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 策问勘世道

神京,贡院,三月二十,日落。

嘉昭十五年春闱首场书经试,降下了帷幕。

等到春闱属官收讫试卷,辛劳三日的应试举子,终于迎来一个稍许轻松的夜晚。

春闱首场三天时间,需要完成七道书经考题,时间看似充裕,实则并非如此。

不说七道考题,每道都要独立成文,本就要耗费不少时间。

举子要在三千多考生之中,脱颖而出,名列榜上,可不单是将考题答完即可。

每一题每一文,不仅破题立意,开篇谋局,必须高人一筹,斟字酌句更力求精妙传神。

不然如何能博得同考官、主考官的青睐。

对于每个举子来说,每一篇时文,每一个词句,是否倾其所能,是否尽善尽美,关系到他们未来仕途和前程。

因此,所有应试举子面对考题,无不是绞尽脑汁、倾尽全力、耗尽心灯的遣词作文。

在这等繁重的脑力消耗中,伴随着巨大的应试压力,三天时间会极快流逝。

作为科举最高层级的会试,应试举子比拼的不仅是才华,还有时运、心性、耐心,甚至是身体的强健。

……

从今晨开始,贾琮坐在自己号宿中,听到狭窄漫长的舍巷之中,常传来此起彼伏的咳嗽声,甚至略显沉重的呼吸声。

能进入会试的考生都是举人功名,这世上只有穷秀才的说法,却绝对没有穷举人的道理。

因读书人只要取得举人功名,就迈入士大夫门坎,不仅有被朝廷授官的资格,名下还有一定份额的免税田亩。

只要乡试登第,自有地主富户争先恐后投献土地。

这些入试春闱的举子,有些人成为举人不过数年,有些人却是十几年的老举子。

这些人几乎都颇有家资,常日养尊处优,除了读书之事,都是百事不做,不像寻常穷苦百姓,受得住风吹日晒的辛苦。

贡院的号宿不仅狭窄简陋,而且还是敞开式的,日常难躲风吹日晒,晚上睡觉除了有瓦遮头,和幕天席地没太大区别。

如今正是春末,神京春夜依旧清寒料峭,加上从十八日开始,连下来几场春雨,气温越发有些下降。

那些举子在号宿中过了三天两夜,不少身体虚弱者多少都受了风寒。

在这个时代,风寒可是能要了人命,会试因为持续九日,也没有中途离场就医的道理。

历年会试之中,有举子因为染病过重,被中途停止应考,被人抬出了贡院,这等情形并不算少见。

好在贾琮完全没有这样的问题,他虽出生富贵之家,十岁之后也算养尊处优。

但是,他自小就跟着曲泓秀练气练刀,根基稳固,身体强健。

即便在酷寒的辽东之地,依然能带兵作战,百病不生,绝非普通手无缚鸡之力的举子可比。

因此,首场三日考完,贾琮依旧精神健旺,且首场书经撰文通达流畅,应试的感觉极好,对他而言,九日大比有了好的开始。

贾琮收拾过笔墨,便看到贡院食肆杂役,推着装满吃食的小车,寂寂无声的进入舍巷,但并不兜售叫卖,因为肃静是贡院的铁律。

即便会试这等高端科举考试,朝廷并不提供免费饭食,贡院食肆的饭菜是收费的,不仅味道有待商榷,更以价码昂贵著称。

即便这些应试举子,多少都有些家资,但大多数人都是自备干粮。

贾琮自然不缺银子,但也不碰贡院食肆的菜肴,只是见他米饭气息洁净,花银子买了一些。

又取出五儿、龄官准备的海味南货,各色精致干粮,在号舍的小炉上烤热,吃了一顿舒心的晚餐,然后便闷头大睡而去。

……

三月二十一,东方微曦,天色还未大亮。

贡院登科鼓响起,经过一夜的休憩,无数举子从号宿中醒来,简单整理仪容,静候新的考较。

等到云板响过,春闱属官重新发放正卷稿纸,两名差役照常在舍巷中往复走动,向考生出示会试二场的考题。

会试第二次考较“论”、“诏诰表”、“判语”。

“论”近似于后世议论文,也从四书五经摘段截句为题,但并不要求以八股行文答题,发挥自由较大,难度低于首场书经时文。

“诏诰表”即朝廷官衙各类公文合称,要求士子模仿上位者言行,拟写公文,也是对未来入仕能力的考较。

“判语”相比其他显得有些特殊,即对下级递呈文件所下批语。

贾琮曾听柳静庵讲解上届春闱的判语题例,如:风宪官吏受赃处置、罪人拒捕应对、知情藏匿如何论罪等等。

