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后宫那点事

日暮时分,刘皇帝并没有待在垂拱殿,而是临幸淑兰殿,同大周淑妃待在一块儿。自迁至洛阳后,宫内许多殿阁的名字,都选择与东京那边统一,比如几个高级后妃的寝殿。不过,名字虽然一样,但环境差异甚大,既宜居,还增添了不少华丽的色彩。

淑兰殿内,正是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自乐器奏出的曲调,软绵绵的,透着股柔靡,十二名乐师也都是美貌的宫娥。

整座宫殿中,也只有刘皇帝这唯一的纯爷们了。又是一首周淑妃新作的曲子,曲调轻快,令人愉悦,连殿中舞动的身姿也伴着节奏变得敏捷起来了。

刘皇帝基本分不出曲子的好赖,但能够感受到气氛,能够共情,当然,他主要的注意力,还是放在大周娘子稍显魅惑的舞姿上。

大周现年不足三十三岁,轻熟丰盈的身段并不减柔美,仍能做出各种高难度的动作。已是秋末,室外寒气弥漫,殿内却显春意盎然。

当然,泛着春意的,不是气候温度,而是婀娜多姿的美人,是刘皇帝那颗难得躁动的心。此时的周淑妃,端是一个美娇娘,舞动的身姿,妖娆诱人,衣衫显得“褴褛”,紧致的内衣包裹不住颤动的胸脯,外边仅罩着一件轻纱,释放着一股朦胧的诱惑,吸引着刘皇帝的目光。

大周的人设,一直都是温婉优雅,多才富艺,少有此等妖艳的时候。然而,偶尔撕下正经贤淑,露出这等肆意乃至放纵的一面,对刘皇帝的诱惑力自然也是暴涨,这有别寻常的风情,仿佛直接击中了刘皇帝的心房,让他有些不想克制自己了......

当然,陪着刘皇帝饮酒赏舞的,还有一位青春靓丽的小娘子,小周。去岁冬,海阳侯周宗,还是故去了,长命百岁,终究只是一个奢望,人至高龄,几乎一岁一个坎。不过,周宗去得很安详,无疾而终,并且,活到九十一岁,已然算是个传奇人物了。

周宗死后,小周娘子进宫的频率也就高了,毕竟“无依无靠”的,姐妹俩也好相互照应。刘皇帝每月也会到淑兰殿一两次,一来二去,姐夫与小姨子的故事也就顺理成章地展开了,刘皇帝也再度体验了一番姐妹花带来的快乐。

虽然还没有正式册封,但宫里宫外,许多人都知道此事,私下偷偷的议论声不少。不过,倒也没有人对此有异议,朝廷的礼法也并没有规定皇帝不能纳姐妹,这或许只是皇帝的私德问题,然而这么多年,还真没有几人敢拿私德私事来进谏刘皇帝,说他做得不对什么的。

过去有过,但没有例外,后来都遭到了刘皇帝报复,来自皇帝的报复,可想而知是怎样的下场。大是大非、礼制章法等问题,刘皇帝的容忍度很快,但要对他的私生活指指点点,那也只有说声抱歉。

时间一久,下边的臣子们,也都有所认识。因此,大汉朝堂中,有不少敢言直言的人,但还真没有不识趣的,没脑子的少有能在朝堂上待得长久......

因此,刘皇帝与小周娘子之间的风流韵事,总体而言,并没有引起多大波澜,连皇后大符都没多说什么。

毕竟,汉宫之中,又不只这一对姐妹花。而大汉的公卿之中,别说豢养姐妹了,就是母女的情况也不少见,玩法更是多种多样,这些情况,刘皇帝可是心知肚明的。说道德,讲三观,做出那些刷新现代人道德底线的事的人,其中也不乏青史留名的饱学之士,治国能才.....

在刘皇帝的时代,女性的地位的并没有下降,反而因为出了李太后、符皇后这样为天下表率的奇女子,有所上升,同样是在公卿之中,也有不少妻管严的,也有不少能够入列女传的,比如杨业之妻冯氏,如今已是三品诰命加身。

但是,这些都只是针对正妻,其余偏房、妾室,地位仍旧低下。时代风气如此,价值观念如此,这也是尊卑秩序的体现。

而对刘皇帝来说,同样是姐妹花,周氏姐妹带给他的感受明显要更愉悦些,也更放得开。没办法,对大符,这么多年下来,除了深厚的感情,还有不少敬畏,大符呢,也不会陪着刘皇帝荒唐,再加上,还有妻不如妾这一说法......

另一方面,对于妹妹的被纳,大周的心里自然也是不好受,然而,无奈且悲伤的是,她毫无办法,没有丝毫反对的余地,甚至还得强颜欢笑。

她不是正史上的大周后,刘皇帝则是强势而不容人忤逆的君王。之所以近来有此等的表现,大抵也为了释放心中的愁闷吧,沉浸在乐舞之中,或许能好受些。

食案边,刘皇帝拿着两根筷子,敲击着杯盏,还自诩打击乐器,实则完全与舞乐节奏搭不上,但他乐在其中。

周淑妃一曲舞罢,额间渗出少许香汗,气喘吁吁,她挥洒舞姿之时,也一直关注着刘皇帝与小周,而此时,刘皇帝的手,已经很自然地搭在妹妹的肩膀上,而妹妹也是嘴角含笑,俏脸微醺,几乎扑在刘皇帝怀里。

美眸之中闪过一抹心酸,几许无奈,轻轻一叹。身上纱裙质地良好,连续舞罢,竟无一丝紊乱,仍旧平顺细腻,迈着莲步,娉婷而至,到刘皇帝身边,柔中带怯矮身行礼。

刘皇帝见美人,闻佳音,身体都酥了几分,露出笑容,朝大周招招手:“这曲舞美,辛苦了!来,坐!”

