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禹州城外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大战过后,哀鸿遍野,明媚的春光早已惶急而退,铅云密合的天际浮荡着满满的萧煞冷肃。

南楚中军王帐中,一灯如豆,行军简榻上,武王明涧意侧身躺着,他面白如纸,满额冷汗,随军御医正在为他包扎肋下箭伤,军师刘季跪于塌旁,

“王上,锦州,巴州,禹州已定,蜀王卫恒也已死于乱军,世子元嘉失踪,我们已拿下大蜀半壁江山,如今之势——”

刘季看看武帝极力隐忍的惨白面色,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今日禹州大战,蜀将铁弓神箭张维于禹州城头凝目弯弓,鹰羽长箭破风而至,贯穿层层护驾的盾牌,爆射入武王肋下。武王当真勇悍,他当即抬手掰断箭杆,扬臂举起精□□弓,凝目对准城头,劲风悲鸣,再看那张维,已头颈中箭,血撒城头!

“蜀将钱烈已率禹州残部取道坤忘山逃往西川,山高路险,恐有伏兵,不宜贸然进兵,巴,锦,禹三洲尽归王上囊中,足以。”

灯影明灭,刘季的声音也甚轻浅,唯恐惊扰了武王。

明涧意闻言微微睁眼,眸中利光闪动,半晌,“同叔,端午将至,咱们也该回朝吃粽子了。”说着他又闭上了眼睛,刘季心头一松,接着,他的眉头又紧紧皱起,“王上,太子至今下落不明——”军榻上的武王身子猛地一震,疗伤的御医‘啊’地轻呼起来,绷带上立现一片血色,明涧意没有睁眼,嘴唇微抖,呼吸急促,

“……青鸾他……他……怕是凶多吉少……”

这正是刘季敢想却不敢说的话,他攥紧拳头,骨节嘎嘎作响。

“……父王……大哥不会有事的……不会有事的……父王……”

一声惨嚎响起,帐帘动处,刚满十二岁的明皓携风带雨地闯了进来,看到武王的状况他惊得楞在塌旁,凄厉的叫声塞在吼中,憋出了满眶的热泪,

“同叔——”

武王仍然闭着眼,眼睫颤动,没有理会明皓,刘季赶紧跪前半步。

“——你去看看帐外谁在把守,斩!”

一个轻微的‘斩’字出口,霎那间,将大帐中的空气全部抽走,除了武王,人人都觉呼吸困难,窒息难耐。

刘季起身,悄无声息地退出了大帐,片刻后,帐外就传来哀求讨饶的叫喊,明皓扑通一声跪下,拳头塞进嘴里堵住哭声,脸涨得通红,泪水四溢,瘦小的身子抖得像片枯叶。

“这是个教训,”明涧意摆摆手,挥退了御医,“教训你鲁莽草率,不知进退分寸,你身为王子,一行一止皆要谨慎,稍有差错,便祸及万人。”

明涧意的声音低沉寡淡,带着无法言说的萧索,俯头跪在塌前的明皓更加惊惶,他所熟悉的父王,永远意气风发,勇悍无匹,从不曾如此意兴阑珊。

“……父王……”明皓抬头,泪眼模糊地望着武王。

“……你兄长走失,至今生死未卜,孤又重伤,此时最忌喧哗,你虽年幼,也该懂得为孤分忧解愁,而不是一味吵闹。”

话说至此,明涧意已无力为继,在敌我两军前,他靠着满腔的霸气,勇往无前,此时,尘埃落定,真气荡尽,他也不过就是一个重伤之人。

“……你去吧……明霄的事……刘季和许将军会照应的……你切莫多言……”

明涧意双眼紧闭,头转向里侧,灯光的暗影里,他的面容异常瘦削憔悴,深邃的五官便如被利刃雕刻过一般,明皓惊惧不安,身子仍然不停地战栗着,他一向爱慕仰仗的兄长失踪多日,雄健如苍鹰的父王又身受重伤,他生命中的两大支柱于瞬间轰然倒塌。

明皓跌跌撞撞地掀帘走出帐外,晚风暮雨扑面而来,他抬袖抹了把脸,勉强挺起胸膛,迈步走人雨中,——他要快快成长,保护大哥和父王!

