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91 陈兵青海,敢否一战

待入鄯城内城的大堂中,李潼越发感受到这座陇西大镇豪爽硬朗的做派。

诸将出迎雍王殿下,州府吏员们则在内堂整治迎驾洗尘的餐食。而这所谓宴饮,则就是在州府大堂外露天起灶,足足两大排灶垒,上方各架牛、羊乃至于整整三头骆驼,在灶火的烤炙下,这些肉食已经散发出诱人的香气,旁侧则有厨工不断的翻转并刷抹着各类入食的香料。

“鄯州饮食简陋,卑职等亦不知殿下日常饮食所好,所以呈献陇边风味。内堂尚有精厨俱备,只待近员入嘱奉食。”

入堂后,黑齿常之又抱拳说道。

李潼闻言后笑着摆摆手:“入乡随俗,因地而食,大不必再废周折。”

诸员登堂,各自分座。不待群众开口,先有州府吏员呈上解肉的尖刀,并将一具热气腾腾的烤骆驼搬上堂中。李潼也不拘泥,撩起缺胯衣袍的下摆便入堂持刀入堂,先用掺杂了香精的牛乳浴手,然后便持刀分肉。

“臣谢雍王殿下赐飨!”

堂中此起彼伏的响起河源军诸将官的礼谢声,直至通堂分肉完毕、雍王殿下归席,然后又在黑齿常之带领下,各自捧杯为祝,酒肉盛餐。

河源军这一场迎接的宴会虽然氛围豪爽,但细节上也并未忽略。众将在堂进食,堂下则有许多健儿健舞作歌,所奏多雍王故调,倒是让李潼很有感触。

一场宴会结束的很快,前后统共不过半个多时辰,便有将官起身告辞。他们各自都有职任,眼下又是备战的关键时刻,聚在鄯州城外迎接雍王已经是表达了足够的重视,实在没有时间再继续逗留宴乐。

李潼见状,索性便叫停宴会,站在堂中,向每一名入前请辞的将官赏赐一些提前准备的礼货,多是一些军用的器械,如佩剑、甲衣之类。

“殿下厚赐,仓促间不暇具货为应,实在失礼!”

有的将领得受赠货,不乏窘迫的说道。

“但能杀蕃为功,何恋伴手之货!”

李潼闻言后便笑起来,大唐官场上下赠礼倒也是人情常态,比如刘幽求早年入府的时候,就送了他两坛咸菜。众将拨冗来迎,他已经颇感受用,自不会计较其他细节。

一些前线的战将告辞离开后,在堂者还剩下十几人,或是事务并不紧要的文职官员,或是退回休整的将官。

遣散堂中闲杂人等后,黑齿常之才又不乏歉意的说道:“鄯州所在,起居远不及两京。殿下贵胄尊体,难免怠慢,还望见谅。来日无论攻守,鄯城此地可保周全。请殿下安待于此,仆等杀贼以报!”

“既入此边,安危已在度外,但能有助军事,燕国公不必以我为计。或不能披甲上阵,但城头击鼓,力可用也!我这两膀鼓技,于京中也称一绝,刘司马自知!”

李潼闻言后便又笑着说道,了解蕃国内部详情后,他多多少少也能猜到自己的到来,会给黑齿常之增添一些困扰。

不仅仅只是对面的论钦陵会作何反应的问题,无论统兵大将是谁,大军身后便坐着这样一个宗王亲贵,总会有一些不淡定。

“还是让末将先向殿下介绍一下河源军备战情况吧。”

黑齿常之接着便继续说道:“如今河源军管军八部,在营甲士共一万七千余卒,诸县捉守一万四千众,各蕃州府并城傍在征合三万三千之数……”

河源军于高宗仪凤年间初设,最开始管军一万四千之数。设立最初,是高宗仪凤年间李敬玄承风岭大败之后,黑齿常之与娄师德等收拢残卒,于吐谷浑境中所设。

随着吐蕃越发势大,河源军驻军规模也越来越大,其峰值是在出征前夕,驻军足有五万余众。这里所说的驻军规模,是指大唐的正式边军战卒,并不包括捉守、团练这样的地方武装和羁縻州府的胡人城傍。

李潼在听到这一驻军比例,下意识便皱了皱眉头,忍不住开口问道:“若真遇大战,诸蕃胡城傍能否勇战?”

