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杨邠案(2)

刘承祐言语间语气肯定,王章也不否认,对天子的“前瞻”也并不意外,武德司是干什么的,而今在朝中已不是什么秘密了。

武德司成立之初,尚且不名一文,但随着这两年在刘承祐的支持下不断壮大,已经引起了不少人的忌惮。自古以来,特务机构便为人所非议,然历朝历代亦从无例外,他们就像悬于文武臣僚头上的刀,是皇帝巩固皇权的一把利器。

此前,因为武德司之事,杨邠便与刘承祐起过争执,直接进言,请刘承祐裁撤武德司。言国家监察,自有御史台,无需宵小任事,而致朝政混乱。话说得很冲,并且夸大其词,很不给刘承祐面子。

当然,不管杨邠如何“据理力争”,结果终究难如其愿。刘承祐与杨邠之间的矛盾,就是在此类事项间,不断累积,不断激化,直到爆发。

“回京以来,就杨邠之事,有不少臣僚,旁敲侧击,向朕试探。然似王卿这般直白的,尚属头一次!”表情淡定,刘承祐慢悠悠地说道。

王章也收回了稍显大胆的注视目光,起身揖礼:“言语冲撞处,请陛下治罪!”

言罢,又坐回座位,静听“圣训”。

见王章这副模样,刘承祐抬手摇了摇:“不至于此!”

“朕思王卿直言,甚是有理,也确需给朝堂一个交代!”刘承祐自御案上准确地抽出了一份书文,示意内侍递给王章:“杨邠下狱的缘由,具表于其间,王卿一览便知!”

“谢陛下!”嘴里回应了声,王章结果便凝神阅读起来,入目的那些信息,让他的表情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凝重起来。

“兵变”、“夺权”之类的刺眼,紧紧地抓着王章的眼球,脸上的病态,似乎又重了些。

刘承祐叹了口气,语速缓慢地说道:“事涉谋逆,攸关社稷,朕不得不警惕,为防不测,唯有以雷霆手段,即行处置!”

刘承祐言语中的解释,并不能说服王章。王章虽不以聪明机智见长,但这么长的仕途生涯、高官经历下来,也磨练出了一定的政治嗅觉。

其间蹊跷很大!

以王章的对杨邠的了解,说其人揽权、藐君,他都信,然说其兵变谋反,王章是持十分保留意见的。

且不说杨邠有没有兵变的实力,纵使其有心,又怎会在如今刘承祐皇权逐渐稳固,人心思安的情况下发动,岂非飞蛾扑火,自取其祸。

如今大汉局势整体偏安,刘承祐对军队的掌控一直在加强,以杨邠精明,又岂会行此蠢事。

至于联合巨鹿王刘承赟举事,则更值得怀疑。纵使当时刘承祐远离京师,巡视在外,身边护卫力量不足,凭着那点邢州镇兵,又哪里能对付得了殿前精锐。更滑稽的是,刘承赟还率先告发,杨邠秉政那么久,行事怎会如此疏忽大意。

刨除以上问题,即便杨邠真的打算谋逆,也真的事成了,凭着邢州那点力量,如何收拾局面?东京这边太后与文武诸公俱在,十万禁军尚在,以谋逆之身,如何与之对抗,难道再联合河东的太原王刘崇?

即便如此,杨邠身为宰臣,都敢悍然谋逆,那天下的那些稍稍安分一些的方镇,只怕要翻了天了。以三代以来的世事人心,只怕又是诸侯纷起,影从而讨逆臣,山河破碎,再打出个新的王朝......

这些情况,倘有见识的人,都能考虑到。杨邠久处高位,调理天下阴阳,再不识大体,也不至愚笨如斯。

而这些问题,以天子的英明,又岂难洞察之?而刘承祐的反应......思及此,王章嘴角抽动了一下,那般苦涩。

王章心思急转,刘承祐则默默地观察着他变幻的神情,颇为有趣。

一抹迟疑显于面上,迎着刘承祐的目光,王章还是发出疑问:“陛下,此文所述,皆太过笼统,多臆测之言,恐无确凿实证,还请陛下慎重!”

看王章的表情,刘承祐心知,此公已然反应过此事的一些曲折弯绕了。眼神一闪,正欲开言,得报兵部侍郎王景崇求见。

“正好,前番若无王侍郎举告,事恐不济,这段时间,朕着其调查取证,王卿若有疑问,不妨听听他的汇报!”殿中,刘承祐指着王景崇,对王章说道。

【看书福利】送你一个现金红包!关注vx公众【书友大本营】即可领取!

