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真相到底如何

钟进卫听得一怔,难道周延儒的急报是真的?这样的话,那些大明皇家银行南京分行的人真得是脑袋被门夹过了,竟然以为自己如此胡作非为就不会有事,还是说他们本身就不想活了?

温体仁却和钟进卫的想法不同,毕竟他对崇祯皇帝的把握比钟进卫要强多了。如果东厂的急报和周延儒一样的话,就不大可能再重复说什么胆大妄为,岂有此理的话。

果然,崇祯皇帝看完东厂急报中的最后一份内容后,一边示意王承恩把东厂急报转去给钟进卫和温体仁看,一边怒喝道:“周延儒太让朕失望了,凭他一个阁老,就能在江南一手遮天不成!”

温体仁一听,心中一喜,皇上不顾礼仪,直呼周延儒的名字,说明已经非常生气了。看来周延儒在之前的急报中肯定有不实之词,犯了欺君之罪,否则皇上也不可能说他一手遮天。

想到这里,他的心就放了下来,大明皇家银行这项功绩显然不可能有事了。

不过温体仁的表面还是装出非常关心地样子奏道:“陛下,南京民变的实情不是玉绳所言么?”

崇祯皇帝气得面色铁青,声音很大地说道:“颠倒黑白,恣意妄为,朕绝不轻饶他!”

说到这里,他看温体仁还是露出疑惑地表情,就解释道:“他的急报和东厂的急报所描述的完全是两样,此乃有人鼓动造谣闹事所致,朕一定要严惩。”

此时,钟进卫已经看完急报了,把手中的资料递给了温体仁,然后有点疑惑地对崇祯皇帝道:“陛下,南京不是也有六部,还有应天府么,怎么他们就不管事,任由那些人闹事?”

“哼,朕瞧着是周延儒以阁老的身份压住当地官员不管。”崇祯皇帝不是笨蛋,这急报两边一对比,心中便有了数。

因为南京的那些官基本都是闲职,是养老用的,并没有实权。而周延儒是京师内阁的辅臣,有实权。一有纠纷,肯定是以周延儒为尊。

温体仁此时已看完东厂的急报了,心中对整个事情也有了了解。

原来当大明皇家银行南京分行成立后,勒令南京的钱庄交准备金,并准备核实各钱庄的账务时,突然就出事了。

先是大街小巷出现了很多大字报,说南京分行的人如何如何的作恶,然后有生员聚众口诛笔伐其恶行,宣传不实言论。

最后在众多生员的带头下,领着钱庄的职员、家属和不明真相的百姓,人数多达几万人前往南京分行所在闹事,甚至烧了南京分行,把两个来不及躲避的职员给打死了。

本来南京的官员都在讨论要学京师成立一个类似为民银行的银行,却听到了这个民变的消息。

他们对于生员带头闹事之事并不陌生,因为在大明的官场,尤其是在江南地区,并不少见。只是以前的规模并没有这么大,也没有这么严重。

除了在万历皇帝当年派出矿使挖矿收税时,所闹的那次。因为当时万历皇帝所做的事情是触动了所有人的利益,不但是生员,包括地方官员都反对,所以当时闹事的人甚至杀了那些矿使和他的手下,把巡抚衙门烧了都没什么事情。

这次大明皇家银行南京分行的事,只是影响到了钱庄,官员还能从中获得好处,因此地方官员并不反对。

他们原本在民变刚发生之时想派兵驱散,没想却被周延儒给压住了,说什么这么做不好,杀士坑儒,不是我们儒家弟子能做出来的事情。

当地官府不管,士子就闹得越凶,最终形成了那么大的规模,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当然,这个严重后果,都是皇家银行南京分行所承担了。

温体仁看完急报后,心中有点犹豫,这事还真不好处理。

因为有过先例在,当年的矿使事件闹得比这还凶百倍,规模更大,涉及好多个地方。最终的结果却是万历皇帝获得了骂名,矿使被收回,闹事的人只是象征性地杀了几个收场。

大明官场的人,无论谁,都是从生员过来的。要先提议说对付生员,本身也会被人诟病。

温体仁想到这里,不由得沉默了。

不过大明官场也有人不是从生员过来的,此时的文华殿内就有一个,他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此事一定要严惩,哪有如此目无法纪之人。要是这样,以后谁还会为朝廷办事?以后那些生员一有不如意了,就起来闹事,那还有王法么?那两个被他们打死的人,公道何在?”

