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分封之始

感受到刘皇帝语气中的嘲弄,刘曙心下却微微松了口气,低着头,等着下文。

刘皇帝头稍抬,老脸上带着一抹怅惘,幽幽然地说道:“你平日里不是经常抱抱怨朕偏心,只看重几个兄长,视你们几个小的如无物,不肯给你机会……”

听刘皇帝这么说,刘曙几乎是本能般地叫屈,脸上甚至带着些愤满:“这是谁又在陛下面前造我的谣!”

下意识地,刘曙脑海中浮现出晋王刘晞的身影,刘曙这个人,说他有些没心没肺,事过即忘,不长记性,但有的人事,他却能记一辈子,时不时地拿出来翻翻旧账。

“臣虽然愚钝,却也能感陛下对臣的关怀与爱护,否则以臣犯下的那些荒唐事,夺爵除名,黜为庶民了。对陛下,臣只有感激之心,何来的抱怨之言?”此时刘曙的表情显得格外真挚。

显然,刘皇帝当初那一跤,对刘曙的震动还是不小的,虽然当时表面倔强,但内心岂能没有惶恐与后悔。几个月下来,这话术倒是越发伶俐了。

闻其言,刘皇帝转过身,直视着刘曙,似乎要把他看透一般,直看得刘曙无所适从了,方才轻声道:“你不用急着辩解!朕不在意你是如何想的,也不关心你嘴里说了些什么,朕如今想的是,给你一个机会,也是最后一个机会!”

听刘皇帝这么说,刘曙意外之余,两眼中也不由地焕发了些许异彩,望向刘皇帝的目光中带着好奇与期待,不失谨慎地道:“还请陛下示下。”

“你知道占城国吧!”刘皇帝没有直接说目的,而是轻声问道。

刘曙点点头:“在安南以南,真腊以东,不过早为朝廷所灭!”

“还不不错,倒也没孤陋寡闻!”刘皇帝澹澹地给了个评价,然后说道:“朕把这占城故地从安南独立出来,封给你,如何?”

此言一落,刘曙是彻底震惊了,下意识地抽了口气,有些不敢置信地望着刘皇帝:“当真?”

从刘曙的表情可以看出,他甚至认为刘皇帝是在开玩笑。不过,如今的刘皇帝可没心情开玩笑,看着刘曙,平静地说道:“君无戏言!你可接下?”

这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刘曙当即拜谢:“臣谢陛下!”

非但没有被问罪,反而白得一块封地,这种好事哪儿找去。在这刹那间,刘曙已经做好了好生了解一下这占城故地的准备,在他的认知中,怎么也有数州之地,几十万民吧……

不过,欣喜的同时,刘曙也不免疑惑,刘皇帝此举的用意何在。思索的表情出卖了他的想法,刘皇帝看出来了,道:“你在疑惑,朕为何要下此分封之令?”

“是!”刘曙干脆地点点头:“臣无德无能,甚至不时有狂行悖举,无寸功于朝,受此厚赐,恐不孚人心……”

刘曙这番话后,刘皇帝终于笑了:“难得啊!你竟有如此自知之明!”

虽然有那么些尴尬,但在刘皇帝的大馅饼下,这少许的挖苦,也实在算不得什么了,因而只是讪讪一笑。

看着刘曙,刘皇帝沉声道:“这确实是一份恩赐,但你若仅仅把它当做一份赏赐,那朕可会失望的!”

闻言,刘曙脸色立刻变得严肃,拱手作洗耳恭听状:“敢请陛下教诲!”

刘皇帝顿了下,方才娓娓道来:“经过前后三十多年的拓展,大汉的扩张,已然濒临极限,诸多边地,已是入不敷出的状态,军政事务上每年耗费着朝廷大量的钱粮,以维系统治。

长此以往,朝廷的负担,只会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加重。但这些土地,却是不能舍弃的,一块也不能丢。

这不只是大汉开疆扩土的成果,也是巩固边疆,维护大汉稳定的国策。

但是,现实的问题,不能不考虑,朕这些年一直在考虑此事,思来想去,分封或许是当下最具可行性的办法了!

故步自封不该是大汉的性格,那便彻底打出去,将外患挡在大汉之外。大汉可以因内忧而困顿,但绝不能受制于外患,这是朕的心理底线,这也是朕给你们这些皇子的要求!

把占城封赐给你,便是一个开始!”

刘皇帝这番话,近乎倾诉,刘曙闻之,想了想,感动地道:“陛下对臣如此期许与看重,臣感激涕零!”

“不只是你!”刘皇帝摆手,语调稍稍上扬:“你们这些皇子皇孙,朕接下来会一一分封出去!这个世界很大,远不只中国,九州之外,犹有万里疆土。

大汉的足迹,当踏遍四海八荒,阳光之下,皆为汉土,这才是开天辟地的伟业。

只是,朕已经老了,身体已难以支撑如此豪情壮志,看不到那一天,只能看你们这些子孙了!

只盼着有朝一日,你们在焚香烧纸的时候,能向朕报告些好消息。分封占城,不只是一份恩赐,更是一个任务,一份使命,一种责任!

当然,作为一个父亲,朕也不得不为你们这些子孙多做些考虑,也算是全乎私情的一个办法吧!

大汉虽大,却是不能像金银财帛那般分成几份,让你们分享。所幸,外边天地广阔,足可供尔等发展,只是需要你们自己开拓进取!”

“臣必定牢记陛下教训,不负所托!”刘曙闻言,立刻赌誓,言辞铮铮:“全心全意,巩固社稷,开拓汉土!”

“话说出口容易,但要做到,还得用心!”刘皇帝瞥了刘曙一眼。

“是!”