主要考较举子施政逻辑,以及对大周律法条文的熟悉和运用。

在会试的三场考较中,第二场显得十分特殊,有些应试举子觉得二场考较轻便容易,有些人却觉得摸不准头脑。

前者就如同贾琮这般,不仅担任近两年工部司衙主官,甚至还在兵部观政走动过。

因此,他对官衙流转各类公文十分熟悉,甚至接触过许多兵部、工部上官下发的批示公文。

他作为火器司主官,日常也需对火器司日常政务、城外火器工坊营造等下达指令。

两下金陵侦缉署理大案过程中,他接触过金陵府衙、神京大理寺、刑部等三法司的大量判律公文。

对于各类刑判律法,各类急情处置,也算是个中老手。

再加上这半年苦读应试,更是对大周律法进行精读揣摩,几乎无所遗漏。

因此,二场考试对那些尚未有官身,从未经过衙门政事,只会纸上谈兵的举子,显得艰涩繁难,难以掌握分寸。

但是对贾琮这样的应试举子,却显得十分驾轻就熟。

二场考较之中,论、诏、诰、表各一题,判共五题,共计九道考题。

贾琮只用了三个时辰,就全部写好了草稿,这必定是他三场考较中最轻松的一场。

首日仔细修改过一遍,便早早歇息,第二日又仔细揣摩推敲,最终定稿。

到了第三日晨起,才开始仔细誊录完毕,之后便颇有些无聊,等候着日落时分属官过来收卷。

……

三月二十四,清晨,当贡院登科鼓再次敲响,嘉昭十五年会试第三场,终于拉开序幕。

春闱会试三场考较策问,相对于首场书经时文,二场公文书判,更具备宽宏实用之意。

前朝之时,儒家治学鼎盛,会试三场,一贯以首场书经时文为重,三场策问考较,处在补充辅助地位。

但是,等到蒙古铁骑肆虐中原,前朝遗民大批南渡,李天凌于山河破裂之时,乘势席卷中原,鼎定天下。

大周李氏在战火枭杀中崛起,比起前朝皇族,少了儒家软糜之气,多了经世致用的凛冽之风。

历史车轮拐入大周新朝,也使汉家传承千载的科举制度,发生了许多变动。

到了嘉昭帝登基,其比之大周前代君王,更加崇尚实用之功,甚至对朝臣奏章骈四俪六,言之无物,都觉得十分反感。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天子的处事倾向,自然潜移默化于国家抡才尺度,于是会试三场策问的比重,也随之水涨船高。

虽然碍于科举体系千年道统,大周科举之法,三场策问的重要性,不至于盖过首场书经之学,但已隐隐并驾齐驱。

而且,会试之后举子登榜,便会迎来确定三甲排名的殿试。

Wшw⊕тtkan⊕℃o

殿试为天子主考,而且只考较策问,过殿试者皆为天子门生。

每次会试上榜的举子,多达数百名之多,头名为会元,其后依次排名,以至于和乡试一样,也有孙山末尾的雅事。

但是,会试上榜的举子,即便榜上排名靠后,如有神鬼之笔的策问之才,一篇宏文得天子青睐,成败反转,同样也能金榜登高。

因此,但凡举子心怀青云之志,有独占鳌头之心,无不是精通策问之学。

贡院内三千余名应考举子,在经过了两场六日的考较,点灯熬油,绞尽脑汁,大多数人都已神思疲惫。

但是所有的举子,在前两场考较之中,不管是不尽人意,或者是志得意满。

没有人会有半点松懈,人人心中都牟足尽头,将剩余的精力和希望,都倾注在第三场策问比试。

大周会试策问之比,和前程规制大同小异,也是出题策问五论。

但是与前朝相比,也有所不同,主要出于务事而论,致事求深。

因此,会试三场五道策问题,首题为主题,其余四题以首题为干,延展出题而问。

上届春闱的策问制题,便是从首题派生出海政、河防、边事、征赋等四小题

也就是说,策问首题是重中之重。

如果首题答问写得不成体统,糟糕坏事,其余四题就失去根源,三场策问就会一败涂地。

策问之学,比起严谨规整的书经八股,似乎显得更加挥洒,但是精深策问之学,也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贾琮自从拜柳静庵为师,每年柳静庵都会给他列大量书目,涉及诸事百家,让他开阔视野,夯实策论根基。

