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组建重骑兵

唐朝官员的办事效率就是高,在李世民下旨让大家写关于新军的陈条和推荐人才之后。四天的时间,李世民的玉案上已摆了一沓通过三省和兵部选出的认为可取的一些建议的陈条。

李世民逐个翻阅每一份奏章,看完之后都是摇头不语。这些奏章不是言辞华丽缺少实践经验的书生之谈,就是狂妄自大,不了解突厥真正实力的狂妄之之辞。很少能从自身的兵种和对方的实力来分析给出实质性的建议。

李世民越翻越是气氛恼怒,别说是一些文臣,就是朝中很多武将也对突厥抱着不屑的态度。除了李靖,李绩等少有的几个人之外,其他人都认为大唐现有的军队就可以跟突厥进行一场大战,他们认为突厥军队人数少,只要分散他们的骑兵,逐个击破就可以完胜突厥。

李世民在看到这些奏章的时候,心里突然生出一股无以言表的伤感。也许,他们当中的很多人真的老了,虽然他们的人没有老,但是他们的心都已经老了,已经不复当年的勇猛和坚强了。想到这里,李世民低头沉吟不语,半响,他终于做出了一个决定,“是时候着手培养一批年轻的将领了,也该让大唐军队换换新鲜的血液了。”

李世民如此想着,又摇了摇头,继续翻阅案几上的奏章。就在此时,王德突然禀报道,“皇上,汉王殿下求见。”

“李恪?”李世民重复道,“让他进来吧。”

李恪这几天在王府中也没闲着,他和苏定方、刘仁轨还有陈其等武将们在经过不断的演练,反复的推敲之后,终于确定了重骑兵的最佳配置方案。而今天苏定方的陈条和自己的关于组建重骑兵的奏章刚写好,他就立刻来到皇宫想让李世民看看。

在得到王德的通传之后,站在甘泉宫御书房门外的的李恪走了进来。看到李世民在低头批阅奏章,他上前几步跪拜道,“儿臣李恪,叩见父皇。”

“起来吧!”李世民淡淡的道,因为心情不好,他对李恪的语气也相对冷淡。

“谢父皇。”李恪道,站起身来,然后就听到李世民淡淡的说道,“你不好好在府中学习圣人之言,治国之道,跑到御书房来干吗?”

“父皇,自从你下旨让群臣上书关于组建新军的条陈,儿臣想推荐一个人才。”李恪看着李世民没有表情的脸说道,“还有,儿臣也有一些关于组建新军的建议,还望父皇能够阅览。”说完,掏出了准备好的两本奏章。

李世民看了一眼李恪手里的奏章道,“拿上来吧。”

然后,李恪将奏章交给王德,王德呈到李世民的手里。李世民拿起上面的第一份奏章看了起来。李恪将苏定方的陈条放在上面,所以李世民看到的是苏定方关于新军的建议。

李世民微微扫了几眼就被里面的内容给吸引住了,他看了李恪一眼,道,“你不用站着,坐吧。”说完,低头看起苏定方的奏章来,而李恪谢过李世民,小心的坐在了王德搬过来的凳子上。

李世民看的很详细,有的地方甚至一而再再而三的看。所以,苏定方的奏章看完之后他长长的舒口气,然后又拿起李恪的那份细心的看了起来。约莫过了一炷香的时间,李世民终于将两份奏章看完。

他抬起头说道,“苏定方朕认识,以前在刘黑闼军中的时候就是一员宿将,斩将夺旗,攻城陷阵,战无不胜。只是朕没有想到,他不但是一员虎将,对骑兵之道竟也精通到如此地步,特别是对突厥骑兵配置的分析和新军如何克制突厥骑兵的布阵方面见解独到。”李世民说到这里,微微一笑,“李恪,你倒是给朕推荐了一个人才。”

李恪连忙起身道,“举贤不避亲,苏定方虽然是儿臣府中的校尉,但他有大才,儿臣也不能以一己私利而让大唐损失一员将才。”他先给李世民将一军,告诉他自己推荐苏定方不是因为他和自己的关系,而是为了大唐能够多一员将才,别让苏定方因为是自己汉王府的人就埋没了他的才能。

“朕知道你一心为大唐着想。”李世民又何尝不明白李恪心里在想什么,笑道“你写的关于组建重骑兵的建议很不错,跟以往关于重骑兵的设想有所不同。但是,朕还有一些不明白的地方你就给朕解释解释。”

“父皇请说,儿臣一定知无不言。”李恪谦虚的说道。

“你所提到的重骑兵的装备只在特别的部位加厚盔甲,这可以大大提高他们的速度和机动性。但如此一来防护能力就有所减弱,达不到重骑兵的效果,又不能当轻骑兵使用,是不是有点得不偿失啊。”李世民说出了自己的疑惑之处。

李恪知道李世民会问到这个,所以他心中早有定计,微一思索道,“启禀父皇,这种重装甲骑兵更加完善,就是轻骑兵所配备的装备,只是在特别的部位加厚而已。如此一来,他们所需要的战马也不需要承载太多的重量,不一定非要精良的战马不可。可以解决大唐缺少良马的问题。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不需要太多的扈从,不需要长时间的准备工作。必要的时候可以下马战斗,也可以跋山涉水,长途奔袭。虽然不像轻骑兵那么灵敏,但在必要的时候完全可以当轻骑兵使用。”

