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笼络人心

刘承祐的发言,基本上都是对这些青年将校的褒奖之辞,也将他爱将爱才的明君风范给展示出来。在场的青年将校,虽然好些人刘承祐并不熟悉,甚至看着面生,但召见之前,他是做足了功课。

对于每个人军职如何,履历如何,有何作为,此战立了多少功,都一一有所提及。并且,没有在马、李、符、高这些沾亲带固的将校上费太多口舌,而是着重在与李重进、张永德等人交流上。

这个表现,很得人心,纵使是一时激越,刘承祐还是取得了这干青年军官的好感。

一直以来,在军队方面,刘承祐都格外重视。当初还在龙栖军掌兵的时候,便时时笼络各级军官,军中每又职缺迁补调动,还不忘接见将校。

登基以来,对于禁军上层的将帅、都指、军头们,倒不忘拉拢安抚,时不时地召入宫中谈两句话。每月,还有一次“军事座谈会”。相较之下,对于作为禁军中坚力量的这些中下级军校,有所放松。

此番,刘承祐便是趁着全平叛尽全功,威势大盛之际,对中下级的禁军军官施加影响,邀买人心。武夫当国的国情与风气,是地方反复,战乱屡发,长年累月下来所形成的一个痼疾,其间根源往前甚至能追溯到中唐以来的藩镇之祸。

对于老一辈的将帅军头,彼辈大多自这个时代的混乱与血腥中成长起来的,少则效力二、三代,甚至有不少人自唐末便崛起,见证了自后梁至今四十多年的王朝更替。

对于那些人,刘承祐已基本放弃了改变的想法。人的思想,往往是最难改变的。

而军中新崛起的年轻一代,则不一样了,年轻人,总归是更加容易被影响,被蛊惑,被收买的,也更容易被控制。

那些老将军头,刘承祐还是打算拣其能才者委用。毕竟大汉无论军政,都可以说是继承了唐、晋乃至朱梁的遗产,而宿臣老将,还是而今大汉的统治核心,不可能一下子尽数清除。但是,对于那些无德无才而顽固不化者,逐步替换,是应有之义。

军队的更新替代,是时刻进行着的,老将代表当下,少壮派代表的是未来。而应召而来的这些人,在军中是极具代表性的一批人,只要彼辈正常发展,未有半道而殁,日后的大汉军队,必定有彼辈一席之地。

这个时代,虽然也是草根崛起的时代,无数武夫靠着一身武勇拼杀上位。但禁军,也是讲传承的,而堂中的这些军官,凭其出身关系,不论从起步还是上升渠道上,都比普通人要快得多。

就如刘承祐开场所言,彼等,乃是日后大汉禁军的骨干中坚。

费了些口水,拾杯抿了口茶,刘承祐轻声唤道:“赵匡胤。”

正在下边恭听天子垂训的赵匡胤一愣,在堂间诸将校异样的目光下,快速地稳定心神,出列,这下可不敢偷偷地打量天子了,很规矩地行了个礼:“小人在!”

“不必拘束,抬起头来!”

大概是刘承祐态度比较温和,又或者赵匡胤心理素质很强,直身而立,目不斜视,只眼睑微垂,一副坦然的表现。

刘承祐打量着赵匡胤,想看看“宋太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传奇人物。盯了一会儿,却是没有太多惊奇可言。个子不矮,身材魁壮,长相端正,年纪比自己大点,另外就是气质上稍微成熟一点,至于其他的,并不能看出有什么特殊之处。

就如当初第一次见郭荣之时一般,若非受来自另外一个时空固有印象的影响,仅凭第一印象,刘承祐绝不会高看他一眼。相较之下,还是郭荣给他的印象更深一些,毕竟,郭荣器貌“英奇”。

刘承祐一边打量着,一面思绪飘飞,使得堂间的气氛微变。其他人惊奇于,天子何以对这姓赵的小子另眼相看,而赵匡胤,在刘承祐的目光下,心里也不由泛起了点嘀咕。

“城破之时,众军皆涌入,欲建功。而朕听闻独东西班军,向北拦截带人突围的李崇训,是听你的建议。莫非,你早有预料,叛军会有此动向?”终于,刘承祐开口发问。

闻问,赵匡胤心下微松,稍微组织了一下语言,答道:“回陛下,永济城西临大河,陛下围东、南而缺北口。小人只是思,城破之时,众军涌入,贼势一去,叛军必如鸟兽散,东南两面众军,若有贼欲北逃,唯北面一途得生的机会大些,以己度之,事后果然。却是小人自作聪明了,陛下早安排了王使君等将军......”

