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九三章 这差事不关我事(第三更)

正说话间,屋子里突然安静下来,精神矍铄的吏部尚书马文升进到房中,众人纷纷起身行礼。

年前就有御史言官弹劾马文升年老体迈应该致仕,谢迁还以此来询问沈溪的意见,让沈溪代拟票拟,如今看来马文升暂时没有致仕的意思,主要跟弘治皇帝突然因病卧床不起有关。

天子生病事关重大,一个不好朝局便会发生动荡,马文升这样的四朝元老就突显出他稳定朝纲的决定性作用。

弘治皇帝就算觉得马文升年老体迈,也绝不会在自己生病无法处理政务的情况下让马文升致仕。

轮到沈溪见礼,沈溪只是上前拱手,马文升看了看他,并未有何特别的表示。

“诸位臣僚,且将案牍留下,各自抽了考核题目,自便就是。”马文升走到堂中央,并没有落座,摆摆手示意一下,朗声说道。

声如洪钟,听不出马文升身体有什么不妥。

各人把自己准备的履历表和奏本交给马文升身后的吏部考评属官,然后从早已备好的木匣中抽取信封,里面便是此次吏部考评的题目。

各人题目都不一样,很多问题属于老生常谈,所以算不得什么考试,只是让应考评官员把题目拿回去做一篇花样文章,第二天把“卷子”交到吏部来便可。

因为考评主要是看各应考评官员的日常表现和直属领导的评价,故此考核题目类似于走个过场,重点是别在答卷中大放厥词,攻击朝政。只要中规中矩,吏部一般不会在文章上找麻烦。

沈溪抽出题目信封,打开来,里面是一张纸,上面写着“施实德于民”,语出《尚书·盘庚上》,是德政治国的题目。

虽然这句话不是出自四书,但经常用来作为科举考题,毕竟《尚书》是五经之一,在四书五经中有许多文字跟这句话对应,而德政、仁政治国也是儒家素来推崇的方向。

拿到题目,沈溪准备回家做题,孙绪走了过来,探头问道:“沈谕德是何题目?”

沈溪反问:“诚甫兄呢?”

孙绪笑而不语。

虽然考评不存在作弊的问题,但互相知道对方的考题,私下里进行商议再做题,也是营私舞弊的一种表现。

考评问的是应考之人的施政思想和理念,你只需要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写出来即可。就像写论文一样,你抄别人的,或者跟别人商量,那就跟你真实想法违背,就算你过了答辩,将来别人也会觉得你言不由衷,对你的人品产生怀疑。

这次参加吏部考评的基本都是进士出身的官员,做八股文章属于家常便饭,虽然这种考评题目不用刻意使用八股文体,但许多人早已习惯,会不自觉地使用制艺技巧。

沈溪回到家后,径直来到书房,先打了底稿,洋洋洒洒四百字,稍作修改,认认真真检查几遍,还算是满意。

沈溪对于德政治国,虽然采取认同的态度,但他毕竟是从开明社会来的,更崇尚法制,用这时代的人话说,他更信奉法家思想。

这倒不是说沈溪不相信道德修养那一套,只是沈溪知道人性贪婪,人活着对于权钱的追求可以无所不用其极,想要治理国家,必须要用严峻的法律进行约束,至于仁政和德政,只能建立在法制的基础上,而不能靠人的自觉。

也不能说谁对谁错,毕竟一个社会的道德规范的高低决定了一个社会是否文明,但就怕道德能约束大多数人,却约束不了少数贪婪无耻之辈,一颗老鼠屎坏掉一锅粥的事情屡见不鲜。

在这次考评中,沈溪不得不作出一些违心之言,好在自他参加科举开始,就一直在违心地做文章,倒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要融入这个社会,就必须学会妥协,不能特立独行,他在府试上仅仅只是写出崇尚心学的看法,就差点儿被打入另册,这次又事关考评,他可不想写篇另类文章给自己的考核添堵。

就算特立独行,对这时代的统治阶层也形成不了任何影响,反倒会让自己遭难。

只有拥有权力,才能用权势强势改变这时代之人的固有观念。而他,正走在获取权力的道路上。

……

……

沈溪在书房做文章时,没有人过来打搅。

等写完誊写完毕,沈溪起身舒展了一个懒腰,这才从书房走出来,抬头一看,这会儿天已经黑了下来。

一家人吃过晚饭,沈溪刚要回书房看一会儿书,朱山匆忙进来,把一封拜帖交到沈溪手上。

沈溪看过之后,脸上带着几分不解……竟然是许久不见的江栎唯。

这次江栎唯到府上,居然学会投拜帖,以前每次见到他都是一副拽得二五八万的模样,让沈溪想一鞋底糊在那张臭脸上。

“请他进来吧!”

