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堵与疏

建宁元年四、五月间,帝国的三公中有两位换了人。

一是太尉周景卒,享年七十六岁。周景是庐江人,是周瑜的堂祖父。他自己的儿子不成器,没有出仕做官。周景的侄子(周瑜的父亲)周异现为洛阳令。

现在帝国象三公这类职位,虽说实权不大,但还是要摆资格的(包括家族背景)。那些待业的党人还没有资格任职这样的显官。在朝议中,司徒胡广推荐,由太中大夫,沛国人刘矩接任太尉。这位刘矩资格老,年事已高,已不大管事,又不喜在官场内走动。所以党人和宦官都能接受。

第二位是司空宣丰。司空宣丰是受自己的儿子连累被参奏而自愿弃官的。这事还牵涉到太平道的一桩命案。

宣丰的小儿子的小妾邹氏病了,她又偏信道士之术而不愿求医。在宣家所在的冀州清河地方上,经常有一些太平道道士四处走动。宣家就近请了一位太平道道士作法并施符水。谁知邹氏喝了符水,一命乌呼。宣丰的小儿子十分宠爱位小妾,悲愤中失手把那位道士打死了。

本来象宣家这样地位显赫的豪族打死个把人也没有多大的事,况且宣家丧媳在先。但问题就出在道士带有神秘的宗教色彩。帝国的医疗还远没有普及,这同医者的社会地位偏低有很大的关系。普通百姓是看不起病的,只能到道士那里求些符水。太平道的道士一般经过职业培训,略通医术(起码可以算个半吊子医生)。这个道士也确帝让一些患个头痛脑热的人喝了符水病情减轻的,加上神秘色彩的宗教策划,信徒甚众。

正好碰上冀州刺史到清河郡监察地方,数百信众到刺史那儿鸣冤告状。那个刺史也算年轻气盛,就接了这个案子。但刺史没有执法权,只好回京都写奏章参骇宣丰。宣丰年事已高,早已有了退意。为了保住自己的小儿子,在朝议时自愿弃职替儿子赎罪,并表示回去后好好管教儿子,这事就这么了了。

太傅陈蕃举荐长乐卫尉王畅接任司空一职。这个王畅是山阳郡人,出身显贵,他父亲就曾做过帝国的太尉。他年轻时做过南阳太守,把光武刘秀的故乡那些权贵依法整得服服帖帖(当然他有强大的背景,他父亲在三公位上),把南阳郡管理的井井有条,因而成名。孝桓皇帝期间由陈蕃举荐任尚书令,从此就在帝国的京都做官。也算是资格老,家族名望重的人。由他出任司空一职也获得了朝议的肯定。

牛弘在朝会上尽管没有发言权,但把宣丰弃职的来龙去脉了解了个大概。特别是太平道的兴起和冀州常有疫情这两点引起了牛弘的关注。该来的总是会要来,牛弘要实现自己的最低目标,就必须处理好这件事情。

第二天,牛弘就跟太傅谈起了这事。

太傅认为,太平道道士本身没有恶意,造成了误丧人命的结果。宣家小公子的做法太冲动,如交由官府,既使由官府把道士杀了,也属于一命抵一命,没有人会拿这事做文章。现在有人较真,司空又有退意,这样的处理还算是四平八稳的。

牛弘当然不能告诉太傅,说十几年后太平道会搅得大汉帝国天下大乱。只是从了解疫病及治疗的角度与太傅讨论。

太傅介绍,疫病在水灾或饥荒时期会多一些;其它时间少一些。如果发生疫病,在象司隶、冀州、南阳等人口集中度较高的地区感染和死亡人数会多一些,人口稀少的郡县几乎都是个案,不大会上奏朝廷。从人群来看,流民的得病率和死亡率高一些,而一些大家族包括家族中的家丁得病少,死亡率更低。

一些大家族中一般都有医者,而且还有常备药。而流民和中小农户治病则没有保障。城市里还好一点,药铺里一般都有坐堂医者。乡村只是偶尔有游方医者,数量不多。家境贫寒的人和流民既使能请到医者看病,也没有钱买药。这使得道士施符水大行其道。道士施符水因为有宗教色彩,患者治好了就千恩万谢,治不好既使治死了也只会怪自己心不诚或运气不好。因为道士的收入来源主要靠家境好的一些信徒的捐赠,对一般境况差的人收很少的钱或者不收钱。使得道士在民间的影响力较大,信者众多。

牛弘对太傅说,太平道跨越州郡,信者甚众,成为帝国体制外的另一个有强大号召力的组织。万一道首图谋不轨,将是一场灾难。

太傅深以为然。表示立刻着手拟旨,规定道士传教,不得跨州越郡,否则以叛逆罪论处。

听了太傅的措施,牛弘觉得很有针对性。画地为牢,就能把帝国可能面临的危机细化,区别情况逐个解决。

牛弘还对太傅说,名门豪族不能光扫门前雪,应该造福地方。地方豪族,应该开馆免费为当地贫民看病,让当地流民和贫民在贫病交加中获得一丝喘息之机。帝国的望族应带头做这件事。特别是那位弃职的司空宣丰,他这样回去因家乡的名声不好,肯定心情不愉快。希望他回家后就立即着手做这件事,一方面可以挽回名声,另一方面有点实事做人也会更精神。

太傅对牛弘的说法大加赞赏。表示自己带头在汝南的家乡开馆施医,造福家乡。作为一个帝国老臣,太傅为天子能关心一个弃职的帝国老臣深为感动。答应乘宣司空还没动身,亲自往宣家走一趟,转达天子的圣眷。