大夏朝都城东安,日已将晚,骤雨才过还晴,宫阙外,绿水桥平,晚风里,古台芳榭,飞燕踏红英。

内宫咸安殿中,成帝华璃歪在花廊下的软榻上,他脚边的矮凳上放着白玉蛐蛐罐子,头上的雕梁下吊着乌木鸟笼子,手边的小桌旁还趴着个明晃晃的金钱龟,廊下的红泥小炉上煨着一罐子药粥,氤氲出一丝丝苦香,廊檐上早点起一盏盏红绢纱灯,映照得光洁如镜的金砖地燃了火似的迤逦而去,暮色四合里,地上腾起的烛火微光袭上华璃的脸庞,竟透出一丝平日里不曾有过的生机。

“皇上,太傅王大人来了。”

愁眉不知从哪里冒出来,贴在华璃的耳边嘀咕了一声,华璃微阖着眼,纤长的睫毛闪动着,

“请——。”

苦脸猫着腰,用小蒲扇守着火,听了这个‘请’字,立刻抬起头,四处张望着,似乎真有点发愁。

“不用收拾了,王大人,自己人。”华璃唇角轻抿,向榻里窝了窝,并未睁眼。

“我倒不是防着王大人,是怕咱太后来巡查,太后总疑心王大人哄撮着咱们玩儿。”

苦脸儿其实是个喜眉笑目的小内侍,年龄也就十四五,心思却极灵动。

“你们尚在稚龄,当然要多玩儿。”

一个洪亮的声音从身后响起,苦脸儿立刻丢下蒲扇,脸上堆了七分笑,三两步窜过去,

“王大人来了,奴婢给您请安了。”说着就俯下身,拜了一拜。

跟在王伯庆身后的愁眉,不觉皱起了眉,他怀里抱着柄佛尘,颇有点仙风瑶瑶的模样,最瞧不得苦脸儿巴结的做派。

“愁眉,你愣着干啥,还不快给王大人搬个凳子,上茶。”苦脸儿好像没看到愁眉斜睨着他的目光,继续大嘞嘞地吩咐着。

愁眉听了,更是不耐烦地对空翻了个白眼儿,——这小子仗着比自己年长一岁,平日里处处指使编排,

“愁眉,给王大人看座。”

华璃也开口吩咐,一边伸直腰,盘腿坐在软榻上,倒像一只小鸟躲在窝里,他头上半绾的髻儿早散了,冰玉冠歪在一边,浓黑的发披垂在脸庞,肩背上,也抹上了点点金红的光晕,更衬得他皎洁的面容奇异的明亮。

“也别麻烦,皇上赏我个锦垫儿,我就坐在廊下,倒风凉。”

王伯庆晃着冬瓜脑袋,嘿然一笑,瞄了华璃一眼,竟被那抹明亮晃了眼睛,他本就不大的眼睛立刻眯成一条线儿,笑眯眯地逡眼瞧瞧叮铃当啷杂货铺子似的花廊,回眸望望半梦半醒懒洋洋的皇上,不觉笑得更加欢畅,

“皇上今天气色祥和,不知又得了什么乐子?”说着一弯腿就地坐在了锦垫下,他虽身子圆胖,行动倒颇敏捷。

华璃一听来了精神,伸手抄起矮凳上的蛐蛐罐子,“老王,你快来看看我新得的上将。”

随侍在侧的愁眉和苦脸不觉牙根发紧,眼发花,这么不伦不类的称呼真是难为皇上叫得出口。

王伯庆却听得眉开眼笑,他变戏法似地从怀里也摸出个蛐蛐罐子,乌陶的质地,却莹莹润润泛着玉光,华璃一见就挑眉立目地来了兴致,立刻甩起一个锦垫扔在地上,身子出溜一下滑下软榻,和王伯庆并排坐在廊上,

“老王,你这看着不像凡品,”他将那乌陶的罐子举至耳前,耸眉听着,“怎么没有动静?若只是个哑巴蛐蛐,虽是好货,可却比不过我的上将了。”

华璃有点失望地放下陶罐,王伯庆的冬瓜脸却笑开了花,“皇上莫急,这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呀。”他肥短的手指一下子掀开罐子盖,华璃聚眼一看,不觉有点呆,乌陶罐子里的蛐蛐体型中等,体色浓黑亮泽,竟比那玉润的乌陶还要滋润,明明是只最上佳的将军蛐蛐,但却寂然无声,只见乌纱般的双翅微微震动,却不发出一点声响。

