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忠义立身吕奉先

雒阳西郊,天色已然昏暗,天子、太后还有公卿们也都已经回城,一处凉亭内却迎来了一道鬼祟的身影,其左顾右盼,弯腰屈膝,似是极恐被人发现。

“行踪祟祟,让吾如何相信汝等能助吾成事?”一道极不耐烦,充满讽刺意味的声音传来。

循声望去,却见一名身高八尺有余,体格健硕的男子正以双手抱胸的姿势斜倚在一根梁柱上,这人正是吕布。其神情似讥似嘲,只是额头与脸颊上的青肿让其显得颇为滑稽。

来者身高不足七尺,容貌短小,却神情自若,对于吕布的讥嘲不以为意,淡笑道:“卑下是为贵人们做事的,自然要小心谨慎,卑下死不足惜,误了贵人们的大事,那才是大罪,希望尊驾也能明白这个道理。”

“你……”吕布勃然大怒,抄起身边的马槊指向那人,怒道:“吾翻手便可取汝狗命,汝焉敢如此无礼?”

“贵人也能翻手间让尊驾成为丧家之犬,尊驾何以敢如此跋扈?”

针锋相对,吕布一时语塞,脸色青红交加,进退两难。

沉默了半晌,那人笑道:“话,要心平气和才能谈,尊驾以为然否?”

有了台阶,吕布顺势收枪,抱拳尬笑道:“先生所言甚是,是布失礼了,九原吕布,字奉先,见过先生。”

“卑下郑奇,一介小卒,无字之人,有辱吕君清听。”言虽自鄙,却神态自若,无半分卑下之情。

吕布甚为好奇,问道:“先生如此胆色,言谈举止亦非凡俗,何以……”

郑奇笑道:“出身卑鄙,蒙贵人不弃,方能于雒阳立足,吕君过誉了。”

吕布肃然起敬,他向来认为自己是因为出身不好,才不能尽展才能,封侯拜将。如今见到郑奇,颇有些感同身受,叹道:

“出身……出身,似布与君,才能胜过某些庸俗之流何止百倍?却只能碌碌终老,为一下吏,何其不公也!”

“如今大好机会摆在吕君眼前,只需襄助贵人成事,以吕君之能,封侯拜将亦是常事。”郑奇神情热烈,以非常富有感染力的言语蛊惑道。若是李澈在此,恐怕脑海中立刻会蹦出两个字“传销”。

吕布一开始也只是抱着一线希望而来,但见这郑奇言谈颇为不凡,心中已是信了七分,拱手问道:“请先生教我。”

郑奇微微眯眼,笑道:“董卓一介西凉鄙夫,却窥伺公卿之权,行纵匪之实,罪在不赦。只是因为车骑力保,方能苟活于世。

但大将军、太傅、袁司隶等人无不对其咬牙切齿,痛恨至极;便是天子也知其野心,其迟早必遭清算。吕君如今与董卓走的太近了,难道不担心被牵连进去?”

“先生是代表哪一方而来?”吕布心生警惕的问道。

郑奇轻笑,不经意间从腰间露出一块牌子,吕布瞳孔一缩,继而大笑道:“先生何不早言,布亦深知卓心怀不轨,只是碍于被其欺瞒,上了贼船,如今回天乏术罢了。若有先生身后的贵人作保,布愿为朝廷除此奸贼,使社稷复安!”

“贵人亦知吕君心怀忠义,且才能卓著,才愿意给吕君指一条明路。愿吕君勿要辜负了贵人的一片仁心啊。”郑奇对吕布的态度非常满意,颔首笑道。

吕布肃然而立,深揖一礼道:“布素以忠义为立身之本,除董贼以安社稷,此乃布之夙愿,愿君勿疑。”

郑奇却连连摇头,失笑道:“不不不,董贼不过疥癞之患,不足为贵人之忧,卑下提及董贼,不过是心忧吕君前程,吕君可莫要颠倒主次啊。”

吕布一惊,连忙告罪道:“是布失言了,有负郑君美意,有误贵人深意,郑君勿怪。”

“无妨无妨,吕君亦是一腔忠心,奇岂会怪罪吕君?只希望吕君谨记今日誓言,当贵人有需之时,吕君能效仿绛侯与献侯,行忠义之举啊。”

听见郑奇将自己比作西汉开国功臣,绛侯周勃与献侯陈平,吕布脸色激动的通红,大声道:“得郑君此言,布虽死无憾。愿提手中之槊,立不世之功!”

