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家里突然打来电话说晓芬的第三任继父去世了。晓芬惊讶地问怎么回事,母亲抽泣着说:“在工地上被砸了……”晓芬脑袋一片空白,跟领导打来个招呼,就急忙坐车回家。路上脑海浮现继父的身影,虽然对自己不是那么地好,但至少表面还行,虽然老抽烟喝酒,但他在母亲才有个家,有个主心骨,现在还有个小弟弟,这下可怎么办?晓芬心急如焚。
匆匆到家,母亲哭肿了眼睛,弟弟也哭,继父尸体已经进冷藏库了。事情是这样的:继父中午和另一个同伴拆一堵墙,中间另一同伴正好出去一会,继父继续拆着,可就是这时候,墙体倒塌,继父来不及跑,被压在下面。后来赶紧送医院,可还是没抢救过来。天啊,怎么发生这样的事,晓芬也哭了。糟糕的是现在包工头也跑了,也没人作证,接下来科怎么办啊?亲戚们都来了,议论纷纷:有的说去包工头门口哭丧,有的说找他家人,搬他家东西……“都不行啊,还是正式上诉吧”,晓芬舅舅说话了。晓芬也赞成通过法律途径。晓芬舅舅想托个熟人,这边晓芬大伯说:“不用你们,我们来办。”晓芬说:“您确定可以吗?”大伯说:“没问题,我弟弟的事我一定讨回来。”舅舅和晓芬不好再说什么。晓芬为什么会有所怀疑呢?因为生前继父和大伯并不和睦,大伯不是和继父争遗产就是争地,其实那都是老爷子留给继父的。大伯对老爷子也没尽什么孝道,还想处处争夺。继父对大伯也是不想待见。现在继父先去了,大伯能尽心办理吗?不过他当众表态了,自己是亲哥哥的身份,应该会尽力些吧。
接下来写状纸,找律师。大伯不知从哪找了个律师,年轻不说,先要费用,还说这案子判不了多少钱,意义不大。这都说的什么话,晓芬气愤,质问大伯,大伯说:“这是认识的人,可以先不交钱,他会尽力的。不过得先准备一万立案的钱。”晓芬说:“最好尽力,我会把钱给您。”晓芬每天如坐针毡,外婆也是担心得不得了,母亲更是提不起精神。晓芬想多请些天假陪陪母亲,领导竟然不批,晓芬不管了,毅然辞了职,她要陪母亲度过这艰难的日子。晓芬每天宽慰母亲,帮忙跑腿,接送弟弟,只希望早点还继父一个公道。诉状递上去了,说是先等着吧,也没个期限。外婆说:“咱没人也没钱,人家法院能给你顺利地办?”晓芬说:“不会吧,不管怎么着法院也不能不管不顾的。咱们先等着吧,这是费时间。”
陈旭知道晓芬辞职后,打听到晓芬家出事,心里一直放不下。原来自己对晓芬是如此念念不忘,陈旭决定勇敢追一把,毅然找到晓芬家里。晓芬看见陈旭说:“你怎么来了?”陈旭说:“放心不下你,家里怎么样了?”晓芬说:“谢谢关心,已经上诉了。”陈旭说:“我认识一个公安局的人,让他帮帮忙,看能不能快一些解决。”晓芬点点头。
刘鑫好多天联系不上晓芬,后来通过单位知道晓芬回老家了,也追了过来。看见陈旭也在,心里又不痛快,问陈旭:“你怎么在这里?”陈旭说:“我来帮忙,我比你更关心晓芬。”刘鑫想挥拳头,晓芬制止了,说:“不要在这里闹,我现在什么心情也没有,没什么事还是离开吧。”刘鑫拉住晓芬:“听我解释。”晓芬说:“咱们的事以后再说。帮忙什么的就不用了。”又转头向陈旭:“谢谢你的帮忙,你也该回去了,解决好会告诉你的。”两人只能离开,刚一出去就分开走了。陈旭没走,是找到他说的认识的人,拜托了一下晓芬家案子的事,对方说只能是帮忙打听打听。陈旭办完事后,给晓芬发了信息,说已找了人拜托了,先回去了,有事随时联系。晓芬还是很感激的。刘鑫也没走,在附近找了家旅馆住下来,他想留几天看有没有需要帮忙的。白天刘鑫就一直盯着晓芬家,基本没什么事,晓芬家住的是平房,刘鑫就看晓芬家外面的垃圾桶一满就去拎着倒了。晓芬还奇怪呢,垃圾总是在前天晚上清理干净。晓芬出门,刘鑫也会跟着,看着晓芬忙里忙外,刘鑫很心疼。有次看晓芬大包小包购物,一个人用自行车驮,刘鑫再也忍不住了,上前去帮忙。晓芬吓一跳,问:“你怎么在这里?”刘鑫说:“我没走,我一直在你家附近。”晓芬恍然大悟,问:“垃圾也是你倒的?”刘鑫点点头,说:“你太辛苦了,让我帮帮你。”晓芬这次语气缓和不少,说:“我没事的,就点家务事。谢谢你,你还得上班呢,回去吧,需要帮忙我会说的,好吗?”刘鑫说:“那你注意点,照顾好自己,等我有时间再来看你。”晓芬说:“好。”刘鑫把晓芬送回家,就离开了。
一晃三个月过去了,还是没什么消息。晓芬去问大伯:“怎么还没有消息呢?”大伯说:“这是需要时间的,耐心点。”晓芬说:“那您也再去打听一下吧。”大伯说:“那好吧,我再问问看。”过来几天,大伯回复说:“还没排上号呢,再等等。”晓芬有点灰心了。又过了一段时间,法院来消息说是让去市里开什么证明,没办法,晓芬和大伯去了市里一趟,回来交给法院,然后说:“再等等,被告还得尽力寻找呢。”好吧,又是漫长的等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