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3 社稷之喜,君王之忧

随着一干外命妇入殿,武则天外露的情绪又变得内敛起来。此时听到太平公主这么说,她也只是微作浅笑,视线环视殿中众人并说道:“儿郎播威于边、制贼于外,难得竟扰动到诸家命妇。既然不辞辛苦的入宫来贺,那便一言相赠。”

说话间,她指了指席中的雍王妃,并不乏欣慰的说道:“谁家儿郎不是亲长面前珍物?更何况雍王此等人物才趣,更是天下罕有。人之所珍,莫不只望相守不离,这也是人之常情。但若只是这么做,则无益内外、无益家国。

尔等诸家大妇,身前多有幼少听教。器或不器,虽各自有见,但名或不命,终究舆情有论。蕃国远患,与你等并无切身之扰,倒也无谓一时的凑趣喜乐。

但雍王因此名动天下,成少流翘楚,使你各家藏器相形见绌。不必慕之妒之,唯是法之。金宝置堂,蓬荜生辉。世道已经有此华美秀才为鉴,诸家子弟若得侍从,但能映得三分颜色,已经颇得可观了。”

圣母皇太后虽然大权不再,但却积威仍深,在殿各家命妇听完这番话,无论心里各自感受如何,也无不恭声应是。

有的人确是动了心思,要激励自家儿郎也勇效雍王,诚如皇太后所言,但能分映几分风采,也无患时誉不著。

有的则只是面上的迎合,心里则多不以为然,雍王那样的人,并不是俗物能比较,生在天家、分陕为治,若无这么出众的出身、权柄作为依靠,怕也难得如此风采。

“阿母所言极是,在朝群臣,有《臣轨》为规,可以不失大体。阿母与嫂子若再著教养的经典,必然也是诸家争读。儿郎能或不能,谁又不羡我家慎之如此的才器壮观?”

太平公主又继续笑语说道,并顺势与房太妃坐在一席,转手拉起李幼娘的手腕不无炫耀道:“名家秀姝,我家占得,盼我家新妇能早施教养之能。”

李幼娘被她婆婆搞得有些不自在,索性说道:“阿姑殷望满满,让人惶恐忐忑。长计不必急言,儿自蓄力待之。只是夫郎长感虽然亲缘可恃,但却憾不能近,他很是羡慕阿兄逞才扬志,岁月不荒。”

太平公主听到这话,神情顿时有些不自然,被自家新妇拆了台,自然让她很难受。

听到这对婆媳交流,武则天倒是一乐。她这个女儿生在天家、浸于势力,往年只觉得秉性机敏刚强、像极了自己,所以多有昵爱。

可是随着自己失势居宫,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可以细品人情,这女儿却与她不再亲近,皇帝登基这一两个月时间里,太平公主还是第一次来上阳宫。

武则天这大半生、冷暖经历,倒也不会因为女儿的势利有多伤心。但她闲下来之后,也在回想自己这一生,略作得失检讨。

此时再看到这个女儿音声热切、显在眼前,武则天也不免感慨,这像极了旧年的自己,诸事以利害盘算,自然情义淡薄。

让武则天生出这一觉悟的,还是那个让人骄傲又让人伤心的孙子。她一生不将真心轻给于人,临老心防不谨、被个小辈钻了空子。

但如今再论爱恨,已经是复杂。武则天也一直在想,雍王之于自己,究竟是怎样的感情,到如今也算勉强得出一个结论,这小子事君则不忠,事亲则至诚,有权徒之表,但仍不失人之情味。这让人无奈,也让人感怀。

此时看着那对婆媳,武则天心中一动,指着太平公主不无感慨道:“儿郎若是长随表兄,此际想是功表有名,省了许多事外杂计之功。”

太平公主听到这话便沉默下来,心中不无羞恼,也不无懊悔。她阿母观人,仍有洞皮见骨之锐,这么简单的一句话,便将她此刻复杂的心情分讲透彻。

神都政变后,太平公主存在感陡增,自觉得自己能够在时局中做上许多事,脑海里也有各种想法啊涌现出来。

雍王离都之前,也曾询问过她要不要让儿子跟随,但她犹豫再三还是拒绝了。一则并不看好雍王此番西行,二则她在都中声势大壮,家中也需要一个子息支撑门户,并不觉得儿子跟随雍王西去、收获能比留在神都更大。

