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陷河阳

bookmark

这些晋军降卒,受尽了契丹人的欺压,本就心怀怨气,此番又被命令着拖家带口,北迁塞北,则愈加愤恨。被武行德一挑拨,直接便炸了,再加素服武行德威望,全数表示愿意跟他干。

又很快将船工鼓动起来了,被契丹人强征来的纤夫,哪个没受过契丹人的苦楚,俱慨然从之。至于随行的晋军家属,除了支持,并无其他的选择。

“二郎,传令下去,将铠甲军械都分拨下去。腾出几艘船,选足八百壮士,虽我溯河西进。剩下的的人,由你率领,与保护亲属,押送甲械!”船舱内,换上一身军甲,武行德快速地朝弟弟武行友吩咐着。

“大哥,您这是要带我们去哪里?”武行友问道。

他们这些人,只知道跟着兴兵举义,基本不会单独思考下一步行动。事关生死的决定,还得由武行德来拿主意。

“河阳!”武行德十分肯定地说道:“眼下的中原、河北,契丹人是重兵云集,必不能顺流东进。待在河阴,据城而守,更是坐以待毙。只有河阳,是我们唯一的去处,唯一的生路!”

“为什么?”武行友有点纳闷。

耐着性子,武行德给弟弟解释着:“河东军队已经南下,占据潞州,控制泽州。我们只要西进拿下河阳之地,便可与河潞、泽练成一片。如今,契丹人撤出中原的决心以定,我们只要背靠河东大军,据河阳之地,俟其退兵即可。”

“我早就琢磨过,此事成功的可能性很大。契丹若退,晋阳天子,迟早要进军中原,届时我们便可以河阳之地为晋身之资。我们在河阴,骤然发难,正可趁着契丹人还没反应过来,溯流而上,突袭河阳。”

“时间很紧张,由不得一点耽搁。二郎,传令去吧!”

听完武行德的决定,武行友不觉明历的,下意识地拱手道:“那我同大哥一同前往!”

“不!”武行德摇头拒绝,摆手止住武行友,指着身后的数十艘郑重地叮嘱道:“二郎,你要知道这些军械对我们的重要性,等我们占据了河阳,可以凭之迅速聚起一支义军,对抗契丹。弟兄们的家人们,也要保护好,他们在背后,将士们才会放开了随我作战!”

见武行德这般郑重,武行友这才点了点头:“是。我一定不负大哥相托!”

“很好,功业富贵,在此一举了!”武行德握了握拳。

“大哥,河阳尚有契丹人的军队,要是其提前得知我们的消息,有所防备,领军相抗。我们可只有一千多人啊......”正欲去传令,武行友忽地有点忐忑地提醒一句。

闻言,武行德深吸了一口气,满脸的坚定:“倘真若此,那只有置之死地而后生了,我一千敢死之士,可当万军!”

动作十分迅速地,船队经过调整,拔锚起航,驶入大河,连夜溯水而上。武行德则亲率壮士八百,轻船先发,直向河阳。

连夜倍水道进军,及至河阳孟州下船,登岸。有点可惜的是,河阳节度使崔廷勋提前察觉,亲提军队来拒。

武行德临阵励士,率众迎击,在河阳城外与之死战,以寡敌众,鏖战小半日,竟然将崔廷勋击败了。崔廷勋败走,武行德冒险成功,虽然损失不小,但得以顺利进据河阳城。

“哈哈......”河阳南城头,望着不远处的滔滔而逝的大河之水,武行德忍不住大笑出声。

满身的狼狈,甲胄尚且染着鲜血,两眼发红,武行德精神却有点病态的兴奋。双手十分“爱怜”地抚摸着城墙,畅快地发泄了许久,方才不屑地说了句:“真是上天助我也,倘若崔廷勋据城而守,那我还真麻烦了。只可惜,哈哈哈......”

很快,武行德便将河阳城彻底控制住,亮明旗帜,聚义兵,厉士卒,发府库,赏功臣,缮城防。当然,他做得最积极的事,便是在局势暂定后,派弟弟武行友潜行向北,向河东投诚,请求援助。

......

时间,已然进入三月中旬的尾巴,半个月的时间下来,刘承祐在上党,厉兵秣马,整训各军。原本的潞州、泽州两地的军队,半数之上,都被他编入龙栖军中,有此前共同战斗的经历,融入得很快。当然,扩军的事情,刘承祐仔细向刘知远汇报过。

除了军事之外,刘承祐也尝试着对潞州的政事进行了一番梳理,重点在“除放杂税”之事上。刘知远虽有政策下,但执行才是最重要的,一番盘查,果然有潞州下属的州县,施政如旧。在刘承祐的亲自关注下,方使政策施行,当然,刘承祐的手段并不强硬......

