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四五章 只有外合,没有里应

鞑子为了消灭这股突然出现的明军勤王兵马,达延汗巴图蒙克出动兵力多达五万,以精锐的蒙古骑兵为主,机动性和战斗力高得惊人。

明军则是沈溪亲率的一万五千将士,步骑结合,但以步兵为主,因其中有火炮和火铳、弓弩支援,沈溪在长达两个多时辰的激烈交锋中,并未落于下风。双方你来我往,战事逐渐发展到白热化阶段。

在如此危急的境况下,城头上的大明守军也丝毫没有出城往援的意思,隔岸观火,似乎沈溪的成败跟他们没有任何关系。

朱厚照遍求周边将领出兵无果,只好苦着脸对谢迁道:“谢先生,劳烦您回宫一趟,向父皇请旨,由父皇做定夺!”

谢迁愤懑地看了李东阳、张懋和张氏外戚一眼,心头也有些犹豫到底要不要进宫去请旨。

虽然明知道要获得弘治皇帝的准允很困难,但想到沈溪在城外几乎是置身绝地,城内不出兵很可能会被鞑子活活耗死,谢迁只能硬着头皮前去试一试……就算李东阳和张懋反对,这趟也非去不可。

谢迁道:“老臣领旨!”

说完,谢迁顾不上继续观摩城外的战况,也不准备乘坐马车或者是轿子,而是在侍卫的搀扶下骑上高头大马,先顺着马道慢慢下了城头,然后向大明门疾驰而去……这是尽快为沈溪争取到援军的好方法。

此时在城外战事中,沈溪中军依然安如泰山。

沈溪气定神闲,站在从居庸关抽调的望楼上,周围都是盾兵保护,他手持令旗,不断发出各种旗语,不需要每个士兵都明白他旗语的意思,只要每个步兵方阵的指挥官看明白便可,他们会通过哨子,来指挥麾下队伍的进退……

你来我往中,鞑子连番冲阵而未得手,损失加大,士气也逐渐下滑。

忽然,明军中军阵中战鼓声猛烈响起,周围五个步兵方阵闻声再次改变阵型,退回去将中军团团围住,随即以骑兵为主要出击力量。

王陵之亲率五百骑兵,成为冲杀的主力,在位于中军的火炮掩护下,对于纵深的鞑靼骑兵中军展开猛烈打击。

因为之前明军一直处于防守态势,且战且退,没有发动过像样的攻势,当王陵之带兵冲杀后,鞑子主帅苏苏哈短时间内居然没反应过来,当他发现遭受袭击的不是自两翼发起进攻的兵马,而是自己的中军时,再想调兵回援已来不及了。

沈溪军中的火炮手都经过严格训练,由沈溪手把手教,又经过土木堡战事的考验,操炮经验无比丰富。

这些炮手明白在明军骑兵主动出击的情况下,如何保证本方骑兵的安全,火炮虽然一直对着“自己人”开炮,但炮火会根据仰角的调整,绕过明军骑兵头顶,准确无误地落到纵深和两翼地带,令鞑靼增援骑兵无法得手。

“轰轰轰!”

火炮齐鸣中,炮弹如流星般落下,所到之处鞑子骑兵纷纷翻身落马。虽然火炮并不能完全压制鞑子增援兵马,但由于战马遭遇连续爆炸的场面,惊慌失措之下左奔右突,完全失去控制,真正增援中路的骑兵数量并不是很多。

王陵之领兵冲上前,一通砍杀后,马上撤兵,随即下一轮炮弹再次如雨点般落下,让发起反击的鞑靼骑兵感受到什么叫做烈焰地狱。

虽然火炮最后造成的杀伤力极为有限,但对于鞑靼骑兵来说,士气上的损失却是无与伦比的,他们产生强烈的困惑……为什么明军骑兵刚才在这里时还好端端的,我们跟火炮中间隔着明军骑兵,结果明军骑兵转身而去,我们刚刚追上几步,就被从天而降的炮弹给命中?

莫非对方的炮弹有眼睛不成?

因为火炮的持续压制,鞑靼人不敢猛追,这使得王陵之在冲杀一回合,给鞑子造成不到百人的杀伤后,再次蓄力准备第二轮冲击,一切就视中军阵中战鼓的快慢,一旦战鼓加快,意味着又要发起下一轮冲击。

沈溪倒没有干涉王陵之从哪个方向冲,因为具体战斗中会出现临场上的诸多变化,便是沈溪也无法准确给王陵之发布更为具体的命令。

沈溪给出的指示,是让王陵之看准鞑靼人防御的薄弱环节进行冲击,他冲向哪个方向,火炮就掩护哪个方向,等于是一切配合王陵之的行动。

明朝骑兵虽然单兵素质比不上鞑靼人,但作为一个整体比之鞑靼人毫不逊色,让自视甚高的鞑靼人吃尽了苦头。

鞑子一向认为明军只善长龟缩防守,即便以前与明朝边军的骑兵交过手,且从未落过下风,但这次他们终于见识到真正大明骑兵的威力,发现对手远远超过自己认知。

“杀啊!”

