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5章 太宗篇12 雍熙皇帝

紫微城,垂拱殿。

皇帝刘旸以一个笔直的身姿坐在御案后,聚精会神,一丝不苟地埋头翻阅着政事堂所呈奏章。

早春的天色,黑得依旧很快,御殿内的灯火也早被内侍们点亮了,大汉的主人换了,整个帝国都在发生着一些不算明显但真实存在的变化,就连这个宫殿的气质都发生了直观的改变。

宫殿的光线、氛围都变得比以往黯淡了些,不像世祖皇帝喜欢随时在周边点亮几十上百盏蜡烛、油灯,刘旸继位后,直接在用灯数量上砍掉了七成,以节省资源浪费。

不只是垂拱殿,整个宫廷都是这般,不只是火烛、油灯的使用,还包括所有宫廷用度开支,那些曾经放开的铺张、浪费行为,都被刘旸踩了个急刹,厉行节俭、避免浪费,也是刘旸这个新皇对大汉宫廷管理提出的新要求。

而关于裁减宫城内侍人员也已提上了日程,首批计划释放或者说遣散的宫人便达五千人。

不得不说的是,到刘旸登基为止,仅洛阳紫微宫城内,诸宫室、殿院、寺监侍从伺候人员数量便有三万多人,若把东京及各地行宫留守人员算上,那便直接突破四万人。

这样的数量规模,比起开国之初,几乎增加了百倍。要知道,世祖皇帝登基之时,开封皇城内所有的宦官、宫人加在一起,也不过三四百人。

便是在开宝二十年前后,宫人数量也没膨胀到如今的地步,如今看来,几十年前那堪称惨淡的宫人规模,却是一个王朝立业启运之基,一个帝王兴国图治之初。

因此,当刘旸决定削减宫廷用度、裁撤宫人规模,并落实于行动之后,反响是热烈的,除了一部分不愿意被清离的宦官、宫娥之外,几乎整个朝野都在称赞。

也没法不夸,毕竟刘旸的这等做法,实在是一个明君标准作为。只不过,刘旸如此做法,除了一步步刷新大汉风气之外,最直接的原因,还在于节省开支,供养这么多宫人实在太费资源了……

同时,平庸者只会人云亦云,跟着大唱赞歌,美誉今上圣明仁德,而敏锐之人则能看到,新皇隐藏在这些举措背后匡正大汉政风民气之心。

政治上的事情,往往都没有表面上呈现的那么简单,越往上,就越是如此。当皇帝开始带头自律节俭之时,对这个朝廷与国家也必然造成巨大影响,而有些影响对于当下大汉权贵们来说未必是受欢迎的。

除非皇帝只律己,不律人,但显然,从以往表现上来看,刘旸可不是个会放纵臣下的主,在道德律法的要求上,甚至比世祖皇帝还要严格。

而比起提倡节俭、清简宫人这些“表面功夫”,大汉的权贵们显然更希望新皇能够在皇权的自我约束上更加自觉,只不过对刘旸这样根基深厚的皇帝来说,就不大现实了。

昏黄的灯光把刘旸的身影投放到御座后的幕墙上,与世祖皇帝的背影总是让人用伟岸、神圣等词汇来形容不同,刘旸还没有那般强势的影响力,但他的背影却能给人一种踏实安心之感,而非单纯的敬畏、恐惧,这或许就是刘旸与世祖皇帝最大的不同了。

而若说刘旸登基以来发生的最大变化,则是那股萦绕在他身上说不清道不明的自信气质,这是一种几十年不曾在他身上出现的流于外在的自信。毕竟,整个天下,再没有一个人能够粗暴地左右他的意志,不讲道理地更改他的决策。

归根结底,还是权力带来的改变,虽然刘旸一如既往地表现得很克制,但不过半年的皇帝生涯,已然让刘旸沉醉其中,这是一种难与人分享的至高感受。

“官家,辽东布政使慕容德丰求见!”内侍行首郑元快步入内,向刘旸禀道。

若说当朝,最受刘旸信任的人,只有两位,一为马怀遇,二便是慕容德丰。马怀遇自不必多说了,自小养在宫,与刘旸的关系不是兄弟,却更甚兄弟。

至于慕容德丰,哪怕早年在东宫时,都是刘旸最亲近的臣僚,倚为心腹,视为股肱,出入禁从,无所不谈。

而在新朝的权力金字塔上峰中,刘旸自然不可能遗忘慕容德丰,事实上最后一尊相位,就是留给慕容德丰的。当日在寿国公府,对李少游那番话,自然是言不由衷。 听到慕容德丰求见,刘旸严肃的表情都舒缓不少,甚至露出少许笑意,立刻宣召。

“臣慕容德丰参见陛下!”进殿参拜,慕容德丰虽然矜持,但步履神态都透着一股春风得意,这当然是刘旸登基带来的。

“好了,不必多礼。”对慕容德丰,刘旸自有迥异于旁人的亲切:“来人,赐座!”

“谢陛下!”慕容德丰直起身,稍微观察了下刘旸,看着御案上分为两垛的奏章,落座之后,便满是感慨地说道:“陛下如此辛劳勤政,实在令人臣等汗颜!”

“励精图治,可不容易啊!”刘旸摇摇头,轻声道:“向有所成,惠及国家,再辛苦十倍,也是值得!”

