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背叛

南边的孙坚厉兵秣马、枕戈备战,北边的冀州也已经渐渐撕破了脸,麴义在赵国边境的行为愈发出格,甚至开始拦截过往的商旅。

在这般兵荒马乱之时还敢行商,背后自然是有着不浅的底蕴,刘备与麴义处皆是收到了不少的抗议。

刘备自是耐心解释,放低姿态,好声好气的与人交流。麴义却仍是一副天老大我老二的模样,不管来者是谁,均是公式化的傲慢回答:“奉使君之命,隔绝赵国。”

这般嚣张的姿态自是引发了又一阵猛烈的抗议,麴义在军营里过的逍遥自在,邺城的州吏们却是忙的焦头烂额。

而就在正月十九,麴义所部再次拦下了一支队伍,队伍主事人却称这是赵国会盟所缴纳的粮草,要运给邺城的于校尉。

层层上报之下,麴义很快收到了消息,当时便勃然大怒。虽然身边的幕僚极力劝阻,麴义还是截下了过半的粮草,此事自然引起了于毒极大的不满,然而碍于身份特殊,又不敢肯定韩馥的偏向,于毒最终还是吞下了这口气。

之后的麴义也是更加疯狂,仿若山贼拦路一般,一直到韩馥回邺,逮着正主的苦主们纷纷上门,几乎将刺史府的门槛都磨掉了一层。

韩刺史自不是麴义那般的莽夫,一番太极拳下来,虽然没有解决问题,但却让苦主们的怨气消解了不少。一些人看在刺史的面子上,终究还是舍掉了赵国的利益,毕竟赵国本就弱小,利益也不是很大。

而另一部分人却是目光闪烁,隐隐间对某些事有了决断。

……

“什么?使君让本校尉交出截获的粮草?”大营之内,听完韩馥所派使者的意思,麴义顿时勃然大怒,拍案而起。

那使者自是清楚麴义的脾气,苦笑道:“此次会盟,使君接下了北方战线的粮草辎重供给,这些粮草自是要由使君分配,恐怕半数要交给卢中郎将。”

“于毒那厮又如何?”

使者犹豫了片刻,叹道:“于校尉手中只有小半粮草,故而使君仅收缴了两千石。”

麴义怒骂道:“于毒那厮能留下大半,本校尉却要交出去大半?随使君来冀州的是我!是这大营中的将士们,不是那些黑山贼寇!匪寇心性,狼子野心,焉能深信?”

使者劝道:“校尉与使君是何等关系?又何必计较这些?于校尉初来乍到,使君终究要安抚人心才能收为己用。在使君心中,校尉才是亲信之属啊。”

“几句漂亮话就想让本校尉交出粮草?做梦!”麴义丝毫不吃这套,毫不客气的拒绝了使者的要求。

出身凉州边郡,麴义的性格却是非常接近羌人,断不会像中原人一般一番好话便感激涕零。

使者的脸色也渐渐冷了下来,冷声道:“麴校尉这是要抗命不尊?使君好意商量,还请校尉莫要忘了上下之分,尊卑之别!”

“上下之分?尊卑之别?羌人中能带给部族利益的是头人,在凉州,能庇护部下的是首领。

韩文节不仅不能带给本校尉利益,甚至还无耻索取,这般行径也配谈上下尊卑?中原人常说君君臣臣,贵使可知何意?”

“粮食本就是赵国上缴给使君所有!”

麴义顿时气乐了:“本校尉倒是很好奇,你们是真的蠢,还是在装傻充愣?派兵封锁了赵国,那位刘相君还巴巴的送礼上门?这其中的意味何在,你们真的不明白?”

使者一阵语塞,韩馥虽然优柔寡断,才能浅薄,但不至于蠢到这般地步。但于毒却是不会顾虑这些,粮食被截,这对于贼寇来说是莫大的耻辱。

在这种要和刘备撕破脸的时候,韩馥自然不愿失去于毒这极大的助力,只能略略委屈麴义。

若非自己实在抽不出多余的粮草给于毒补偿,又对此前麴义擅自扩大拦截范围颇为不满,韩馥也不想去触麴义的霉头。

这便是常人有趣的思考回路,想两全其美却不得不牺牲一方时,总会选择更亲近的一边,毕竟怀着侥幸,认为亲近之人不会轻易翻脸。

偏偏麴义的性子与中原人士迥异,丝毫不知道留面子是什么意思,使者一时激怒之下,驳斥道:“既然麴校尉知道刘玄德用心不良,何以还要强截粮草,让使君为难?”

“使君若能发够军中粮草,本校尉又岂会做出拦截之事?”

“冀州战火不断,卢中郎将大军亦需粮草供应,使君又如何抽得出多余的粮草?已是尽力保证麴校尉所部,缘何还不知足?”

