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武装七步论

一支武装力量要想循序渐进的发展起来,第一步是要有士兵,第二步是有装备,第三步是有训练,第四步是有远大的目标,第五步是有现代民族主义和现代国家精神的觉醒,第六步是有现代军人的军事素养和集体、民族、国家荣誉感,第七步是有整体性的军事作战理论。

在这一系列的发展步骤中,第七步才是决定一支部队是否属于一流的最为关键的一点,确切的说,第一流的部队一定要有第一流的军事理论,正如《制胜的科学》之于苏联红军和pla,正如《战争论》之于德军,正如《海权权》和.富勒的《战争指导》之于美军。

单独以pla而言,在解放战争期间,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苏沃洛夫的“观察、快速、猛攻”和集中优势兵力迅猛歼灭敌军的军事理论就不断被贯彻到每一个细节,此后在朝鲜战争、对印自卫反击战、对越自卫反击战中,pla还是继续在贯彻这一理论。

宋彪最欣赏的军事理论莫过于《制胜的科学》和安托万.亨利.约米尼的《战争艺术概论》,至于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宋彪是既赞同,也不是完全赞同,这大约是因为克劳塞维茨在立论基调的第一句就反驳了孙子关于“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思想。

宋彪觉得自己的运气很不错,这么短的时间就组建了自己的武装力量,还有充足的武器装备扩张,他想,他现在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训练和目标,必须要给这支武装力量找到一个合适的舞台和价值,让他们证明自己,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发展下去,否则还是会沦为土匪和二流军阀武装。

单独考虑这支武装的近期作战目标和发展方向,宋彪眼下有两个选择,一是想办法跟沙俄军队联系上,要一笔援助打汉奸和小日本,若是运气好,关键时刻发挥一把,说不定能杀死几千个小日本;二是立足眼前的基础,继续招揽人,慢慢发展,不急于和小日本硬碰硬。

第二个方法更妥当,因为他这边的人手都还没有经过正规化的训练,作战素质连土匪都不如,肯定不是日军的对手,几个回合下来就能被日军打的找不到北。

宋彪手里有四挺马克沁重机枪,如果有俄国人帮忙,弹药肯定不是问题,他手里毕竟有点钱,再买几挺也不是问题。何况他还有四百支温彻斯特m1897霰弹枪。

一战之时,德国当时已经有了第一代的冲锋枪,可第一代的冲锋枪在m1897面前完全是毫无优势可言的。因为美军士兵大量使用m1897,德国甚至要求用国际法和国际条约限制这种武器在战场上的使用。

这种枪实际上是可以多买一点,价格也不贵,至少相比五六千银圆一架的马克沁要便宜非常多。

如果只谈家底,宋彪知道自己实际上是有能力跟着俄国人干一票的,但他绝对无心改变日俄战争的结局,顶多是希望双方打的更加惨烈,日本虽然获胜,却胜的更加悲剧。

话又说回来,他自己当了三年的兵,凭良心说新兵入伍不练满一年,送上战场基本等于做炮灰,如果战争打得像对越反击战那么惨烈,能有一半新兵活过第一个月就算是很不错了。

即便是这一年训练期还得看你怎么练,像民国军阀、国军和共军中前期那种训练水平,练三年也是一群废物,基本就只能挖个战壕趴在里面射击,一吹冲锋号就呼啦啦的直冲上去堵机枪眼。

雪一直昏天黑地的下着,北风又冷又疾,在洞外撒泡尿都能撒出个冰柱子,谁也不能出洞,柴火只能省着用。

这几天的时间里,宋彪就一直在二狼洞里教大家熟悉现代步枪的特点,用日本三十步枪操练射击,这一时期的步枪大致都有相同的瞄准方式,步枪表尺的调整方式也基本一致,精通了一支枪就能随意操作其他步枪。

当兵是一个技术活,练兵更是如此。

现代步兵的训练大体分为四个方面,即基础训练、体能训练、作战训练、战术训练,基础训练主要是调教士兵的组织性、服从惯性和基础作战能力,作为一名军人,体能训练才是基础,而作战训练是职业化的开端,战术训练则能有效提升士兵和部队的作战能力。

如果采取正规化的共军新兵训练规程,考虑这些马帮弟兄的基础教育水平,宋彪至少要用三个月的时间才能将他们磨练成型。

面对这个残酷的现实吧,大家眼下都是马匪,宋彪单独设计了一个射击速成教程,除了小部分的基础队列和战术规范训练外,教一教射击规范动作,讲解基础工事的原则,其余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让大家在操练枪械,不仅是练三十式步枪,其他的纳甘左轮手枪、温彻斯特霰弹枪、马克沁机枪和手榴弹都练,不求精,只要求大家知道如何使用,力图在最短的时间里让大家变成合格的土匪马贼。

