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派的武功虽然算不上天下无敌,但也自有其独到之处。丁一自己苦练多年颇有成效,如今放在江湖上也能算是一流高手!可对于他教导弟子,却实在让人不敢恭维!
自从当年回到本门之后,丁一向来效仿昔日三义门莫仙颖训练门人的方法,可他自己一不通兵法,二来武功又远远没有莫仙颖的修为,所以最终反而画虎不成反类犬!
若未央思考着要为罗浮门下弥补缺失,让丁一吩咐弟子都停止按照原先的方式练功,开始努力修炼内功扎稳根基。另外又从他们二代弟子中选出了八人,除了丁一的两子一女,还有曹英的儿子,另外还有两人各自推荐了自己资质最高的徒弟凑齐八人!
只不过对若未央来说,教人其实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他本身天生具备了母亲传授的深厚内功,加上自幼修炼一清气功,本身的功力根本已经不是任何人可以祈望的地步。再加上他绝顶的天赋,以及从小和大自然之间的充分接触,造就了他独特,武林中前所未有的武学秘境!
就是因为具备了这些别人所无法拥有的天赋,让若未央可以讲武学发展到一个人类难以仰望的境界!
但问题是这些却都不是能教会的,索性若未央倒不像父亲那样缺乏耐心!为了方便传授,他会先把武功招式在自己心里一遍一遍演练,寻找一个可以让别人更容易明白的方式,也是为了自己能更加清楚再去教别人。
相比起来,所选出的八人里倒是丁倩和曹英之子,曹希的天分最高。于是在教了八人八卦剑阵之后,看他们记熟,若未央就让叶灵去督促其他人,自己则带着两人单独教授两仪剑法!
若未央从来不介意把自己的武功外传,因此也从来没避讳过谁。而丁一和曹英两对夫妻,对孩子能得名师指点当然都很高兴,所以每天都会亲自来看。
“这套两仪剑法在江湖上原本并不是非常有名,但很多门派都在此上下了很多功夫!如:武当、终南、华山等门派都有各自的两仪剑法!可说近几百年来的武林各派,这两仪剑法运用最巧妙的就要数昆仑派了。可是如今的昆仑派已经今非昔比,其他门派中也未能在此剑法之上更有建树!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并没有人真正去琢磨透着两仪剑法的精髓……”
见两个孩子都是一脸不解,丁一沉吟问:“公子!两仪剑术从大体上好像和其他剑阵并没特别的区别,都是要用剑的两人互相配合,互为辅助吧?”
若未央点点头道:“大体如此!但如八卦剑阵,只要阵法中的八人各自步伐扎实稳定,剑法熟练。只管用自己的全力,其他的并不需要特别追究,因为最简单的道理,八个人本身从人数上就已经很有优势了!而两仪剑法的精髓,却并不仅仅在于表面的配合,而在于彼此要心灵相通!因为两个人如果要对付大多数的敌人,首先人数上并无优势,那么就要一而二,继生万象!所以两仪剑法主要注重的就是彼此默契,互为攻防。只有两人心意如一,才能将招式幻化无数,兼顾四面八方……”
说着,若未央抓过两人佩剑,双手展开,时分,时合,此攻彼守,此守彼攻。每一招一式衔接流畅,变化万端。
丁倩和曹希年纪轻还罢了,可丁一四人看着都不禁大惊失色!
一套剑法用完,若未央看着两人道:“你们想练好这套两仪剑法,首先就要彼此增加熟悉和默契,彼此两心如一。出手的时候如同一人,都要在同一时刻了解对方的意图,看清对方的处境。只有这样才能互为辅助,最大限度发挥威力!”
丁倩听得嘟嘴道:“若公子!你说的我好想还是不明白,要怎么才能两心如一呢?我怎么会知道他心里想什么?”
若未央微微一笑道:“如果容易,也就不需要苦练了!现在开始,你们两个人一起练功。记住,练功的时候要尽力做到出手完全一致,到可以同时完成一套剑法的时候,再转过来一人顺序使用,另一人反向使用,然后再反之!这已经是我想到最简单的练习方法,最后的成效如何就看你们自己了!”
