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赵女

三百多人的队伍缓缓进入了邯郸城,引来了无数人的注目,看着车驾队伍里飘扬的“刘”“李”两面旗帜,消息灵通的人都知道,这是新任赵国相与邯郸令到了。

刘备与李澈已经分别坐进了车驾里,是以围观者也看不到二人相貌,倒是李澈透过车帘缝隙,可以窥得一点邯郸城的样貌。

这座河朔名城也未能免去战乱带来的影响,城内可以说颇显萧条,路旁行人稀疏,未见纷扰,这让李澈颇为皱眉。

车队入城,张飞自领泰半兵马随本地吏员往军营去,刘备、李澈、荀攸等人径直往赵王宫而去。

虽然国相事实上很像封王的上级领导,但名义上封王爵高位显,乃是最为尊贵的宗室,刘备等人自然要先去拜见赵王。

车辆行驶至宫门前,李澈踏出车子,微微眯眼打量起周围。

邯郸城虽然萧条,但底子还在,城中建筑看起来并不简陋。是以赵王宫虽然华丽,却也并不夺目。

宫门前,一名中年男子正束手而立,很是恭敬的等候着。李澈上下打量,其身穿官服,配三彩墨绶,至少是一名六百石的官员,微微思量,李澈心里便隐隐猜出了其人身份。

那人见刘备与李澈下车,连忙迎了上来,深揖一礼,恭声道:“下官赵王仆陈遂,字如意,见过刘国相、荀君侯、李君侯。”

李澈与荀攸露出饶有趣味的表情,这个仆可不是仆人的意思。九卿之一有太仆,掌皇帝车舆与官府畜牧,诸王国亦有。

汉武帝年间打击藩王的权力,将王国太仆改称“仆”,秩级亦由比二千石削减至千石,掌管藩王的车马。

可以说,在王国诸位大臣中,这位最是无害无权,也最是容易与藩王处好关系。

千石官员可以说不是小官了,秩与李澈这个县令是一样的。然而看看李澈和荀攸所配的列侯二彩紫绶,陈遂也只能放下架子,接受了自己地位暴跌的事实。

“陈君客气了,本相初来乍到,特来拜见大王,不知大王可在宫内?”

陈遂恭声道:“大王闻国相至,已摆酒设席,静待诸位,还请几位随我来。”

……

富丽堂皇的赵王宫内,赵王刘赦瘫坐在他那张仿胡床的王座上,见陈遂引刘备等人入内,连忙在左右侍女的搀扶下勉力起身,笑道:“玄德啊,王叔等你很久了。”

李澈险些忍不住喷出口水来,还能这么认亲的?

刘备也忍不住面色怪异起来,作揖道:“大王何出此言?”

“诶,孤派人找宗正好好查过了,论及辈分,玄德你恰好比孤低上一辈,同为宗室,称孤一声‘王叔’,不为过吧?”刘赦摆摆手,哈哈大笑道,脸上的肥肉一颤一颤的。

李澈面色诡异,初代赵王刘良是光武帝叔父,传至刘赦恰好七世,天子却是光武八世孙,辈分算下来,这位赵王刘赦恰好是京中天子的叔祖,绕了一圈,刘备完全可以算皇叔了,罗贯中老前辈乱蒙还蒙对了?

刘备嘴角直抽抽,不过刘赦以封王之尊愿意和他拉关系也是好事,是以刘备叹了口气,再行一礼道:“涿郡刘备,中山靖王之后,见过王叔。”

刘赦见状,满意的点点头,笑道:“免礼免礼,玄德快快入座,看看王叔为你准备的接风洗尘宴。还有几位列侯,也快快入座。”

说完刘赦一屁股坐回自己的王座,解脱似的出了口气。

荀攸与李澈隐蔽的对视了一眼,同时撇了撇嘴,这位赵王很明显是在试探刘备对他的态度。先以微小的违制小事,也就是坐胡床来见刘备,试探刘备是否会苛刻对待他,然后用拉亲戚的方法抬举刘备,手段虽简陋,却也算是有效。

见众人坐下,刘赦拍了拍自己肥厚的手掌,示意可以开席了。然后苦笑道:“玄德勿怪,王叔这身子骨不好,实在受不得跪坐的难处,还望玄德莫要将此事上报朝廷。”

刘备微笑道:“王叔言重了,此乃小节,备又岂会因这等小事而上奏?只是依备之见,王叔可将此事自奏于朝廷,请天子特许。当今天子仁厚,亲善宗室,必会许可,如此也可无惧小人之言。”

刘赦吃力的点了点头,笑道:“玄德金玉良言,为叔心里有数,不日便派人上奏朝廷。”

这时,堂外开始涌入两列举着餐食的侍女,中间还有一列婀娜多姿的舞女,姿色俱是不凡,刘赦笑道:“赵女之美天下闻名,与越女不相上下,其中犹以邯郸为最。昔者吴娃、赵姬,俱是绝色之姿,比之西施也不遑多让。

