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2 上阳宫冷,人情炙热

每至春夏之际,上阳宫自是花木繁盛、美不胜收,虽合城燥热,此境自有一股清凉可守。

不过今年,上阳宫除了清凉避暑之外,更有一股冷清寂寥。往年圣皇陛下居此避暑,但总有朝臣日参,更有内外命妇频繁出入,以伴驾为荣。

可现在,圣皇陛下尊号已经改为圣母皇太后,虽然仍居上阳宫,但却没有了那些繁华热闹的人势伴驾助兴,于是清凉便成为了冷清。

位于上阳宫仙洛门内的观景游廊,凌空而设,登上可以直接眺望清波翻涌的洛水,以及洛南诸多繁华风物,风景自是绝佳。

此时,正有一群宫装妇人在这游廊上缓步行走,远远望去,倒是给这一副水木秀美的画面增添了一些生机。

“上阳宫风景的确美丽,只可惜人气不旺。我几次央求娘娘入宫短住几日,娘娘却只是不愿。”

身姿已经渐有高挑窈窕的李幼娘身穿着一袭石榴裙,发式也结成少妇模样,虽然仍是未见得有多么端庄,但也已经不再是往年天真娇憨的女童模样。

与之同游宫苑的乃是雍王孺人唐灵舒,五官仍是精致秀美,但眉眼间则有一股暗怨盘桓,已经很有几分豪门贵妇的气质。听到李幼娘这么说,唐灵舒叹息道:“也幸在娘娘不乐入宫,望朔走拜才有机会出宫行走一遭。上阳宫虽然美,但美得让人心慌,实在不如往年家人相伴入情惬意……”

“嫂子你现在说话可比往年婉转多了,我难道不是你家人?王妃难道不是你家人?我们这些人不是日日伴你?不能让你入情惬意,这个不是我们的过失,只是你心里念着的只有我家阿兄。旁人在你眼里,也只是廊外那些花枝,俗艳的让人烦躁。”

李幼娘闻言后便嗤笑道,她与唐灵舒最是相熟,相处起来自然也更加随意,想到什么便说什么,并不需要矫情掩饰。

多年相处下来,唐灵舒自也不是早年羞涩模样,听到这话后便也自己笑起来,并指着李幼娘笑语道:“有的人事确是俗艳花枝,但好在幼娘你不属此类。你是花木间躁闹的蜂蝶,只会让人加倍的烦躁。你也是有了自己的院舍居所,常常不居于室,外人见到,怕要误以为你家夫郎拙劣的不堪亲近。”

“啊……嫂子你也这么说我,娘娘也是这套说辞!薛大、薛郎自是极好的,对我关怀得很。只是家里那个阿姑,实在让人受不了,常在家邸宴客,好好的家院作成闹市一般。她自己招应不过,还常要召我去应对那些宾客。我识得她们是谁?彼此都不熟悉,瞧着她们挖空心思的琢磨说辞、苦留不去,我都替她们觉得尴尬难受!”

如今的神都城里,太平公主可以说是最活跃的一批人之一,因其身份高贵,本身又擅长交际,日常门庭若市、宴会竟日不断。

李幼娘虽然性喜热闹,但却并不喜欢那些场面上的应付。但她身为太平公主新妇,也算是府上主母之一,一些场面应酬总是难免,为了躲避这些,索性常常回家或是入宫居住。

讲到这一点,李幼娘便头疼不已,揉着眉心叹息道:“我又不是没有别的园业可居,只是娘娘不准我撺掇薛郎治居别业,说什么母健在、不别居。唉,娘娘这个人啊,端庄得自己不涉邪道,就以为人人都如她一般恬淡。阿姑召我入席,难道只因为我是她家新妇的缘故?无非是要由我来借仗我几个兄长的声势,让旁人更顺服她!”

李幼娘若只是抱怨家事,唐灵舒也只是听着,并不发表什么意见。可听到言涉自家殿下,还是忍不住皱眉道:“公主殿下已经是人间至贵,谁又敢对她不恭?殿下如今久在关西,并不在都,还有什么值得她去借势?”