丁倩听得一脸苦相,曹希心里也并没多大信心!而丁一四人听着心里却在暗暗努力领悟,想着就算若未央在的时候孩子不能学会,以后自己也可以提点!
不过想也的确!毕竟是人心各异,想要达到两心如一,毫无分差的默契,实在并不容易!不够与其强求同心,倒不如先努力学着行动的协调统一,加深彼此了解。一个人知道了另一个人的习惯和优劣,施展的同时互相弥补同伴的缺点,形成一个几近完美的整体。
实际上又天分当然会事半功倍,但天分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随意具备的。所以在某种程度上,熟能生巧,肯努力下功夫的确更加重要!而且注重配合的事情上也可以吸取更多自身并不具备的优点,并且由对方了解并指出自己的缺陷,实在是一种互利互惠的好方法!
不过对于一些特性过于鲜明的人,虽然天分很高,却因为和外界格格不入,不能及时察觉自己的缺点。就算同样自己关起门下苦功,但也难免会在某些地方上偏于固执!
就像莫隽,事实上他不能说没有天分,甚至也可以算是少有的人才!只不过他一直过分依赖自我,想把所有人都当成垫脚石,但却忽略了自己是否真的有那个资格?如果根本不了解的人,又怎么能对其进行任何设想呢?
莫隽明白朝阳公主帮自己决不是仅仅因为顾念旧情,更不会是什么义气!但既然反正是互相利用,其他的暂时也不用太较真了。
可无论如何,莫隽明白朝阳公主的确处于自己上风,因为至少目前是自己有求于她更多!可是自己无论何时才能有机会反客为主,首先一点就是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那样才能等机会来的时候抓住。
一清气功精妙非凡,当然不是能轻易练成的。而莫隽的内功根基虽然不是很高,可胜在很扎实!而且他从小就得到好几位当代武林名宿的倾囊相授,所学不仅驳杂,而且皆为高妙武学。
以莫隽现在的武学修为,其实并不弱于寻常的一派掌门。可他平日不得不应付三义门的那些琐事,让他确实很难安定下来苦练武功。
朝阳公主为了倭寇之患,借给了三义门是个手下高手。而对于这十个人的身份,三义门中也只有莫隽自己和林易明白!
时近清明,洪仙月早年发愿要位死去的亲人祈福,所以每年都会在祭奠了义子莫仙颖之后,到灵隐寺斋戒一个月。而慕容仙珠不放心老人自己,便每次都是一起去。
这样一来,倒是解放了莫隽,不用担心暗中的行事被发觉。
眼看东瀛武士约战只剩一个月了,听说武林各派暂时推举了白守智作为首领一同前往赴约。但实际上,一切还是由莫流香在后指挥。
自莫仙颖之初,三义门就从来不和武林门派来往,而莫隽也一直继承父亲的作风。如今他虽然还是不想和被人一起同路,但也知道这次的事不是凭自己一己之力可以逞能的。心里犹豫之际,他自然不会去找朱朝阳,只好找来林易商量!
思索着眼下的情形,林易首先考虑的是万一莫隽垮了自己该如何预留后路?
说起来,“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多为自己着想,也根本无可厚非。但要左右逢源,却实在难上加难了……
“掌门!以我之见,此番岭南一行,或许先不要考虑本门能出风头……”
莫隽听了问:“这是为何?如此良机,错过了不是太可惜了吗?”
点点头,林易道:“这个我当然明白,可掌门想过没有?人所共知的一点,要打赢这一仗,无论如何非若未央出面不可!而就算他出面了,可谁又能保证他真的一定能打赢东瀛高手?就算可以,凭此人的心性,也决不能容别人利用。反而如果贸然行动,万一不能引他帮忙,只能是自取灭亡而已!所以我倒是觉得,这一次咱们不如就遂了大流。别人出手,咱们也不少出力。说白了,其他门派如果死十个人,咱们至少也死一两个。好歹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
莫隽听了不禁皱起眉头!和东瀛武士这一战乃是牵涉了整个江湖的大事,如果不去今后就等于要在江湖上除名了!可如果去了,千里迢迢的长途跋涉。且不提会损失多大,如果一点好处都捞不着,岂非连这双脚都太对不起了?