崇祯皇帝听得点点头,他年轻有血气,想得和钟进卫一样,对于那些敢和朝廷公然作对的人,他岂会轻易绕过。

现在他见钟进卫也支持他,就赞同道:“钟师傅说得对,王子犯法,也要与庶民同罪,更何况是区区士子。”

他说到这里,转向温体仁命令道:“温卿,此事须得严办,内阁拟旨,拿周延儒进京问罪,南京当地失职官员就地免职论罪,另有司缉拿闹事之士子。”

钟进卫听得点点头,这些措施都是依律而行,算是公道。

可没想温体仁犹豫了一会,却出言劝道:“陛下,此事还得慎重。南京民变涉及到众多生员,还有当地官吏,甚至有一个当朝内阁辅臣。另则眼下只有两份急报,事情真相到底如何,还待查清为好。”

温体仁这是老持成重,也不能说错。

毕竟这事涉及面有点广了,光凭东厂的一份事情经过描述的急报就否定了内阁辅臣的急报,也说不过去,至少得要有证据才行。否则就算在内阁强行通过了崇祯皇帝的旨意,给事中那边也很有可能会驳回来。

王承恩在一边听得有点生气,不过他却没有做声。文官和厂卫不对付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再说这份急报中确实如同首辅所说,除了一份街头揭下来的大字报外,却没有其他证据,只有一个事情经过的描述而已。

崇祯皇帝听了温体仁的话,心中也冷静下来了。

他是相信东厂急报中的内容,可京师的官员却不一定,如果就凭东厂的空口白话就去惩治内阁辅臣、南京官员和士子,怕会遇到很大的阻力。

钟进卫的眉头也皱了起来,他们都在京师,只听外面的人打嘴仗,确实不容易获得真相。

他想了一下,正待给崇祯皇帝出主意时,殿外又传来声音:“东厂传来南京八百里急递!”

第14章 趁机捞钱第822章 南洋华夏人的心声第108章 挑选护卫第448章 新式军礼第798章 收名人上瘾第564章 登莱的士气第415章 大明央行的必要性第754章 红夷大炮来了第556章 就是本官放得火第324章 己巳之变终章第493章 藩王会议(3)第540章 大明万胜第440章 登莱出击第95章 脱险第110章 盐政细节第196章 救还是不救第120章 老人和狼及无赖第152章 流水线和标准件第793章 蒸汽机的进度第665章 开胃小菜第411章 登莱困境第94章 一线生机第251章 打赌第233章 鞑子想撤了第287章 反胜为败第408章 东江士气第776章 问罪左良玉第92章 濒临绝境第48章 结账第580章 汉奸理论第868章 汉语好难学啊第590章 追是不追第164章 定期体检第265章 伏击中兴侯第54章 红会雏形第374章 巡抚衙门第20章 赵率教第829章 严打第492章 藩王会议(2)第537章 猪头参将第340章 小心驶得万年船第201章 昌黎第四战(1)第629章 阅兵仪式第34章 阎应芳第542章 冷热寒症第381章 八百里秦川第704章 宣言第495章 藩王会议(5)第476章 论证新军第530章 招降卢象升第220章 廉政公署第156章 刘兴祚第315章 立威第795章 粮食危机第282章 官匪一家第647章 空城计第410章 卢某人做事不一般第597章 胜利者第192章 第二次劝降昌黎第364章 龙子龙孙第341章 不期而遇第723章 袁可立的心愿第267章 功败垂成第657章 关宁军的任务第26章 再坑第657章 关宁军的任务第704章 宣言第254章 白杆军第40章 军需官第96章 灭口第342章 饿死不如战死第360章 灾情第147章 数理化第130章 升为次辅第254章 白杆军第388章 羞辱范氏第352章 如何处置第757章 辽阳易手第453章 佛郎机改良第577章 帮你借钱第518章 我也是凡人第721章 郑芝龙出使日本第96章 灭口第457章 杀神第143章 《甘薯疏》第476章 论证新军第766章 垂死挣扎第717章 冷面孙传庭第553章 新军扩编第720章 比乔布斯牛的吴又可第15章 偷鸡不着第732章 那中兴侯本王认识第186章 昌黎第二战前夕第360章 灾情第486章 徐霞客第379章 李自成第170章 水泥建筑第484章 运几船回大明如何第156章 刘兴祚第158章 彷徨和骄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