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沸腾的京师(一)

“整顿兵马,进攻北京城,我倒要让中原人见识一下我征北军的厉害。”李信咬牙切齿的说道:“洪承畴,这次我就要让你见识一下,得罪我李信的下场,我杀不了你,崇祯皇帝难道就杀不了你吗?整顿兵马,进攻北京城。立刻,马上。”李信猛的捏着拳头说道。

“主公,可以先写奏疏前往京师,交给温体仁,想来他会帮我们说话的;其二,写信给户部,让户部给我们送一些粮草来,也好让我们出关。”石元直忽然摸着胡须说道。

“好,好,师出有名啊!我们暂时还真不能和朝廷闹翻了。”李信眼珠转动,顿时知道石元直的意思了。

两个时辰之后,李信大军拔营起程,朝北京城杀了过去,而在遵化城内的洪承畴很快就知道了李信大军出兵的消息。

“什么?李信拔营起程了,是南下?”洪承畴面色一变,变的苍白无比,手中握着的上等的玉石折扇也跌落在地,自己都不知道。

“不错,探子正是这么说的,两个时辰的时间,征北军就出发了。”高起潜冷笑道:“看样子李信是承受不住了,他这是要寻找地方好去逃跑啊!”

“愚蠢。”洪承畴冷哼道:“他哪里是想逃跑,分明是去想进攻,他想攻打北京城。这家伙是疯了。彻底的疯了。”

“李信想造反了?”卢象升也反应过来,这个李信真的是被自己等人给逼反了。率领大军南下进攻北京城,不管怎么样,若是大军能将李信击杀在这里还好点,若是不能,恐怕事后崇祯皇帝要找自己等人的麻烦了。

“传本将命令,十三万大军,三万大军镇守遵化,卢大人,你带领大军坐镇遵化,指挥那些百姓修葺喜峰口。”洪承畴紧张的说道:“李信的大军绝对不能到达北京城,一旦到了北京城就是我等的死期。李信此人狼子野心,当是朝廷的大敌。”

“要不,我们就这样让开一条大路来,让李信回草原?”秦良玉忽然说道。

“他已经出发了,而且就算我们让开一条道路,那也得看看城外的建奴愿意不愿意了。这建奴可是还指望着李信能从喜峰口走呢!”洪承畴还是摇摇头。他发现这种事情做错了,早知道着这样,他就干脆让李信离开遵化城算了。这下好了,不但消灭不了李信,反而弄不好让自己贴进去了。

远在京师的崇祯皇帝也没有想到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他接到洪承畴的奏疏之后,立马就命人准备礼仪,祭祀太庙,告慰列祖列宗。又让兵部、吏部的人商议如何封赏洪承畴等人。

只是事情还没有两三天,边疆又传来战鼓声,一只黑色的骑兵冲破道道防线,朝京师杀了过来。征北军来了,朝廷上下很快就接到了消息。

“征北军是如何来了,李信造反了吗?”西暖阁内,崇祯皇帝冷冷的望着身边的几个大学士,忍不住怒骂道:“前面朕还听说李信进攻喜峰口,占据了喜峰口,将建奴围困在喜峰口和遵化之间,然后洪承畴又将捷报传来,说是消灭了建奴三万人之多,这是前所未有的大捷。现在朕才知道,这上面少了一个东西,那就是李信,没有李信的消息。洪承畴能灭三万大军吗?那他早干什么去了?”整个西暖阁内,只有崇祯皇帝一个人的声音。

温体仁等人听了之后不敢说话,因为事情变化太快,洪承畴根本就没有将这里面的详情告诉众人,就算是后来上了奏折,一张奏折哪里能写到那么多的东西呢?所以到现在众人还是云里雾里的,根本就不知道。、

“皇上,微车以为李信此人狼子野心,兴兵南下没有什么惊讶的。”说话的是户部尚书侯恂,只听他说道:“微臣听说,李信曾经悍然进攻朝廷遵化大营,游击将军左良玉奋勇抵抗,可是不是对方的对手,被对方攻破了大营,皇上,由此可见,李信的野心。他已经谋反了。现在这个时候暴露出来,乃是朝廷之服,让这个贼子早日暴露出来,也好让朝廷早日有个准备。”

“狼子野心?若李信是有狼子野心的话,恐怕北京城都被建奴攻破了,又何必千里袭击喜峰口呢?”王应雄不屑的反驳道。他拱手说道:“皇上,微臣以为这里面必定有缘故,李信就算是桀骜不驯,但是也绝对没有兴兵造反的念头,否则的话,他根本不需要袭击喜峰口,断建奴的归路,就当做不知道,自己继续西征就是了,又何必浪费粮草,进攻喜峰口的呢?”