大周屈膝坐在软席上,很快刘皇帝就沉浸在了左拥右抱的腐朽生活中的,一手一个美人,手感触觉都有明显的不同。

“姐姐跳得真好!”小周显然是喝了些酒,俏脸红扑扑的,双眸迷离,笑道。

“该赏!”刘皇帝的胡须上也沾着几滴水珠,松开姐妹,亲自斟了一杯酒,递给大周:“就赏你这杯酒,尝尝这竹叶青!”

“谢官家!”大周接过,举杯一饮而尽,没有任何停顿,只是一张玉面上的红润立时加重了几分。

刘皇帝见状,也是喜笑颜开,开怀不已,自己则浅抿一口。

看着这姐妹,刘皇帝又道:“你们姐妹,若是一人抚琴,一人弄萧,当相得益彰!”

刘皇帝虽然没有下令,但两人都很知趣,各自离席取过乐器,很快悠扬悦耳的琴箫声响起......

刘皇帝侧卧于席,闭目倾听,明明不懂音律,但听得津津有味,或许,他听的根本不是音乐,享受的只是这种情趣。

自去岁病过一场,刘皇帝前后休养了近一年的时间,也是近来,方才有所放开。他终究还是个俗人,闲适之时,再让他坚持做苦行僧,显然也是不可能的。 щшш. Tтkд n. co

养好了肾却不用,岂不浪费?

淑兰殿中的旖旎气氛,很快被打破了,打破的人,正是内侍大太监喦脱,这厮实则是有些心虚的,怕打扰了刘皇帝的兴致,但又不敢隐瞒不报。

得知刘煦一行已然抵京,并与太子刘旸一道,进宫问安。刘皇帝,脑海中闪过那么一刹那的想法,不见,明日再说,美娇娘不香吗?

最终还是起身,挥挥衣袖,抛下姐妹花,慢悠悠地回垂拱殿去了......

半岛史话·话说林邑第166章 这个太子不好当第1779章 四王毕第112章 兄弟第118章 查抄第19章 轻取江陵3第1698章 做贼心虚第455章 鞠躬尽瘁赵相公第39章 归义军有归心第46章 驸马的上下两策第401章 王彦升之死第198章 解绑的武德司第139章 银州叛乱第187章 大汉的军事官僚地主第242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第150章 蜀亡第4章 见完这个见那个第1709章 心猿意马第144章 两月灭蜀?第344章 刘规改革第313章 晋王一家子第301章 武德使愈不自安第124章 幽燕事了(续)第124章 定难军事第214章 荆湖之策第29章 太后的病第350章 分封之始第151章 我,慕容彦超,委屈第498章 六十年来第一遭完结感言第86章 发落南臣第2110章 康宗篇2 辅政时代第2070章 太宗篇17 妥协的,装傻的,跑偏的第2073章 太宗篇20 元年争储第128章 二使携礼来第356章 太子犒军,限期已至第20章 室韦女真战争第117章 帝幸瑶华殿第80章 春夜第82章 不手软第106章 倒赵第206章 症结难以解决世宗篇22 建隆三年第44章 苏逢吉案结仁宗篇1 正统时代第413章 分食第78章 火油弹第343章 逐渐窒息的局面第1753章 百年国运+第19章 武夫第351章 林邑国第11章 局势变化于未测之际第51章 该当有所“表示”第136章 收一将,纳一妃第1719章 什么忌讳的事都敢聊第149章 河东巡抚世宗篇22 建隆三年第127章 打破潜规则第361章 皇长子的气度第110章 西南将帅第2105章 太宗篇52 临淄王第109章 大相国寺第456章 刚愎的刘皇帝第264章 孺魏王第51章 郭氏父子第75章 去吧,杨无敌!第378章 辽国近况第265章 秦凤既定第40章 开拓之志第150章 天子之威,恐怖如斯第192章 刘铢案第325章 裁判下场第439章 枉作小人第67章 遗表第27章 谋算无用,危第114章 大朝会第210章 第三任武德使第17章 原来这是筵席第157章 河东风云(4)第161章 蜀人填湘第353章 聪明的张德钧第103章 王昭远的见解第470章 最困难的时期已经度过了第146章 黄羊平第34章 亡国之族世宗篇24 老贵新贵,宗王大会仁宗篇3 欧阳大家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潜龙在渊第110章 坦白第49章 花里胡哨不管用第70章 唐主忙乱急点兵第219章 八月战争第473章 亲兄弟明算账第277章 军政安排第289章 赵普使蜀3第473章 亲兄弟明算账第33章 豪强第27章 西京风波第1680章 忠臣孝子高丽王第200章 御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