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亡国之族

大抵是这名将领态度比较诚恳吧,孙立的表情缓和了些,以一种松弛的姿态说道:“我只是一介武夫,平日也就统军,练练兵。你们这些人,今后的去处,也轮不到我做主,那是枢密院的事。你们与其在我身上下功夫,不如去找真正能决定你们前途的人!”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孙立就是个骄愎武夫,粗鄙桀骜,性情乖张,但此时,在酒席上,胭脂丛中,却俨然一副心思机敏的表现。

荆将微愣,说道:“还请都将指教!”

“指教不敢当,看在你们这席酒宴的份上,本将就勉强给个建议!”孙立嘿嘿一笑,手一指:“邢国公正在江陵,负责大军水陆转运,他又是枢密使郭荣之父,你们想要在大汉军政中求个前途,当去找邢国公才是!”

孙立言罢,荆将意气稍沉,露出点苦笑:“邢国公是何等身份,岂是末将等能够接触得到的。将军难道不知,自江陵归附以来,多少人想要求见,都被邢国公拒之门外......”

“呵呵。听你的意思,本将层级低些,所以你们才求到我这儿?”孙立双眼一瞪,反问道。

“末将断无此意!”虽然话外就是这个意思,但军将头摇得很急,赶忙否认。

“罢了!有此意也无妨,本将还是有自知之明的,跟邢国公,是没法比的!”孙立摆摆手。

松开在怀中美人身上活动的手,微前倾,孙立又道:“本将就再给你们支个招!你们同高保融归附朝廷,想要谋个前途,有个好安排,需要立功。大汉朝廷,对功勋之将,从来不吝赏赐,陛下也从来厚待有功之臣!”

荆将答道:“可惜,我等不似梁廷嗣、魏璘二位将军,能够随大军去打周行逢。待在江陵,实无施展之地啊!”

“谁说在江陵就没立功的机会了?”孙立有点惬意地反问道。

“还请将军指条明路!”军将拱手。

“孙光宪自东京南归,带来朝廷的诏令,要将高氏一族尽北迁,这件事,你方才也提到了。不过,昨日孙光宪找到我,说有些人呐,想赖着不走,舍不得动弹,意图顽抗朝廷的命令!”孙立语气增添了几分森然,说道:“我打算派兵,配合孙光宪,执行对高氏一族的迁徙,这个任务,我打算交给你们几人!”

孙立看着这名荆将,说:“今后你们什么安排,我做不了主,但眼下,我负责江陵军务,你们在我手下,还是能给你们为朝廷效力的机会的。怎么样,考虑考虑,干不干?”

闻言,军将脸上闪过一抹迟疑,犹豫说:“都将,朝廷不是说要善待高氏吗?天子亲自允诺,保全其财产。这用军队威逼迁徙,是否......”

“是否什么?”孙立强硬地打断他,哼哼唧唧的,鼻子喘着气,尽露不屑:“朝廷的优待,是给谁的?高氏一族,老老少少上百人,还能全部高爵厚禄地养着?

有的人呐,不用鞭子抽,刀不架到脖子上,是不知道厉害的!朝廷的命令,陛下的恩典,可不是让他们拿来对抗迁徙政策的。这干人在荆南待久了,越是不想北迁,就越得逼他们,若是不迁,留着做甚,图谋后举吗?”

说着,孙立看着其人,见他犹犹豫豫的模样,已经有些不耐烦了:“我把这事交给你们,是因为你们久在荆南,对当地情况熟悉。干不干?不干我另外找人!”

“多谢将军!末将等,定然全力配合朝廷政策!”见状,将领赶紧应下。

之所以迟疑,还是在顾忌高氏,毕竟高氏统治荆南几十年了,他们也为其臣属,对于“王室家族”,难免有些敬畏感。并且,有朝廷“优待”的允诺在前。

但经孙立那么一番话,也迅速反应过来了,高氏那么一大家子,寄生在荆南,朝廷哪有全部优待的道理。再者,高氏北迁之后,将来的境遇,只怕还不如他们这些不名一文的将校,至少若尽心为朝廷办事,还有前途可言。

对其表态,孙立这才露出满意的神情,感慨道:“这才对嘛!不过说起来,那高宝寅,倒也算识趣,还算积极应朝廷之命,知道提前变卖财产,准备北迁。”

听孙立这么说,军将又起了心思,继续试探道:“这鼎食轩,末将观将军甚是满意,不知是否有意?”