十日,刘承祐还回晋阳述了一次职,当面与刘知远讲了讲他对天下局势的判断与见解。给刘母李氏看了看,以缓她担忧之情。顺带着,在府中住了一夜,在他的宠妾耿氏身上输出了一番......

同时,晋州那边,也顺利拿下了。慕容延钊领军,不急不缓地趋向州城临汾,以一千多步骑兵临城下。他选择的打法,当日刘承祐拿下上党无异,同样是里应外合。

事实上,临汾城中,与留后骆从朗异心的人还真不少,毕竟,契丹人虽然强大,但远在千里之外,而河东的强势,可就在眼前。并且,契丹人,哪有河东亲近?

骆从朗见慕容延钊兵少,率军出击,结果就在战场上,将领药可俦率领部下战场起义,反戈一击,一战而败骆从朗,顺利地拿下临汾。

临汾既下,其余县镇几乎传檄而下。基本没有什么损失,晋州得以光复。慕容延钊以此功绩,彻底坐稳了他第四军指挥使的位置。

而在临汾一战中,杨业也迅速地翻身了,斩将、夺旗的功劳,被他一人给包揽了。据闻,他在战场上拎起骆从朗的头颅,仰天长啸,睥睨千军,而致晋州军队纷纷缴械投降。

回到上党后,杨业直接被刘承祐提拔为新扩充的骑兵第二都都头。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贬而复起,以军功论事,还是刘承祐亲口点的,杨业的名声传遍了整个龙栖军。

......

武行友北上,路过上党,投帖拜访之时,刘承祐正在上党的“燕营”中巡察。

第335章 高丽服软了第155章 蓄奴之议第2056章 太宗篇3 皇帝的遗产第125章 颂公亭第216章 马政第361章 安东国第226章 一溃百里第243章 总结第15章 荆南来使第136章 赵都帅第105章 卢多逊急了第45章 同样的选择第135章 许州兵匪第32章 潞州震动第59章 明贬实升第105章 密探专奏第2118章 康宗篇9 平康时代第112章 赵大之勇略第102章 事分南北无题第4章 君臣同心第377章 南洋攻略第233章 汉骑出绝域第314章 还京第140章 崇政殿听政2第7章 小张探花第94章 国难丧子,尚有良将半岛史话·桓王第18章 轻取江陵2第190章 治不好了第153章 乱事终不可免第86章 发落南臣第2112章 康宗篇4 安乐皇帝世宗篇37 翻篇收场第4章 李昉夜访东宫第1742章 漠北来人第68章 二次北巡第332章 党巡检当街怒斥权贵子第1796章 刘皇帝的支持第218章 皇帝未至,厮杀已烈第14章 腹黑之谋第156章 河东风云(3)第1793章 又一个四品大员没了第248章 西撤!第35章 杨村第236章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第152章 听政3第42章 天上掉下来的禁帅之位第2056章 太宗篇3 皇帝的遗产第442章 矛头直指第83章 东京反应,王峻密奏第1676章 惨重第51章 诏令西进第38章 殿议第302章 朝局大变动第456章 遗泽第198章 转折点第207章 王景崇之死第453章 注水的开宝功臣第66章 请辞?不许!第220章 一如既往,全力支持第210章 一锤定音的人第81章 厮杀汉第9章 公府密议仁宗篇3 欧阳大家第303章 兄弟之间第35章 坐不住了第348章 老皇帝第204章 解决第1752章 放手第307章 老马将军值得重任第71章 兵临寿春第395章 大商人第34章 苦难第357章 国灭第84章 夏州降第327章 通达馈运、泉州内乱第134章 王师已克敌都第454章 朝廷要下重手了第63章 朝廷应对第159章 乱情第365章 枢密军政第16章 先安排着第37章 覆灭在即第70章 未来宰相的安排第193章 卢多逊治河西第68章 湖南乱第76章 太子还京第4章 君臣同心第107章 卢多逊:赵普也该倒了第123章 株连不可避免第266章 放赈辽东第256章 打仗打的还是后勤第165章 旧邸第1747章 出点意外很正常吧第98章 追捕第364章 过韩府第1737章 生民百遗一第120章 北伐进行时第11章 大败蜀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