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拜见岳父

就在姚兴华接了圣旨以后,重新倒回到温暖的被窝里,睡它的回笼觉的时候。在北京的紫禁城,这座寸砖片瓦皆遵循着封建等级礼制,映现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的宫殿内,军机处的诸位大臣早已开始了一天的紧张工作。

清自康熙、乾隆之后,帝王逐渐疏懒惫惰,到咸丰年间,“御门听政”被废止,改由雍正年间设置得军机处,每日早起由军机大臣向皇帝奏事,今天自然也不例外。

年仅十九岁,刚刚亲政不到一年时间光绪皇帝,早早的就来到养心殿西暖阁,也就是三希堂外间,独自一人翻看着奏章。此时,军机大臣孙毓汶,也在内廷太监引路下,穿过秘道来到西暖阁。

“皇上,武英殿大学士、一等伯爵、少傅、军机大臣、南洋通商大臣、两江总督姚兴华已于昨日晚间抵达北京城外十里处,并上表求见,该如何答复他,还请皇上定夺。”作为西太后最得意信任之人,孙毓汶对刚刚亲政不久,又有《酌拟归政事宜折》束缚手脚的光绪皇帝,并不太当回事。反而对李鸿章、姚兴华这样手握重权的封疆大吏,到是十分的敬重。

“此事朕已知晓,你派人去告诉他,让他先不用急着来见朕,在北京歇息几日,好好准备一下有关婚礼的事情,待举行完婚礼,朕在见他,另外别忘了告诉她,皇爸爸给定的日子实在三月三号。”虽然光绪皇帝急于拉拢位高权重的姚兴华,以丰满自己的羽翼,壮大自己的实力。可这种事情易缓不易急的道理,光绪还是懂得的。

等姚兴华的回笼觉一觉醒来,时间大概已经是上午十点钟了,孙毓汶排来传信的兵丁早已经回去了。对于这样的结果,姚兴华委实觉的奇怪,按理说光绪皇帝应该是急于召见自己,并在明里暗里拉拢自己才对。难道宫闱之内,因为自己的出现,出现了什么意外的变故?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些都是他们爱新觉罗的家事,人家都不急,自己就更没有道理要替别人着急。所以,姚兴华便真的听从光绪的吩咐,带上林点金和十几个新军步卒,抬着从两江带来的土特产品,如茶叶、丝绸之类的东西,大张旗鼓地去拜见自己的未来岳父去了。

裕庚虽说是大清朝的贝勒爷,正三品的太仆寺卿,可是这样的官职爵位,在北京城内,真的是太多了。所以,裕庚得家很小,只是一个位于前门大街五进小宅园。如果不是近一年间自己的女儿被慈禧认做了干女儿,又把自己的女儿指婚给了当朝大学士、南洋大臣、两江总督姚兴华的话,恐怕根本就没有人能够想起这里,住的还是一位贝勒。

“老爷,老爷,未来姑爷来了。”

姚兴华已到北京城郊的消息,裕庚实际上早就知道了,不过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姚兴华会来得这么早,原本他以为姚兴华最早也要到晚上才能过来。

“岳父大人在上,请受小婿一拜。”姚兴华见裕庚带着刚才进去通报的管家一起,急匆匆地赶过来,便急忙迎上前去,跪拜道。

“中堂大人这如何使得,快快起来。”本来裕庚对见姚兴华,还有一些心理负担。因为自己只是一个三品小吏,而多方则是朝廷中堂,一品大员。这双方要是相见,到底是该谁给谁下跪。

如今刚一见面,姚兴华就主动跪拜自己,这不但解了裕庚的难题,也让裕庚的面子上倍感光彩。毕竟在这当今天下,能受得起当朝中堂下跪的人,除了皇上和西太后慈禧二人之外,还能有谁?