到如今,她的儿子已经是四品殿中少监,可以说除了雍王兄弟之外,无论宗家民家、无有过之。

但太平公主也不得不承认,她这一番为儿子张罗前程的操作,除了满足她自己的虚荣心之外,效果委实不好。

本身她的儿子也没有四品的资望与才能,虚领其职而不治其事,而且还因此引起了朝中李昭德、狄仁杰等宰相们对她的不满,认为她弄权太过,对她多有抵触。

假使当时让儿子跟随雍王西进,哪怕不参其事,但只要功表稍录其名,若再归都,效果是要远远好过她过去这半年没有头绪的经营。

且不说太平公主的纠结,此时与她心境相似的还有一人,那就是已经居在皇城太初宫的皇帝李旦。

李旦得知消息的时候,正在大内文思殿与宰相薛稷等人讨论当世诗文。他新临大位,是要有一些创建以彰显君王威仪,修书制典无疑是见效最快、相对也成本略低的选择之一。

众人讨论多日,还没有确定修制什么经典,中途休息之际,便有待制于大内的官员匆匆登殿,神情激动的入拜道:“陛下,大喜、大喜啊!陇边露布入都,雍王殿下先胜吐蕃于青海,王尚书复破贼于安西……”

听到这话,殿中众人包括皇帝李旦在内,最初都略有茫然,李旦更下意识问道:“雍王几时攻入青海?”

但话一问出口,他便反应过来,连拍御案并大笑道:“好、好!雍王并王尚书诚是壮士,外朝群臣是否已知此桩大胜?”

“李相公等已经齐聚政事堂,正待陛下召见。”

听到这话,李旦神情稍显复杂,但很快又是一副笑容满面,先吩咐殿内众臣先行前往,自己更衣即去。与此同时,他又将宰相薛稷留了下来。

“内外大事传达,究竟是什么什么流程?何以遇事朕还不知,群臣先知?”

待到众人退出后,李旦便皱眉问道。他虽然两次为君,但权柄全都不大,对于这种具体的事务流程是真的不了解,因有此问。这一次还是陇边的大捷喜讯,若是别的消息,大内得讯居然还要滞后于朝中,后果则不堪想象。

薛稷闻言后想了一会儿才又说道:“圣皇朝时,知匦使兼领都畿道诸驿,凡有事讯便先呈送大内,再分抄政事堂。”

听到薛稷这么说,李旦便有了然。这件事还真不怪别人,是他自己瞎操作断了自己的耳目。

知匦使顾名思义,便是管理铜匦事务的官员。李旦旧在宫中时,单单铜匦告密其意图谋反的书信便不知凡几,心内自是下意识的厌物。

所以在出宫掌权不久,即刻便下令废除铜匦诸事宜并相关的官吏,并没想到知匦使居然还兼领如此重要的事情。

略作沉吟后,李旦又开口说道:“我欲使中官出事都畿周边馆驿,薛相公以为可?”

薛稷听到这话,沉吟片刻后才说道:“国朝以来,并无使任中官的先例……”

“但我却记得,太宗、天皇时,常有中官出入内外,乃至于使令诸边。”

李旦不甘心放弃,继续说道。

薛稷闻言后苦笑一声,你也知道是太宗、天皇啊,当然这念头他是不敢直接宣诉于口。皇帝或只是随便一说,若真放在政事堂讨论,自然有人怼他。

见薛稷没有明确表态,李旦默然片刻,然后才叹息道:“陇边传捷,本是社稷大喜,朕乍闻此,却先生忧思。不知是朕德行不配享此,还是朝廷所用不得其人……”

听到皇帝这么说,薛稷自是慌了神,忙不迭叩地说道:“陛下乃二圣嗣血,履极则天下共识,此事不容置疑!边将著功,足见圣人驾驭英明,至于余情所扰,诚是臣等政事堂在事者疏忽之罪!”