看他犹豫,林易心里一清二楚,沉吟片刻又道:“掌门!人再强也终究强不过时势,现在全江湖都把若未央当成了救星,想凭武功赢过他是不可能的,要设计他却也只那么一个人而已,实在是无从下手!反正江湖上从来不少事端,建功立业的机会大把,何必非急在一时?但反过来看,咱们自己现在恐怕已经就不安稳了……”
莫隽听了奇问:“你这是什么意思?莫非本门中出了什么事……?”
皱眉想想,林易沉吟道:“掌门!这自古忠言逆耳,有些时候有的话或许不中听,可天下事本来就不会太多能顺心顺意,这……”
“哎呀!你、我相交多年,虽名为主仆,可情同手足,有什么话你对我还要顾忌……”
林易点点头,看着他缓缓道:“掌门,恕我直言!以目前的形势看,本门最好的做法就是以不变应万变!首先江湖上月影门的声势丝毫不弱,又出了个若未央,本门论声望,论武功都不足以争一日长短!虽然有朝廷的暗中帮忙,可恐怕……”
“怎么了?有话你就直说……”
“哎!掌门,你、我关起门说话,我也就不忌讳什么了……!朝廷想控制武林的野心可是历朝历代如是,单以近几十年,先有莫流香,再有令尊。他们虽然饱受朝廷拉拢厚待,可从来没真的和朝廷联手过。但如今本门和朝廷暗中往来,这件事一旦传出去对本门实在非常不妙啊……”
莫隽听得一头雾水,不禁奇道:“诶?我说你怎么回事?当初要利用若未央是你提议的,可后来你说是顾虑不周!而如今暗中和朝廷往来也是你提议的,而且这无非是各取所需,就算传出去凭我莫家和皇室的关系也不算什么。”
林易听了不禁尴尬的点点头,苦叹道:“的确!本门需要借助朝廷的帮助,才有希望能在江湖上重建辉煌!但事到如今,事情的发展好像和我们最初的设想不太一样啊!”
“有什么不一样……?”
沉吟片刻,林易皱眉缓缓道:“本来以前我们是希望能借助朝廷的人力和财力扩充本门,但前提是我们也会给予朝廷回报!但最近几天我发现,朝阳公主派来的那些人武功远远在我们之上。而且他们在本门中一直颇为活跃,虽然很少和我们这些主事往来,但和下面的人却都是很亲热!我担心他们这次来,恐怕是另有目的……”
莫隽听了不由皱眉问:“你的意思,是说他们可能是朝廷派来觊觎本门的?”
见林易点头,莫隽心里也不禁担忧起来!半晌问:“那你有什么办法解决?总不能就这么赶他们走吧?”
林易苦笑摇头道:“掌门,如今怕已经是请神容易送神难了!原本我虽然想朝阳公主为人精明,可毕竟还是个小姑娘!可如今看来,她实在是个厉害角色!以前听说她广招武林高手,我只以为是些三流人物,就算有高手也都是凭着朝廷的面子,早就当官去了。可这次拿十个人,我看虽然比不上安老,高老他们,可比我们确实强多了!能招揽这么多好手,掌门认为那朝阳公主真只是为了好武?”
“你是说她一直都有意吞并武林?”
漠然半晌,林易压低声音道:“掌门,有件事因为之前我没有把握,所以才一直没回报。可现在……,其实自从当日武林大会之后,我就已经暗中派人去分别监视若未央和朝阳公主了。结果我发现,朝阳公主也派人在跟踪若未央,而且好像并非一日而已了!”
莫隽听了一愣,蹙眉沉吟道:“若未央如今在江湖上声望日隆,朝廷如果会注意到他应该不奇怪吧……”
“可问题是,除了朝阳公主,还有另外一批朝廷中人在暗中监视若未央。而且,监视他的也绝不只这两路人而已。可所有人,彼此之间似乎并非熟悉,但暗中却又好像有些关联……”
“那会是什么……?”