“本校尉随使君来冀州,求得是荣华富贵,不是来受气挨饿的!在冀州吃不饱,本校尉就带弟兄们回凉州去!韩遂马腾自是强横,但本校尉也未必惧了他们!”

“麴义!汝敢叛主?”

麴义嗤笑道:“笑话!本校尉何曾认主?不过是合作关系,韩文节真把老子当成他的狗了?一州刺史,连治下郡国都无法控制,也配做我主公?

老子倒是觉得那刘玄德颇为不错,以一国敌一州,能逼得韩文节方寸大乱,显然手段非凡,跟着他兴许会更好些!”

使者面色大变,指着麴义颤声道:“麴义!背主忘恩,汝必将身败名裂!汝若是此时随我回邺城请罪,或可免罪,若执迷不悟,使君大军到时,便是汝授首之日!”

“显然,你是看不到那一天了。”麴义冷冷的撂下这句话,径直向帐外走去。

随后便是几名军士走了进来,使者大惊失色,慌道:“麴义,你什么意思?两军交战不斩来使!”

麴义头也不回,冷冷道:“老子却是不懂你们中原的这些规矩,羌人战前总要祭祀,祷告上天,老子觉得很有趣,今日权借汝等人头一用。”

韩馥的使节队伍顿时怒骂一片,咒骂之声不绝于耳,麴义部下却是面色不变,一些羌人甚至露出了嗜血的笑容,面目狰狞的将挣扎中的使节队伍拖了下去。

随着一颗颗人头落地,这支嗜血善战的精锐部队开始调转兵戈所指的方向,麴义眺望邺城,一脸冷笑。

第二百三十四章 终变(完)第一百九十章 知政失者在草野第二百八十二章 清查土地第三百九十八章 内应(下)第四百二十七章 少年天子(一)第三百六十五章 逝第一百八十八章 爱诸将妇第九十五章 薅羊毛第一百五十四章 洞察人心第一百七十四章 站队第五百二十八章 朝议第七十章 迎驾第五十八章 赴宴第四百七十五章 各怀鬼胎第二百九十五章 常山之战(七)第三百零九章 风水轮流转(上)第二百九十七章 常山之战(九)第三百六十一 试探(上)第三百一十一章 风水轮流转(下)第四百九十七章 来使(上)第八十八章 招揽第一百四十一章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第三百五十八章 蔡邕(下)第二百二十五章 兄弟(下)第五百三十八章 平定关中(三)第五百五十五章 西域(下)第五百六十三章 忽悠(上)第三百四十三章 渤海之战(下)第四百二十七章 少年天子(一)第六十二章 贼寇习性第二百三十九章 废立(五)第五百零二章 逆转(下)第十八章 禁宫斥宦第一百九十八章 易阳县(下)第五百五十四章 西域(上)第二百零八章 破釜沉舟(上)第四百零一章 兄弟第三百四十章 青州之治(上)第四百二十三章 宴席(下)第二十九章 敲打第五百六十八章 荒唐一梦(二)第二十章 包头吕布第一百一十九章 天要亮了第二百二十四章 兄弟(上)第三百六十章 哪也不去第二章 天下苦汉久矣第五百二十五章 卫觊第六十一章 人之将死第一百一十八章 以人为镜第一百四十二章 论商第一百九十五章 信念第二百七十八章 各怀心思(上)第三百零三章 战后杂事(下)第八十九章 外放第一百零一章 忠义立身吕奉先第四百一十二章 太史慈(上)第一百八十五章 杨凤(下)第五百六十三章 忽悠(上)第一章 初见第一百二十五章 机关算尽太聪明第四百四十二章 托付第四百一十八章 徐州(上)第三百六十七章 冀州内务(上)第五百三十六章 平定关中(一)第二百七十章 入主冀州(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天下很大第五百七十八章 三使(中)第四百三十六章 南匈奴之战(二)第六十一章 人之将死第三百六十一 试探(上)第一百一十八章 以人为镜第七十三章 朝会第一百一十一章 赵女第二百四十一章 勤王之名第四百零二章 关靖第四百三十七章 南匈奴之战(三)第四百二十八章 少年天子(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终变(三)第四百六十六章 攻敌必救(上)第三百六十九章 杂谈第一百七十六章 漫天起价第四百四十五章 开阳之战(上)第三十一章 议事第一百三十一章 戮第三百三十一章 算计(下)第二百五十二章 撤退第五百三十四章 关中动乱(五)第八十五章 激进第二十章 包头吕布第三百九十九章 谍中谍第五百六十二章 月下倾诉第一百二十九章 官与贼第四百八十一章 暗流涌动(二)第二百五十八章 会盟(下)第三百六十七章 冀州内务(上)第二百零四章 焚粮第三百三十四章 郑玄(上)第二百四十二章 遥祭第三百二十四章 夷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