“宫人刚调制好的蜜水,味不错,你也尝尝!”刘旸端起一碗颜色清亮的蜜汁,喝了一口,冲侍候的郑元示意了下。

慕容德丰见状,再度拜谢。

刘旸打量着慕容德丰,这个心腹之臣只比自己大两岁,但发鬓的白丝此时看起来竟是这般明显,刹那间的恍惚,刘旸方意识到,自己这代人的年纪,也并不算小了。

收起心中涌起的异样情绪,刘旸冲慕容德丰笑道:“日新此来,所谓何事?”

迎着刘旸的目光,慕容德丰也饮了口宫廷秘制蜜水,感受了一番那甜蜜的滋味,这才开口道:“今日洛阳城格外热闹,不知陛下可有耳闻?”

“哦?”刘旸似乎毫无所闻的样子,随口道:“洛阳城内,朝廷上下,每天都有数不清的热闹可看。只是,能让你慕容日新关心,并且亲自到朕面前提起,就不是一般的有趣了,说说看!”

慕容德丰眼睑微垂,低声道:“难谈有趣,但臣建议,陛下应当予以关注,毕竟事关重大!”

闻言,刘旸嘴角稍微勾了下,道:“不必兜圈子,直言无妨!”

看着皇帝,慕容德丰略作沉吟,还是道:“两件事,其一,康居王与开封刘府尹家人起了冲突,当街杀人,满城哗然;其二,安东王广发请柬,邀请诸封国王齐聚太和楼,密议会谈.”

听慕容德丰提起两事,刘旸表现得依旧很淡定,嘴角依旧挂着浅笑,随口问道:“对这二事,你有什么看法?”

见状,慕容德丰眉头轻蹙了下,有些严肃地说道:“第一件事,不论事出何因,当街杀人,都有违国法,康居王悍然之举,更是知法犯法,挑衅朝廷,必须予以惩戒,以视正听;

至于第二件事陛下难道就不好奇,诸王在太和楼内都谈了些什么吗?”

显然,慕容德丰更关心第二件事,而注意到其表情,刘旸一时却没有作话,而是起身,走到殿中存放密档的一个柜子旁,掏出钥匙,一番动作后取出一份密报。

“你看看!”

接过密报,慕容德丰迅速翻阅起来,很快面露讶然,这是来自皇城司的奏报,而内容则是白日太和楼诸王聚会的具体内容。

所有人对话要点,都被详尽地记录下来了,足足二十几页

第10章 契丹乱政第81章 暴躁的耶律德光第188章 边将离京,再获一子第47章 应对第1687章 癸未年科举第143章 艰难度日第238章 南口大战7第133章 面圣第60章 皇后进言第52章 六谷土豪第1704章 崇政殿内第212章 慕容皇叔问事第400章 柴荣死了世宗篇33 天王的“加冕”,奠基者之死仁宗篇5 彻底固化的统治阶级第34章 史卿,朕还有重任相托第116章 辽军的异动浅谈两点第10章 平淡的会面第142章 武德使之死第146章 有人欢喜有人愁第1751章 结束了世宗篇46 北定漠北第369章 功臣宿将第2章 登闻鼓响第78章 安东这地不简单完结感言第62章 奸宦昏主第2134章 世宗篇9 端拱三年第206章 难免异议第491章 区区九品,亦敢通天第142章 夜宿坤明殿第67章 宿州一线第253章 运筹千里王枢密第2章 父母兄弟第139章 崇政殿听政1第5章 王朴走了第398章 换个思路第6章 遗奏十条第274章 老当益壮第498章 六十年来第一遭第28章 皇子戍边第152章 又是一年二月二第263 史彦超的结局第378章 父子交心第2199章 仁宗篇16 家国第342章 敏感的刘皇帝第312章 一举荡平第128章 东路进展世宗篇31 建隆六年·汉伊六次大战第348章 老皇帝第168章 陶谷眼中的伪唐第338章 争执第160章 魏王病笃第126章 冬至宴2第2053章 终章第364章 沉默第460章 类父惠妃求爵第1819章 哪有真蠢的?只是性格使然第2126章 世宗篇1 谁继大统第37章 国舅劾郭荣第52章 幽燕变故第113章 十年之争也该结束了第404章 清清白白李国舅第86章 戍卒之心第29章 请缨第43章 大公主回来了第68章 离京前的安排第32章 潞州震动第20章 武德司的收获第2047章 最后的旅途18第177章 同榻卧谈第284章 让皇帝放心的少数人第143章 艰难度日第183章 王景崇有话说第317章 修法第47章 陶谷自荐第318章 皇子们渐渐大了第369章 找上门来第252章 后蜀君臣第230章 压力都不小第286章 你可不能死了第280章 虑难备战于前第129章 割地、称臣、纳贡第431章 花蕊夫人之殇第142章 武德使之死第30章 “宽刑简政”第5章 恶劣的处境第325章 裁判下场第340章 杭州登陆第173章 马氏内乱或可利用一下第260章 慕容郡王第176章 接风洗尘第125章 冬至宴第352章 隔代嗣君再起微澜第417章 庆典一般的刑场第143章 郭威思退第446章 皇后驾到第152章 又是一年二月二第230章 主动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