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南洋攻略

小心观察了下刘皇帝,见他反应平澹,郭良平又道:「臣还有两点考量,一在于出海闯荡的数十万大汉商民,这些年出海的,都是敢打敢拼敢博之人,不论是经商、垦殖还算开矿,都是成群结队,抱团取暖,武装开拓,由他们自发组织基础军事训练,始终保持着,其刻苦程度,训练成果,有些甚至远远超过国内地方的乡兵训练。

这些人不论在国内是什么身份,各自之间又发生过什么龃龉,但在外都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大汉子民。此前,朝廷虽然鼓励支持出海拓殖,但并未将之组织起来,充分调用发挥其力量,若能有效组织利用,那就是数十万兵。

眼下汉民在南洋建立的城镇、堡垒,多缘海而设,且过于分散,自保有余,开拓不足,甚至有不少地方在土着常年的侵扰下,损失巨大,不得不放弃。

此前,已经有不少南洋商民发出呼声,希望能建立如良平岛一般的军政机构,将诸镇甸据点连成一片,能有效支撑、保护汉民立足当地。

陛下如欲分封南洋,这些海外汉民,就是最重要的支撑,也是最可倚仗的力量。如欲封国,也当围绕着那些已经建立的城镇、堡垒、据点建设,这是夯实基础的事情。」

郭良平侃侃而谈,滔滔不绝,似乎在向刘皇帝证明,他和那些逢迎上意的官员不同,他是有深入了解,也做仔细思考的。

见刘皇帝听得认真,一副若有所得的模样,郭良平信心更足,继续道:「还有一点则是,南洋那些蛮夷土着本身的矛盾,是可以大加利用。

如三佛齐者,虽有不短的历史,然其政治、军事建设,都格外粗糙,也没有形成一个强力的集权朝廷,其属地虽广,但并未如大汉这般对地方形成有效约束统治,大量的部落蛮民分布其间。

而不管是海军,还是有实力的商民,与不少土着部落都是交流往来,甚至有些部落,就是为我们效力的。

臣以为,以夷制夷,会是一个有效减少大汉封国阻碍与损失的办法。如今爪哇岛上,阇婆国正在崛起,其王穆罗茶有一统全岛之意,虽然对我汉家百姓友好,并不断遣使来朝寻求支持,但岛上汉民仍旧不免忧虑。因此,不论是为封国,还是为大汉商民的身家与安危,朝廷也该断然采取措施,爪哇岛绝不能任其一统,哪怕只是名义上!」

说着,郭良平又像寻求肯定一半地朝刘皇帝飞了个眼神,紧跟着又道:「另外就是,臣居南洋多年,也算纵览各地,除了了解地理、军事,也在观察其风俗人情。

在臣看来,南洋温暖湿热,农牧渔猎环境得天独厚,各项产出巨大,但当地土着蛮夷并不知珍惜,也不需如我汉家子民一般辛勤劳作,不需精耕细作,便足够维持生计,因此,他们除了愚昧落后,还散漫懒惰,固然有民风剽悍者,但并无坚强坚决之意志。

许多土着部落与世隔绝,对外少有交流,对那几个蛮邦国家,也无忠心认同。因此,陛下所虑三佛齐、爪哇等国顽强抗拒之情况,发生的可能并不大,只需败其军,灭其国,毁其建制,再辅以分化招抚之策略,足可功成!」

说到这儿,郭良平不再继续讲了,他认为自己说得也够多了,倘若这都得不到刘皇帝的认可,那再多说也无益。

而刘皇帝显然是被郭良平说动了,或者说他只需要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一些具备可行性的建议,不管是此前的刘承勋,还是此时的郭良平,他们的话才是真正具备说服力,毕竟人家身临其境,耳闻目睹,是经过实践的。

至于其他人,反对可以,但刘皇帝凭什么要接受,全盘纳谏?想要说服刘皇帝,至少去南洋走访一遍,调查一番再说,而这些,是绝大部分大臣难以做到的。

刘皇帝沉默了,而沉默越久,代表他思考越深,

也意味着他在南洋分封之事上的主意越发坚定。

良久,刘皇帝抬眼了,先是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而后缓缓道:「南洋之事,如欲功成,免不了动刀兵,朕虽对皇子们寄予厚望,但兵者,国之大事,不可不慎。朕有意以你再赴南洋,统筹征伐之事,你意下如何?」

骤听此言,郭良平是既激动,又喜悦,他如今需要的正是这么一个机会,一个海阔天空,伸展抱负的机会。枢密院的日子,实在太压抑,太憋屈了,哪有横海出击、驰骋大洋来得痛快。

极力地克制着内心的波澜,郭良平昂首挺胸,重重地抱拳,掷地有声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见其状,刘皇帝点点头,思忖少许,又问:「以你的测算,要用多长时间,方能扫平夷邦,建立封国?」

别看郭良平自信满满,说得痛快,但在这个问题上,脑子却清醒着,表现也难免有些迟疑。这抹迟疑被刘皇帝敏锐地察觉了,眼睛一眯,表情微冷,道:「怎么,这个问题让你为难了?」