闻言,王章瞥着万分恭敬地候在君前的王景崇,眼中不屑之色闪过,不过心情越发沉重。有些事情,在朝中并不是什么秘密,比如王景崇,之前一直是属于“杨党”势力,然此时落在王章眼中,仿佛正举着明晃晃的刀子要捅杨邠。

王景崇微垂着头,不敢直视刘承祐,同样瞥了眼旁坐的王章。受命之下,神色平静地叙说道:“经臣所查,逆臣杨邠,早有谋反之心。先帝朝时,便藐视陛下,时有不敬之言,屡召亲信,密谋不轨。先帝病笃大行,传位陛下,杨邠就曾秘密勾连禁军,欲谋废黜之事,只是陛下英明神武,措施果断,及时御临,方才作罢。”

“彼时臣为其僚属,故有所得,然其猖举未发,不敢贸然呈报。这两年,臣暗中观察,搜集证据,及至北巡,杨邠不臣之心爆发,方才一举成擒拿。”

“去岁季冬以来,臣以就杨邠逆事,推鞫审问与谋之官吏、军校二十余人,足以佐证其逆举!”说到这儿,王景崇的语速加快了些,自官袍中取出一叠奏疏及供词,双手捧着,道:“另,经臣查证,除谋逆事外,另有杨邠重罪十条,请陛下御览......”

空旷的大殿中,尚且回荡着王景崇的尾音,气氛陡然紧张起来。刘承祐阅览着王景崇的“调查报告”,手中不时带出翻动的声响。

良久,刘承祐神色阴沉,长叹一声:“殊不知,杨邠歹心至此啊!”

说完,目光冷漠地盯着王章。

闻其感叹,身体已经木了一段时间的王章,终于活过来了一般,余光扫向刘承祐,喃喃道:“其安敢如此?”

气愤的语气中,隐含着少许的讥讽,就是不知,是在讽刺杨邠,还是在讽刺其他什么......

王景崇方才所言,句句诛心,连刘承祐继位之初的“异动”都曝出来了,可见杨邠“反心”已非一时一日了。

到这个地步,王章哪里还不能确定,天子是为杨邠织了好大一张罗网,圈套其中,至于这王景崇,只怕一卒子罢了......

呼吸有些粗重,王章都未察觉到自己嗓子的沙哑:“杨邠犯事过矣,不知陛下,打算如何处置?”

注意着王章的反应,刘承祐心情忽地有些压抑,手指敲着御案,考虑了一会儿,面无异常,淡淡地说了句:“杨邠乃大汉开国元勋,先帝钦命辅臣,他是不能行谋逆之事的。大汉国情难得稳定,再经不起折腾了......”

刘承祐的语气中流露出一丝感伤,就是不知,他说此言之时,是否感觉脸臊得慌。

第1721章 再没有比饱暖更真实的了第227章 强势破城第169章 两面三刀第1725章 见微知著第272章 困兽犹斗第259章 兵临梁泉第195章 杨邠案(3)第325章 裁判下场第4章 君臣同心第61章 气运所钟李守贞第68章 离京前的安排第257章 上京叛乱第121章 最难啃的骨头,最轻松地啃下了第361章 皇长子的气度第383章 敞开谈第146章 骄将第111章 棉稻,后疾第39章 百年大计第207章 燕王心迹第97章 宣慰司将提上日程第472章 声势浩大第2094章 太宗篇41 “议政楼”,整顿的风吹第2061章 太宗篇8 公国第1736章 试炮第33章 西巡结束第307章 老马将军值得重任第21章 老六也长大了第1733章 王侁要倒霉了第3章 取士不公第375章 郭枢密觐见第2193章 仁宗篇10 帝国的政治生态第93章 栾城之战(完)第1705章 君臣都发狠了第245章 下一步战略第84章 示警第51章 该当有所“表示”第263 史彦超的结局第1686章 雍王回京第2092章 太宗篇39 勾吴国之始第157章 刘老四第421章 梁孝王第125章 由土地问题引申第47章 诱其北上第346章 底层第23章 室韦女真一番战终,宗亲无特权第132章 向训为帅第54章 主动出击的回鹘人第76章 王峻用兵第292章 赵普复命第2144章 世宗篇19 英雄迟暮第2105章 太宗篇52 临淄王第147章 孟昶的觉悟第14章 武夫军阀第26章 郭枢密过相州第164章 侯府尹升堂第146章 许州事了(1)第113章 西使归来第143章 夔州大捷第121章 最难啃的骨头,最轻松地啃下了第378章 东水门外第1791章 将来事将来做第1741章 压力转移第191章 北巡结束第169章 武德司二三事第2055章 太宗篇2 世祖皇帝第242章 战后第339章 走向“词帝”之路第72章 磁州贼第136章 迎奉第103章 贼首狠决,官军待发第2章 王、郑二公第234章 南口大战3第194章 中秋宴上起风波第175章 被刺激到的辽帝第127章 魏博问题第183章 李相为帅第415章 血色将至第25章 周世宗与杨令公第126章 第一个被杀的宰相第435章 完美的宰相第2054章 太宗篇1 变天第2052章 回京第485章 老皇帝:查一查是否有问题第166章 出使归来第53章 改国号,去帝位,称臣修贡第101章 乱情控制第1744章 此路不通世宗篇35 安东事变第28章 澧阳之战第360章 宰割天下第105章 率意南趋以觅食第411章 偏航的吏政第145章 蜀中之弊第371章 杀,不杀?第73章 西北隐患第321章 合理避税仁宗篇6 王安石在此第1684章 西州尽复第434章 还得是王禹偁第26章 郭枢密过相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