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大论

在这春夜,长桥之上,刘承祐的话匣子彻底打开了,仿佛要将穿越以来憋在心头的话一次性说个够。高冷的面容间多了几分活跃的色彩,侃侃而谈,滔滔不绝。见着二子指点江山的模样,刘知远静静地当着倾听者。

“白日下午,堂议之后,我特地邀王秀峰将军至院宅,咨之以中原、契丹事,所获匪浅!”讲到了兴头上,刘承祐手上不禁添上了小动作,在空中晃悠了几下:“王将军断定,契丹人并没有想象中那样难对付,契丹人必定守不住中原,迟早北撤!”

“说说看!”刘知远脸上仍旧兴趣盎然。

刘承祐的兴致显然也来了,直接站起身,在父兄面前踱了几步,说:“父亲最为忌惮的,便是耶律德光与契丹那三十万大军。三十万之众,那是何等强大的一股力量,然而细细剖析,却也没那么可怕!”

“契丹人号称三十万,然战兵所占几何,精锐又有多少?南来,滹沱河之战以前,并非坦途,一路厮杀,兵卒减员,早不复满额。冀赵之地广大,所过州县,亦留兵马,控制地方,坚城要塞似镇州者,更驻重兵,以保退路。”

“入汴梁后,又分遣兵马四处劫掠,关中、河阳之地,亦派兵马。数十万人马,分散各州,却专事抢掠,享受着中原的花花世界,士气必然有所消沮。”

“然而,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契丹人的暴政虐行,必遭中原士民反复,这是毋庸置疑的!耶律德光此时,坐于烈火之上,犹不自知。其以三十万胡兵兵强,却不知中原人民愤怒的力量,爆发出来,足以让其粉身碎骨。”

“晋军降卒十万,饱受苛待猜疑,还时受性命威胁,心怀怒愤,早有怨言。虽有杜重威、李守贞之流弹压,但那二人德行早为人所不齿,听王将军说,降卒多厌其不战而降,为虎作伥。那十万之卒,非但不是契丹人掌控中原的助力,事到如今,已然成了其榻边致命的威胁!”

“大肆括钱,使原本依附的大晋遗臣,亦渐离心。觐见臣服的诸节度,或死或辱,余者亦多为禁足于汴梁,不复还镇。在汴节帅,似高行周、符彦卿这些资历、能力、威望出众者,深为耶律德光所忌,他们对降服契丹,恐怕也是心存悔意。失了诸节度之心,那地方就别再想安定了。”

“而各地地方节度,手上仍旧握有一定实力,只要有人带头反抗契丹,必然群起响应。”

“父亲起兵河东,或可只发兵数万,但相辅者,却是中原、河北数百万军民。”

“且如今冰雪已消,天气回暖,契丹军卒,多千里远征,难免有水土不服者。一旦中原士民群起而相抗,不约而同攻,耶律德光又岂能长久逗留?”

“......”

一番大论,刘承祐将自己都说得有些心潮澎湃,长舒一口气,缓缓平息有些起伏的心绪后,再度坐到父兄边上。

刘知远与刘承训两个,都注视着渐渐恢复自闭态的刘承祐,神色都有些复杂。消化了一番刘承祐所说,刘知远轻声叹了句:“这些,不都是王秀峰教你说的吧......”

“儿子且妄言,若有疏漏不当之处,还请您见谅!”刘承祐微垂头,做出了一个谦虚的姿态。

盯着刘承祐看了许久,刘知远忽然捋过他的胡须,感慨说:“不曾想,我儿竟有此见识,我心甚慰啊!”叹息间,余光却忍不住扫了眼身边的长子。

抬眼看了看周遭,中城桥上更静了,手撑着地面,径欲起身。这个时候,刘承训立刻凑了上去,将刘知远扶起。

“时辰晚了,都回府休息吧!”撂下一句话,却没再多说什么,在卫士的护卫下,刘知远慢步先行。

刘承祐与刘承训也是相伴而下桥的,刘承祐继续自闭,刘承训却也没再似以往那般主动找话说。在踏上车驾时,刘承训还是忍不住往二弟的方向望了望,表情尤为复杂......

刘承训所不知道的是,在他所张望的车驾内,隔着车帘的缝隙,刘承祐也瞄着他的身影。所不同的是,刘承祐脸上,没有所谓复杂的表情,只是漠然。

......

自那日堂议之后,晋阳城中,那股名为“劝进”的暗流越发汹涌了。在此事上,河东文武很难得地上下一心,共同发力,欲将刘知远抬上帝位。

只是刘知远的态度,依旧让人捉摸不定,既不答应,也不拒绝,就是冷着一张脸不作回应。其后,更是将军政要务尽数交付于诸僚属,不再视事,自己则深居北平王府,陪伴夫人李氏,并亲自调教起刘家三郎刘承勋。

刘知远能够稳坐钓鱼台,底下的文武官员们却是一点也没有停下动作,积极聚会串联,一时间,晋阳城中,竟然显得乱糟糟的。

河东文武之中,并不乏聪明人,似杨邠、王章、郭威这些追随已久的老人,随着局势的发展,大概也猜到了刘知远观望待机的心思,不似底下人那般莽撞生聚,反而尽力安抚。

似王峻这样的后来者,亟欲建功,则找了些文人,奔走于市井,大肆宣告他出使一路的所见所闻,将契丹的暴行公诸于众,更极力宣扬“契丹威胁论”,说契丹大军随时可能发兵河东。

当然,最核心的是,天下需要一个驱灭胡虏、收拾江山、再造乾坤的英雄,而这个英雄,自然非太原刘公莫属!

