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章 上升渠道

“汉人移民得靠自觉,我也不能强制迁徙。”

徐世杨摇摇头,对儿子说道:

“外蕃、庶民、奴隶都好说,汉人能有多少去葱岭以西的,得看你们秦国愿意给什么政策。”

“呵……,我们给再好的政策,还能有帝国的政策好吗?”

徐代炫苦笑着摇头:

“汉人去辽东是直接分地,去河中府也是直接分地;去辽东能分个扶桑女人,来我们河中府最多也是分个帕尔斯女奴,怎么?帕尔斯的白奴比扶桑奴更合百姓口味?”

那倒不见得,这个时代的汉人审美观并不觉得白种人更好看,其实也不觉得白种人比黄种人更白。

“所以你们还得从别处想想办法,别总是土地女人的,这些东西国内都不缺。”

徐世杨提醒道:

“但是国内想要提升社会地位,远比秦国难得多。”

帝国太强了,灭交趾,战场伤亡不到一千,反倒是水土不服造成了几千病伤。

这次灭大理估计也不会有太大差别。

战场伤亡极小,对帝国和内阁来说是好事——至少抚恤金可以少发一点,战争费用自然也会少很多。

对官兵们来说,这件事就只能说有好有坏了。

比如,想要在战场上获得足够的功劳,提升自己和家庭的社会地位,现在比十年前难得多。

那个时候,一个女真甲兵的首级就是一个功劳,杀够十个敌人,或者几次完成上级交代下来的任务,公民资格就能到手,若是运气好或者确实英勇,几次大战下来混个低级的贵族其实不算难。

但现在肯定不行了,在交趾那样的战场上,杀一百个敌人,也不会让你被称赞为勇士,因为这实在太正常了。

军功难以获得,别的方面获得功劳的难度也相应的增加了,目前的帝国,一个18岁刚刚成年的普通庶民,估计能在二十年内升成平民,再花二十年升级成公民。

而奴隶,如果运气够好,花一辈子成为庶民就算不错了。

也就是说,虽然徐世杨不断努力,但帝国的阶级仍然在固化,老百姓向上的流通渠道在变窄。

这是十分危险的趋势。

“父亲的意思是,如果我这边能够在功勋上有更优惠的政策,内地会有更多人自愿移民?”

“难道不是吗?”徐世杨笑道:“随着帝国越来越稳定,想在政治地位上提升自己已经变得越来越难,但你们边疆不一样,虽然属国左官、贵族比国内低一点,但总归是比平民老百姓好不少,那些国内的游侠少年之类,想靠军功提升自己的,到你这里来似乎更好一点。”

另外,帝国虽然上升渠道变窄了,但下降的窟窿还是那样,汉人犯了罪,只要不是死罪,受罚降为庶民是正常现象。

贵族们每代也要递减爵位,公民的下一代,如果没有足够功劳就要成为平民。

所以,最近,徐世杨一直思考如何重新拓宽底层人民上升的渠道——在获得军功已经越来越难的情况下。

也许,通过教育提升是个好主意?

徐世杨打算在各省铺开高中教育后,制定新的政策,把所有高中毕业生直接提升为公民,给受过教育的新一代更高的起点。

这样对劝学也有很大好处,对推行新式教育,夯实科技基础也是一样。

徐世杨知道,在他来的那个时代,国内有很多人特别讨厌并反对应试教育,提倡素质教育、快乐教育。

他不想知道那些人处于什么目的,不过他认为华夏帝国还没发展到那种地步,他必须大力提倡应试教育,并以此为Z治正确普及全国。

除了教育之外,另一个底层上升的渠道,就是各个属国。

特别是那些国内和平生活的不安定因素——大侠、游侠、豪强、武林高手、甚至青皮打手,徐世杨打算把他们打包全踢到属国去,向外敌宣泄他们无法平息的豪情。

“你制定政策,我暗示内阁帮你们宣传。”

徐世杨说道:

“有心军功的人,我会尽可能帮你们属国搜罗来,这大概是最好的办法。”

“还有,我即将再次出发,那些江湖人士,我想办法把他们送来,别的我就帮不了太多了。”

