,阎氏所面对的处境并非一家之困,这样的做法究竟是不是一种出路,也都让人心存好奇,急切的想知后续如何。

时流也并没有好奇太久,几日后,禁中对此作出了回应,阎知微由司卫少卿转为右羽林将军。尽管并没有论断阎知微这一做法是善是恶,但却用实际行动表达出了圣皇陛下对此的态度。

与此同时,也有几句禁中言辞泄露出来,是圣皇陛下对阎知微的评价:“知微其人,诚是拙于情。谋逆重罪,非穷凶极恶者谁敢与闻、同污此中?

且不论罪实与否,凡心存良善、无辜之徒,轻涉于事,无不胆战心惊,或失于从容,这也是人之常情。其人之所以痛斩伦谊,可知情急之下仍能守于忠义大节。舆情薄论、群众非之,朕不恤之,更仰何人?”

圣皇陛下究竟有没有说过这样一番话,谁也不能笃言确定。但这番话却在一些私密的场合里传扬开来,言者绘声绘色,闻者一脸沉思。

当然,舆论风评也并没有因此改变对阎知微的评价。但是,神都城里却悄然掀起一股和离断亲的风潮。往昔时流无不以攀结名族为荣,可如今却少有人再将这样的事情宣扬于外。

无论舆情如何,在接下来刑司推审案件的时候,也都逐渐的不再将这样的姻亲关系作为推案的一个凭据。

尽管酷吏重刑的氛围仍然沉重得将人压得喘不过气,但这一点微小的转变,也仿佛穿过层层积云的一缕阳光,起码是让人看到了一丝转机与希望。

如果说阎知微一事给外朝局面带来了一丝转机,那么大内禁宫中则就是阴云越积越厚,几乎快要将人逼疯。

此番酷吏复起推案,核心就在于皇嗣究竟有无谋反。众所周知,垂拱之后,皇嗣一家便久居禁中,所以严查近侍宫人,也是推案的一个重要环节。

最开始,推案提审的宫人还主要集中在现在仍在服侍、或者曾经服侍过皇嗣一家的人员。可是随着事态发展,这范围也在逐渐扩大。特别当来俊臣案引苏瑰、将案情追溯到豫王府故事的时候,对宫人的履历追查力度也是大增。

如果说对外朝人事的追查,圣皇陛下还要有所顾忌,不能任由酷吏全无限制的牵引发挥。那么对于宫内这些宫官家奴们,则就没有了此类限制。

丽景门附近的内狱被重新启用,外朝刑吏们仿佛索命的无常,肆无忌惮的在禁中闲苑行走,不断的将禁中的宫婢与宦者押入内狱,昼夜不断的严加审问。

渐渐地,甚至就连内狱都不足用,刑卒们又将掖庭宫一部分宫室扩做临时的监室,用以关押从禁中各处搜捕而来的宫人。

午后仁智院里,司苑徐氏正在安排院中贵人们晚间饮食事宜,突然有宫婢仓皇冲入直堂,虽然只是素面,但脸色较之重粉涂施还要惨白,入堂后便颤声道:“救命、徐、徐司苑请搭救柳司正,外朝那些鬼卒,刚刚入苑捕走了柳司正……”

徐氏听到这话,脸色也是陡然一变,忙不迭起身道:“几时发生的事情?柳司正被押往何处?”

“一、一刻钟前,已经、已经往丽景门去了!”

宫婢带着哭腔泣诉道。

徐氏闻言后便点点头,回首对堂上一名女官说道:“不要耽误了晚间贵人饮食,我去去就回。”

“要、要不然去禀告前堂贵人……那些鬼卒凶恶,我怕司苑你去也是枉然,或、或还……”

女官上前拉住徐氏,低声劝告道。

徐氏闻言后摇摇头,叹息道:“我等宫奴,合该遭此劫难,下人们的忧困,哪好惊扰贵人。柳司正于我有恩,她遭此横劫,我该要去看一看能不能将人搭救出来。即便不成,鬼卒知我侍在仁智院,想也不敢刁难。”

说完后,徐氏便匆匆出门,直往尚宫院而去。行途中便多见有宫官疾行于宫道中,一个个也都神情凝重,目标同为尚宫局所在的院舍。

尚宫局为禁中六尚之首,司正女官掌管宫人赏罚事宜。禁中局势不像外朝那样变幻无常,因此这名被捕的柳司正已经在尚宫局供事十余年之久,也多有宫人承其恩惠,徐氏自然也不例外。