“这些事情,我并不清楚,也懒得过问。但阿姑这个人吧,你与她短见也只会觉得她是待人热情,可若长久的相处,她便会让你各样的不自在。每天清早,人还未起,衫裙已经先送进你房间,做什么妆饰、穿什么衣裙,她都要代人作主。

我拿此跟娘娘说,她只觉得这是阿姑爱我、无微不至,但我总觉得她是拿人作玩器、未必好心肠。几次要请二兄过府,都被我暗里使人拦下了。庭中当面不能忤意,不如不见。我心里还在盘算着,让阿兄在长安给薛郎谋留一个常使的差事。”

成亲虽然不久,但李幼娘已经不失盘算:“薛郎这个人,虽然温和不骄,但却没有主见。常在妇人言教,他是很难成器。我又不望他能封妻荫子,但六尺之身,总不能久作阿母腰佩玩物。我兄已经是那样的大器长才,往后佳节相聚,我也不想自家夫郎只是美器旁充席的瓦砾。”

听到李幼娘这一通盘算,唐灵舒不免哑然,片刻后才叹息道:“幼娘你成亲后,的确是有内秀长进。我年纪痴长了你许多,许多事情反倒不如你深刻具体。”

“我倒羡慕嫂子你这种无忧无虑,世上能比我兄者有几人?”

听到李幼娘这么说,唐灵舒由衷的点头道:“这话确是真的,即便不说别的,单论圣母皇太后陛下。陛下眼神有光,被她扫上几眼,心里各种的不自在,让人浑身发寒。这还是陛下权威收敛,仍然有这样的气势。想到往年殿下在如此人物眼前谋生,可知当中的辛苦……”

讲到这里,唐灵舒突然抬手按住了胸口,面有苦色的摇头道:“不行了,我不能再讲下去,心都要跳出来飞往长安。我是真在心里想过,要不要趁着出拜娘娘的时候,牵了闲苑的马就直往长安去……”

两人说话间,游廊另一侧突然冲上来一道人影,正是韦团儿。冲上游廊后来不及喘匀气息,韦团儿便大声道:“长安有新的声讯传来,王妃着我请县主、孺人同归观览。”

“是什么消息?”

李幼娘闻言后便惊喜道,她对阿兄也分外想念。

韦团儿闻言后只是摇头:“还不知,王妃说要家人全都在场才会启信……”

韦团儿话音未落,只觉得眼前一花,便见到唐孺人直从高近两丈的游廊上翻入花栅,继而更彩蝶一般向远处飞远。

“这娘子思念成疾,已经是疯了……”

李幼娘见状后,啧啧一叹,转回头来的时候,却见韦团儿也提裙往来路疾行而去,不免羞恼:“出嫁的娘子,难道不是家人!我不返回,你们谁敢先览信件?”

出嫁的娘子,可能真的不再算是家人,总之当李幼娘匆匆返回雍王家眷所居的宫苑时,此处早已经人去楼空,忿声一问,才知众人都去了圣皇所居的丽春殿。

当李幼娘匆匆抵达丽春殿的时候,发现不独三兄家嫂子们,甚至就连娘娘房氏并二嫂潞王妃也都一并在此,脸上各自喜色洋溢,整个殿堂中都洋溢着一股欢快的气氛。

“发生了什么事?怎么大家、莫非是三兄要回来了?”

李幼娘最后到达,不乏气闷,顾不上见礼便先忍不住发问道。

见其如此无礼,房氏眉头一皱,但也并没有开口斥责,只是眼神示意李幼娘入她席侧来坐。

殿堂中,圣母皇太后同样一脸的笑容,手持一份信件看了又看,几番张嘴竟不知要说什么,好一会儿后,才指着雍王妃郑氏与唐孺人等叹息道:“你们几个娘子,真是有福之人。我孙如此雄阔才志,哪怕不生天家,何患没有出头之地?”

几个娘子闻言后,也都顾不上谦辞回应,只是忍不住的满面笑容。

“唉,过往多年,几使大将俱不能成,雍王不负、诚是不负家国!天皇若知其孙有此雄才,更不知会喜乐成什么样子……”

武则天讲到这里的时候,言语略有伤感。吐蕃的崛起与屡败唐军,可以说是他们夫妻二人心里共同的刺。只觉得蕃国势大难制,几番用兵都落败收场,偌大一个帝国,竟找不到能够制蕃之人。

可是现在,他们夫妻两人苦寻不得的才士竟然就生长在自家庭院中,这一份惊喜,简直难以用言语来表达。

随侍席侧的上官婉儿闻言后便笑道:“成此壮事,也并非雍王殿下一人之功。唐家名种生在庭中,陛下没有荒养,所以才成镇国定蕃的雄才!”