“再想要更多人口,需要靠你自己,最多我再给你点外蕃人口。”

徐代炫笑着说:“听起来,那些江湖上的名门大派似乎要倒霉了?不过挺好的,国内不喜欢这些不安定因素,我这里却是十分欢迎。”

“儿子在这里谢谢父亲支持了。”

……

华军在南洋和大理两条战线上的进展都十分顺利。

与三佛齐的汉裔会师后,楚王请伴随部队出征的前周小皇帝册封三佛齐王梁道明为正式的三佛齐郡王。

然而梁道明本人并不傻,他虽然接受了三佛齐郡王的册封,却又要求楚王亲自册封他楚国的爵位。

显然,在南洋的汉裔们眼中,前周已经是过去时了,小皇帝的册封位置在高也是一钱不值,反倒是徐世松这个楚王代表华夏帝国的属国的册封,有价值的多。

徐世松很是失望,但事实如此,没办法的情况下,他作为华夏帝国的亲王,又不得不册封南洋汉裔代表梁道明为楚国的伯爵(亲王能直接册封的最高爵位)。

这次的册封倒是让汉裔们安心了,之前他们一直担心帝国也把他们这些海外求生的遗民当做弃民呢。

现在好了,担心是多余的。

会师之后,帝国海军经过短暂的休整,与楚军分开,他们的任务是攻打满者伯夷的属国麻六甲王国,接下来对满者伯夷的征服,需要由楚军单独执行。

当然,攻击满者伯夷的属国,本就是减轻了楚军的压力。

共和1797年11月初,华夏海军陆战队在麻六甲地峡的吉达登陆,然后迅速包围麻六甲王国首都满剌加。

华军并未急于攻城,而是始终围困这座防御单薄的城市,等待麻六甲王国的军队回援。

这种明显的围点打援战术十分成功,11月初五、初十、十四三天,海军陆战队连续歼灭三支援军,消灭大约3万敌军。

之后才在十五日发起对满剌加的进攻,并在当天攻克这座城市。

第105章 背叛第142章 谈话第112章 坞堡血战3第572章 北行记4第106章 哨骑第670章 大周孤忠1第416章 扩张第502章 新一年1第41章 矛盾第221章 破庄第433章 仙酿第757章 尚需继续前行2第260章 战黄河3第221章 破庄第697章 吉尔吉斯山2第653章 宣战第686章 封禅第568章 北行记3第528章 坏消息第669章 金陵之战,其实没打起来2第155章 时局图第155章 时局图第130章 破莒州1第6章 胜利第402章 帮助高丽重组军队第187章 赴宴第616章 兴灵3第198章 回程第349章 屯垦村猛回头 作者:陈天华第535章 大同城下第633章 南下2第181章 杀鞑子去喽!第432章 从容第176章 黄河大侠第747章 株连第444章 烽燧第696章 吉尔吉斯山1第244章 局势第638章 孩子们第347章 海军第457章 生女真第7章 欢呼第67章 粮食第331章 政策第641章 分割扶桑第623章 西域诸国1第356章 巨变第169章 招揽第37章 人生大事第260章 战黄河3第406章 徐世杨的野心第270章 反击1第305章 兵变2第475章 和平第593章 反华夏包围圈第330章 占领第702章 南征2第726章 天子第726章 天子第163章 镇邪第359章 炮击第585章 陇西之战1第447章 破村第3章 女孩第44章 菜鸟第604章 突变1第585章 陇西之战1第544章 军改1第82章 文与武第624章 医药第201章 朝阳第356章 劫掠1第579章 江淮防线第73章 内讧与速度第94章 李逵斗解珍第201章 朝阳第749章 周史案第215章 祝家庄2第530章 少年兵1第97章 兄弟并肩第381章 狙击手第82章 文与武第233章 天下3第370章 弃守第149章 双屿港第375章 威胁第356章 劫掠1第689章 碎叶-河中1第227章 留人第196章 开始变了第126章 生产第409章 龙仁之战1第382章 背叛第117章 胜利第217章 祝家庄4第535章 大同城下第52章 炮灰1第330章 占领第525章 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