其中磨砺积累,数年辛劳为一日,滴水穿石始成功,想要科场上先人一步,并没有什么捷径可走。

……

等到三通鼓声停歇,贾琮磨墨沾笔,只见两名举着考牌的差役,在场走入舍巷。

所有考生目光灼灼,全部汇集到考牌上的策问首题:

学人皓首穷经,治学深思,终为俯之以王事,上古皇帝之始,即为不易之圣贤道统。

然春秋有变迁,君王有贤愚,黎民分贫富,敌酋有多寡,臣僚各忠奸。

圣贤道统不可易,然一时之法,无一定之论,何以可治百世之事?

先贤有云:以一人之心融天地之心,以天地之心融天下之心。

盖以本源治道之基,众法归一,使普天率土,士民黎庶,悉共于理义。

无本末忤逆之患,上下异向之风,何以致之?

……

贾琮全神贯注浏览考牌上的考题,并飞快的执笔记录,但读完首题内容,心中微微一动,若有所思。

在贾琮所在号舍之前十几个位置,正是杭州府解元林兆和的号舍。

当差役的考牌游走到号舍之前,他全神贯注看过首题,并飞快笔录下来。

等到录完其他四道策问题,林兆和又回到策问首题仔细阅读。

等到他读完题意,微微一揣摩,心中生出古怪,眉头微微锁起……

随着差役举着考牌在舍巷中走动,越来越多的举子看清了首题,许多人的脸上都显出难色。

不得不承认策问首题,题意宏大,思虑深远,但越是这样的题目,举子策问答题,掌控的难度就越大。

已经有不少举子心中暗骂,这策问首题雄奇怪丽,汪洋恣肆,气势凌然。

也不知是三位主考官之中,那位大人所出,他自己倒是逞才使气,洋洋洒洒。

可这样宏大艰深的题意,想要举子写出契合的问卷,实在不太容易,本次会试的策问之比,不知要折断多少举子的青云之志……

……

随着每条舍巷之中,那些举着考牌的差役,来回不停地走动,所到之处,许多举子不可抑制,发出低声的作难哀叹之音。

和贾琮隔着老远的某条号宿之中,吴梁看清了考牌上的策问首题,也飞快的笔录下来。

当他读到题干中那句:以一人之心融天地之心,以天地之心融天下之心。

心中若有所悟,摇头晃脑默诵几遍,心中似乎灵机触动,提笔就在稿纸上拟写提纲。

在另一条舍巷之中,周严经过二场六天的考试,蓬头垢面,脸色苍白,眼圈都有些发青,精神十分疲惫。

他中举已有多年,虽然已两次会试落榜,但是多年苦读,胸中才学也有些根底。

而且对会试的艰苦,也早就驾轻就熟,加上他又正当盛年,本来不该只考过两场,便成了这等狼狈样子。

但是他在会试之前,因他对书经时文、公文判语沉浸多年,多少有些底气。

шшш •тт kǎn •C○

得到主考官黄宏沧的独家拟题,通过拟题揣摩其思路文脉,第三场策问志在必得,本以为本次会试笃定上榜。

但他万万没想到,满怀希望入贡院应试,事到临头,后知后觉,原先炙热的期盼全部落空!