想了想,林易摇头道:“这个目前还很难说,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加入若未央一再拒绝江湖,不是因为他本身确实单薄名利,那这个人的来头就一定非同小可!”
莫隽听了不禁一愣问:“你这话不是等于和没说一样吗?”
林易缓缓摇头道:“跟踪若未央的,除了朝廷的人都是很多绝顶高手,可若未央这个人却好像是突然冒出江湖的。凭其武功,还有行事风格,绝对不是个山野之人。但如此高深莫测的人物,却还能如此的神秘,掌门可以试想一下会是什么愿意能让他隐藏的如此深?”
沉吟半晌,莫隽突然心里一动道:“他在刻意伪装身份……?”
林易正色点头道:“除了这个,恐怕再也没有其他原因了!不过我也曾找过一些江湖上的包打听,可始终都没法查出他身份!那假如这个人真是出身哪个名门望族,想必一定会有迹可循!不过既然会牵连到朝廷,恐怕就不仅仅那么简单了!”
莫隽看着他心里念头连转,沉吟问:“你是想说,这若未央的来历,可能会与朝廷有关……?”
林易点点头,突然脸上神色大为肃穆道:“如果他真只是什么武林名门的人,或者什么高人隐士的弟子,朝廷会想方设法招揽,但却不需要如此的费尽心力,还要派出不同的人马追踪。可大明建国以来,先是燕王扫北,逼死了建文帝。后来又有英宗和景弟的兄弟相残,再到正德无子,世宗继位都是诡异频出。朱家这江山坐的,可实在并不稳妥。况且先帝继位乃是令尊相助,其他皇族中人岂会甘心?那他们对本门又将会如何看待啊……?”
莫隽点头沉吟道:“你说的很有道理,可这件事和本门,和现在的江湖大事又有什么关系?”
林易苦叹摇头道:“哎哟我的掌门!你怎么不想想,单以朝廷近来四任皇帝,莫流香曾的正德厚看,还与世宗乃是金兰之义。而令尊和世宗之间极多的隐秘之事,穆宗登基更是他一手推动。如此算来,朱家得有多少宗亲恨莫家入骨?而且当今皇帝,难道不会担心本门秘藏什么对朝廷不利的东西……?”
莫隽听得大吃一惊!林易又道:“再说了,若未央初现江湖,居然是和莫畅宁走在一起!而之后天门山上他又故意陷害掌门,这些加在一起难道只是巧合?”
“难道他是皇室中人,这次是故意到江湖上来迫害我莫家的……?”
林易沉吟道:“这恐怕还是言之过早,但朝廷和莫家的关系是在太混乱紧密。如果江山内乱,莫家纵然已经多年远离皇族,恐怕也难免不被牵连!如果有人想谋夺江山,也肯定会首先顾忌到莫家。当今皇上想要保住天下,那也会先想着莫家。如此推断,这件事恐怕八九也不离十了……!”
沉吟良久,莫隽心里大为混乱:“自古以来,凡是牵连了皇家内乱的,从来没有人能有好下场!如果这次真的不幸被你言中,那可真是无妄之灾了!”
缓缓点头,林易沉吟道:“不过如果事情真如我所想,那或许本门倒也不是毫无机会了……”
“怎么说?”
“简单说,有人想夺江山会顾虑到莫家,皇帝想保江山也会注意莫家。表面看在这样的夹缝里确实很不舒服,但岂非正是奇货可居?掌门要考虑的,就是哪边的风向更强。只要跟对了方向,之后未必不会是因祸得福啊!”
莫隽听得有理,缓缓点头问:“那依你看,如今咱们该往哪边倒?”
“所以我才说本门现在该先稳当下来,因为现在江山至少还在当今皇上手里,但若未央如果真是其他皇室中人,那凭他武功和心计都很有希望成事。所以我们目前还不宜轻举妄动,该先看清楚形势才能选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