二人来到内堂,裕庚先是差人去把老福晋请出来,自己则陪着姚兴华毫无目的的唠些家常。姚兴华也很有兴致的,听着岳父大人,向自己讲述他老人家昔日出使英法等西欧国家的所见所闻。

聊了不一会,裕庚的福晋也过来了,姚兴华见过礼之后,这准一家三口谈论的话题,便由天南海北的见闻,转到了即将到来的婚事上面。

尤其是姚兴华在北京城内没有宅第,这洞房该设在那里,便成了一道难题。姚兴华本来对这个洞房没什么太讲究的,在他看来,昨天晚上住的那间驿站便就不错,开始瞅着两位老人家的意思,要把洞房设在驿站,看来是绝无可能了。

“要不这洞房就设在岳父府上吧。”既然这不行,那不行,姚兴华索性提出把洞房设在裕庚的府内,这总没得挑了吧,难不成你们连自己家都不满意?

姚兴华这个有着现代思维观念的人,没把这句话当回事,可把裕庚和老福晋给吓坏了,老两口怎么敢让当朝中堂到自己家里倒插门呢?而且他们也不相信,姚兴华的心里真得是这么想的。在他们看来,这完全是姚兴华表达对他们老两口不满意的一种方式而已。为了避免矛盾进一步扩大,老两口不得已,只得同意姚兴华将洞房安排在驿站——

这章写的真的是很郁闷,前前后后更写了七八千字,仍然觉得写不好,最后索性不改了,大家要是看得觉得不爽,没关系,后面的章节我会努力写好的,继续支持小弟吧。

第九十一章——国外订单(上)第七十四章——硫球争端(五)第二十五章——慈禧赐婚第二十九章——技工学校第九十九章——咱也微服一把(上)第二十三章——两江总督(二)第七十五章——硫球争端(六)第九十七章——两江危机(上)银子第一百一十一章——济南会战(七)第四十三章——北京之行第十一章——花钱买官一些话第一百一十章——济南会战(六)第三十二章——湖商同乡会第一百零一章——黄袍加身(上)第四十章——工业化的石碌(上)第一百零五章——济南会战(一)第一百零八章——1893年的春节(下)第九十九章——两江危机(下)第四十五章——北洋李鸿章(下)第十五章——拜见张之洞(一)第六十四章——两江新军(中)第八十五章——部制改革第九章——“金顺”典当行第五十七章——狄塞尔来华(二)《回到清末》角色图片第九十七章——两江危机(上)第九十八章——两江危机(中)第五十一章——重返两江第六十三章——两江新军(上)第九十八章——两江危机(中)第八十四章——朝鲜东学道(下)第七十章——硫球争端(一)第七十五章——硫球争端(六)第三十八章——戴姆勒奔驰(上)第五十七章——狄塞尔来华(二)第七十五章——硫球争端(六)第三十六章——两江上海科技园区第三十五章——钢甲巡洋舰第九十三章——民营资本第九十八章——宗室的忠心第十六章——拜见张之洞(二)第八十二章——后续效应第一百一十章——中情局第五十七章——狄塞尔来华(二)第一百零二章——货币第九十六章——“南中国王”第七十六章——恭亲王出山第三十章——初到上海第一百章——进还是退?第二十二章——两江总督(一)第二十一章——两广总督纷争案(二)第十九章——洋务新学(二)第四十七章——又见荣升第八十五章——进兵朝鲜(下)第一百零九章——新的一年第三章——行动计划第四十六章——再到北京第一百一十二章——中华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第六十一章——经济危机(下)第八十二章——后续效应第二十九章——技工学校第四十四章——北洋李鸿章(上)第一百一十章——济南会战(六)第二十章——两广总督纷争案(一)第一百章——来自民间的声音第八十五章——部制改革第三十一章——两江银钱制造局第三章——行动计划第七十八章——大清皇家海军(上)第四十三章——北京之行第八十八章——军事改革第八十二章——后续效应第九十三章——南中国互惠条约(上)一些话第四十章——工业化的石碌(上)尾章第六十章——经济危机(上)第三十八章——戴姆勒奔驰(上)第七十一章——硫球争端(二)第八十五章——进兵朝鲜(下)第七十三章——硫球争端(四)第八十四章——中华帝国银子第四十七章——又见荣升第八十一章——上海世博会(下)第九十章——上海博览会第二十章——两广总督纷争案(一)第二十一章——两广总督纷争案(二)第八章——落户安家第四十章——工业化的石碌(上)第六十九章——英国的抉择(下)第三十章——初到上海第一百章——来自民间的声音第九十九章——两江危机(下)第十九章——洋务新学(二)第二十九章——技工学校第六十章——经济危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