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迪的这一系列骚操作,暂时是把黑翼教在荆州的势头给转移出去了,虽然账面损失不小,但财大气粗的他还承担得起,反正这些年一直在悄声放水,今年辛苦一些,多放点就是了。只要把这些祸水置换走了就行,都是值得的,到时候就算出问题,也是在那个底特律。
眼下消停了不少之后,王迪一边让谢天继续负责黑翼教的业务,渗透打探内幕消息,一边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对“新生”的东吴改组上面。
虽然说把东吴中央台面上的事情都交给了李流,但是,那也是自己在后面布置好了以后,否则,李流非得崩溃不可,这一点李流也是心里有数,自己也做了说明:只要机构搭建完毕,保证一切运转正常,不偏离路线后,玄通你就可以大展拳脚了。
这里说的机构不是内阁(对于内阁,王迪甚至很是大方的告诉了李流:未来的内阁成员有几个人,都是谁,全都是你说的算,当然,人数别太多也别太少,6—9人为最佳。王迪相信李流不会乱来,一定会考虑周全,大不了最后自己出来收拾烂摊子好了),而是政府部门。
尤其是中央的政府部门,不改组不行了。
东吴的中央官制,丞相,名义上是百官之长,但实际效能是仅仅管理例行政务,往往不参与重大政务的决策,起到重要作用的是大司马(或分为左大司马,右大司马)、上大将军、大将军等内朝将军,这些将军外则领军,内则领政,是事实上的宰相;
三公废置不常,除授因人而异,前期为六卿、永安年间开始为九卿;
225年改太常,太常置博士;初置郎中令,后改光禄勋,有三署中郎将、领三署郎,还有羽林督,绕帐督、帐下右部督,皆领卫兵。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少府诸卿建置均与曹魏、蜀汉同;屯田各郡置典农都尉,统辖属县,职如太守,典农都尉掌管军粮,不属于大司农;孙权初年还设左节度,专掌军粮会计;
尚书分选曹、户曹、左曹、贼曹等四曹;
中书监设中书令、仆射、丞、郎、令史等;
御史台设御史中丞,督军粮御史及监农御史,又置中执法,左右执法各一人;
……不仅历史上,孙皓在的时候,虽然是按照王迪的建议超前搞出了内阁,改组了中央军,但中央的官僚机构也都保留了下来,甚至后来还无师自通的为了平衡各大派系,架设了越来越多职能重叠的政府部门,比如战时经济管控司、战时农业产量稳产增收司、战时矿业部门审批管理司等等,这就导致,虽然是因为战争的破坏,很多部门都成了空架子,实际上没有人了,就连世家与宗室的矛盾都因为人死的差不多了而相处的很和谐(除了孙皓的“儿子”以及孙苗这一系,孙家已经没有人了,当然,世家也没好到哪里去)。
但是,王迪,要收拾的,要拆掉的,就是这些空架子,因为只要经济恢复发展了,人口上去了,这些政府部门迟早被填满,那个时候再动刀可就晚了。
他最鄙视的就是官场上那种做官不做事的恶劣风气,重床叠屋的,机构越多,事情也就越会搞砸,尤其是乱七八糟的各种战时什么什么司,简直就是沙雕一样的存在啊,本来就有管经济,管农业的部门,你搞出这些战时机构出来,让原本就存在的部门怎么办?