崇祯皇帝听了之后,思索了半响,也点了点头。说道:“王先生所言甚是,这个李信虽然有点桀骜不驯,但是若是没有必要的话,根本就会造反的?要知道洪承畴手中有二十万人马,李信才多少人,不过几万人而已,他也没有这个胆子进攻洪承畴。”在崇祯皇帝的印象中,军队与军队之间的较量,还是停留在数量的多少上,这一点不得不感叹崇祯皇帝的教育问题。

“李信若是进攻京师,起兵造反,恐怕也不会只带着三万精兵过来的,他手下精兵十几万人,又何必只带了三万兵马呢?皇上,臣也以为李信不是起兵造反,而是有迫不得已的苦衷。”说话的是温体仁,只见他扫了侯恂一眼,说道:“皇上,李信为人如何,我们可以从他最近几次的举动上可以看的出来,说他桀骜不驯,不遵从调遣,这点,臣是赞同的,说他造反,臣以为可能性不大。他若是真造反,洪承畴的十几万大军决定抵挡不住。更不要说什么大捷了。而且,皇上,您注意到没有,洪承畴的勤王大军从京师到遵化,沿途和建奴并没有一战,大军仅仅是跟随在建奴之后,呵呵,想是送他们出境一样,好了,到了遵化的时候,一口气就灭了建奴三万大军,那李信在做什么,李信的骑兵在做什么?洪承畴并没有说明,臣以为这里面恐怕是另有内情。还请皇上明察。”

“那你的意思?”崇祯点了点头,又问道。

“粮草,若是不出意外的话,李信是缺粮了。”温体仁想也不想的说道:“建奴火烧了喜峰口,将李信的粮草也烧了,所以他只能是找洪承畴要粮,洪承畴不给,自然是找皇上来要了。”

“温大人,你为何对这里面的事情知道的如此清楚?下官很是好奇啊!”侯恂双眼一眯,淡淡的说道。口中虽然说是很好奇,但是目标却是直指温体仁与李信相互勾结,为李信传递消息。

果然,生性多疑的崇祯皇帝听说了之后,也望着温体仁,这里面的消息,可不是一般人可以知道的,温体仁如何知道?难道真的像侯恂所说的那样,温体仁和李信勾结在一起。崇祯皇帝顿时警醒了,文官武将各司其职,不得相互勾结,内外勾结,这是朱元璋定下的规矩,或者是自从有了皇帝以来,这种事情都是明令禁止的。崇祯皇帝也不相信,温体仁会干出这种事情来。

“回皇上的话,这是李信告诉我的。”温体仁面色一正,从怀里摸出一份奏疏来,极为老实的说道:“臣在来之前,就接到了李信的飞马快书,因为送信的人没有机会送到宫中,只能是寻找到微臣,让微臣转交给皇上,嘿嘿,侯大人,说起来,本官倒还要问你呢。李信说他三次送出文书,请户部拨出一点粮草给他出关,继续西征,不知道侯大人可接到这样的文书了?”

侯恂面色一变,他猛的想起这件事情来,他确确实实曾接到这样的文书。只是没有当回事情,开玩笑,李信是什么东西,那是朝廷的曹操,迟早是肯定会造反的家伙,这个时候拨一些粮草给他,还真不知道会闹什么事情呢?所以他毫不犹豫的将这些文书丢到了垃圾堆里。在他看来,这是最正确的做法。眼下不曾想到,居然被温体仁拾掇起来,作为攻击自己的借口。

“皇上,朝廷从来就没有拨付给李信一粒米,李信兵马就在遵化附近,若是再给他粮草,指不定他会干出什么事情来。按照规矩,也是他们先行文给兵部,由兵部核实之后,再由兵部行文给户部,户部才会拨出粮草。所以微臣认为李信这么做是不符合朝廷规矩的。”侯恂眼珠转动,忽然说道:“更重要的是,户部已经无粮可拨。就是洪承畴他们的粮食,也支撑不了多长时间了。连朝廷的勤王大军粮草尚未拨付,又如何会支付给李信的兵马?”