对于帝国的一些豪族来说,钱是他们喜欢的,多多益善。但他们常常更看重名声和名望。这件事要是有个好的开头,随着樊比之风,一定会给大汉帝国的贫民解决一些问题的。帝国的豪族目前在地方上实力强大。

弃职后,宣丰家立刻变得门庭冷落,与此前的贵客赢门的情景反差太大。宣丰尽管早有退意,但以这样一种形式退场,心情是坏到了极点。宣家大儿子宣平颇有父风,本来是宣家的希望。只是天不佑宣家,十二年前,宣平在雁门任郡尉时,在一场与鲜卑人的遭遇战中阵亡了。小儿子宣峥成了宣家的独子,全家上下宝贝得不得了,养成了不少纨绔习气。原来是住在帝都宣府的,只因前几年做了些骄横拔扈的荒唐事,被时任司隶校尉的李膺逮个正着,训斥关押。出来后一气之下,回到了老家清河。

宣丰对自己的小儿子是不抱希望了,决定把帝都的产业卖了,回老家清河去做封翁了。

一听说太傅来访,宣丰精神一振,赶紧到大门去迎接。都是帝国的老臣了,尽管平时因政事有过争论,也谈不上仇恨,关键时刻还有点星星相惜。

一阵寒喧后,太傅说出了来意。

当宣丰得知当今的少年天子还在关心自己弃职后的心情和名望时,不觉老泪纵横。跪在地下朝皇宫方向拜了三拜,口中念道:“谢陛下圣眷!”

起身后宣丰表示,回家后可以做这件事来度过自己的余生了。宣丰还向太傅出了个主意,以后名门望族子弟在地方上举孝廉,应该把是否开馆施医,造福乡梓作为考核指标之一。

不愧为帝国老臣,出的主意也是这么绝。

牛弘觉得应该给留在河间侯府的管家去封信,皇家也得带头参与这事,才能形成声势。牛弘相信,现在管家刘福在河间肯定能算号人物,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只要亭侯府能够带头,当地豪强肯定是不甘落后的。

另外蝗虫捕捉的事情已经有了眉目,牛弘想让刘福在亭侯府也办个大型养猪场。尽管帝国各地都有养猪的,但因猪饲料主要秕糠一类的主料,喂养周期长,成本高,效益不是很明显。所以尽管帝国各地豪族多,也鲜见大型养猪场。

有了蝗虫这种高蛋白含量的猪饲料就完全不一样了。原来催肥一头三百斤的猪需要一年多,现在只要半年左右的时间就足够了。如果帝国的生猪养殖能搞上去,不仅能为帝国百姓提供大量的动物蛋白作食物,还能为帝国的农田提供大量的优质肥料。在没有条件搞合成氨时,养猪对帝国稳定农业就举足轻重的意义。

第五十九章 华陀无奈小虫何一零六章 把人往南方赶一零三章 陈规卢随第十三章 真人面前不说假话第九章 风箱效应第九十八章 刘悝也做皇帝梦第三章 夏门亭第九章 风箱效应第七十八章 居安思危第四十九章 想扮猪吃老虎,我呸!一四九章 梦想成真一一六章 牧区的反差一五零章 坐怀不乱新说第十二章 甘于平淡的学者一四五章 苦孩子刘备第三十章 内忧既平外患又起第十七章 巨鹿张角一五一章 两个倭人第三十八章 巧遇李肃第九章 风箱效应第八十章 刺客云珠一三零章 北义侯第二章 初入汉末一五二章 侯补郎使倭第六十章 成了全民公敌 还怕弄不死你第七十二章 南下 军事不是最主要的第二十三章 亲政 新的开始一一一章 情为何物第十九章 冰火两重天第六十八章 皇后有孕了第三章 夏门亭第六十五章 下马威一一八章 段杀神请战一零九章 英烈祠一四八章 竟赛的逻辑第六十章 成了全民公敌 还怕弄不死你一零三章 陈规卢随第三章 夏门亭第十五章 虚幻的胜利一二四章 困兽檀石槐第七十三章 曹操上书第八十五章 季布后人第四十二章 靖边策第七十六章 传说中的女儿国第九十六章 不安命 贪过了界第二十章 危机暴发第九十二章 惊变第八十七章 新政还得新动力一零七章 南下潮一四二章 公主钟情第七十九章 宫女护主第六十七章 追星族第七十五章 消失的夜郎国第二十一章 有时机会是等出来的一四三章 牛弘赐婚第七十一章 徐晃凯旋第九十二章 惊变一一二章 丧妃 又一个童养媳一二五章 不认输第六十九章 杜密的烦恼第八章 牛氏风箱第三十一章 北方的雪 南方的热第五十七章 初会天香第八十四章 周密计划一五五章 董家服饰二十九章 瞌睡遇到枕头第二十一章 有时机会是等出来的第二十五章 衣冠南渡第四章 太庙里的牛氏宣言一五零章 坐怀不乱新说第九十四章 个个不是省油的灯第二十二章 得来全不费工夫第六十八章 皇后有孕了一三四章 蒸汽动力一零一章 没有帝师的日子里一一八章 段杀神请战第七十六章 传说中的女儿国第二十六章 草圣岂能无好纸第八章 牛氏风箱第三十六章 不是冤家不聚头第九十四章 个个不是省油的灯一四一章 孙郎采药第七十章 南下战略第四十七章 还没开始就吓着了一三七章 墙与网一三二章 顶级运动场一三八章 归化一三二章 顶级运动场一二七章 枭雄末路一三零章 北义侯一百零四章 动妄念遭杀身祸一一一章 情为何物一三六章 窥探天机要付出代价一五六章 闲职妙用第六十七章 追星族第七十一章 徐晃凯旋一二八章 曹操是个热血青年第七十四章 石拱桥一四九章 梦想成真第六十一章 纳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