黑齿常之听到这话,脸上便露出一丝无奈之色,叹息道:“或不可用,但也不得不用,我不用、贼则用。勒其部伍于城边,战或不战,也能保证不流窜为患。这一点,是我大唐与蕃国两下俱患。蕃国每战,也毕集胡曲于军前,若不然,则其资给后营必为胡卒所寇扰!”

李潼听到这话,真是有些意外,还没来得及开口,黑齿常之便继续说道:“蕃国每用兵,甲士于前,妇孺于后,前者冲杀陷阵,后者放牧为餐。其军动则帐动,所以动辄出用诸万大数,且牧且食。其境胡扰尤甚,一旦不作约束,则后营必受寇掠!”

听到这里,李潼感觉自己奇怪的知识又增加了,他是真不清楚吐蕃作战是这样的模式。

但也不得不说,这样的后勤方式对于吐蕃这种底蕴不足的政权而言还是有优势的,起码节省了来回转运物资所造成的消耗。一边放牧一边行军,饿了就杀牛进餐。战斗起来,一旦退却,那就是倾家荡产、断子绝孙!

当然,这样的扩张模式肯定也是有弊病的,那就是随着势力扩张开来,中央对这些军民的管控力度就不够了。所以吐蕃在扩张到一定程度后,也自然而然走上了与大唐一样藩镇割据的老路。

至于那些胡族的附庸们,也只能说猫有猫行、鼠有鼠道,老虎头上抓虱子,能活一天算一天。

“殿下此前教策陇州,仆所计深以为可。诸胡若不加约束,则放纵不守,不知恩威。唯是需要定计以长,积弊并非短日,一夕革除,则必人情骚然,为巨贼所趁。”

听到黑齿常之这么说,李潼也点点头:“这一点我自了然,巨寇伏在荫侧,又怎么能安心治疽?所以递告陇边官长,只为安定乡情人心。诸胡闻此,想必既惊且忧,但也不至于即刻群情骚然。近日若有胡酋近州来问,可明告之,此战内外所取丁口,可以赐给诸州府编户,纵有新法施行,也不损其力。”

此前在陇州的时候只是浅论,但跟黑齿常之讲起来,自然要更加具体。跟这些诸胡势力打起交道来,是要注意一定的话术技巧,朝三暮四还是朝四暮三,对他们而言是有很大分别的。

黑齿常之听到这话,心里也暗暗松了一口气,他虽然也是蕃将入朝,但跟陇右这群西羌系关系不大,交情也不深。之所以提起这一点,还是担心雍王殿下气盛轻锐。

既然雍王对此已有计量,黑齿常之也不再继续这个话题,又讲了一些河源军的军务细节。

了解了己方虚实后,李潼又问道:“依燕国公所见,若钦陵果向陇右出兵,河源需要增兵多少才能克定其寇?”

“论兵当然多多益善,但精简之众也有精简之众的战法。其实眼下河源最大的困计并非兵力不足,而是给用告急。仆旧年转战河朔,娄相公奉命归朝,河源营田之储几用西域,已经略有不继……”

黑齿常之听到这话又叹息一声,没有把话说的太透,毕竟这个话题若再深入下去,难免会涉及到对圣皇陛下的非议。

“如果只是物储之困,这也不必忧扰。我此行入陇所携资货专为此战,虽不言绰绰有余,但五万之军三月之料足用。若还不及,关内仍有物料可征。只是燕国公能不能答应我,不准蕃人一甲入陇?”

李潼闻言后便正色道,他在有的地方虽然抠抠搜搜,但在军用方面绝对不作省俭之想。特别眼下初镇关西,又逢家国剧变,诸胡窥伺,即便暂时无力外侵,也一定要守一个寸土不让!

如果五万大军三月军期都还不够,那就在长安再抄一批关陇勋贵,让他们用这种方式尽忠报国。

黑齿常之听到这话,眸光顿时一亮,直接在席中翻身而起,免冠顿地道:“若得如此用资,仆定为殿下坚守陇右后庭!”

