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四章 人人纳税

当初赵晤和齐伯昆商议赐予杜锦宁长公主的身份时,就考虑过唐朝有公主参政的先例。身为公主,享受着国家的奉供,就有为国家兴亡出力的义务。国难当头时,有能力的公主支撑朝政、领兵出征,没能力的与外域和亲,以此种种来挽救整个国家。

因此,杜锦宁被赐了长公主的身份后,朝中大臣并没有把她当成依附于男子的普通女子,自然而然地把她当成了一个政治个体。

现在听到杜锦宁把困扰他们的问题解决了,大家不但没有对她一介女流插手政事而反感,反而对她的能力有了新的认知。

吴证听到这些问题是杜锦宁解决的,他就坐不住了,下了朝就直接到杜宅求见杜锦宁。

杜锦宁是打算成亲之日再跟齐慕远一起搬进公主府,所以尽管那边修缮好了,她仍住在杜府。听到吴证求见,她诧异了一下,到了前厅接待他。

“吴大人,不知这么急找我有何事?”杜锦宁开门见山地问道。

此时还是上衙时间呢,要是没有急事,吴证断不会这个时候来找她。

吴证来的时候心急火燎,可这会子又觉得话说不出口了。

“这、这个……呵呵,也没啥事。”

杜锦宁丢给他一个“你信吗”的眼神:“吴大人有话尽管说。”

她这段时间来,都是穿着宽袍大袖的衣衫,亦男亦女,行止洒脱,说话做事还是跟以前一样落落大方,丝毫不让人觉得她是个小女子。吴证就觉得眼前的杜锦宁还是当初在润州跟他们一起喝酒的杜锦宁,为人磊落,待人真诚,值得信赖。

他将心一横,道:“杜……公主,我听齐老大人说,您打小就立志要做大司农;我还听闻昨日您在皇上和众位大人面前说,要把以后卖种子的钱都拿出来,奖励在农业上做出贡献的人,或是用来兴修水利?”

杜锦宁知道他还有下文,点点头道:“是。”

“由此可见公主是以农为重的人。那么公主为何要向皇上进言,振兴商业呢?要知道农才是国之根本;商不过是小道,商人更是重利轻义,靠盘剥他人来牟取暴利。自古到今从来都是重农抑商,为什么公主要向皇上进言要振兴商业?”吴证说得脸都红了,十分激动。

杜锦宁皱起了眉头,定定地望着吴证,半晌没有说话。但眼眸里透露出来的失望之色,却十分明显。

吴证说这番话跟赵晤的方针相悖,本就有些心虚。此时被她这样一瞧,便感觉浑身不自在。

“公主,为何这样看我?”他强撑着问道。

“我以前觉得吴大人是个心底无私、一心为民的好官。可没想到,我看错了。”杜锦宁叹道。

吴证骤然变色。

他正色道:“公主此言,吴某不敢苟同。吴某刚才说那番话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整个大宋。”

杜锦宁点点头:“吴大人这话我信。”

吴证这话,很容易让人误会,赵晤改变了国策之后,他这个工部尚书就再没有以前那般风光。要知道国家以农为本,重农抑商,工部尚书的地位就十分重要;可如果国家发展商业,农业的地位下降,工部尚书的重要性就会大打折扣。

吴证的为人,杜锦宁十分清楚,他绝对不是这个意思。

他是单纯地为国家的政策走向担忧。

她道:“大宋田地兼并严重,这一点吴大人清楚吧?随着田地兼并越来越严重,国家税收锐减,国库空虚。因为没钱,朝庭想做什么都不容易。这一点,吴大人知晓吧?”

吴证点点头:“但这并不是振兴商业的理由。”

“还真就是!”杜锦宁的表情变得锐利起来,“发展商业,货物流通时要纳税,百姓在经商中也得利。国家和百姓在商业中获利,从而削弱土地的价值与重要性,减少土地兼并给国家带来的影响,这有什么错?为什么一定要重农抑商?吴大人饱读诗书,想来不会不知道当初商鞅在提出这个口号时是一个什么特定条件吧?国家情形不同,国策便应该随之而改变。这有什么错?”

吴证被她说得哑口无言。

杜锦宁的嘴角勾了勾:“这还仅仅是一个开头,而不是结果。”

她直视吴证:“吴大人既然是工部尚书,想来常年来往于田间,接触过许多底层的百姓佃农吧?他们的日子好过吗?他们一年到头辛苦耕种,缴纳了繁重的赋税后还能有多少粮食给自己吃?”