“皇上,请——”王伯庆一拱手,小眯缝眼儿里灵光一闪。

华璃献宝似地打开自己的白玉罐子,一只通体黑亮的黑头将军昂然挺立,它的沙翅震动,鸣声低沉,一看就是极品。

“这可是愁眉和苦脸守了三天,从废宫墙根儿下的蝎子洞里翻出来的。”

华璃语调兴奋,他冰白的脸上氲起淡淡的霞色,站在旁边的愁眉和苦脸儿相视惨笑,——这掏蝎子蜈蚣洞可真不是好干的活计。

“好虽是好,但也要练练才知道。”王伯庆摇头晃脑,三个肥肥的下巴一起跟着开心地摇晃。

“练练就练练,还怕了你不成。”

华璃拿起草签子轻轻一拨,那黑头大将就跃进了乌陶罐子,只见它竖翅大鸣,以壮声威,继而张开钳子似的大口,卷动着长长的触须,身子陀螺般地旋转不停,似是在寻找有利地形。而那哑巴将军却气定神闲,凝立不动,倒显得黑头像个跳梁小丑,黑头以为哑巴怯懦,遂呲牙咧嘴地头顶脚踢,开始进攻,哑巴将军不躲不闪,凝然中,只一甩头,嘴一张,雷霆一夹,不待华璃惊呼出口,那黑头上将已被哑巴咬成两截。

“——啊,黑头!”

华璃,愁眉,苦脸一起惊叫,华璃是痛惜,愁眉和苦脸是哀叹自己命不好,黑头战死,自己又要开始掏蝎子洞了。

那哑巴一脚将黑头踢出罐外,仰头挺胸,高竖双翅,大声长鸣,骤然而起的嘹亮鸣叫把华璃三人吓了一跳,——敢情它会叫不是哑巴呀。

“皇上——”王伯庆盖上蟋蟀罐子,笑容微敛,“——蟋蟀都是靠鸣音求偶的,可想而知,这不善鸣叫的家伙是求不到的,他练了一辈子童子功,厚积薄发,最是凶悍,每次临战时,它既无须靠鸣叫树威,吓唬对手,也无须以灵活的身手伺机寻找敌人的破绽,它虽敛声屏气,却往往一击致命,并无多余的花样。”

——啪啪啪,从他们身后忽地响起轻轻的击掌声,众人回头去瞧,却见卫太后端立在廊边,脸上微微带笑,正轻击双掌以示赞扬,

“王大人好心思,连玩都玩得这么有名堂。”

王伯庆扶着华璃麻溜儿地站起身,俯身便拜,“臣见过太后,太后万安!”

“……母后……儿……”华璃被他娘抓了现行,心里着实忐忑,脸上开心的红霞也渐渐消退。

卫无暇走上前,抬手抚上他的额头,随即眉毛微皱,——好像有一点热度,她回身看了端午一眼,端午快步走过来,从袖中取出一个指头大的玉瓶,

“皇上,今天还没吃药粥吧?”端午问着,从瓶中倒出一粒淡褐色的药丸,“先含服一粒定心丹吧。”

华璃乖乖地张嘴含了,脸冰白得近乎透明,嘴唇却透出一抹玫紫,王伯庆心里一凉,——皇上聪颖早慧,但身子却单薄得像个影子。

卫无暇揽着华璃坐在软榻上,指指地上那身首异处的黑头,暖声说道:“这个家伙禁不得激,草签子一赶就蹦得老高,又喜欢大鸣大叫,虚张声势,却落得这般下场。蟋蟀相斗,从来都是一对一单挑,好比打擂台,小鱼小虾俱被淘汰,最后都是真正的王者对决,它们的荣耀也尽在于此。”

卫太后的话缓缓道来,王伯庆听得却是悚然动容,——世传——大蜀郡主卫无瑕颖慧无双,看来确是不假。她的这一番教导可比自己的又棋高一招了。

华璃听得入神,凝目细想,浑忘周遭。

“皇上,太后——,”王伯庆瞧瞧骤雨初雯后的天空,彤云翻卷,金红万丈,“——雨过天晴,霞光普照,明天必定祥和,天晚了,臣告退了。”

“王大人走好,那……那哑巴将军……”