武则天听到这话,更是乐得眉开眼笑,放权归宫这段时间以来,她心情常有抑郁,然而今天却因为陇边这一条信报将心中积郁一扫而空,心情畅快至极。

正在这时候,又有女官登殿叩告道:“禀陛下,公主殿下携诸外命妇于宫外求谒。”

听到这话,武则天神色略有黯淡,但片刻后又笑道:“威重半生,不曾弱人。如今能长势佳孙,这也是一桩福气,着她们来见吧。”

大半刻钟后,丽春殿外变得热闹起来,诸外命妇俱华服入拜。太平公主自居其首,入殿作拜后,她便先大笑道:“阿母,你孙再次名震寰宇,使国人再作侧目惊叹!我们这些拙长无能,唯走贺勤快,不让阿母寂寞独乐。”

0995 春梦错发,徒恨孽血1008 齿胄叙礼,生徒欢聚0979 新朝修律,当世准则0896 应试不举,断须明志1029 故人相见,情势非昨0551 镇国雍王,陇右军使0727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0197 先王回迁,陪葬乾陵0395 王戏闲苑,殿中选妃0371 为王先驱0412 薛师障车,魏王破家0540 关中虽险,不复天府1048 飞禽伤谷,囤积必刑0596 霸业成败,功在土浑0648 破贼如竹,直掠王都0145 唐家分流,一一剪除0497 兄友弟恭,情不能忍0409 巨财将入,可议封禅0418 酒不醉人人自醉0898 率土所出,俱可货殖0853 武运昌隆,威临天下0411 风吹鸾歌早会迎0270 兵入武氏邸0182 不堪回首的情事0618 兴亡继绝,不足成事0433 代王威重,徇私窃功0918 尽力而为,不负此生0157 女主居阳,山变为灾0347 明礼定序,五王降爵0319 巽郎才壮0865 乐奴恃色,嚣张十足0376 纨绔卫府1030 请赐麟种,宣教西康0719 柳生与我,并是一人0949 有此勇卒,何患不威0559 财助人势,百业将兴0764 皇命驱使,杀贼有功0340 选月大图,宰相托女1041 颓志老物,不足兴邦0230 过平康款辔0066 犹歌前代功德0998 六诏克定,吐蕃穷途0244 大王良教,甘霖慰我0698 唐家故泽,归于雍王0025 不如降黄巢0280 宝利行社0467 攸宁命绝玄武门0019 一只大青鹅0317 尚方少监0565 唐家养士,唯壮可嘉0558 用进黜退,当然之事0245 曲江樱桃园0308 吾皇万万岁0042 能奏《武媚娘》否0247 血脉的力量0355 大河漕帮0727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0361 唐家正统,人各有见0175 索性以身相许0728 三原李潼,浪荡薄行0767 龙麟潜邸,入此能活0993 情缘玄妙,知错难改0185 嗜色如命是人情0773 炽情难表,惟乞一活0244 大王良教,甘霖慰我0774 定乱须勇,国赖英主0512 过墙抽梯,遣用雍王0504 勤王难行,怀义伏尸0939 黄泉路远,情深不惧0602 青海军使,慕容复国0171 人生若只如初见0967 学士思苦,有家难归0031 不是一路人0982 才流入京,群士待选1036 漠北天寒,人心涣散0785 监国元嗣,仁恩普施0157 女主居阳,山变为灾0197 先王回迁,陪葬乾陵0215 优才如此,孰能不爱0063 明月暂未有0935 蕃主东来,天威制裁0365 群僚入庙,参佐代王0894 郡王秀才,授职麟台0687 九曲为聘,吐蕃略土0729 妖才邪逞,不足敬重0744 朱衣法冠,直攻宰相0862 雷霆雨露,并非当然0336 梁王陋才,不学无术0605 人若谤我,我必杀之0749 山南房州,庐陵王城0333 党羽无数,权倾内外0258 曲江盛会0327 南省气象0440 乱花渐欲迷人眼1014 长安繁华,享之不易0323 欲保荣华,则必谋险0718 卖主求荣,所得必丰0822 名为主上,实是傀儡0578 伏尸遍野,贼酋胆寒0255 肥羊难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