“这么说,李信真的行文给户部了?”崇祯皇帝面色阴沉,他已经大略的想到了这里面的情况了。那就是李信没粮了,喜峰口外建奴挡路,遵化城内,洪承畴不给补给,所以不得不南下了京师了。

“混账。”崇祯皇帝终于忍不住骂了出来。

粮草,温体仁给出了正确的答案,那就是粮草,一点粮草就逼的李信兴兵南下,一直朝北京杀来了。崇祯皇帝死死的望着侯恂,等待着侯恂的回答。

“李信狼子野心,岂能给他粮草?”侯恂挺直着脖子,面色涨的通红大声的说道。这个时候,他是不能示弱,一旦示弱,这就坐实着自己故意如此。根据他对崇祯的了解,只要自己表现出自己的风骨,崇祯是不会揪着此事不放手的。

“李信也算是奉诏行事,兵马调动,本身朝廷就要支付粮草。现在李信大军与建奴苦战,最后却是连粮草都没有,难道让将士们饿着肚皮打仗的吗?”温体仁冷哼哼的望着侯恂,侯恂这个人是一个极为古怪的人,那就是看不惯任何贪赃枉法的事情,哪怕他有一个不怎么样的儿子。

在历史上,侯恂这个人一共做了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提拔了左良玉。崇祯年间侯恂收左良玉为帐前杂役,左良玉也开始了平步青云之路,有一年冬至的时候,文武百官拜祭皇陵。宴后左良玉喝得大醉,丢失了四只金酒杯。左良玉请求侯恂治他的罪,但侯恂不仅没治他的罪,还破格提拔他为裨将。崇祯四年九月,侯恂又提拔左良玉为副将,后来,左良玉屡建战功,成为领军大将的时候。左良玉为报侯恂旧恩,三过商丘,秋毫无犯,并亲临侯府向侯恂之父叩头问安。左良玉后来桀骜不驯,成为一方诸侯,对朝廷的圣旨都不在乎,但是唯独对侯恂是恭敬有加。

侯恂做的第二件事就是不停的和贪官作对。天启年间侯恂上疏追论“移宫案”和“红丸案”,同时又上疏论救刑部尚书王纪,当时朝中奸党十分恨他。这也是他祖孙三代人共同的特点,他的父亲东林党人,到他自己也是东林党人,两人均因反对宦官专权而被黜。在现在温体仁就是奸党,侯恂也经常和温体仁对着干。当然在他眼中,李信也是奸党。就算他知道李信是在和建奴作战,可是奸党就是奸党,粮草怎么可能拨付给奸党的呢?他认为自己并没有错。

“候大人,你不会是因为李信击败了左良玉,而藏有私心吧!”王应熊淡淡的说道。别人不知道侯恂和左良玉之间的关系,王应熊却知道。

“你?”王应熊面色一变,忍不住涨的通红,双目中隐隐有一丝羞愤来。在心里,就算他自己,也确实有这一点私心。可是总体上他还是认为公心较多。李信这个人,就是狼子野心之辈,就应该将其斩杀。

“左良玉是什么人?”崇祯皇帝望着下面臣子们的争论,面色就变的更加的阴霾了,甚至还有一丝疲惫。虽然臣子不团结,这对于帝王来说,是一件好事,可是当讨论国家大事的时候,应该齐心协力不是,也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相互争吵,如何能辅佐君王治理国家呢?

温体仁虽然是被朝野上下称为奸党,但是博闻强记还是可以的,当下将侯恂与左良玉之间的关系说了一遍,又说道:“征北侯向洪承畴索要粮草不得,就转向左良玉索要,左良玉以没有兵部文书和洪承畴的命令为由,拒绝了李信,这才导致李信强行进攻左良玉的大营。左良玉自然是抵挡不过李信的进攻。导致大败,逃入遵化城。”

“嗯,左良玉这个人还是有点气节的。”崇祯瞟了侯恂一眼,然后点了点头。左良玉虽然战败,但是能恪守朝廷规章制度,这点崇祯还是很赞赏的。连带着对侯恂也没有处罚了。那侯恂见状,心中不由得松了一口气,缓缓的退了下来。

“皇上,不管这件事情原因如何,最重要的是给李信大军拨付粮草,这才是最主要的,否则的话,大军来到北京城下,这不是让天下人笑话的吗?”侯恂是退了下去,但是温体仁却不能就这样放过他,而是拱手说道:“为什么到现在为止,户部还没有拨出粮草?难道李信的征北军就不是朝廷的征北军了吗?”