沈溪让谢韵儿等内眷回避,他不想出去迎接,既然江栎唯按照礼数来,那他也按照主人迎客的礼节,你来我家,咱俩官品相当,我没必要出门去迎接。

自从江栎唯设圈套给沈溪,最后铩羽而归,他也知道得罪这位翰林官,轻易不在沈溪面前出现。

沈溪料想,江栎唯此番到来应该是有事,但却不像以前那般带着居高临下的审视,因为二人分属不同衙门,如今跟沈溪有一定关系的刘大夏又是兵部尚书,江栎唯没理由再上门来找茬。

“沈谕德,久违了。”

江栎唯一身锦衣卫的华服而来,似乎是想跟沈溪说明,他这次登门拜访纯属公事,并非私下交往。

许久不见,江栎唯唇上和颌下都蓄起了胡子,看上去成熟稳重许多,不过沈溪看到后却觉得有些怪异……一个少年得志的武进士,这会儿不应该彰显他的年轻气盛吗?怎么倒走起老成持重的路子来了?

或者说他也知道年轻冲动那套不讨上司的好,所以要让自己看上去更符合这时代选拔官员的标准?

沈溪拱拱手道:“久违了。江镇抚有事吗?”

一年多不见,江栎唯仍旧在北镇抚司镇抚的位子上待着。

到了这等官位,要升官实在太难。原本翰林官升迁也很困难,但沈溪却是翰林体系中的另类。

江栎唯看了看客厅中央的一对太师椅,有些羞恼……我亲自登门拜访,你不请我喝茶也就罢了,居然连个座都不给,让我站着说话?

而沈溪却气定神闲站在那儿,好似在说,你站着我也站着,你有话就说有屁快放,说完赶紧滚蛋。

来我家你还真把自己当成客人了?

“近来东南沿海不太平,倭寇屡屡犯境,海盗四处肆虐,沿海民众苦不堪言。”江栎唯先表明一个基调,此行是为东南沿海倭寇和海盗泛滥的事情而来。

沈溪摊摊手,他本想说,这些事情跟我有什么关系?但既然江栎唯不去别人家里,独独来找他,沈溪心里就犯起了嘀咕,是不是江栎唯又想借题发挥?难道是想说,这些倭寇和海盗跟我有什么关系?

倭寇、海盗和沈溪,看起来没丝毫关系,但沈溪曾在福州之时伪装过倭寇,沈溪又在泉州痛击过佛郎机人,据说沈溪还懂得一些番邦人的语言,若江栎唯要借题发挥,还真能扯得上边。

但不管怎么看,想拿这个来冤枉沈溪实在太过牵强。

“本官偶有听闻。”

沈溪道,“江镇抚有什么话,直说为好,本官劳累一天,就要休息了。”

江栎唯勉强一笑,有些无奈地说:“沈谕德勿要见怪,其实是朝廷有意派人前去征讨倭寇和海盗,保地方之安稳。刘尚书特别让在下前来跟沈谕德打声招呼,以便有事时随时进行联络。”

“嗯?”

沈溪这下有些迷糊了。

刘大夏让江栎唯过来跟他打声“招呼”?

什么招呼?

东南沿海存在倭寇和海盗,这是多少年的事情了,跟我有鸟关系啊?我一个翰林官,平日的工作就是给太子上课,每月领一点俸禄,说是位高权重,那也是要委派到地方以后……难道刘大夏真的要派我去地方?

历史上的刘大夏,曾在弘治十三年以右都御史的身份,统管两广军务,在地方上平息倭寇和盗匪,因为功劳卓著,到弘治十五年朝廷各部尚书轮替之时,刘大夏接替了马文升为兵部尚书。

可因为沈溪的出现,历史发生偏差,刘大夏先是担任户部尚书,后又在西北榆溪迎战鞑靼大获全胜,接任兵部尚书可谓名正言顺,压根儿就没去过两广。

江栎唯道:“沈谕德若有疑问,大可问询刘尚书,在下只是过来打声招呼,若沈谕德有事,只管派人通知在下便可……”

说着,把一封便笺交给沈溪。

沈溪接过后看了看,上面写着江栎唯办公地点和住所的位置。

“有劳了。”

既然江栎唯如此客气,沈溪也不会跟他一般计较。

送走江栎唯,沈溪回到书房,越想越觉得这事情不对劲。

好端端的,刘大夏为什么要让江栎唯跟他多走动?