事情就是那么多事,管事的人多了,只会导致拿着薪水混日子的人越来越多,负责做事的人越来越少;出了事甩锅的人越来越多,勇于担责的人越来越少。比如原时空,尚书省原来是有户部的(即专管户口财政),但是,当经(羊)济(毛)困(不)难(够)的时候,为了提高政府部门的办(搜)事(刮)效率,特别设置了盐铁使、户部使、租庸使、国计使等机构岗位,虽然多为兼任的官职,但这导致本来负责这一职能的户部成了闲散部门,被彻底架空,整日里无事可做,而且,因为这些新增设部门多为宰相兼任,一旦出事,当然是户部背锅了。
相类似的还有五代开始设置枢密使(兵部开始打酱油);宋代开始设置礼院(礼部的工作汇报内容开始从礼仪变成以劳动纪律考核打卡签到上班为主)……
总之,衙门越多,效率越低。
王迪都要怀疑孙皓这厮是不是也是一个失败的穿越者了,自己也没传授他什么“经验”啊,这种因事设官,增加编制和部门平衡派系的技能点是谁点出来的啊。
所以,就是要趁着岗在人空的时候,进行改组精简,多余的部门嘁哩喀喳的全都砍掉。
最好的由头就是,这些乱七八糟的这个司那个司的,不都是叫“战时”的吗?既然是战时,那么,就不属于常态化机构,现在不打仗了,以后就算是打仗,也有相关的专门部门负责就是。
第一步是砍,第二步是抄。
抄的就是后来的三省六部制,准确的说,是里面的六部制。
王迪抄的是理直气壮:反正已经抄袭了内阁,就近抄个三省六部制又能如何?再者,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汉成帝置“四曹尚书”,常侍曹、二千石曹、民曹、客曹尚书(“汉成帝初置尚书五人,其一人为仆射,四人分为四曹。常侍曹,主公卿;二千石曹,主郡国二千石;民曹,主凡吏民上书;客曹,主外国夷狄”);汉光武帝刘秀在尚书台设三公曹、吏曹、民曹、客曹、二千石曹、中都官曹等六曹尚书,为六部前身。西晋时,有吏部、殿中、五兵、田曹、度支、左民六曹,属尚书省。所以嘛,这一步迈的也不是太大,扯不到蛋。
于是,在王迪的计划书里面,六部就固定下来: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的长官很有现代气息的部长。六部之下,设司,每部两司,共计十二司(原时空是每部四司,二十四司),司的长官就是简单明了的司长。为了节约人力成本,六部部长就由内阁的里面的内阁总理以下其余内阁大臣兼任——其实,这等于变相的给李流规定了内阁的人数。
怕李流懵逼,还特意叮嘱他:政权初创的时候,不管怎么平衡怎么制衡,怎么妥协退让,都要把吏部、户部和兵部三个部长人选,或者说相应的内阁大臣,控制在自己这边。王迪相信,就凭自己在后面给李流站台,其他人不会有什么反对意见,而且,只要牢牢把控住这几个部门,也不怕别人有什么反对意见。
如此一来,内阁也就有了尚书省的意思。
门下省,原为皇帝的侍从机构,南北朝时权力逐渐扩大,北朝政出门下,成为中央政权机构的重心。隋唐时与中书省同掌机要,共议国政,并负责审查诏令,签署章奏,有封驳之权。王迪准备令其职能收缩,既然是侍从机构,那就不要做出圈的事情了,专职负责皇帝陛下,孙皓的“儿子”孙文一切起居和安全事务就行了,从国事中剥离出来,如此,也是为了让李流安心一些,感觉少了些掣肘(必要的制衡是要的,但不是通过这一点)。
中书省,曹丕始设,掌管机要、发布政令的机构。隋唐时期成为全国政务中枢。到了宋,中书省与门下省合并为一个机构,曰“中书门下”,掌握行政大权,长官为“同平章事”即宰相,其与掌管军事大权的枢密院合称“二府”。这个部门,被王迪彻底的砍掉了。
其余的乱七八糟的小部门也都被王迪合并同类项,归到了内阁下属的六部里面,而且还告诉李流:六部十二司的人事问题全有他负责,十二司的编制人数也有他负责敲定(初期一定要少,后期可以适量增加,但,够用就行是第一前提),凭借着战场上的武勇,官场上的充分放权,就是要让李流在最短的时间内树立起权威来,这也许不是最好的办法,但,是眼下最合适的办法了。
当然了,还有一环也要做出改变,改组的最后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