宋彪也在洞里练习骑马,在东北想要做个山爷,不会骑马真是个罪孽,就像交警不会开车一样惨淡。马帮的这些马都是吃苦耐劳的类型,倒也不难骑,最适合他这种新手。

闲暇之时,通过自己的观察和闲聊,宋彪逐渐对马帮的这些弟兄们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关东马帮一般只有十来个人,队伍太大既不好管,也接不到那么多的大生意,宋彪所遇到的这个马帮就是临时拼凑而成的,生意是赵庭柱从俄国人那边接到的,可赵庭柱只有几匹马,接不了如此大的生意,就去找老金头和老郭头商量,大家组了一个大马帮一起运货。

所以,老郭头的重伤和郭二冬之死才是宋彪如此快速拉起一支队伍的关键,因为老金头当时管不住张亚虎、杨铁生那帮人,等到大势已成,大家都想要入伙分现银,老金头就真的没有办法了,总不能和宋彪这帮子新土匪翻脸。

宋彪猜想老金头估计是怕他一口气将那些马都拉走,毕竟他刚出道,未必会讲究道上的规矩,而这些马可都是老金头养老送终的本钱和全部家当。

人都是非常现实的。

队伍是拉起来了,可这毕竟不是一支革命队伍,没有革命的号召力,除了图谋生计,赚个现银捞实惠,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一些想法,只有将每个人都分析到位才能掌控住大家,这是宋彪的一个感觉。

这帮人中的老金头、老郭头、赵庭柱、杨铁生和张亚虎五个人是非常关键的,前两个是老帮头,后面三个是平时负责干实事的人,人缘好,年轻力盛,有号召力。

郭二冬一死,老郭头又生死难料,老郭头这边的人马基本跟着张亚虎和李二狗,老金头的伙计都跟着杨铁生和赵庭柱,宋彪让大家自己推选队长的时候,三人各有十来号兄弟支持。

人在关键时刻还是需要一些特殊的营养和补充,宰杀了两匹死马烧汤,原本奄奄一息的老郭头和那几名俄国伤患都渐渐好转起来,这几天里的气色也越来越好。

营养很重要。

这天上午,大家继续将封在雪堆里的冻马肉取出来烧汤,烧了好大一锅,宋彪披了一件灰呢子军大衣,穿着一双俄国人称之为“uly”的粗羊皮雪靴,坐在火堆旁边想心思。

还是李大憨负责烧汤,杨三桂负责照顾病员伤号,其他人各自跟着自己的队长把玩各种枪械。

坐在火堆旁边,宋彪用柴枝拨弄着火苗,心里默默寻思着地下库区的事情,这些天都在下大雪,他一直没有机会去处理这个问题,他希望是早点过去,也不带人,就算是要花个四五天的时间也得将库区的过道填平。

那个地方本来就极其偏僻,深藏在老山岭里,当年选择在这里建库区和发射井就是看中这一点,如果再埋上土覆盖起来就更为安全,应该不至于被人发现。

即便如此,宋彪觉得自己都必须时刻注意警惕,因为他是基地在这个时代的最后一名哨兵。

他总觉得冥冥之中有一种使命交给他,他必须保护好这个库区,确保它们不落入日本人和俄国人的手中,如果是给日本人发现了,那将是整个世界的灾难。

仔细想一想,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库区里面的东西实在是太多,核弹头、洲际弹道导弹、计算机、光纤技术、分导技术、制导技术、集成电路、继电保护、低压电气柜……如果有一个强大的技术团队负责对这些东西进行反向研究,所产生的效应将是异常可怕的。

别的不说,光是那几道库区大门就是真正的硬工业,搞懂了大门的均质装甲技术,坦克的防护问题就解决了。

“守护浑江”是历史交给宋彪的使命,因为只有他一个人知道这个使命是多么重要。

宋彪冷峻的思考着这一切。

老金头又有点不知趣的走了过来,坐在宋彪旁边抽起了旱烟,和宋彪提醒道:“大当家的,我看这雪恐怕是要停了,下午就差不多了,估计能消停一段时日。您看是不是派一队人出去找那帮跑掉的俄国人啊,那帮人对附近一无所知,在野外遇到这么大的雪,肯定都冻成了冰人。好歹也是十几杆枪呢,说不定还能整出一小笔现银来,如果我记得没有错,那里面有个官还挺大!”