当徐氏抵达尚宫局的时候,便见到尚宫局院外多有宫人徘徊张望,院门前仍有外朝刑吏把守。大多女官至此都裹足不前,很明显除了担心柳司正之外,更重要的是想观望形势,担心遭受到牵连。

也无怪这些宫人们凉薄,她们彼此之间身份或有高低,但在贵人们眼中,也不过是奴役而已,生死祸福都在贵人一念之间。今次这一场大案仿佛雪球一般越滚越大,在这样的情形下,谁也不敢说处境就较别人更加保险。

徐氏同样也是如此,她入宫这些年多承柳司正照顾,但之所以匆匆来此,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柳司正掌握着一条出入禁宫的私密道路。此前徐氏搬运宫财出宫,便多循这一条通道。

甚至就在此前不久,因为代王殿下临行前的叮嘱,徐氏还暗中联系这位柳司正,向她暗示必要时要借这条通道往宫外送出几人。

所以徐氏也担心柳司正会耐不住刑卒拷问、将这些事情也招出来,届时自己遭受连累还在其次,若累及代王一家才是真正的大祸。

徐氏在尚宫局外徘徊好一会儿,不见刑卒离开,倒是院里传来的搜查声越来越大。她权衡良久,终于横下心来,举步往院门前行去。

“来人止步!刑司搜证,闲杂人等不得入内!”

徐氏距离院门还有丈余,便有刑卒亮出佩刀,大声斥道。

“尚寝局司苑徐某,暂事仁智院代王殿下诸贵眷。院事杂多,乏于使用,来尚宫局请求增补。”

徐氏强自按捺住悸动的心情,上前凝声说道。

守门刑卒听到代王之名,脸色略有异变,沉默片刻后才各自退开,其中一人还沉声道:“出入从速,不要耽误刑司用事。”

徐氏闻言后便点点头,然后快速行入尚宫局院中。

此时的尚宫局院子里,一众宫官婢女们都被驱赶聚集在外堂附近,眼见徐氏行入,纷纷投过来求助的目光。

徐氏硬着头皮走上前,寻到相识的女官将前言复述一遍,女官闻言后便连连点头,抓住徐氏胳膊便往侧堂行去。

然而这侧堂里,也有刑卒在搜索彻查,自然不许两人进入。徐氏瞪眼喝道:“我暂充代王殿下禁中行走使用,尔等刑卒安敢阻事!”

听到这话,在场一名司刑评事忙不迭匆匆入前,斥退几名刑卒,笑脸请二人入堂。

“徐司苑你真的是守得至宝,眼下禁中翻天覆地的震荡,能让这些穷恶鬼卒忌惮的,唯代王殿下等几名贵人而已!”

眼见司刑评事对徐氏的态度,尚宫局女官忍不住叹息说道。往常她们尚宫局在禁中是见人高一等,可是现在也难免惊扰,如果有可能,这女官甚至都想放弃这官身,哪怕到仁智院中担任一个寻常洒扫婢女,也要胜过这种朝不保夕的惊恐。

徐氏这会儿却没有心情自夸,快速询问柳司正何以入刑。原来也只是心善惹的祸,禁中一些贫苦女官舍财开凿佛窟,组了一个拜止盖菩萨社,邀请柳司正担任社首。

本来以柳司正在宫中的门路与积蓄,实在不必搞这些事情,却耐不住宫婢们苦求而应承下来。却不料当中有宫女轮侍皇嗣苑居而被提审,耐不住刑问苦打便供出了这个佛社,于是作为社首的柳司正便也被牵连入案。

得知柳司正是因此事入刑,徐氏才松了一口气。柳司正久事宫中,应该也明白不该说的话不要说,就算招供再多,也只会让她更加的罪恶深重。

但为了保险起见,徐氏还是低声道:“司正有什么秘务叮嘱,你等如果自觉难保,可以暂交我来保存。”

女官也知仁智院乃是目下禁中难得清静地,而尚宫局眼下这形势也实在难以保存什么隐私,闻言后便转入被推得半倒的屏风后,摸索片刻后将一个丝布包裹塞入徐氏怀内,并低声道:“这是禁中诸苦命娘子往生活计,请司苑一定要保全!”