闻言,孙立沉吟了一会儿,方才以一种随意的态度应道:“这地方,真是不错啊!如果是正常的转手交易,还是无妨的嘛!”

军将顿作了然状,陪着笑:“末将明白,定然料理妥当!”

不由打了个酒嗝,醉态浮现,眼神又迷离起来,孙立又环抱起两名美姬,大声招呼道:“来!喝酒!今日定要尽兴......”

“末将敬将军!”

很快,现场的气氛再度热烈起来,像极了战争背景下的歌舞升平。

南平王府,仍是江陵城中高戒备等级的地方,周遭街道汉兵看守,巡逻严密。王府之内,属于高氏的亲兵护卫们,也坚守着岗位。

至是相较于往常,王府冷清了许多,毕竟城中军政重心已然转移到府衙。虽然并没有明确约束高保融的行动,也未禁止探访,但往来王府的人,除了高保融的兄弟、亲族,也确实没其他人了。而高保融,也是安分地待在府中,寻他的欢,作他的乐,仍旧自在着。

一架马车缓缓而来,打破了王府前的宁静,侍者麻利地执凳垫脚,掀开车帘,孙光宪被搀着落地,望着熟悉的南平王府,老脸之上,不免有些唏嘘,有种物是人非的感触。

拜帖而入,直至正堂等候。自东京归江陵后,带来汉天子与朝廷的诏制,孙光宪正式以汉官的身份接手了江陵的政务,上下人心益安。

这段时间,他主要忙着两件事,其一辅助郭威在荆南三州筹措钱粮,以资大军。其二,就是高氏一族北迁的事务了。当然,于他而言,还是第二件事稍显困难。

侍女奉茶,浅饮,没有等候太久,高保融现身了,打着呵欠,一副精力不济、身体亏空的样子。近来,他似乎将“亡国”的郁闷,都发泄到他后宅的美人身上了。

“见过大王!”孙光宪起身,迎了上去,仍旧保持着礼节。

摆了摆手,高保融瞥了眼孙光宪,指着他身上的四品朱红官袍,说道:“孙公这身官袍,崭新而得体,穿在身上,十分舒适吧!”

孙光宪露出点矜持的笑容,应道:“新袍加身,在下只觉,如负千钧啊!”

“甚好!朝廷如此信重孙公,你倒也可为荆南百姓,谋些福祉!”高保融道。

“为官一任,自当造福乡梓,这是在下该做的!”孙光宪。

扯了两句,高保融没了耐性,又打了个呵欠:“孙公事务繁忙,不在府衙坐堂,到孤府上,所为何事?直接说吧,免得耽误你的公事?”

【领现金红包】看书即可领现金!关注微信.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现金/点币等你拿!

高保融语气中满满的疏离感,孙光宪也不以为意,知道他气从何来,也能理解。带着和蔼的笑容,孙光宪一拱手:“大王,在下当日归来,已尽陈陛下对你的恩赐。你也该收拾行囊,动身北上东京,面谒天子谢恩!在下观府中,仍不见动静,不当再作拖延了!”

孙光宪颜色平和,但闻其来意,高保融脸色顿时就阴沉了下来。沉默几许,高保融忍不住道:“孤三代居于此,已历数十载,为何一定要去东京。军队、民政都尽数交出去了,孤也安居府中......”

“大王!”听高保融口中怨言,孙光宪直接打断他:“高氏北迁,乃是天子的决议,不容商量,必须执行。大王已然拖延许久,不当违令啊!

