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九二章 吏部考核(第二更)

沈溪教给熊孩子一些好玩的东西,为的是把他的心给笼络住。

想用儒家的道理和世界观将太子套住的人太多,事实上证明这一套根本就不管用,还是投其所好最实在。

弘治皇帝卧床不起,沈溪必须要好好考虑一下自己的未来,太子别看如今调皮捣蛋惹是生非,要不了几年就会君临天下,沈溪还要在熊孩子手底下做事,就算为自己的前途和饭碗着想,也犯不着跟熊孩子置气。

太子喜欢什么,提供给他就是,反正自己也没损失。

果然,这新颖的跳棋引起朱厚照浓厚的兴趣,他回去后就开始跟随侍太监玩这新奇的游戏,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为了让熊孩子尽兴,此后沈溪又画了几张跳棋棋盘给他,任由其自行选择,有的跳棋进退比较多,有的则增加一点小花样,比如说走到哪一格需要回答问题、若回答不出就后退几步什么的。

沈溪想的是,能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既让熊孩子玩得过瘾,又能教给他一点实用的知识,再好不过。

骰子做好,沈溪让人给朱厚照送了去,朱厚照见到这么有趣的东西,立即沉溺其中。

相对于普通跳棋,太子对于大富翁跳棋更加沉迷,这是沈溪设计的最为复杂的一种跳棋。

跳棋的棋盘为四方形,每一方均代表京城最出名的一条街道,街道上有闲置的地基八处,另外还有机会和命运两个格子。

每个玩家有原始资金两千两纹银,从起点出发后,投的骰子到了空地玩家就可以买下地基,等别人投骰子到了你的地方就要缴纳相应的过路费。

第一次购买空白地基为十两银子,第二次再次投到自己的地方就可以修房子,房子可以修三层,第一层需要缴纳二十两的建筑费,第二层则是五十两,第三层则需要一百两,与此对应的是每次对手落脚此处的过路费都会剧增。

玩家如果投到机会和命运的格子,则会随机抽卡片,这些卡片对应各种突发事件,有奖励和罚款纹银多少两的选项,还会出现生病住医院和惹上官非坐牢等意外,极大地增加了可玩性。

游戏最多可容纳八人玩耍,每次玩家过起点都会自动获得百两纹银奖励,直到一方把所有玩家的银子全部赚到手才算结束。

朱厚照这一玩就上了瘾,上别的讲官的课时他也在桌子下面自娱自乐。那些讲官早就习惯熊孩子的胡闹,对此视而不见。

二月十八,礼部会试结束,在考场内待了九天的考生走出考棚,苏通出来第一件事就是拜访沈溪,找沈溪诉苦。

“沈老弟,你可害苦我了。”苏通上来便用埋怨的口吻道。

沈溪怔了怔,问道:“我何曾害过仁兄?”

“你之前说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为兄回去之后苦思良久,做文章十数篇,却未料,最后考的却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你且说,这不是害我吗?”苏通叫苦不迭。

沈溪笑了笑道:“押题之事,本就做不得准。”

嘴上这么说,沈溪心里却在想,你恐怕不知道连后面三道四书文考题也是出自我之手吧?

苏通叹道:“这天下间押题如此准确之人,怕是舍沈老弟外别无他人了。可惜为兄才逊一筹,怕是这次会试又要名落孙山。”

虽然苏通自负,但他尚有自知之明,知道像礼部会试这种考试,没真才实学,休想从几千名举子中脱颖而出。

“放榜之后苏兄便回汀州吗?”沈溪问道。

苏通讪笑:“为兄恐怕要在京城多盘桓些时日……为兄如今正值壮年,接下来几次会试都会参加,福建到京城山长水远,来回不便,为兄想与郑兄留于京城,免得受那奔波之苦。”

沈溪摇头:“那苏兄在汀州的产业……”

“自会有同族之人代为打理,就算为兄回去,对于茶园和田土收成也无多大影响。如今妻妾都已随我到京,暂且住下。若时来运转,或许未来一两届之内便可中进士……当然,最希望的还是本届会试杏榜高中啊。”

苏通对于会试放榜多少有些期待,尽管这种期待看上去极为渺茫。

连苏通这样考了两届会试的老手心里都没底,更别说郑谦这样的“初哥”。

“之前曾见到山西布政使司家的吴公子,他对于本次会试倒有几分自信,却不知他是否能高中。若他金榜题名,怕是会前来拜访沈老弟,到时候沈老弟不计前嫌才是。”苏通竟然帮吴省瑜说和起来。