王峻的做法,很聪明,就像刘承祐当日对面交谈所说,王秀峰将军是个聪明人。至少,在未功成名就,性格缺陷未暴露出来之前,王峻确实是个十分聪明的人。造势这一套,玩得很溜。

王峻使汴归来没两日,同样南去觐拜的北京副留守白文珂也归来了,比起王峻,他来回的速度可要快得多,同样,也显得更狼狈。

年逾古稀的老将军,身子骨看起来还是很硬朗,顾不得鞍马劳顿,带着一身风尘,直接谒见刘知远,向其禀复出使情况。

刘知远呢,正于书房中秘密听取刘崇、刘信、史宏肇、郭威等人汇报军中情况,刘承祐弟兄俩也在列,他也将龙栖军的情况讲述了一番。

命左右搀着白文珂坐下,刘知远问道:“德温公,汴梁之行如何?”

白文珂先是道了声谢,方才晃着脑袋,沟壑纵横的老脸上带着些感慨:“契丹政乱,恐怕不能久待于中国!契丹主登基大典我全程观礼,一片沉容,毫无新朝建立的兴盛之气。”

“与王峻所得相类啊!”刘知远感慨一句。

白文珂继续说:“离汴之时,契丹主使我给您带句话!”

“那孤倒要听听!”刘知远显得很轻松。

“契丹主说,大王既不事南朝,又不事北朝,究竟在等待什么,究竟有什么打算?”白文珂道。

“呵呵......”刘知远闻言笑笑,瞥向在场的军官们:“看来,这契丹主对孤与河东,已经没有多少耐心了!”

“大王,此等质问,足表其猜忌,如今已是后退无路!”又是郭威,反应极快地请道:“据王秀峰与白公之言,契丹贪残,必不能久有中国,请您不要再犹豫了!”

刘知远,仍旧没有回应。

第61章 淑妃病危第468章 胡部隐患第350章 分封之始第123章 株连不可避免第2116章 康宗篇8 侯府键政第468章 胡部隐患第323章 党侯的智慧第45章 聪明的瑶蛮第196章 战略之议第8章 掺沙子的效果第334章 交待第185章 赵砺案第1737章 生民百遗一第438章 抗洪救灾年第307章 算盘打得很美,终究落空第365章 枢密军政世宗篇45 汉金冲突第177章 耶律妃第244章 皇子赴军第494章 轻轻放下第415章 皇孙归来第406章 影响扩大第55章 拉开序幕第316章 不装了第83章 惠妃母子第16章 诸般滋味在心头第450章 杀一皇亲第88章 秋后算账(续)第64章 郭威支持稳第341章 良苦用心第426章 饶乐王来访第384章 皇帝意志不改第115章 冬月第39章 大舅哥与小姨子第2110章 康宗篇2 辅政时代第77章 间策第83章 惠妃母子第116章 满朝震动第181章 父子夜谈第285章 胃口极大的反击第308章 班师还朝第254章 难得唠叨的刘皇帝第194章 萧护思眼中的强汉第159章 河东风云(6)第47章 战略所向第424章 年命不永第343章 赵府君当权第183章 王景崇有话说第357章 中秋御宴第80章 一意孤行第37章 国舅劾郭荣第40章 入长沙,定湖南第1714章 百姓苦第45章 心情不佳刘皇帝第317章 这山庄还是不建了第175章 在滑州第75章 恩威齐下第431章 花蕊夫人之殇第123章 孔氏之疑第228章 形势危急第412章 结局早已注定第83章 佛陀入世,亦在治下第238章 南口大战7第248章 刘皇帝的小本本第272章 征发之苦第366章 安东不一样!第2070章 太宗篇17 妥协的,装傻的,跑偏的第386章 萧卿,起来吧第1779章 四王毕第142章 公堂之上第42章 天上掉下来的禁帅之位第92章 金陵冬寒第104章 来点日常第86章 戍卒之心第88章 天子金令第1687章 癸未年科举第212章 慕容皇叔问事仁宗篇2 正统六年第275章 令人绝望的未来第2058章 太宗篇5 雍熙第134章 乾祐元年终第256章 辽帝的决断第43章 接见第111章 棉稻,后疾第17章 附议第112章 赵大之勇略第48章 处处矛盾第113章 希望渺茫第37章 新政第21章 祸从口出第214章 正在准备整顿朝纲的耶律贤第2078章 太宗篇25 皇帝难欺第20章 小民犹能议国政第171章 艰难的乾祐二年2第282章 宋琪的治策第191章 财制变动第294章 唐粤问题第2063章 太宗篇10 二王第334章 下诏平南第351章 南粤,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