孤宫中这些美人,虽然不比这些青史留名的绝色,但也是上上之选,诸君若有意,尽管告诉孤,孤必然不会吝啬。”

邯郸舞女之名确实自古流传,犹以赵姬为最。也就是千古一帝秦始皇之母,名相吕不韦用以收买秦公子嬴异人的绝色美女。

只是在场众人大多自制,是以只是微微颔首,倒是简功曹简宪和,其丝毫不掩饰自己对舞女的兴趣,饶有兴致的打量起这些丽人,还叫来了两个女子服侍。

李澈本来也想好好欣赏下,然而身后那幽怨的视线却让他有些无所适从。从雒阳离开后,吕小娘便越来越不正常了,李澈当然知道她的意思,她明年就要十五岁了。

汉朝女子十五而嫁,若是在西汉初年,十五岁不嫁人,每过一年还要罚款“一算”,也就是一百二十钱。

如今虽不是铁则,但既然有了心仪的对象,她自然不会排斥。本来以她的性格不会如此扭扭捏捏,但吕布这个父亲实在太过不堪,让吕韵感觉自己抬不起头来,颇有些不好意思。

李澈也审视过自己的内心,跳进碗里的肉肯定不能放出去,而且小丫头虽说不是天姿国色,但也是上上之姿,娶了完全不亏。

是以也准备到了邯郸安定下来就摊牌,如今若是当着未来妻子的面胡来,虽然由于时代因素,吕韵不会说什么,但总觉得有些怪怪的。

想到这里,李澈不由得叹起气来,早知道赵王会玩这一出,应该把吕韵打发去领兵的。

→☆→☆→☆→☆→我是文言文的分割线←★←★←★←★←★←

昭烈既为赵国相,赵王赦审查本末,以昭烈为侄。

——《季汉书·昭烈帝纪》

第三百七十七章 历阳之战(下)第五百四十一章 平定关中(六)第二百六十章 谋权(下)第四百一十九章 徐州(下)第五百三十一章 关中动乱(二)第五百零六章 决定(下)第二百四十三章 站队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势第三百三十九章 追忆第九十一章 开幕第五百八十一章 和亲(中)第二十四章 失望第三百七十七章 历阳之战(下)第三百四十一章 青州之治(下)第一百零一章 忠义立身吕奉先第二百九十九章 火化第一百四十二章 论商第五百四十六章 平定关中(十一)第四百二十二章 宴席(上)第二百八十八章 挥剑第二百六十八章 游说(下)第五十二章 君子之行第四百六十六章 攻敌必救(上)第三百四十七章 谶纬与神鬼(下)第五百零七章 许靖第二百七十四章 对错(下)第四百一十九章 徐州(下)第一百七十七章 冀州刺史第四十六章 进谏第一百四十五章 财物(第四更,求首订)第五百一十九章 思考第三百四十二章 渤海之战(上)第五百四十一章 平定关中(六)第一百一十六章 在其位谋其政第二百一十九章 帝与臣(上)第二百八十八章 挥剑第一百八十四章 杨凤(上)第二百一十七章 决战(下)(三千字)第五百一十二章 刘协第一百八十八章 爱诸将妇第五百零二章 逆转(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失道寡助第三十六章 兴趣第十九章 荀公达第二百七十六章 选择(下)第四百九十九章 演(上)第三百八十四章 边市(下)第三十二章 荀府第二百零八章 破釜沉舟(上)第五百零九章 父子(下)关于剧情推进第二百零一章 陶升第四百七十九章 忠心耿耿(下)第六十四章 北芒山第一百六十章 动乱(中)第九十五章 薅羊毛第一百三十四章 权柄第一百章 长史第四百九十八章 来使(下)第三百五十二章 老友(下)第四百五十六章 师出有名第三百九十八章 内应(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襄国长第七十二章 夜谈第三百五十四章 孙家双子第四百九十二章 退匈奴(六)第七十三章 朝会第六章 入城第三百零三章 战后杂事(下)第四百零七章 说服(中)第八十三章 赠剑第一百一十三章 人生三大铁第二百七十九章 各怀心思(下)第七十三章 朝会第五百七十四章 南宫争执(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戮第五百五十九章 蜀地第二百九十九章 火化第四百六十五章 当以义告,以道诛第一百八十二章 剿与抚第三百七十二章 私心第三百一十章 风水轮流转(中)第二百一十六章 决战(上)第五百六十章 诱之以利(上)第五百六十一章 诱之以利(下)第四百四十五章 开阳之战(上)第五十七章 暗度陈仓第十六章 整理收获第四百三十八章 开端第三百九十九章 谍中谍第三百八十章 天下动荡第二百五十五章 相人第二百零五章 常山赵子龙(上)第四百三十九章 屠刀第五十九章 从贼第三百三十五章 郑玄(下)第四百七十四章 交心第四百五十三章 不变则亡第二百九十章 常山之战(二)第四十一章 旁门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