现在刘大夏跟江栎唯已经互不从属,以前也不是上下级,只是因为刘大夏经常要办钦差的差事,所以才奉旨调动厂卫的人手。

沈溪有了一种不详的预感,这时代刘大夏没完成的差事,不会最后会交给他去完成吧?

“统管两广军务?呵呵,历史上你是户部侍郎兼右都御史,又是陛下近臣,才有此等资格,我一介翰林官,年不过十五,更没什么资历和见识,就算你觉得我有本事想委以重任,皇帝那边也不会派我去。”沈溪摇了摇头。

西北战事结束后,谢迁已经表达了他的补偿方式,就是继续指使他做事后把孙女送给他。

刘大夏那边,却一直迟迟没有动作。

难道……

***************

ps:第三更!

天子求订阅、、和鼓励,谢谢!

第一六三八章 反常第二五六二章 千里派谋士第二〇五四章 各有坚持第二一五章 还有一个第一一〇六章 求和?第一二三一章 太子请命第一九九三章 旧案旧人第七四三章 做朋友,但不能做亲家第三九一章 跟师兄师姐过日子(第一更)第一五五五章 弘治十八年第二六九章 异想天开第二六一九章 一杯泯恩仇第一七五四章 双簧第一二二六章 勾心斗角第一〇五四章 前途无光(第二更,求月票)第一四七四章 两条路径第一八八九章 撕破脸第一三三〇章 无心和有心第二〇六四章 强势的女人第二九三章 官贼本一家(第十二更)第七〇二章 太子出宫(第四更)第九章 双溪镇有个小萝莉第二一七四章 王帐定兵第四六一章 今时不同往日(上)第六〇二章 守节(第一更)第二二一四章 让你过河第五六五章 憨娃儿要回来了(第一更)第一六四〇章 让他回不了京城第一九〇〇章 秉烛夜话第二四五〇章 不睦第二一一三章 大宅门第四九六章 预留乎?(第九更)第一七七二章 入坑第九八八章 三老议兵(第一更)第一八四一章 加封第一八六三章 对峙之局第一三六四章 新的安排第二〇一二章 三件事第三五三章 小解元公(第十更)第二二八一章 请自重第二五五九章 谁吃亏第二一四〇章 又到赚钱时第二二七四章 比试第一五四五章 战时优先第二一四八章 认义父第一七四五章 要做权臣第一七四三章 联手第九四六章 作战计划第二〇六二章 胡商第三三八章 再闹失踪(第三更)第二〇五六章 谁对谁错第四二八章 开封见喜(第三更)第一三五四章 分忧(求月票)第二六九章 异想天开第七九一章 跳棋(第一更)第四〇五章 居心不良(第三更,贺新盟主)第六三二章 知情不举(第四更)第二五二九章 三面合围第一八五〇章 开条件第一八九八章 在劫难逃第二一七二章 深入腹地第一五二七章 君臣妥协第二四三章 女儿家心思(第七更)第五十三章 死而复活第四五三章 前后之别(第二更)第一九一三章 中饱私囊第一三三四章 一而再再而三第二三〇三章 针对第一八七三章 谢迁的乐观第一二三章 最后幸福夜第二一五五章 癫狂人癫狂事第一七〇七章 厚赏第十六章 夏主簿第一八三四章 丁点儿大的功劳第一五〇一章 耗第一七八八章 铲除异己?第七五三章 活受罪(第四更)第一二〇〇章 练兵第一三七五章 失败乃成功之母第九八二章 最后的钉子(第二更)第一七五七章 小聪明第二四二三章 增派人马第二三〇〇章 圣心难测第二十一章 南戏戏本第三三五章 乡试(上)第一七五八章 傻有傻福第二一〇五章 银子是谈出来的第四四二章 说不得(第四更,为所有书友)第四三二章 侯府请柬(第三更)第一五一三章 宁化沈家第一四八〇章 理念差异第二〇六六章 样子货第一八五七章 护送潜逃第二〇八四章 口无遮拦第一〇四二章 冷眼旁观(三更求保底月票)第一一八九章 三人成虎第一九五四章 得意忘形第二二六九章 马蹄急第一三〇五章 料于朝廷先第二〇四二章 赐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