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考校

晋阳分西、东大小两城,其间夹着中城,汾水之上,则有一座宽阔的中城桥勾连着两岸,方便东西两城的联系与交流。

夜幕降临之时,心中带着点疑窦,刘承祐乘车穿过城中的坊里楼阁,直至桥下。刘知远有请,召见地点竟是在这桥上。

脸上仍旧带着点异样的红润,只是在黑夜的笼罩下,不甚清晰,他是在与耿氏深入交流的关头,被人打断唤来的。刘承祐虽然属于禁欲系男主,但毕竟不是性冷淡,真要发泄欲望时,却也绝不会矫情。

在桥下,正撞见了刘承训。兄弟俩下车照面,刘承训有些意外:“二郎,父亲竟然把你也叫来了?”

与刘承训对视了一眼,刘承祐只是淡漠地点了下头:“嗯!”

大概是觉得自己的问法有些不妥,刘承训俊逸的脸上浮现出一丝尴尬,赶忙招呼着:“你我一同上桥,切莫让父亲等久了。”

“嗯!”刘承祐还是这般回应。待其无奈地走到前头,刘承祐方才晃悠着步子,跟在后边,清冷的目光投到刘承训身上,却不知他这大哥是否感觉芒刺在背。

近来,晋阳城的宵禁时间提前了许多,城中道路间已是万籁俱寂,只有来回巡视的巡检士卒。中城桥上也是静得出奇,完全没有白日里人流如潮的喧嚣。

桥上下,上百名王府亲卫都士卒守备在侧,警惕着可能来自周遭的威胁。刘知远静静地站在桥中央,正靠栏南向,盯着不断流逝的汾水出神,一身锦服,肩上披着件长袍。从后边望去,刘知远的背影伟岸而孤高,浑身上下又仿佛释放着凌人的威严。

“父亲!”兄弟俩上前见礼,而后恭敬地分立于其两侧。

刘知远轻轻地回应了声,就近而观,刘承祐发现,刘知远脸上并没有他想象中沉凝严肃的表情。相反,在斑驳的桥灯照射下,刘知远一脸平和。

“不知父亲唤我们至此,有何训示?”两兄弟同老父一道伫立良久,还是刘承训没能忍住,口出疑问。

闻问,刘知远双手按上了石栏,悠悠说道:“这些时日以来,河东文武,不断劝为父称帝建号。群情踊跃,争相进言,到今夜,王府公案上的劝进书表已然摆满了!孤这心里,却是有些没底。你们兄弟,有什么想法?”

对两个儿子,刘知远没有再故作矜持,装模作样,而是直白地商讨。唤二子来,也许还带有考校的意思。

面对刘知远的问话,刘承训稍显纠结,沉吟几许,方才一面观察着老父的眼色,一面犹犹豫豫地答道:“群僚所请,尽是忠良之言,腹心之语,他们的一片丹心祝愿,却是不好拂逆。不过,契丹毕竟势大,父亲谨慎些,也是无可厚非的,或可再观望一二,以待时变!”

对刘承训的回答,刘知远看起来并不算太满意,只是叹了口气:“劝进的那些人,忠诚或许有,但更多的,恐怕是为了从龙之功,为了功名富贵。以为父如今的地位,进一步或许不难,但却再无退路了。自唐季以来,天下九州,不知有几家几姓坐上那个宝座,最终却落得个身死国灭......”

刘知远的语气中,是真带着少许怅惘,但在刘承祐看来,却是有些矫情了。在皇帝宝座面前,一切的顾虑都是浮云!自古兴衰多少事,刘知远心里又岂会真的在意那许多,瞻前顾后,并不是他的性格。

刘承训明显把握不住刘知远的心态,闻其感叹,却是开口劝慰道:“父亲的顾虑,不无道理。但自古得人心者得天下,您现在已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您乃当世英雄,承天景命,又岂会步前朝之后尘?”

听其言,刘知远不由偏头看了看爱子,那俊秀的面庞间怎么看都透着点单纯的迂腐。心中默然一叹:打江山不易,守江山更难吶......

刘承祐默默听着父兄对话,一直到刘知远将目光投向自己时,很是坚决地说:“天予不取,必受其咎。胡寇窃据两京,中原百姓遭受危难,父亲建号称尊,倡令天下,吊民伐罪,拯溺黎庶,这是顺天应人的事,何需迟疑?”