沈溪笑着点头,他跟吴省瑜之间并无深仇大恨,最多是被对方妒忌。

历史上可没听说过有吴省瑜这号人,沈溪心想,此人或许压根儿就没中过进士,碌碌无为一生。

……

……

二月下旬,沈溪从吏部衙门拿到本次吏部考核的时间排表。

因为参加吏部考核的人较多,人需要分批次前去。

考核一共分几个步骤,有两样东西需要参加考核的官员自行准备,其一是个人履历表,包括祖籍三代,参加科举考试的过程,为官的经历,最重要的是把如今做的差事写下来。

第二则是根据如今所供职的差事,写一道奏本,对于自己的公事进行阶段性总结,也可以在奏本中针砭时弊,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来改变一些陈年陋习。

除了应考核的官员自备的两项,吏部也会根据应考核官员的履历和奏本,适当出一道或者两道考题,类似于策问的性质,对应考核的官员进行一次笔试。

到时候沈溪只需把考题答出来上交,吏部便会根据沈溪平日在詹事府的表现,由其直属上司对沈溪的日常表现作出评价,作出沈溪是否通过考核,是否加官进爵,是否为沈溪的直系女性亲属敕封诰命等决策。

每个进士的第一个三年考评,都是为官以来的头等大事。

进士在朝廷各衙门观政,结束后有的被委派了差事,有的则属于挂职状态,就等着三年考评结束后正式放任官缺。

沈溪算是其中最幸运的一个,他是状元出身,三年间已从翰林修撰,晋升为詹事府右春坊右谕德,兼翰林院侍讲,东宫讲官,日讲官。换了别人,就算是九年考评得上等,也升不到沈溪如此高度。

在一些人看来,这次三年考评对于旁人来说非常重要,而对于沈溪来说只是走个过场,因为沈溪这般年岁已到了这等官职,明显属于升无可升。

同样是状元的王华,经过二十几年的打拼,如今才是右庶子,沈溪再升的话就得跟王华平起平坐,朝廷的公平和法度何在?

二月二十六,沈溪带着自己准备好的履历和奏本到了吏部衙门。

这天与沈溪一同到吏部参加考评的官员,多数都是己未科进士,沈溪认识的人中包括孙绪、王守仁和伦文叙,同年进士坐下来,自然有很多话说。

几个人中,沈溪算是混得最好的那个。

王守仁虽然没进翰林院,但他的品秩却是仅次于沈溪的存在,如今在兵部担任员外郎,跟沈溪一样是从五品。

但不同的是,沈溪是翰林官,他的这个员外郎的从五品就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了。

至于孙绪和伦文叙,一个在户部供差,一个在翰林院做编修,这三年都是碌碌无为,就等着三年考评后看看能否得到升迁。

“沈谕德,听闻你挂职编修《大明会典》,眼下《会典》即将成书,要不了多久你恐怕又会加官进爵,到时候你可别忘了我等啊。”孙绪半开玩笑地说了一句,虽然有恭维的成分,倒是一句大实话。

《大明会典》是弘治朝官方编书中最重要的成绩,只要成书,参与编书之人都会得到提升,而沈溪挂的是《大明会典》纂修官职务,仅次于总裁官、副总裁官,比之下面那些编修、编撰等等,功劳要大许多,只要书一成,沈溪升官几乎跑不掉。

“哪里哪里。”

沈溪谦虚地说道,“我入官场不到三年,不敢再有奢求。”

孙绪笑道:“这两年你与伯安兄东奔西走,为我大明建功立业,让我等好生羡慕,能者多劳,朝廷一向赏罚分明,沈谕德晋升,也是众望所归。”

沈溪暗想,众望所归?

别是你们都想着让我早点儿倒霉吧!

我一年两升的时候别人就在背后戳脊梁骨,现在要是再来个三年三升,你们还不剥了我的皮?

“不敢不敢,如今在下负责教授太子学问,《会典》中并无太大建树,倒是伯畴兄居功至伟。”

沈溪赶紧让旁人把目标转向一直不说话的伦文叙。

此时的伦文叙,脸上多有无奈。

在他考中进士当官前,走到哪儿都是大儒,备受尊崇,可当了官之后,反倒庸碌无为,旁人见到他只是把他当成翰林院打杂的,虽然他在编书中勤勤恳恳,最后功劳却没落下多少,眼下要不是沈溪提及,就连这几个同年好友都把他给忘到了一旁。

经过沈溪的提醒,孙绪也意识到“厚此薄彼”,对伦文叙恭维几声。沈溪笑道:“诚甫兄此番考评之后,应该会晋升主事了吧?”

