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五章 社福基金

(抱歉,抱歉,更新又慢又少,实在这章太难写,又怕大家骂我灌水,修改了好几个小时,我继续码字去,争取早点还清欠账。)

太子刘沐复又看向大农令东郭咸阳,问道:“如此说来,主因仍是投放至市面的金银总量不足,大农令以为然否?”

“然也,依金银票律,中央钱庄发行之纸质票据采金银本位,且以金银称重为其币值,允民间自由通兑,纸质票据发行量愈大,市面对实体金银的需求量亦愈大。”

东郭咸阳虽是无奈,却也不敢睁眼说瞎话,应答道:“依现下情形,要维持通兑,倒也无须往市面投放与总币值等额之金银,之所以要求各大钱庄维持五成的金银储备余量,只为维持通兑无碍,若非出现大规模挤兑,大农府只需向市面投放等愈币值两成的实体金银足矣。”

刘沐没少听自家父皇讲授金融货币理论,晓得东郭咸阳所言属实。

金银钱票已在大汉普及使用,很难想象会出现所有臣民同时将其拥有的纸币尽数换兑的局面,即便真是如此,尚可启出中央钱庄的密库内封存着的金银储备,将之投放入市面。

诚然,若真出现此等局面,代表纸质票据将遭到彻底弃用,但在纸币作废前让臣民能尽数兑出等额金银,至少能保证朝廷的威信不会因此遭受重创。

这是极端现象,实则是很难出现的,似后世华夏曾出现的金圆券崩盘,那属于政府恶意敛财,恰恰反证了纸币维持金银本位且允许民间自由通兑的必要性。

任何与实体贵金属脱钩的纸币,都是政府在对老百姓耍流氓,后世屡屡量化宽松却仍能维持强势汇价的美金,更是美帝对全世界人民耍流氓了。

满殿群臣也渐渐听明白了,无非是大农府只打算向市面投放近愈币值两成的实体金银,各大钱庄为维持通兑却须储备等愈币值五成的金银储备余量,两相之间存在巨大差额,且会随着时间推移愈差愈多。

饶是国库此时为各大钱庄暂时纾困,也不过是治标不治本,除非各大钱庄主动减少放贷总额,依靠吸纳的庞大储蓄,尤是所谓的长期定存,用以增大钱庄所储的实体金银存量。

皇帝刘彻看得自家傻儿子渐渐露出为难之色,倒也可以理解,确实是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情形。

刘彻仿似喃喃自语道:“如此看来,岂不是陷入了死循环么?”

殿内群臣听不清,御案之侧的太子刘沐却是听得清清楚楚。

死循环么?

刘沐微是愣怔,随即想到父皇过往教导他的道理,凡事若陷入所谓的死循环,就不要在蒙着头执意前行,而要想办法抓住关键节点,进而跳出此等循环,将之导向良性循环。

关键节点么?

刘沐凝眉思索,似是有了些头绪,用眼角余光偷偷瞄着自家父皇的反应,也似喃喃自语道:“想法增大金银投放量才是正理……”

刘彻岂会不晓得自家儿子的小心思,微是颌首以表认同。

刘沐见状,不由心下大定。

朝臣们离得远,且不管是否走心,此时都得摆出苦思良策的架势,更不宜时刻直窥天颜,故多半是没察觉到皇帝陛下已不露痕迹的提点过自家傻儿子了。

刘沐不再迟疑,向东郭咸阳问道:“敢问大农令,若想增大市面的金银投放量,过往甚么法子最为合宜?”

东郭咸阳面露为难之色道:“回殿下,只需将国库大笔支出以实体金银给付即可,譬如官吏秩俸和各府署支领等,然近年我大汉商贸愈发兴盛,商贾百姓又已惯用钱票,故市面流通所需的钱票量也极大,国库支出若加大金银给付比例,则不免影响钱票投放啊。”

刘沐微是思量,复又道:“那便索性增大国库支出便好,且须是常年如此。”

太子殿下的想法很简单,既是要往市面投放更多的金银,那就让国库多花钱。

“……”

听得太子这话,包括东郭咸阳在内的大农府诸官都是愣怔。

国库的公帑可不是随便就能花的,尤是在财税体制逐步完善的现今,各府署和各郡县都严格依预算请款,若无甚特殊情形,每岁请拨的款项都不会超出预算太多,甚至有可能消化不完预算,毕竟在层层监督体系下,鲜少有官吏敢滥用公帑,更遑论冒着枭首抄家的风险,向大农府虚报假账。

“殿下,增大国库支出也未必能增加市面金银流通,比如造桥铺路等所谓的基建工程,寻常百姓能以此牟利者为数不多,真正的获取厚利之人若本就家赀丰厚,所得获利也未必会迅速用于花销,而会藏于库房积蓄。无花销,也就无所谓流通的。”

御史大夫直不疑虽不掌财权,却负有纠核之责,绝非不接地气的清谈言官,又向来不怕得罪人,大农府诸官不敢明言,他却没甚么顾忌。

搞大型基建,获利的可不就是诸多大商团及背后的世家大族么?