我知大王恋土难迁,但是不可违背天子的意志。你且放心,天子答应优待,已是明诏天下的事情,绝不会反悔,臣离开开封时,专门为你修建的府邸,已然竣工。天子诚意如此,大王身为臣属,也该进京谢恩。”

“而今,高氏族人,都看着大王的反应。大王若不动,那些高氏族人,都心思不定,意图对抗。朝廷固然有优待政策,但若对抗其政,只会消磨朝廷的耐性。拖得越久,对高氏而言,则更加不利!”

孙光宪慢悠悠地劝解着,说得越多,高保融脸色越难看。

见状,孙光宪又道:“在下听说,小底军都指挥使孙立已然打算动兵迁徙高氏,镇压那些冒头反对的人。在下暂时,还能从中回旋一二,但时间久了,不就受控制了。”

“大王如今为高氏族长,哪怕是为了高氏的安危,也不当违逆天子与朝廷。还请大王,慎思!”

深凝眉许久,高保融偏头看着孙光宪,高保融说:“你不用说了,我迁!”

见状,孙光宪露出了笑容,再拱手道:“还请大王书信一封,告诫高氏族人,让他们尽快迁徙,朝廷在河南,已然划出一片地,足可安置!”

“需要我高氏一族全迁?”高保融紧锁着眉头。

孙光宪淡定地点点头:“必须!”

迎着其眼神,挣扎几许,高保融终是颓然地点点头:“我写!”

第396章 天花板第424章 开宝九年末的大调整第268章 机遇第121章 大朝第346章 天子的“怜悯”第11章 大败蜀军第39章 长沙第2145章 世宗篇20 刘旻走了第175章 军略第126章 近臣之殇第34章 亡国之族第234章 南口大战3第42章 岭南在望第138章 请立太子第36章 尽伏东北第210章 第三任武德使第137章 迂回之师第287章 赵普使蜀1第199章 出宫第1770章 总要杀些人第243章 向辽阳进军第418章 洗礼第1729章 太子之问第366章 安东不一样!第53章 改国号,去帝位,称臣修贡第358章 两江平定第361章 “龙宫”第375章 少林寺第1683章 武德司的整顿第98章 封禅之议第1730章 一级压一级第191章 赵思绾的背反第504章 最后的旅途4第1755章 良平岛第473章 又当又立第255章 “社会实践”第117章 帝幸瑶华殿第2108章 太宗篇终 一个时代的结束第330章 小市民第1711章 赵王履职第124章 定难军事第190章 热情相待第1815章 波斯见闻第61章 南北之争第305章 辽国三载第485章 老皇帝:查一查是否有问题第71章 平息的吴越大叛乱第183章 下一盘大棋世宗篇46 北定漠北第71章 六合堤上第2056章 太宗篇3 皇帝的遗产第42章 天上掉下来的禁帅之位第149章 天子欲启河工第271章 再度上演檀州事第211章 惶恐的李崇矩第46章 粮与钱第87章 淮东经略正副使第195章 漳泉献地第203章 胜利的意义第255章 “社会实践”第88章 天子金令世宗篇49 皇帝迟暮,太子早薨第241章 锦州陷落第48章 刘承祐的决心与疑惑第48章 瑶蛮的格局第209章 御史台→都察院第136章 赵都帅第90章 安东国王?第213章 带着欢呼启程第232章 西域形势一片大好第337章 京口水战、攻心之策第272章 征发之苦第169章 辽国政坛的暗流第50章 小满与临盆第255章 雍王犒军第169章 王溥的补充第163章 第三次北巡第457章 郑州第175章 被刺激到的辽帝第237章 王峻暴亡,将臣进京第366章 辽军西进第232章 淮南情况第370章 刘鋹第253章 其他战场第221章 名将团队第86章 驾临涡口第143章 郭威思退第1799章 宿醉风波第506章 最后的旅途6第149章 河东巡抚第1786章 面目可憎第280章 传国玉玺的消息第17章 原来这是筵席第202章 钱粮百万计第28章 澧阳之战第78章 三百与十万第127章 打破潜规则第112章 幸灾乐祸第121章 大朝第96章 言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