大概是说了太多话,刘皇帝精力明显有所不济,但依旧坚持着。沉吟几许,又道:“占城之地的收复,当初不过是顺手为之,取之易,治之难。

这十数年来,安南主要把精力放在北部故地收服同化上,对南面,多少是有些放松,仅仅派了有些官吏及少量军队治守,勉强维系着大汉的统治。

但这份统治,更多是停留在名义上了,近些年了,那些叛贼余孽、顽固分子,屡屡生事,意图复国,西面的真腊也不安分,屡有挑衅之举。占城之地,并不安稳!

朕给你的,不是一片熟地,而是一块充分纷乱与危险的蛮荒,需要你努力克服的事情,还有很多!”

“区区蛮夷,此前任其猖獗,不过是朝廷不加理会罢了,臣若前往,必然将那些不臣者一一剿灭诛除!”刘曙昂首道,看起来有些飘。

若是换作一个履历丰富、能力出众的臣子说出这番话,刘皇帝或许还会表示肯定与赞赏,但刘曙,总是让人不那么放心,毕竟他从没真正证明过自己。不过,也正因如此,刘皇帝不好直接打击,而是悠悠道:“机会给你了,朕拭目以待,希望你不要堕了天家的威严!”

“是!”刘曙脸上露出了少有的郑重。

一番交心寄语之后,父子俩的情绪都逐渐平复下来,这人一冷静,许多此前忽略的念头就不断地冲击着大脑。

看着已然面露疲惫的刘皇帝,刘曙还是忍不住问道:“陛下,臣若去占城,那国内的这些土地、产业如何处置?”

刘曙一掘屁股,就知道他要拉什么屎,听其言,刘皇帝眉毛不由挑了挑,澹澹道:“你想怎么处置!”

“还请陛下圣断!”察觉到刘皇帝表情变化,刘曙立刻变得低眉顺眼了。

“把你那些田地、产业都变卖了,国内在两京各留一座府邸即可!变卖所得钱粮,悉数作为就国之资,你府下那些僮仆侍从,都随你而去,朕再另外调拨一定钱粮、兵丁,用作支持!如何?”刘皇帝说道。

刘皇帝都发话了,刘曙哪敢有异议,心里虽有些不舍,但面上还是很干脆地道:“如此甚好,悉听陛下安排!”

“候诏吧!朕回宫去了!”交待完,刘皇帝再难控制疲惫,摆了摆手,拄着竹杖,缓缓离去了。

“恭送陛下!”

毕恭毕敬地把刘皇帝送到府门前,望着起行的銮驾,一直到銮驾消失于视野,刘曙方才回过神来。

自己,这算是被发配边陲了?虽有些患得患失,但刘曙心潮却不免有些起伏,他浑浑噩噩地过了三十年,从未有像此时这般季动过。

国内是没有什么前途可言了,别说太子,就是那几个如龙如虎的兄长,就不是他能争得过的。

就如老皇帝所言,大汉之外,广阔之地,大有可为,若能成功闯出些成绩,也正可打那些小看他刘曙之人的狗脸!

第86章 发落南臣第369章 找上门来第17章 鼓噪第127章 打破潜规则第87章 亦有其忧第344章 刘规改革第405章 杨吕觐见第2057章 太宗篇4 最后的告别第380章 开宝第47章 陶谷自荐第157章 刘老四第359章 这个太子不简单第470章 最困难的时期已经度过了第129章 割地、称臣、纳贡第397章 指点第144章 两月灭蜀?第291章 和议达成第409章 两千贯也能扯出天大的干系?第139章 韩常案第345章 玉林狗肉馆第168章 忠奸难辨第53章 交代后事第2192章 仁宗篇9 南风压倒北风第250章 秘密战线上的作为第395章 大商人第45章 心情不佳刘皇帝第140章 两个皇叔第372章 封王第461章 过重的恩典第2198章 仁宗篇15 统治中坚第494章 轻轻放下第266章 断云岭大捷第116章 挣扎无力第45章 同样的选择第111章 动心第71章 兵临寿春第19章 轻取江陵3第289章 大汉宰相不好做第276章 君心难测第245章 下一步战略第18章 刘皇帝打个喷嚏,朝廷都得震三震第415章 皇孙归来第1802章 屁股要坐稳,态度要端正第60章 “暴毙”第374章 太室山上第118章 查抄第397章 指点第1章 扬州的风波第283章 降将第2103章 太宗篇50 代天巡狩第389章 分封与否第110章 西南将帅第402章 这事没完第47章 高丽定安之事第134章 东路军第100章 北上真定第79章 势孤危第1785章 统治从去***化开始第424章 年命不永第383章 敞开谈第375章 郭枢密觐见第64章 郭威支持稳第81章 两日而克第8章 宰臣间的龃龉第28章 下狱第25章 析分枢密之权第127章 西路奇兵无题第123章 遣使求和吧第53章 改国号,去帝位,称臣修贡第146章 近亲通婚第199章 辽帝之死第2071章 太宗篇18 转移阵地第1745章 东京大爆炸第2201章 仁宗篇18 三年政乱第116章 凉甘瓜沙第212章 王朴卸任第22章 改革急先锋第352章 十万汉师围金陵第2135章 世宗篇10 三年端拱第143章 郭威思退第58章 当太子与首相共同针对第2章 登闻鼓响第188章 边将离京,再获一子第133章 李德明之死第1802章 屁股要坐稳,态度要端正第68章 湖南乱第146章 骄将第240章 城塌了第388章 驻吐蕃大臣第99章 又穷了第73章 西北隐患第299章 辽国的情况第491章 区区九品,亦敢通天第75章 西北边报第43章 接见第1804章 怒斥太子第57章 父子双相位,一门两国公第441章 刘皇帝的财产第239章 南口大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