刘承祐的话,实则也没什么新意,刘知远笑了笑,不置评说。

不过,刘承祐并没有刻意去猜测附和刘知远的心态,只是继续将他心里最真实的想法道来:“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安重荣此言,却是振聋发聩,实乃这乱世真理。如今河东兵强马壮,为诸藩之首,父亲践祚帝位,旁人又岂敢不服,又岂会不附应!”

刘承祐此言落,刘知远老眼之中闪过一道亮色。另外一侧的大哥刘承训,忍不住偏头望着自家二弟,愣愣的。

“现在,我刘家已有天时,河东又占地利,义旗一举,必拥人和。有此三者,以父亲的英明,以河东的实力,难道还不能成事吗?”不知觉间,刘承祐的话就变多了。

“天时、地利、人和?”刘知远的兴致被勾起来了。

在刘知远的注视下,刘承祐徐徐叙来:“抛开那些大义凛然的说辞,契丹灭晋,是国家的灾难,是黎民的祸患。但于父亲而言,却是天大的机遇。若无契丹的威胁,以往年父亲与朝廷之间的猜忌矛盾,迟早会演变为刀兵相见,届时父亲恐怕会处于晋祖当年的艰难境地,以一隅而抗天下之大。”

“而现在则不然,契丹祸乱中原,父亲名虽仅拥河东数州之地,但登高一呼,便可聚天下之望,集一国之力,以抗契丹。进可取江山,退可守家业。这其间的差距,您难道不明白吗?”

听完刘承祐的话,刘知远露出了认真的表情。大概是站累了,四下瞧了瞧,直接招呼着二子,席地而坐。待坐定,刘知远看着刘承祐:“二郎,你若在旁人面前出此不义之言,我必定严厉斥责于你。但今夜,就你我父子三人,为父却不得不承认,你说的是事实!”

刘知远那坦然的反应,让刘承祐嘴角抽搐般地翘了下,吸了口这春夜凉爽的空气,继续侃侃而谈:“河东山川险固,地利之要,自不用儿细说。至于人和,契丹军马残暴肆虐下,我中国士民,哪有不万众一心,共抗仇雠的道理?”

第37章 国舅劾郭荣第2087章 太宗篇34 今日嘉庆,巡幸西南第69章 东出太行第81章 嘉庆节与太子的烦恼第44章 个中弊端第7章 小人物议大事第2章 登闻鼓响第32章 后宫不平静第240章 南口大战9第198章 辽国变故第217章 大动干戈第169章 国庆大典第178章 祭拜第264章 孺魏王第141章 纳降第71章 六合堤上第494章 轻轻放下第142章 公堂之上第190章 治不好了第426章 仍在进步的太子第2070章 太宗篇17 妥协的,装傻的,跑偏的第223章 安抚人心第323章 斗法第181章 东河村之战第201章 捐资第83章 佛陀入世,亦在治下第349章 边情仁宗篇2 正统六年第96章 第四次出巡第156章 立冬班师第1745章 东京大爆炸第167章 请辞第411章 政治危机第179章 长教训第265章 秦凤既定第277章 太子的不同声音第77章 潘美请缨伐安南第296章 三处余音第374章 善待第1765章 三郡公第288章 殿议总结第146章 有人欢喜有人愁世宗篇39 寇准罢相第421章 梁孝王第192章 辽帝南狩第234章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第20章 屯务废改第299章 温情脉脉第223章 滑州河防第471章 另起炉灶第20章 屯务废改第308章 吃好喝好第344章 刘规改革第155章 蓄奴之议第2089章 太宗篇36 新时代下的大汉(上)第169章 辽国政坛的暗流第249章 冬季无战事第157章 《刑统》将成第365章 看衰第46章 不满与警惕第235章 南口大战4第172章 更像打仗来的第186章 嘴衔蜜糖第93章 完了第41章 高丽国王第299章 温情脉脉第230章 主动出击第237章 王峻暴亡,将臣进京第337章 特权第198章 转折点第45章 聪明的瑶蛮第194章 减税难第61章 北使南归第54章 继续忽悠第57章 扬州案有结果了第340章 《开宝总类》第67章 宿州一线第37章 新政第340章 定论第128章 治安问题第2138章 世宗篇13 中亚风云(中)第399章 刘皇帝的矛盾心理第470章 最困难的时期已经度过了第1780章 侵入黑汗国第22章 称帝第164章 寿阳郡公的忧患意识第42章 岭南在望第372章 封王第168章 金陵主臣第362章 新齐与新楚第300章 统归地税第132章 登清流,议善后第459章 摆烂的李国舅第330章 最后一次东进第143章 李崇矩复出第357章 国灭第109章 在长安第222章 青史留名之宴第234章 王公勤勉第1695章 袁家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