赵匡胤显得挺谦虚的,但从其回答便可知,这明显是个会用脑的,并且抓机会的能力相当强。城破之时,大部分人都想着进城赚功,但禁军人那么多,分下来,能有多少。反倒是东西班,另辟一道,配合着王晏将北逃的那一小部分叛军歼灭。

要知道,在这种情况下,不投降,而选择突围北遁的,绝对是叛军中的顽固份子,比起那些果断投降的叛军士卒,更需剿灭。这些叛卒,功劳的价值更高。并且,俘虏李守贞的家小,这功绩更加实在。

思及这些,就凭借这眼光,刘承祐都会对赵匡胤高看一眼。事实又证明,能在历史上闯出那么大的名头,开朝立国,绝非凡人,纵在微末,亦显其不凡之处。

“有此眼光,便可为将帅之材!”刘承祐淡淡地评价了一句。

刘承祐这话,赵匡胤意外之余,自感荣幸:“陛下谬赞了,小人实难当!”

而相较于其他人或羡慕或惊诧的目光,杨业则有些异样,因为类似的话,当此天子也对他讲过......

听其自称,刘承祐说:“你此番投军,还未入军籍吧......”

“是。”

“以你此番之功,宜授指挥使,这样,回京之后,调至散员军中吧!”刘承祐想了想,说道。

“谢陛下!”天子都亲自许官了,赵匡胤心中微喜,赶紧拜倒,一副感激的模样。

【书友福利】看书即可得现金or点币,还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可领!

当接见结束,这些军官告退而出的时候,都是不由议论纷纷,大多面带喜色。大军之中,与他们资历、职缺相类的军官成百上千,但只有他们受到了天子的亲自接见,这都简在帝心了,怎能不喜。

刘承祐此番,就是来笼络人心的,但是,笼络人心,也不是光靠一张嘴就有用的,哪怕他是皇帝。

故在与这些“少壮派”的交流中,或多或少有些暗示,比如嘉奖提拔之类。只要稍微有点头脑的人,都能感受得到。

第4章 李昉夜访东宫第107章 巡幸江南第474章 补漏匠第322章 土司制与辽使第381章 刘皇帝返京第1710章 赵普的辞呈第1806章 燕燕,帮我参谋一二第170章 艰难的乾祐二年第48章 瑶蛮的格局第4章 见完这个见那个第294章 唐粤问题第303章 乾祐十五年第365章 看衰第341章 实在是敌军不中用第257章 黄花谷之战第163章 河东风云(终)第1695章 袁家庄第249章 如此对手第273章 云州遂破第136章 郭氏父子第243章 不自知第32章 天子上门第108章 后知后觉后怕第128章 治安问题第23章 老臣凋零第295章 难第22章 史公镇洛:民怨四起第247章 视察第191章 “从谏如流”第2章 父母兄弟第208章 狱吏之贵第153章 削藩第357章 国灭第427章 晋王要做忠臣第1735章 沉默的榆林第113章 西使归来第2118章 康宗篇9 平康时代第85章 善后争议第100章 梁山泺第215章 手忍不住颤抖第473章 又当又立第167章 先震后蝗第462章 一地鸡毛第472章 一山岂能容三虎第261章 优势太大,底气太足第352章 十万汉师围金陵第97章 宣慰司将提上日程第2093章 太宗篇40 雍熙之治第124章 定难军事第193章 卢多逊治河西第353章 信使第141章 太子的提醒第168章 塞上风光第173章 钟谟当秦桧第188章 边将离京,再获一子第13章 战争的脚步正在迫近第2121章 康宗篇12 狩猎天子第114章 欲谋大功第112章 兄弟世宗篇40 后、王之逝,帝国十年第23章 皇帝的底气第165章 回鹘使者第380章 投汉第49章 求援无题第303章 兄弟之间第13章 考校第351章 林邑国第72章 雷王之争,西北现状第243章 向辽阳进军第84章 无法遏制的猜忌之心第107章 深思熟虑第437章 改变的契机第431章 花蕊夫人之殇第2052章 回京第118章 面静心动第52章 幽燕变故第64章 回鹘汗之死第334章 交待第80章 寿宴上不对劲姐夫第96章 李少游的新去向第132章 做媒第93章 噩耗连连第437章 二十年难遇的大水第164章蜀臣第311章 李沆第344章 打个赌第118章 商贾第2072章 太宗篇19 定风波第2201章 仁宗篇18 三年政乱第193章 乾祐五年秋举第335章 凯旋令、刘昉请命第1807章 无不可杀之人第104章 驾临历城第414章 云消日出第144章 两月灭蜀?第127章 打破潜规则第2080章 太宗篇27 忠臣贤绅,手段频出第260章 诱敌之计落空第31章 进军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