宋彪一抬眼帘,也想了起来,那帮俄国人中确实有一个穿tu露p式黑色军大衣的人,这种黑大衣是用熊革和黑羊呢绒制成的,只有在远东一带有皮匠会做,价值不菲,不是每个俄国军官都能买得起。

据赵庭柱说,这种军大衣只有在海参崴才能定做,一件需要数百卢布,基本只有海参崴地区的沙俄远东驻军军官会买。

宋彪点点头,道:“我带着赵庭柱去一趟吧,万一遇到战斗,大家还没有那个水平应付。”

老金头抽着旱烟吞云吐雾,答道:“大当家的,您要小心啊!这笔买卖可是大生意,估计日本人还盯着呢,他们死了那么些人,说不定还会派人来找的。”

宋彪思量片刻,道:“找是会找的,但也不会大规模的搜索,毕竟现在是和俄国开战呢,顶多就是一些小队伍外出。我倒觉得日本人会让土匪帮忙,这一带除了刘铜炮,其他还有哪些土匪?”

老金头道:“那倒是太多了,在浑江和通化一带有名有号就有四五家,没有名号的简直数不过来。只要你有枪,五六杆枪就能在关东做个山爷寨主,即便是像刘铜炮那种实力的大山爷,浑江这个地头上还有,红土崖的郭四爷,那也是七十多杆洋枪的队伍,不好惹啊!”

宋彪哦一声,并没有将这种队伍太放在心上,道:“行,我明白了。”

他也起身走到洞外大致看了看天气,光线比前两天要好一些,雪也小了一些,关键是风小了,说明这股大寒流即将过去,下午真的就能出去活动一下。

第191章 钓鱼岛属于中国第270章 领导亚洲第350章 谁都不可能退缩第73章 红土崖(二)第131章 因为独裁,所以臭味相投第127章第150章 死个王爷怎么办?第259章 两弹一星和中法同盟第42章 黑沟台会战(一)第160章 东北骑兵(一)第297章 为民族而战第147章 满人又怂了第175章 君权神授第219章 打白条的1170吨黄金第348章 宣战之前(下)第230章 幸运与不幸第328章 有钱才是霸主第281章 万达丰第284章 去殖民化第127章第303章 上将蔡锷第121章 秋山真之(一)第344章 只要一个理由第337章 最孬,没有之一第328章 有钱才是霸主第50章 八千匹马,抢了第266章 乔治国王第247章 即将成为名将的新一代第161章 东北骑兵(二)第352章 核武第217章 波兰,大波兰第3章 制胜的科学第245章 下南洋第204章 北四省第139章 日本之尴尬第300章 视察东北(一)第244章 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第400章 敲诈,勒索,利益至上第146章 奸佞小人第330章 礼,国威也第193章 战略第55章 库罗帕特金总司令第269章 两代人的不懈努力第32章 晖春马帮第25章 又要杀人越货了第168章 光复革命之炮轰山海关第94章 辽阳会战(三)第113章 二期整训第204章 北四省第239章 玉溪与霞飞第25章 又要杀人越货了第191章 钓鱼岛属于中国第233章 华盛顿条约第21章 牛家堡的基业第304章 战争如棋第119章 去文工团吧,舒萱妹子第37章 先杀日,再杀俄第118章 舒萱小姐第305章 宿离山下第244章 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第87章 三道沟夜袭战第82章 新师团的豪华阵容(二)第150章 死个王爷怎么办?第221章 致命一击第187章 中日辛亥战争第169章 非战而屈人之兵第140章 日本就是个悲剧第186章 华皇训政第15章 刘铜炮的阴招第179章 屠满第104章 东三省总督第66章 再回牛家堡第203章 这一年,一战之前第157章 东北海军启航第177章 统一,再统一,宋教仁第208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79章 欲强国先强己第188章 渡江吧,决战第101章 恐宋症第195章 海防和疆防第344章 只要一个理由第12章 关东胡子第211章 最忌讳的那场大屠杀第55章 库罗帕特金总司令第80章 布鲁西洛夫上校第318章 实力至上第312章 想象一下第223章 自由价更高第131章 因为独裁,所以臭味相投第314章 有爱有野心第320章 最忠心的人第147章 满人又怂了第193章 战略第91章 真金白银第85章 善意的安排第337章 最孬,没有之一第310章 有何所惧第275章 彻底乱了第40章 沈旦堡第125章 光复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