李潼听到这话,嘴角顿时一抽,有心想问问郭元振那家伙有没有到河源军驻地瞎溜达。但见黑齿常之一脸的郑重其事,想必也不是借用歧义调侃。

黑齿常之得了雍王殿下如此许诺,心中自是感念不已,顿首片刻后忍不住说道:“仆半生戎马,功过如何不作细论,但若能早效从殿下门中,则不独只守河源,青海亦敢有望!钦陵于阵,诚是伟才,但往昔所以得逞,概其父兄所庇。仆不敢妄争筋骨之能,但如今彼失我有,长短可较!”

“那就陈兵青海!将军为前,我自居后,前阵不失,则后路无扰,敢否一战?”

李潼虽然一直在心里安慰自己,此战能守住陇右不失便是胜利了,但他又怎么甘心仅止于此,此时听到黑齿常之这么说,终于忍不住表露争意。

黑齿常之听到这话,再次顿首沉声道:“既充鹰犬之用,唯患主人游猎兴乏。殿下壮志自存,仆必为王先驱!”

0070 颂圣台阁体0530 名臣良主,知遇相逢0916 钦陵枭雄,不可小觑0912 鲲鱼化鹏,扶摇万里0879 大唐创业,以德服人0903 公私谋计,各有取舍0886 情多累人,羞于归宫0381 妈宝裴光庭0981 相性相合,豢狼察恶0749 山南房州,庐陵王城0921 御驾亲征,收复青海0150 俱入彀中0510 良策难行,太平夺事0531 城禁不解,大索客民0450 祸入禁中,殃及池鱼0777 宗家冢嫡,监国元嗣1048 飞禽伤谷,囤积必刑0607 立约结社,雇胡杀胡0089 贤贤易色0265 顺水推舟0246 细怜闲庭0690 王为我使,赠尔富贵0895 恪守门仪,宜家宜室0347 明礼定序,五王降爵0247 血脉的力量0063 明月暂未有0572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0539 既难为敌,投身为用0666 金银为钱,成都金都0023 情新因意胜0588 殿下丰姿,绘影护身0458 天南遥远,君恩难覆0552 交粮入学,纳钱凿井0431 千卒入都,只待召用0586 雍王勇健,使人心折1048 飞禽伤谷,囤积必刑0611 金城聚货,飞钱入胡0813 蕃使躁乱,横尸街头1031 痈疽之疾,剜骨不痛0858蕃土将躁,陇右严备0209 枝上桃李子0797 尽忠毙命,河北将定0724 贺八入京,技惊四座0560 长安诸水,周游不顺0946 天时在我,应时而兴0009 圣心取舍0282 眼高手低,矜傲排外0148 横财浸金汁0499 成器忤我,不堪为储0558 用进黜退,当然之事0285 恶人自须恶人磨0360 祖孙情深0970 商贾多金,先割为敬0483 兄弟益封,煊赫无双0489 造化倏忽,饮食尽兴说几句话0029 李氏为上0811 集英群才,开馆纳士0001 大唐宗王0400 主动出击,意在狄公0860势有强弱,绝不待毙0330 给事真干才0510 良策难行,太平夺事0241 秀姿动人0952 图穷匕见,归义夺城0260 分头入洞房0516 胸怀天下,留情不多0227 名马梨花落0568 安境功臣,失土罪孽0571 通鼓扰敌,河谷惊魂0336 梁王陋才,不学无术0470 唯情不可恃,满朝非君子0403 凶逆作恶,宰相罪大0053 误我少王0508 豺狼之国,不可不防0038 水涨船高0044 老朽昏聩,不惧一言0324 宝藏仍未枯竭0517 眩于名实,不知所守0423 千骑入卫,诸事待张0508 豺狼之国,不可不防0176 倒霉的独孤氏0078 死而无憾0975 宝剑锋芒,以血为祭0653 蕃国王母,深宫问事0932 土浑难王,噶尔请藩0608 乌合成军,诸部为备1045 篱墙筑定,打扫厅堂0472 殿下所指,阔步以进0922 祖孙一体,荣辱与共0737 豫王西行,祭拜皇陵0313 慈爱如春风温暖0424 君王恋权,固步自封0420 亲徒齐聚,环拱宸居0817 圣人英明,不容邪祟0609 洮水激战,细封覆亡0938 独步狼窟,有何惧哉0368 薛郎铁头0923 爱子心切,暂不立储0474 子孙如此,卿等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