王陵之在鞑靼人眼中,俨然是一个杀神。

王陵之身着重甲,一手提着惯用的长刀,另一只手牵着马缰,一路冲杀再前,他手下基本没有鞑子能支撑两招,基本是手起刀落,纵横敌阵如入无物,转眼间就有十余骑死于他刀下,后续大明骑兵相继杀来,双方短暂交锋一个回合,王陵之掉头就撤,鞑靼人鼓起勇气追击,转眼就被明军火炮又一次覆盖。

即便鞑靼人愤怒地射出弓箭,但很快发现这些负责冲击阵线的明军骑兵都有重甲保护,对于一般的弓箭有很好的抵御作用。

……

……

“好,杀的好!”

朱厚照让谢迁回宫奏请朱祐樘派兵出击,与城外援军里应外合,他自己在城头上看得那叫一个热血沸腾。

沈溪将攻防战术运用得出神入化,最后居然临时扎营驻守,派出骑兵轮番出击的把戏,令鞑靼人空围着一座好似移动堡垒般的严密阵型,靠近不得。

如此一来,不管是骑兵还是步兵,都能得到很好的休息。等骑兵累了,到时候明军的步兵方阵又可以发威,并不担心会被鞑子轮番进攻拖垮。

“沈先生,你可要坚持住啊!这一战下来,你肯定能够扬名立万,看朝中还有谁不相信你我师徒!”

朱厚照握紧拳头,情绪非常激动。

大学士李东阳打量了朱厚照一眼,他很想出言讥讽几句……外面统兵的指不定是谁呢,因为这会儿谁都没看清楚援军所打旗号,只是胡乱猜测此人是沈溪,但那属于朱厚照一厢情愿的想法。

李东阳从不相信一个后生小子能如此神奇,不但能三元及第入翰林院,如今未满十八岁已经是正二品大员,还能在兵法韬略和临阵指挥上有如此深厚的造诣。

张懋越看越惊讶,最后捻须感慨地说:“边军的执行力果然非同一般,换作京营兵,恐怕难以执行如此复杂多变的战术,且每个士兵面对强敌都敢打敢拼,毫不退缩,这才是我大明真正的不败之师!”

因为张懋对京营太过了解,根本就不相信外面的士兵是疲弱的京营兵,但实际上,构成沈溪中军主力的恰恰是张懋素来看不起的京营兵。

第八三一章 自己送上门(第二更)第五二三章 立言(第十一更,盟主加更)第二五七六章 观念碰撞第一九三六章 三不管第二五二〇章 误会加深第九〇二章 又到一年送礼时第四二六章 三份疑难杂卷(第一更)第二二六章 求画第二〇八〇章 千杯少第一七七五章 两方应对第一六九章 没有不透风的墙第二四一〇章 怒火攻心第四八九章 未竟的婚礼(第二更)第一九七一章 探病第五〇三章 这里不是清水衙门(第三更)第一六五〇章 促膝第一八七九章 有何阴谋第五三三章 反常的脾性(第三更)第二六〇〇章 乱象丛生第二四八五章 选址第二三三一章 管不着第一一三六章 临战的一天(第二更)第二五一二章 拆台第一四九一章 孤独第二四四〇章 揭破第二〇〇四章 隐相第六四七章 我的队伍我做主第六七三章 回京城,见佳人第二四八五章 选址第九五二章 不跟傻子计较第五八三章 没有原则的蔡镇守(第三更)第七八二章 做事拉你一把第一九九〇章 两方面压力第一六六二章 心灰意冷第二四二一章 明君难当第二二九八章 躲清静第二〇六一章 离间计第二六二五章 地位不保第五二五章 代言(第十三更,献所有书友)第九八七章 谢恒奴有喜第一三九三章 老熟人第一三六〇章 恩威并济(求月票)第三八二章 严嵩是个暴脾气第七一二章 深得朕意(第一更)第九〇六章 沈扒皮(第三更)第一五三四章 愿打愿挨第二二三四章 封侯?第二十七章 据理力争第二三三五章 谈判与隔阂第一八四一章 加封第九一五章 选拔考试第一九八〇章 习惯性放鸽子第五一八章 殿前遛鸟(第六更)第八五二章 真假督抚(第一更)第一〇〇三章 终须一别第一九八九章 变化的时代第二五六四章 相聚第一一四九章 合兵一处第二三七一章 不党而党第一九三六章 三不管第二二〇一章 群狼第一〇五四章 前途无光(第二更,求月票)第二二四六章 选择你的丈夫第一〇〇三章 终须一别第五二五章 代言(第十三更,献所有书友)第二一七五章 战情难测第一二〇二章 有肉吃第七三九章 周氏的小九九第二四六章 生是一家人(第十更)第二六五五章 沾光第五五三章 陷阱已挖好,请跳第二六四二章 法制第六八七章 去草原的使节(第四更)第一八八二章 一场闹剧第二一一四章 升官发财第三二二章 同届考生(求赞)第四三二章 侯府请柬(第三更)第五六五章 憨娃儿要回来了(第一更)第二六三三章 来了别走第一五九五章 不速之客第一五六〇章 朕的理想第四九三章 三堂会审(第六更)第一一四三章 沈溪的上奏第一九八一章 寄望第九一二章 升官发财第二四一九章 不可左右之事第四一一章 杏榜(第一更)第二六二四章 太顺了第二二九三章 手段多变第一六三六章 换个总制第一〇四六章 监军张永(第一更)第二六六〇章 让你妥协第一一一三章 歪打正着(第一更)第一九六三章 谁是奸臣第五五八章 出城迎敌(第三更)第一四八六章 躲得起第一五八七章 人比人第二七六章 荒唐之言第六八一章 私藏外室第二二三三章 傲慢与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