当一个人心志被瞬间摧糜,满腔希望被顷刻扼杀,能将他十成本事削去三成。

而且,他在考前将大部分功夫,都花在揣摩黄宏沧的拟题,甚至有些荒废正道,偌大的精力和功夫,全成一场无用功。

周严本就不是贾琮、林兆和这等卓异之才,遭遇这等突变,心中惊慌失措,难以言语,难以排解,自然愈发兵败如山倒。

如此心神低迷之下,会试头两场,更失去不少机敏之变,发挥并不太好,还累得自己昏昏欲倒。

等到那考牌游动他面前,他看清已被许多考生暗自谩骂的策问首题,搜肠刮肚的寻找记忆。

可是脑中似乎一团浆糊,毫无所得,心中愈发一片哀鸣,废了好大功夫,才磕磕绊绊将五道策问题记录下来。

……

贾琮将那道有些艰深的策问首题,回来推敲揣摩了半个时辰,思绪沉浸,渐渐理出头绪,蕴养文思,提笔写到:

一时之法,一定之论,非可治百世之事,因其当时世道相异。

显德之世,治世之道同。大乱之世,治世之道异。

盖之所以异者,世之治乱而已,所谓治世之道,未尝有所不同。

为政之人无异心,为政之人无异道,则治世无异效。

纠其所源,治世之道不移,因时之策而化,越百世而同神。

心法明则道法立,道法立则治法举。

世之莽荒,正学不传,黎庶不见帝王之贤,然薪火相传,刀耕火种,搏杀山水,血种相传,治世之道始矣。

士人得圣贤衣钵,自勉而求索,学力所致,褪旧变新,心法宏正,天宽地大。

本源即正,则自身而家,自家而国,自国而天下,无一政之不立,无一事之不举……

第529章 闺阁污春心第五十七章 启子入局深第417章 视死犹如生第325章 仕途点迷津第343章 乞巧浣青丝第300章 祸灭掩荣国第343章 乞巧浣青丝第555章 红颜解妙卿第341章 荣国显危机第425章 掌柜色妖娆第484章 宿命皆颠覆第513章 仓皇东路院第131章 翠眉染朱唇第517章 薛门显凤姿第177章 传讹起波澜第167章 涅槃现复生第324章 爵资生觊觎第447章 圣旨撼雄城第198章 情义分真伪第139章 佛前种情因第571章 设局欺妄念第377章 雄城多波诡第515章 巨孽可觅踪第五十六章 前缘早结第268章 各自有伎俩第621章 良缘欲成谐第104章 帝心感其类第291章 袭爵言别情第574章 心正破万法第165章 歧路各自缘第597章 抡才问铮心第295章 铮心迎封赏第313章 勋恩意锵然第202章 芳心蕴书香第431章 上皇点鸳盟第320章 诡局断孽根第262章 寒衣寄音书第九十一章 踏风夺利刃第300章 祸灭掩荣国第539章 鸳盟存真假第125章 青丘起柔润第491章 祸事从口出第七十四章 不进荣庆堂第240章 其势不可夺第304章 传诏以勒石第137章 隐息丰乐坊第377章 雄城多波诡第一章 丧门星第446章 遗秘可倾覆第三十二章 祸从天降第十二章 问话第164章 逝水谱新章第245章 除恶言枭然(恭贺新春)第457章 永夜眠娇娘第562章 同心何相宜第554章 姻缘两重天第331章 何当为皇储第229章 因果无疏漏第119章 初见秦可卿第二十九章 隐杀翰林郎第246章 谁才是赢家第200章 幽情暗自生第十六章 碰巧救了高僧第九十二章 刀劈王家子第300章 祸灭掩荣国第250章 苍天放过谁第208章 皇寿开恩科第225章 事发有前因第230章 智昏生妄想第483章 荣国难袭爵第514章 旧事生波澜第332章 建功赏殊荣第357章 圣心起推事第440章 利刃映寒光第228章 引势利如刀第423章 疑塚埋香魂第448章 甄氏遭横祸第353章 流波不知深第296章 宁国议继嗣第187章 清芷话河山第328章 秘劄藏凶机第295章 铮心迎封赏第234章 君臣弈忠奸第九十二章 刀劈王家子第470章 诏旨赐姻缘第360章 何以成威势第269章 昭告斩觊觎第131章 翠眉染朱唇第501章 福祸皆自招第457章 永夜眠娇娘第158章 佛堂隐私情第137章 隐息丰乐坊第521章 帘幕显绝色第351章 秘盒生疑窦第533章 春暖女儿香第四十五章 写不得字第527章 金玉皆良缘第269章 昭告斩觊觎第197章 毁誉由天心第九章 卖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