“皇上,建奴这次虽然损失了三万多人马,但是总体上损失并不大,喜峰口等关口都已经被焚烧的干干净净,日后还是要小心建奴从喜峰口进攻中原,所以臣以为,对于征北军还是需要抚慰为佳。”王应熊点出了其中最关键的部分,那就是还需要李信坐镇草原,抵挡建奴。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这也是让他极为不满的地方,建奴大军若是此战之后被灭,又哪里有这些事情来。一想到这里,他就对洪承畴有些怨恨了。若不是洪承畴无能,作战不利,恐怕早就和李信一起,将建奴困死在喜峰口下了,哪里还有现在的这些事情。

原本上他都计划好了,等这边灭了建奴主力,他就让祖大寿领军前往辽东,扫平辽东的建奴,然后将李信召回京师,要是回来自然是好的,若是不会,让祖大寿领军去平定李信。可是现在,建奴的兵马耀武扬威,李信的兵马都快要兵临城下了。

“还能拨出多少粮草?”崇祯皇帝终于做出决定了。他要送李信走,相对于李信进攻左良玉的大营,崇祯皇帝虽然恨不得将李信打入天牢,但是为了大局着想,崇祯决定还是以忍让为主。他需要李信为他牵制草原。

“回皇上,京中是还有一些粮草,可是这些都是要支付百官禄米,还有京营大军的粮草,却是没有多少粮草可以调用的。”侯恂老老实实的说道。

“臣以为可以从京中富户购买。”温体仁赶紧说道。虽然要耗费一些金钱,可是温体仁却不想让李信的大军出现在京师,这对于他这个首辅大臣的威望也是一个打击。

“京中富户?”崇祯皇帝顿时面色阴沉了,他对于京中的富户的印象并不好,认为这些家伙都是贪得无厌之辈。

第100章 决战(三)第258章 进退两难第317章 火烧连营三十里第75章 皇太极割须弃袍第20章 野心与阴谋第402章 晋商七大世家第429章 战正酣第257章 天网恢恢第226章 名扬山东第99章 决战(二)第434章 威远堡陷落第284章 未雨绸缪第296章 林丹汗来攻第350章 各路出手第135章 身份暴露第95章 张春到来第59章 围剿第52章 红衣大炮第390章 钱币第162章 入中原第206章 活捉第251章 找抽的吴三桂第361章 遵化失守第349章 琉璃宫夜话第138章 玩一把大的第272章 破镇江堡第321章 曹变蛟第85章 锦州上下第156章 朝野震动第110章 阴云第170章 再见白莲圣女第95章 张春到来第364章 谈判抢钱第309章 身临绝境第233章 决胜千里之外第285章 以退为进第442章 建奴出手第318章 溃散第245章 皇帝睡不着了第152章 死道友不死贫道第351章 周延儒罢相第197章 海贼第321章 曹变蛟第23章 狡兔三窟第97章 大战之前第148章 大破林丹汗第387章 如此国丈第454章 崇祯之死第358章 天上掉馅饼第102章 李信杀来第223章 招降第126章 进宣府第196章 李代桃僵第151章 和谈第437章 布局绿林第333章 兵指科尔沁第174章 江南士绅第84章 跌碎了一地的眼镜第381章 一怒下京师(二)第292章 多尔衮的诡计第237章 四面皆敌第58章 各方反应第303章 收服七大世家第224章 归降第318章 溃散第28章 多尔衮杀来第213章 猪一样的队友第336章 辽国公第456章 破敌第104章 战果第199章 剿贼第150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第379章 背叛第249章 征北侯第447章 姜瓖投敌第241章 狗咬狗第271章 这就是背叛汉人的下场第351章 周延儒罢相第307章 女人第429章 战正酣第251章 找抽的吴三桂第81章 李信真的杀来了第53章 纷乱的战场(一)第228章 宋献策第120章 铁霹雳出兵第282章 福陵第444章 皇太极的决定第180章 抢人第338章 皇太极想找回场子第239章 书信第284章 未雨绸缪第215章 假降第140章 谁才是真正的敌人第328章 投降第29章 扬威第178章 娄东张采第238章 故技重施第290章 悲催的代善第89章 双方反应第396章 睚眦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