听沈溪提到自己,孙绪笑起来,摆手道:“不敢奢求,只希望能留在京城,不至外放。”

以孙绪的官职,现在最尴尬的一点就是尚存在留京和外放两种可能性。

留在京城,或许可以直接晋升为正六品的主事,到那时候再外放,就会在正六品的官职上加三到五等,直接就可以从布政使司的从四品左右参议做起。

但若是没晋升为主事便直接外放,很可能是外放到知县的官缺,虽然去的有很大几率是富庶县,但也只是个七品官,好点儿的话,或许能放个正六品的府通判,或者从五品的知州,都等于是远离直接晋升高位的机会。

所以对于孙绪这样在六部供职的人来说,这次考核事关重大。

反倒沈溪因为升无可升,对这次考评不那么在意。

翰林官,尤其是詹事府挂东宫讲官、日讲官衔的,但凡从京城外调,就算是获罪外调,也起码是加三等,沈溪是从五品,加三等就是正四品,可以直接做知府。

而若非落罪外调,属于正常调任地方的话,基本是加五等,那沈溪到了地方就直接是正三品的大员。

能当的官,基本是按察使司按察使,正三品,负责一省刑狱。或者是从三品的布政使司左右参政,是为布政使司布政使的副官,相当于后世的省委常委。

看起来沈溪在翰林院中是混吃等死,但其实旁人见到他都羡慕得不得了。

***********

ps:第二更到!

天子求订阅、、和鼓励,么么哒!

第二三一一章 真可怕第二三六五章 生杀予夺第四〇〇章 千里寻夫(第十更)第一九三六章 三不管第九〇九章 太子要当男人第七五〇章 贡院出题(第一更)第一五三七章 刁妇第五四三章 任君采撷(第三更)第一〇八九章 心腹第一九三五章 三人成虎第一九七六章 不交权第二三七八章 看热闹第一二五八章 城门失火第二〇九九章 出城第一八七〇章 徒劳无功第二六〇七章 体面第七五八章 心很累(第二更)第四三一章 传胪大典(第二更)第三九六章 文举人VS武举人(第六更)第四〇二章 四子造诣考题(第十二更)第一八四章 美轮美奂的银票第二〇七二章 天狼煞第一〇〇九章 不后悔第一五一〇章 夫妻两条心第六二九章 老臣(第一更,求保底月票)第二三〇二章 等待第一一五九章 料敌机先第一八八五章 改变第二二七章 孩子气第二三五一章 不方便第二三五六章 问案第七一二章 深得朕意(第一更)第六八七章 去草原的使节(第四更)第八〇二章 临行前的难题(第四更)第二〇九八章 海洋贸易第七十章 老爹有“外遇”?第三七一章 这个真没有(第四更)第三十一章 一见投缘第一九三二章 晚到一步第四五四章 认错(第三更,庆新盟主)第二十二章 年少的无奈第一一九九章 半吊子监国第二五三〇章 小试牛刀第二四七〇章 小鬼难缠第一七六五章 正德朝第一战第二五八一章 权臣第一四八六章 躲得起第七十九章 请人第一九三七章 各方试探第二四九七章 小人不可用第七四六章 第二份文币第九七五章 虚惊一场第二一八四章 结果第一八四五章 惺惺作态第八五九章 城里我最大(第一更)第六一二章 赐食(第四更,送书友)第三〇六章 特别的相亲(第六更)第一七〇八章 各有立场第二〇五六章 谁对谁错第一六九九章 利用第一一八〇章 二次工程第一八七九章 有何阴谋第一三九四章 习惯就好第一九四一章 双管齐下第二三四〇章 还来得及第一六五六章 乞骸骨第二三〇四章 站边第六九二章 大明国史第一七七一章 惠娘回京第一二〇章 府城之旅第八一三章 舍近求远(第二更)第一〇一〇章 “不太好”的消息第二四一章 求胜心切(第五更)第六三三章 出狩(第五更,求保底月票)第六十四章 恨不相逢未嫁时第一三二二章 惊天秘密(第六更)第九三一章 铁证如山第二八〇章 出案前综合症第二五〇一章 我的梦想第一九三八章 事成第五七二章 人生的第二次婚礼(第八更)第七七四章 杨廷和第二〇三二章 同是沦落人第二四八八章 热火朝天第一六二五章 初议正德第五十三章 死而复活第一一六五章 血战(下)第二七七章 院试第二场第五七七章 祭祖(第二更)第一二一二章 太子上位第六八四章 惠娘的蜕变第七八八章 谢迁的脸面第九九八章 根基第四三四章 恩荣宴(第五更,为所有书友)第二五〇一章 我的梦想第二一七八章 原则第二三九一章 空衙第二四六〇章 赶鸭子上架第一七八二章 百口莫辩第八八三章 行船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