华璃的眼光在他娘和王伯庆身上转来转去,心里仍然惦记着那只王蟀,

“——王大人,” 卫太后看看儿子可怜巴巴的模样,不得已,纤眉微蹙,开口相询。

“皇上,臣已经放在那矮凳上了。”王伯庆一边癫腾着胖肚子退出花廊,一边提醒华璃,华璃一看,立刻喜笑颜开,那乌陶罐子可不就在眼前。

“老王,谢谢你。”

华璃一高兴,忘了尊卑顾忌,卫太后暗中摇头,端午则狠狠地剜了愁眉,苦脸儿一眼,弄得那两个小家伙儿心有戚戚焉。

望着王伯庆离去的方向,卫无暇点了点头,心想:这王大人还真是朝中一宝,当初朝上不知有多少人攻击他相貌丑怪,不宜为帝师,他却不以为意,依然笑嘻嘻,从容以对。

端午快步走过去查看药粥,“是哪个小猢狲管的火?差一点烧焦了底。”

苦脸儿一把将愁眉推了出去,“——是愁眉!”

愁眉肩膀抽搐,却仍然低着头,抱着拂尘蹭过去,“端午姑姑教训得是,愁眉知错了,下次一定注意。”

端午打量着眉清目秀的愁眉,又瞧瞧喜眉笑目的苦脸,没再说什么,苦脸儿却悄悄地冲愁眉挤挤眼,心下感激,——愁眉面目端丽,在内宫女官中一向得宠。

端午小心地舀起一碗药粥,放在几上,用小蒲扇轻轻扇着,想想,就掩嘴笑了,

“想这王大人身重体胖,却曾带着咱们皇上爬树掏过鸟窝,下河摸过鱼虾,上房揭过御瓦,也真怪难为他的。”

шшш_ ttkan_ ¢ ○

端午是真心感谢,华璃由她从小抱大的,自然知道他成长的艰险,她只盼着华璃快乐平安,读不读书却是不打紧的。

花廊上众人想想王伯庆的行状,再想想他一贯的行径,俱都笑了,

“你父皇当年力排众议,请他做了你师傅,确是有眼光。”卫无暇端起药粥,亲自一勺一勺喂给华璃,“现在楚蜀闹得不可开交,我们正好不声不响,关起门来过咱们的小日子,把读书,吃饭,穿衣,做买卖的事搞好,才是硬道理。”

端午,愁眉和苦脸,都是卫太后心腹中的心腹,她训导华璃从不避忌他们。

此时,彤云消隐,明月高悬,洒下清辉一片,天涯若比邻,有多少人沐浴在这同一片清辉之下呢?

作者有话要说:俺还是略微解释一下,不然丫头们又叫晕,当然是俺写得晕哈。

十几年前,天下已然三分,广大的中原和北方为大夏朝,国君为文帝华宁;夏江以南分为南楚和大蜀,明涧意是当时南楚的太子;大蜀当时的国君是卫无殇,后其弟卫恒弑兄篡位,而卫无殇的孪生妹妹卫无暇出走北方被文帝搭救,成为大夏皇后,生了华璃和~~~。

丫头们,乃们表霸王俺,俺需要点鼓励哈。谢谢了!

插入书签

第三十二章 第九十二章 第一百二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一百四十五章 第一百一十八章 第八章 第十章 第一百三十章 第一百一十六章 第五十三章 第一百五十一章 第一百三十四章 第五十九章 第二十五章 第六十四章 第四十八章 第三十八章 第五十九章 第七十九章 不是完结的完结第九十五章 第八十三章 第十章 第一百三十四章 第八十四章 第八十一章 第四十六章 第八十三章 第一百一十六章 第九十五章 第一百五十一章 第五十四章 第八十六章 第六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十六章 第九十三章 第四十八章 第六十八章 第一百三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五十三章 第八十七章 第一百五十四章 第七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八十二章 第一百一十三章 第七十二章 第一百四十章 第一百二十九章 第一百一十四章 第五十章 第一百三十四章 第九十三章 第六十二章 第四章 第六十章 第八十二章 第一百三十七章 第七十章 第七十五章 第五十一章 第十三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五十三章 第一百零六章 第九十四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一百一十五章 第八十章 第一百二十五章 第九十八章 第八十三章 第七十一章 第一百零四章 第一百五十二章 第一百三十章 第一百三十章 第四十四章 第一百三十三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一百一十八章 第九十七章 第一百四十一章 第一百零三章 第三十一章 第八十二章 第一百一十七章 第八章 第八十四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三十七章 第一百二十五章 第四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