若要真是计较起来,少府及背后的大汉天家,也是吃得满嘴流油。

太子刘沐哑然无语,显是对这御史大夫还是有些犯怵。

皇帝刘彻见状,突是淡淡笑道:“御史大夫所言在理,国库公帑乃是民脂民膏,搞基建虽也算用归于民,然收效太慢,远水难解近渴,想要增大市面金银投放与流通,还得直接惠及万民,顺带增加内需市场。”

皇帝陛下一席话,轻描淡写的将御史大夫的话头暂且堵住,让他没法延展出“不宜与民争利”的说教来。

倒不是诸御史不识时务,实乃忠于职守,时刻不忘警醒帝皇及臣僚。

“陛下明鉴!”

直不疑也是点到即止,没打算死缠不放。

刘彻微是颌首,复又看向刘沐,意有所指的再度提点道:“想要惠及万民,就要苦民所苦,忧民所忧,老吾老以及民之老,幼吾幼以及民之幼。”

刘沐微是愣怔,随即眼神渐亮,想到数月前,父皇曾与诸大夫谋议的一项国策。

太子殿下出言试探道:“依父皇之意……抚其幼,赡其老?”

皇帝陛下老怀大慰:“孺子可教。”

刘沐底气愈足,随即向群臣抛出新议题——社会福利保障,简称社福。

“为鼓励我大汉臣民生育,且彰显尊老敬老之仁孝,我朝当构筑社福体制,辖设育幼基金及养老基金,凡年未满七岁的年幼者,或年过五十六的年老者,皆可按月领取相应赀财!”

太子殿下如是道。

群臣闻言,堪称举众哗然。

大农令东郭咸阳更是惊诧失色:“殿下,惠及万民的立意虽是仁德良善,却不可随意施为啊,我大汉现今册籍在簿之民已超八千万,加之朝廷多年来鼓励百姓生育,新生儿逐年暴增,故未满七岁及年过五十六者,近愈两千万众,若每月发放赀财,耗赀何其巨大?财源又从何处而来?”

刘沐曾参与相关策议,此时自是胸有成竹,出言道:“大农令勿急,且听孤王细细为你讲解。”

群臣皆是噤声,听太子殿下娓娓道来。

之所以限定于未满七岁及年过五十六者,不是毫无道理的。

汉袭秦制,对傅籍的百姓征收人丁税,年十五以上至五十六出赋钱,人百二十为一算,治库兵车马,即一个青壮年男女每年缴纳人丁税一百二十钱,而另据规定,商人与奴婢须“倍算”,即加倍缴纳人丁税。

惠帝六年,朝廷为奖励生育,提倡女子早婚,又定“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

所谓口赋,则是对七岁至十四岁未成年人所征的人丁税,为每人每年二十钱供宫廷用费。

三年前,皇帝刘彻着大农府暂且免除臣民丁口税,现今试行三年之期已然届满却仍国库充盈,甚至每岁公帑多有结余,故也没打算再恢复征收了。

皇帝刘彻与诸大夫策议社福体系时,本是打算每岁从国库去年岁入中取出部分赀财,直接发放给举国老幼,主因还是想以此扩大内需的,实在是近年大汉境内的不少大宗民生物资出现了生产过剩的苗头。

不是老百姓不想买,而是没钱买。

老百姓没钱,朝廷就发钱给他们花,维持市面繁荣,促进工商业持续高速发展,就这么简单。

太子殿下此时却是灵光乍现,想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妙法。

“不妨每岁从国库岁入中取出半成,存入三大钱庄,依定存五载的半成利钱,以此分发给举国老幼,首年或许不免微薄,然若年年如此,依着国库岁入连年暴涨的势头,有个十年八载的,怎的都能攒出千万金,则每岁利钱就超过五十万金,则举国老幼每岁皆可分得两三百钱,且日后还会逐年增多,岂不美哉?”