徐氏闻言后便暗暗点头,明白这就是尚宫局对外联络的暗道相关,连忙收入衫裙内并将衣衫稍作整理,然后又与女官快速拟定一个名单,然后便行出侧堂去点选宫婢。

那些宫婢们知徐氏来意,一个个都瞪大眼满怀期待的望着她。被徐氏点到名的宫婢们都如蒙大赦,忙不迭行入徐氏身后,那些没有被选中的则一脸失望,有些心理脆弱的更是忍不住发出近乎绝望的悲声。

尽管徐氏也想搭救更多宫婢,但她也知此际不宜将太多人事麻烦引入仁智院,只能在心里对那些宫人们暗道抱歉,然后领着挑选出来的二十人匆匆返回仁智院。

回到仁智院后,天色已经到了傍晚,徐氏也来不及仔细安置那些宫婢,想了想之后,怀揣尚宫女官给她的那个包袱,直往代王妃郑氏寝居而去。

0148 横财浸金汁0169 酷吏授首0156 武氏群英会0390 韦娘事露,怀义忿声1030 请赐麟种,宣教西康0765 万乘之主,任性轻国0085 满堂诸众,只当无物0838 爱此名利,孜孜不倦0770 社稷存续,天命有归0538 择事何主,观其气魄0500 陈兵河沿,以待贼师0592 诸族姝色,惟王撷取0545 国贼硕鼠,其罪当诛0351 关中群贵多尚势0908 凡所兴世,必有明君0474 子孙如此,卿等羡否0157 女主居阳,山变为灾0960 青海盟会,以胡制胡0787 背弃宗庙,大恶难恕0246 细怜闲庭0992 岐王为友,不羡知音0837 若不归坊,家恐不家0391 朕有佳孙,与卿论好0606 恩仇分明,不毁道义0050 太平公主1031 痈疽之疾,剜骨不痛0111 少王人物如何0047 向阳而行0887 殊荣称羡,争作奴婢0733 人事纠缠,有情难阻0505 诸将自谋,雍王可靠0430 千金易得,真心难求0850 昭哉嗣服,绳其祖武0350 艰难皇嗣0246 细怜闲庭0014 一窝小鸡崽儿0438 代王骄盛,忍让为上0987 外苑置业,夫妻同心0485 抽丝剥茧,外戚弄事0331 自视甚重,目人为轻0875 赏心悦目,开胃加餐0180 岂能笑骂由人0838 爱此名利,孜孜不倦0241 秀姿动人0981 相性相合,豢狼察恶0908 凡所兴世,必有明君0634 群相乱议,昭德请辞0778 爵人于朝,刑人于市0904 口嫌体正,从良实难0821 贼乱事小,无虐下民0356 城南话别,著新寄意0662 赤尊几重,能继统否0397 中使登邸,移取谱牒0794 胡狗必死,寸麻不资1041 颓志老物,不足兴邦0296 通泉县大街痞0430 千金易得,真心难求0791 唐业存亡,河北相关0465 大事将兴,和气无存0822 名为主上,实是傀儡0501 密令在手,谋杀怀义0859丈夫无势,何异禽兽0215 优才如此,孰能不爱0918 尽力而为,不负此生0682 孝杰雄言,群相喑声0871 故情难舍,归乡修茔0404 人人自危,谋定相位0265 顺水推舟0069 大曲《万象》0617 龙凤之种,贵不可言0972 普世万物,汇聚博览0265 顺水推舟0434 旧案新翻,大臣难逃0597 海西伏俟,大论钦陵0182 不堪回首的情事0039 罗网常设0055 一人而敌一族0021 少王不寿诗家悲0608 乌合成军,诸部为备0285 恶人自须恶人磨0207 李氏名驹0447 嵩阳道大总管0661 吐蕃群贵,不容一女0056 金吾卫大将军0505 诸将自谋,雍王可靠0856兵强马壮,杀气外露0387 门傲难托,上官听乐0370 名王志壮,当避一席0370 名王志壮,当避一席0491 趋炎附势,名门羞耻0611 金城聚货,飞钱入胡0392 仙踪杳杳,还我巽卿0355 大河漕帮0914 奴种辱我,唯以血偿0843 春风得意,探花游园0881 漕渠流脂,谷米满仓0327 南省气象0089 贤贤易色0832 遣离京畿,别置外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