“一时杂感,相公不必如此。”

李旦降阶亲自扶起了薛稷,拍拍他臂膀说道:“相公且先行,朕随后即至。”

待到薛稷也退出了殿堂,李旦才又坐回了御床,神情变幻许久,好一会儿才怅然道:“社稷之喜竟非君王之福,诸事如此勉强……”

政事堂里,因为皇帝还没有到来,所以群臣还未正式就此事进行商议,但氛围已经是非常的热闹。眼下进入政事堂的,除了直堂宰相之外,还有诸省寺官长,包括一干两衙大将。

这当中,自然尤以左羽林大将军、潞王李守礼最为引人关注,此刻正有半数朝臣聚集在潞王席侧,各作贺言。

宰相李昭德与狄仁杰自不需要上前恭维潞王,各自专席独坐,其中李昭德正在翻阅刚刚从兵部取来、朔方的相关资讯,而狄仁杰则在低声询问此次报捷有无陇边诸胡州版籍资料。

过了好一会儿,政事堂外才响起鼓吹等仪仗乐声,并伴随着中官唱声:“圣人驾到!”

0272 阻义者,虽死不道0465 大事将兴,和气无存0155 吾年弱冠加朝散0610 巨资分授,各有所得0569 可汗暴虐,蘸血食饼0281 牡丹花下死1042 大罪贼臣,投案请刑1027 势难相忍,各自修行0119 伴游金吾卫0973 三郎行邪,亲者心痛0357 皇嗣罪隐,刑徒出头0603 因垦为功,量田授勋0506 嘉贞入营,可汗暴毙0322 大事化小,耳目铺陈0671 王眷赴宴,如临敌阵0565 唐家养士,唯壮可嘉0089 贤贤易色0507 中军议事,诸将思归0346 圣皇赐经,各自有命0382 太平荐才,姑侄渐远0474 子孙如此,卿等羡否1006 南士北行,道途寂寞0354 西园选士,勇卒归都0221 窥望河西0942 生死事小,血债血偿0048 内教坊诸事0672 蕃女感恩,版籍进献1010 西土悍胡,得陇望蜀0587 噶尔掌国,父子为继0165 一日三敕,高授麟台0706 家贼国贼,插标之徒0948 贪功如命,视死如归0743 既入幸途,抽身不易0831 李潼薄名,公主闻否0748 临河布武,待时以进1004 皇子通经,出阁入世0867 有花堪折,解我相思0069 大曲《万象》0427 刑司捉人,代王回拒0425 祸延深宫,三思杀女0678 狄公显贵,家宅不宁0498 以支凌干,铭记此辱0606 恩仇分明,不毁道义0123 兵事再兴0355 大河漕帮0958 寡人有疾,大幄能容0540 关中虽险,不复天府0871 故情难舍,归乡修茔0948 贪功如命,视死如归0765 万乘之主,任性轻国0998 六诏克定,吐蕃穷途0814 休戈辽东,整军备战0226 疯狂的武周0773 炽情难表,惟乞一活0448 魏王归世,阔坊造邸0553 不择手段,敛物备战0838 爱此名利,孜孜不倦0526 关中苦旱,农事不兴0903 公私谋计,各有取舍0226 疯狂的武周0062 禁中亡命徒0355 大河漕帮0273 男儿有泪不轻弹0748 临河布武,待时以进0291 献业求命0194 报还颜色,李氏有人0215 优才如此,孰能不爱0717 仁皎反骨,捐身关陇0565 唐家养士,唯壮可嘉0361 唐家正统,人各有见0803 戚族有防,国法大善0185 嗜色如命是人情0746 河东空虚,无兵备乱0194 报还颜色,李氏有人0655 伦情妖异,母女为仇0042 能奏《武媚娘》否0301 云韶府使,少王归都0224 名寺可藏重兵1049 武后宾天,扶柩归京0479 雷霆手段,慈悲心肠0465 大事将兴,和气无存0200 捐麻入社,义气感召0522 不破不立,更胜前代0481 殿下薄情,上官明志0799 众正盈朝,群臣劝进0688 社稷入定,殿下功伟0173 算你跑得快0304 待罪慈乌台0300 用事从心,不拘小节0688 社稷入定,殿下功伟0946 天时在我,应时而兴0275 访才若渴,求婚似疾0082 武氏诸众0762 助朕杀贼,彰我威严0866 诸子不才,不可付事0061 佳人再赠香0688 社稷入定,殿下功伟0921 御驾亲征,收复青海0038 水涨船高1026 倭使入朝,恳请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