太子殿下如是道。

贤王刘非闻言,抚掌赞道:“殿下此计甚妙,如此既能解去各大钱庄的金银储备匮乏的困局,朝廷亦能用利钱惠及万民,实乃两全之策。殿下仁德贤明,百姓幸甚,社稷幸甚!”

东郭咸阳偷偷瞄了眼皇帝陛下,亦见龙颜大悦,又想到国库每岁积下的大笔余赀留着也没甚进项,觉着拿出半成岁入存入三大钱庄,收些定存利钱倒也不错,故也就没再发话。

群臣皆是惯会观风向的,此时见得几大巨头的神情举止,就晓得他们已认同殿下的提议,朝议的主旨也就由预防金融危机的爆发,转向了研拟如何构筑那甚么社福体系,创设育幼基金和养老基金了。

少府卿陈煌更是懂得拍自家“少主”马屁,言称少府钱庄愿在吸纳这两项基金入存后,给付国库高达每岁七分的高额利钱。

贤王刘非和国舅田胜亦是纷纷跟进,这可是块大肥肉,且是年年有得吃,一年比一年更肥,可不能让少府钱庄独吞了去。

第五百七十章 佛国寻衅第二百九十八章 无心插柳第七百八十四章 未来婆家第五十六章 西出狄道 第三百八十九章 意欲突围第四百九十七章 霍氏去病第三百九十三章 陪伴娇妻第七十一章 所谓伊人第四百六十六章 少妃有孕第三百七十四章 意欲亲征第八百三十三章 竹马青梅第八百二十七章 如此母子第六百九十九章 漠南筑塞第三百五十七章 刘舍辞官第七百八十五章 上元佳节第三百七十八章 抵达云中第七百四十五章 泰安随任第一百六十章 慑服中原第八百零四章 及笄待嫁第七百八十七章 远徙万里第三百一十九章 下旨推恩第一百零六章 播下种子第四百五十一章 鸣炮贺寿第四百零三章 春满人间第三百五十四章 亲王选妃第八百零二章 教宗为质第二百九十四章 帝后大婚第三百八十四章 皆是阴狠第七百零七章 赴滇迎亲第七百零六章 考较太子第五百六十五章 信号传输第八百一十八章 寄子归乡第六百五十五章 所为何来第八百一十章 天罗地网第三百七十七章 安排妥当第六百六十四章 双拥基金第八百一十三章 武刚战车第六百四十九章 父爱无言第二百一十四章 挥师出塞第三百七十七章 安排妥当第四百七十六章 惊见罂粟第二百八十九章 偶染风寒第二百六十九章 拜谒公婆第三百三十九章 虽远必诛第七百七十章 家族利益第六百三十四章 天文学说第一百九十二章 惊天大案第五百三十八章 寒门虎子第三百四十八章 乌孙灭国第七百三十六章 少年志气第五百七十六章 特殊赌赛第六百二十三章 腹背受敌第六百四十章 血祭之年(中)第七百零一章 滇王更迭第五十二章 南山稻田 第四百八十五章 齐山婚事第二百九十六章 暂缓圆房第五百八十三章 但求苟全第四百九十七章 霍氏去病第八百三十五章 不务正业第六百一十六章 得妻如此第一百七十五章 东郭农丞第一百七十九章 唯才是举第四百七十五章 漠南牧羊第四百七十八章 对马清倭第一百三十二章 董事会议第三百零二章 文教府司第六十五章 雁门行商 第四百八十六章 扬帆远航第三百二十五章 葡萄引战第七百零六章 考较太子第三百三十三章 两代医者第四百七十二章 窦后崩殂第七百三十四章 固有疆土第一百二十一章 骑兵对决第二百七十七章 建设兵团第三百二十三章 难得糊涂第七百七十七章 安息认怂第五百七十四章 劳工权益第四百七十二章 窦后崩殂第四百九十四章 大军集结第二百九十七章 经略南越第四百八十七章 属国三等第四百七十三章 身后之事第三百二十七章 蹴鞠联赛第七百四十八章 见见族嫂第六百九十七章 发展代价第五百零二章 增设预学第七百四十章 购奴门路第八百零六章 储君大婚第七百五十二章 东风客运第四百四十三章 东郡油田第一百零九章 将门犬子第八百二十七章 如此母子第七百九十七章 归家省亲第五百四十章 凤翔珠宝第六十六章 生化作战第二百二十七章 秩俸改制第四百八十一章 赵王西巡第五百七十四章 劳工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