吴证的脸色变了变。

除了县令、知府这些地方基层官员,他可以说是京官里接触底层百姓最多的官员了,自然知道这些百姓过的是怎样艰难的日子。

“你的意思是,让他们不种地,去做买卖?”吴证问道。

“不。”杜锦宁摇头,“我的意思是,等整个国家商业繁荣到一定程度,土地的价值降到一定程度,我会建议皇上取消仕族的纳税优待。”

吴证瞳孔一缩,嘴巴张得老大。

“某个读书人考上了秀才和举人,于是他的亲朋好友马上来投奔他,把自己的田地都挂到他的名下,享受国家的免税政策。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吧?这就是土地兼并的雏形与缩影。”

杜锦宁继续质问:“大宋有多少秀才、举人、进士?朝庭有多少官?宗亲勋贵又有多少?整个国家有多少田地被兼并到他们的名下?”

她直视吴证:“除此以外,还有寺庙道观名下的土地,也都是免税的。他们不用纳税。于是国家要用钱,就只能从余下的那些土地上征收,这等于把整个国家的纳税重担压到了所占土地不多的普通黎民身上。他们纳的税数量繁多,不堪重负,底层百姓苦不堪言。于是阶层两极分化,富的更富,穷的更穷。矛盾激化,国家危矣。”

“而我想做的,就是压低土地价值,减弱仕族的利益损失,减少矛盾,从而顺利推行人人平等、户户纳税的政策。这才是我向皇上进言发展商业的最终目的。”

第四百八十六章 叹息第三百六十四章 蠢蠢欲动第七百八十五章 相信了吗?第八十二章 新宅子第五百九十五章 邻居第三百七十九章 瘸了第三百二十九章 周东平的下场第七十二章 矛盾起第六百一十六章 如何破局?(第三更)第六百五十六章 蜕变第八十五章 警告第二百二十四章 建立班底第四百八十三章 出、出血了第六百一十七章 会元已定第一百六十三章 幸福的烦恼第二百八十九章 秘密泄露第六百五十五章 你是妖孽好么?第三十九章 搜银子第二百九十八章 县案首的待遇第七百三十七章 他是静王?第六百二十四章 蛊惑人心第七百七十七章 大捷第一百四十二章 询问第三十九章 搜银子第四百四十一章 钱烫手啊第三百零三章 比下他第五百一十八章 奇葩的考题第四十三章 起罅隙第三百五十章 岁月静好第六百四十九章 占城稻(第三更)第六百五十八章 还可以这样?第七百八十四章 商议第二百八十四章 另有打算第六百六十四章 继续第五百九十三章 见面第五百二十二章 出来了第二百零三章 考虑第三百章 投其所好第五百零一章 拒绝第一百七十六章 回家第四百四十九章 被嫌弃了第七百八十五章 相信了吗?第四百九十一章 齐哥哥你讨厌我?第二百零五章 谋划第六百八十八章 银行与报纸第五百四十八章 见面第一百五十七章 孔氏相邀第一百四十七章 开业(二)第一百九十四章 考试(一)第一百零四章 告别第八百二十五章 转述第五百九十七章 负荆请罪第九十六章 改造第四十九章 没准能成第八百六十四章 工业革命的伊始第三十九章 搜银子第二百七十章 放榜了第一百九十七章 考试(四)第六百九十五章 佃农第三百零四章 似乎厉害一点点第四百零五章 出主意第四百八十四章 又来了第六百二十六章 连带效应第三百五十一章 兴趣第四百六十四章 解决了第四百五十一章 办诗会吧第四百零七章 覆试第七十二章 矛盾起第八十八章 弟子最在行的事第一百五十二章 满十一岁了呢第七十五章 断绝关系第三百八十五章 模拟考舍第一百一十五章 茶馆里第六百零二章 被打了屁股第六十一章 捡到宝了第七百七十八章 抢婿风波即将来袭第三百四十六章 另一办法第二百一十一章 上门提亲第一百八十七章 论尊卑之道第一百五十九章 人多呀第五百八十六章 回家吧第二百零七章 以后都在这儿吃吧第六百九十八章 分派第七百三十八章 茶道第六百五十二章 农业最根本的问题第七百零八章 去找庄越第一百六十章 是他第七百八十四章 商议第六百五十八章 还可以这样?第三百七十七章 两桩新买卖第三百三十九章 满意第四百二十八章 认祖归宗吧?第三百一十八章 考校第四百五十六章 人比人得死第三百三十章 竞争者出现了第五百八十四章 反应(第三更)第一百五十七章 孔氏相邀第四百三十章 闹起来第三百九十七章 全力以赴第六百五十六章 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