郭良平顿惊,眼皮不由自主地跳动了几下,但还是不失谨慎地答道:「臣以为,有十年之力,足可功成!」

「十年!」刘皇帝声音一下子拔高了,在大殿内回响,震得郭良平心肝直颤:「朕年近六旬!你觉得,朕还等得起十年吗?」

所有清醒、冷静的外表下,隐藏着的,是刘皇帝那颗固执、骄愎、急切的心,而这声质问,恰恰反应了他的一些心情。

而对郭良平而言,直面刘皇帝这「真实」一面之时,内心的压力可想而知。在此时,他突然意识到,南洋的差事,或许没自己想象中的轻松、自在。

顾不得思考更多,刘皇帝咄咄逼人的目光,让郭良平不得不想法把眼前的压力给应付了,只稍一思索,便道:「恳请十万水陆兵,三年可期!」

「一个十年,一个十万,你郭良平是存心跟朕玩笑?」刘皇帝已然有些按捺不住怒气了,当即斥道:「安西打了那么多年,死了那么多人,面对的是那样难缠的敌人,动用之兵,尚不足五万。对付区区海外蛮邦,你要十万兵,若需兴此大兵,要你何用?」

刘皇帝这番压力给得十足,郭良平心中也是直打鼓,但此时潜意识中也让他不得不坚持着,迎着刘皇帝怒腾腾的目光,埋头拱手,沉声道:「陛下,兵者死生之地,臣不敢不慎!」

这是拿方才的话来堵朕呐!刘皇帝心中暗道,不过看郭良平那坚持的表现,刘皇帝反而对他多了几分信心,毕竟他要的,也不是一个「三年平辽」的目标

思及此,刘皇帝又慢慢地恢复了平静,想了想,郑重其事地道:「朕会降诏,着枢密院全面论证、筹划你的提议,拟出一套南洋征伐方案,你是南洋功略的提出者,也将是实施者,方案,以你的意见为主!」

闻此诏,郭良平双眼一亮,当即抱拳,朗声应道:「是!」

别的先不管,至少就目前的结果而言,对郭良平是有利的,终于能一吐胸中恶气了。

「退下吧!」

「臣告退!」

等郭良平离开后,刘皇帝表情迅速地阴了下来,听其言,察其色,此时刘皇帝心中对郭良平不禁生出了些疑虑

第68章 心寒不心寒?第41章 卷甲入城第408章 蠢儿子第111章 棉稻,后疾第499章 有些事从未改变第108章 戛然而止第2050章 最后的旅途21第451章 完颜来朝,东北将乱第57章 扬州案有结果了第1812章 浪潮下的密州变迁第115章 冬月第64章 和约是拿来撕毁的第113章 将目光投向北边第1752章 放手第161章 蜀人填湘第294章 刹车,碎叶河畔战鼓鸣第93章 栾城之战(完)第207章 燕王心迹第382章 契丹尽失东北第77章 吓人第303章 乾祐十五年第316章 皇后的宽慰第110章 西南将帅第22章 史公镇洛:民怨四起第376章 拷问第28章 下狱第49章 求援第432章 今非昔比世宗篇50 花落谁家第58章 回师第445章 捐资捐款,天灾不断第74章 万岁呼声第241章 至此战罢第184章 刘承赟也来了第419章 离宫、噩耗第130章 御汉大计第94章 汝公出山第72章 安东大开发3第2051章 最后的旅途(终)第301章 从清丈土地开始第134章 东路军第118章 面静心动第325章 和约缔成,平南准备第326章 寻觅终有果第213章 纡尊降贵第84章 夏州降第302章 朝局大变动第305章 太子在辽东的最后时间第114章 范质薨,帝不豫第33章 有人想腐蚀孙将军第386章 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第52章 对峙第141章 太子的提醒第23章 慕容都帅用兵第1678章 保守与扩张第113章 必成大器第138章 请立太子第1787章 讲个笑谈,说个趣事第181章 东河村之战第420章 老年丧子第25章 李史合谋第143章 园苑中弥漫着自在的气息第383章 扶持完颜部?第9章 王峻归来第186章 邢州事了第177章 同榻卧谈第296章 三处余音第173章 阔别多年的东京第124章 定难军事第241章 锦州陷落第297章 怪圈第1702章 头疼的太子第122章 西南土司第32章 天子上门第408章 兄弟之间第144章 赵家父子第159章 礼尚往来第460章 类父惠妃求爵第242章 战后第2135章 世宗篇10 三年端拱第141章 太子的提醒第1815章 波斯见闻第203章 胜利的意义第108章 戛然而止第102章 攻心疲敌第314章 还京第91章 栾城之战(3)第358章 手执朱笔世宗篇46 北定漠北第269章 军事会议第156章 亡国之君第322章 再启西进世宗篇44 漠北风云、契丹灭国第196章 开宝八年第48章 处处矛盾第335章 改到自己头上第2059章 太宗篇6 一朝天子一朝臣无题第302章 朝局大变动第2章 皇帝不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