郑奇笑道:“吕君弓马娴熟,英武绝伦,合该建功立业。

当年绛侯亦是以织薄曲为生,常为人吹箫给丧,后来一朝得遇高祖,方才功业有成,虽伊尹周公,无复加矣。

愚以为,如今得遇明主,吕君未来的功绩,虽绛侯献侯,无复加矣。”

一顶顶高帽子,砸的吕布晕头转向,活了三十多年,他还是第一次被人如此称赞。

周勃陈平,那是一手保住刘氏江山的不世功臣;伊尹周公,那是如神话传说一般的人物。

一想到自己被人比作这样的英杰,吕布看着郑奇,越看越顺眼,胸中一口意气,只觉得生出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

哧哧的喘着粗气,吕布脸色通红的道:“请贵人与郑君放心,布断不会有负二位!”

“如此便好!”郑奇轻轻颔首,转头看了看天色,笑道:“时辰不早了,奇要回城复命,便就此别过了。”

吕布深揖一礼道:“那布便不送郑君了。但有所命,郑君差人来言便是,布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来日功成之时,布再大摆宴席,以谢郑君!”

郑奇也肃然回礼:“那大事便多赖吕君了,来日封侯拜将之时,还望吕君莫要忘了郑某这贫贱之交啊”。

“苟富贵,必不忘!”

吕布目视着郑奇的身影缓缓消失,转身提槊上马,心中豪情万丈,忽的一阵夜风刮来,吕布生生打了一个激灵,热血顿时去了三分,摩挲着下巴,心中若有所思。

→☆→☆→☆→☆→我是文言文的分割线←★←★←★←★←★←

郑奇,雒阳游侠,少放荡无行,后有所改,以言辞犀利、胆气绝伦而闻于巷里。

中平六年,奉太后之命往说吕布,以胆略使布敬服,布时誓以忠义,愿为君王效死

——《英雄记》

第一百四十六章 断其一臂第七十七章 死地第九十二章 决斗第一百二十八章 夏虫不可以语冰第一百六十八章 乱象(元旦快乐)第五百五十章 韩遂之败(下)第一百九十三章 乡贤与巨寇(下)第二百五十二章 撤退第一百八十章 送礼第二百零二章 火并第二百六十三章 孙文台第四百一十九章 徐州(下)第二百七十九章 各怀心思(下)第四百一十九章 徐州(下)第三百零三章 战后杂事(下)第一百四十八章 小平津第四百九十九章 演(上)第一百零三章 送别第三百八十三章 边市(上)第三百八十章 天下动荡第五百五十章 韩遂之败(下)第一百八十九章 外力与齐心第十四章 八及弟子第三百五十六章 马韩第三百六十章 哪也不去第二百九十一章 常山之战(三)(四千字大章)第四百零二章 关靖第五百三十七章 平定关中(二)第五百一十九章 思考第三百八十一章 幽州牧刘表(上)第二百三十八章 废立(四)第四百一十章 名望第三百三十八章 援兵第四百三十五章 南匈奴之战(一)第二百七十六章 选择(下)第二百零五章 常山赵子龙(上)第五百零三章 议功善后(上)第四百零九章 上表第二章 天下苦汉久矣第九十二章 决斗第一百一十二章 人才第三百三十一章 算计(下)第一百四十五章 财物(第四更,求首订)第二百八十八章 挥剑第二百九十二章 常山之战(四)第九十七章 比试(中)第七十五章 赏功第三百一十一章 风水轮流转(下)第一百七十八章 豪族与朝廷第五十三章 刎颈之交第四百七十章 夏侯渊第一百三十八章 妥协第四百九十九章 演(上)第四百八十章 暗流涌动(一)第三百二十五章 赏罚(上)第一百四十一章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第三十七章 乱世(二合一4000字)第三百七十三章 各方反应(上)第五百三十章 关中动乱(一)第一百三十六章 速断第一百三十一章 戮第三百零一章 战后杂事(上)第三百九十五章 临战决议(上)第二百八十一章 办学(下)第五百四十三章 平定关中(八)第一百零七章 道别第四百二十一章 琅琊王(下)第五百零九章 父子(下)第八十章 宗室第二百七十三章 对错(上)第二百七十七章 备战第五十一章 腹心第四百四十九章 进爵第二百三十三章 终变(七)第四百二十三章 宴席(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争辩第五百五十三章 父女第二百四十八章 群雄起(下)第五百二十五章 卫觊第七十一章 公卿第五百三十一章 关中动乱(二)第二十四章 失望第四百零一章 兄弟第二百六十九章 入主冀州(上)第三百二十一章 王子师第三十四章 兵法第二十五章 刺杀第四百七十二章 战事将止第一百七十一章 宣传攻势第一百一十二章 人才第三百四十七章 谶纬与神鬼(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严刑慎行第四百七十一章 辛毗第二百八十章 办学(上)第四百二十二章 宴席(上)第七十三章 朝会第五百三十七章 平定关中(二)第三百八十八章 决断(下)第五百五十五章 西域(下)第一百四十二章 论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