“恩。”李世民点点头道,“如此,也算是符合大唐现在战马紧缺,精良的战马短缺的现状。”然后,李世民话锋一转,“只在重要的位置加厚装甲,如此一来,重骑的防护能力大大的减弱,如果当做重骑兵使用,还是有所欠缺。”李世民又抛出一个问题。

“父皇,虽然减轻了他们的装配,但是他们有了灵活的四肢,便于做出任何的劈砍动作,而且我们可以挑选强壮的老兵和箭术高手,让他们在马上使用强大的弓箭或马驽。用他们手中重武器和严格的团队作战技术来弥补一点就行。”李恪对李世民的这些问题心里早做了思量。所以,李世民一问起来,他答的有理有条,滴水不漏。

李世民在听完李恪的陈述之后点点头,沉吟片刻道,“恩,听你如此一说,朕倒是觉得你的建议还是有可取之处。不过此事还需要跟大臣们讨论才能做决定,你准备一下,到时候你也参与进来,听听他们的意见。”

“儿臣谨遵父皇旨意,儿臣这就去准备。”李恪听到李世民心里似乎已经采纳了自己的建议,高兴道。

“不用如此着急,你还有好几天的时间准备呢。”此时的李世民心中渐渐转好,笑道,“你府中的苏定方朕就调他到千牛卫任职,给他个千牛备身,然后再让他进新军吧。”

“谢父皇。”李恪听到李世民对苏定方的安排心里一阵激动,看来苏定方的职位是升定了,在新军的地位肯定不会太低。因为,历来皇帝为了提拔低级将领的时候能够名正言顺,都会把他们调到自己的亲卫中镀金。千牛卫素为皇宫大内,是李世民的亲卫。能在千牛卫任职的军人,外调之后的官职肯定不定,最少也是个中郎将。

然后,李世民又问了一下关于重骑兵的给养等的其它问题,李恪一一解答,才给李世民将自己的重骑兵方案介绍清楚。

李恪知道李世民过完年之后特别忙,所以,苏定方入新军的问题和自己重骑兵的问题解决完之后没有打扰李世民,告辞一声退出御书房。

李恪退出御书房的时候,李世民正好拿出红笔在他和苏定方的奏章上写了“同意”两个字,然后交给王德,让他将奏章交给三省兵部讨论。

第624章 西北大捷第234章 有人在偷听谈话第626章 李恪病了第36章 联赛的设想第37章 组建蹴鞠寺(上)第178章 都是狠人啊!第291章 李恪设计的骗局第589章 谁在算计谁呢?第444章 李淳风,你输了第634章 我们可以谈谈第674章 信心不是很足第703章 发兵长安城(五)第610章 薛礼的疯狂第670章 回长安,喝老酒第108章 突利的心思第37章 组建蹴鞠寺(上)第159章 一寸相思一寸灰第557章 三路大军第426章 洞房花烛夜第431章 商业帝国第373章 真正的决战(八)第601章 不是冤家不聚头第411章 还有后手第148章 反正李恪信了第569章 鬼面骑的血战第620章 玩笑开大发了第687章 坍塌的城防第463章 那就给他走三步第15章 练剑第84章 汉王赐马第624章 西北大捷第155章 柳桥上的神仙眷侣第696章 降了吗第167章 铁案第664章 千万别低估你的对手第573章 捷报和噩耗第462章 请客,斩首,收下当狗第131章 杀第46章 轰动的结果第91章 定方论新军第480章 李佑,你去长安捣乱吧第105章 御赐真迹第630章 大军出发第534章 太子小也,当图霸天下第381章 不已胜利而喜悦第646章 青唐城(三)第319章 兵到定襄城第338章 你有更大的舞台第615章 就是为难你第329章 当军神遇上枭雄(五)第120章 情第398章 皇上对将军说过的话第325章 围三缺一第522章 置身事外第569章 鬼面骑的血战第424章 婚礼进行时(三)第583章 战前第35章 现代意义的蹴鞠第352章 颉利的动作第150章 太宗大怒第40章 争相建队第112章 长孙无忌的秘密第606章 击溃第133章 背水争雄不胜则亡第637章 青唐城(一)第528章 以静制动第三百就是六章 又遇到一个名将第7章 英雄救美第一百六二十章 两个基佬引发的血案第269章 李佑和阴妃坦白第166章 探监第265章 达成协议第473章 方天戟对镏金镋第457章 学院建成第65章 协助调查第704章 发兵长安城(六)第412章 岑文本的策略第127章 帐中对话第281章 北伐之争(下)第36章 联赛的设想第467章 叔舅,咱别这样第284章 五千黑甲骑兵第134章 一百零八第263章 圣心难测否?第360章 突厥的现状第520章 博弈的力量第514章 高阳的心事第354章 战争是疯狂的第390章 身披白袍的就是颉利第348章 突厥人的夜袭第291章 李恪设计的骗局第688章 将相谋第413章 你敢杀“唐”的头领第477章 放榜了!就是没有你的名字第253章 第三次三堂会审(下)第89章 要过年了第490章 搭建角斗场第690章 诸将的心迹第160章 小强一样的钱宁第232章 内侍说没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