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算计(上)

五月十八日,袁术部将张勋向朝廷投降,自回京城请罪。而与张勋相持了数日的曹操也与其一道往雒阳而来。

兵不血刃的踏入雒阳,曹操心中却是百味杂陈,看着渐渐重现秩序的雒阳城,低声向同乘的郭嘉问道:“奉孝,依你之见,今后可能安宁?”

“明公心如明镜,自当知道,如今的秩序系于一人之身,这是何等的不稳。陛下尚不到十岁,比之当年桓灵二帝继位时还要年幼的多。而如今天下之局势,却又比当年要险恶的多。

在下未曾见过这位卢司徒,但对其大名也算是早有耳闻。如传言不虚,其确实是一代名臣,若于桓灵之时受到重用,未尝不能一扫宇内污浊,中兴炎汉。

但如今实在是太晚了,他已经是知天命之年,一身肩扛这偌大的江山,他又能撑得住几年?野心被压制的越狠,将来爆发的也就越厉害,待到他薨逝之时,便是这天下彻底失鼎之日!”

曹操看着车外,默然半晌,喟然道:“恐怕奉孝想的还是太好了些。”

郭嘉一怔,疑道:“明公的意思是?弘农王?”

“不错。”曹操轻轻颔首,有些伤怀的幽幽道:“袁本初从来不是坐以待毙的性子。以袁术做下的事,袁家若是俯首听命,只会彻底沦丧。他不会甘心的,也必然会奋起一搏。而天下尚未失鼎,总要有所名目才能施展拳脚,弘农王就是个绝佳的机会。”

郭嘉捏了捏胡须,皱着眉头思虑了许久,蹙眉道:“明公此言有理,如今天下牧守皆以勤王之名大肆扩张势力,大汉若要稳定,必然要制止这种行为。

只要袁本初举起弘农王的大旗,不满的牧守们也就有了一个汇集的地方,这般下去……”

“天下赢粮而影从啊。”曹操长叹一声,轻声道:“偏偏这是一个死局,若是放任牧守们不管,大汉也会慢慢被牧守们掏空,二三十年内必然走向灭亡。

唯有奋起一搏,尝试将这些有自立倾向的诸侯打压下去,才有可能实现中兴。但这种行为无疑是有着巨大的风险,稍有不慎,恐怕三五年内,这三百年炎汉便要彻底灭亡了。”

“那明公准备如何行事?”

看着远方那巍峨的朱雀天阙,曹操轻笑道:“这巍巍天阙终有坍塌之日,且再等等吧。”

郭嘉轻轻点头,若有所思的道:“卢司徒先我等一步进了雒阳,以如今的情况来看,此前自请为河南尹的做法有些失算了。”

“奉孝此言有理。虽然河南乃天下中心,兵家必争,但既然朝廷如今勉强恢复了秩序,他们也不会放心把河南交给操,这个河南尹还是不要为好。济阴比起河南来说,天高皇帝远,却是更自在些。况且以兖州如今的情况,未来还是大有可为的啊。”

见曹操同意他的看法,郭嘉笑道:“有舍才有得,不过这河南尹却不能轻易舍出去。不求多少赏赐,明公最好是在“压迫”之下,被迫交出河南尹的位置为好。”

曹操愣了一下,旋即大笑道:“好一个郭奉孝,当真是够狠辣,也罢,操便做第一个向朝廷低头的牧守,看看朝堂诸公是何反应。”

……

待到崇德殿上,曹操一眼便看到了端坐的刘备,太仆领冀州牧,位赐特进,县侯,如今的刘备在朝会之上,仅次于司徒领车骑将军卢植、太尉杨彪、司空张温三人,大司马刘虞、骠骑将军皇甫嵩未上朝的情况下,刘备便是当朝第四人。

虽然根基浅薄,朝堂上没有自己的政治势力,但刘备如今的地位毫无疑问是在曹操之上的。念及此处,曹操心中一分喜、两分怒、七分不服输。

而看到坐在自己对面的那人,身材高大,相貌方正,浓眉虎目,不怒自威,虽着朝服,却掩盖不了那一身的豪杰气。曹操心中已是有了猜测。

果然,曹操刚刚落座,刘协便开口道:“国贼乱政,欺朕年幼,残害百姓,荼毒生灵。幸得天下忠义之士奋不顾身,勤王护国,大汉乃得转危为安。

忠臣义士踊跃,正是大汉中兴之相,朕心甚悦。而众卿此前为勤王所行权宜之计,朕也略有所闻。

乌程侯孙坚,本拜为长沙太守,后因零陵、桂阳贼势浩大,乃总镇三郡,功勋甚重;此次勤王为召天下义士,自表破虏将军、南阳太守,其行虽有失法度,但其情可悯,朕亦不愿苛责功臣。

WWW● тт κan● C 〇

特诏,前责不问,免去所领南阳太守,实拜破虏将军,乌程侯增食邑千户,荫一子为郎,以彰功勋。”

刘协话音方落,孙坚长身而起,拜道:“臣,谢陛下不罪之恩。”

“奋武将军、领济阴太守曹操,两度兵压汜水关,斩袁术部将李丰,忠义之心天地可鉴,后自领河南尹,不合法度,但实为情势所迫,朕亦明晰。

特诏,免去所领河南尹,加拜后将军、东安侯,荫一子为郎,以表忠心。”

位比九卿的后将军、县侯,换掉一个飞地河南尹,这确实是对曹操的优渥了。而刘备之所以能够火箭飞升,关键还是在于剿灭了张燕。这一滔天的功劳,若不是有卢植、李澈分薄,刘备便是一跃为卫将军也是大有可能。

按照常理来说,曹操不会拒绝,公卿百官的意思也是先将曹操和孙坚安抚下来,至少在拿下袁绍前,不能和这些牧守起冲突。是以在他们看来,这一任命已经是朝廷莫大的让步了。

然而曹操却只是站了起来,恭敬的做出朝拜的姿势,不发一言,也不领诏谢恩。

未曾想到会出现这种情况,刘协一时有些措手不及,大声问道:“曹卿有何异议?”

“陛下诏命,臣本不敢有异议,但河南尹一事,实非臣自领,乃是河南民众不堪袁贼肆虐,群起请臣领河南尹,解民倒悬。

臣于河南之战事,亦多赖百姓助力。如今袁贼方灭,河南尚未安定,臣正欲治理河南,还报民众之信任,恳请陛下收回成命,臣不求显位,但求能安一方百姓。”

第四百三十一章 托付第三百六十七章 冀州内务(上)第五百四十九章 韩遂之败(中)第三百三十章 算计(中)第一百一十七章 情投意合第一百五十九章 动乱(上)第五十五章 泄密第三百三十五章 郑玄(下)第二百四十四章 兴兵为国,安问袁卢第四百八十章 暗流涌动(一)第一百一十七章 情投意合第二百九十七章 常山之战(九)第一百一十四章 恶名第二百四十七章 群雄起(中)第一百五十九章 动乱(上)第三百七十二章 私心第五百三十五章 关中动乱(六)第四百九十七章 来使(上)第三十九章 巾帼不让须眉第二百七十四章 对错(下)第一百八十四章 杨凤(上)第五百一十三章 封赏(上)第三百九十六章 临战决议(下)第三十四章 兵法第二百二十一章 宫变(上)第十八章 禁宫斥宦第五百零七章 许靖第二百四十三章 站队第三百九十九章 谍中谍第四百一十八章 徐州(上)第一百七十七章 冀州刺史第五百一十九章 思考第三十一章 议事第二百七十八章 各怀心思(上)第五百一十七章 谈心第二百三十一章 终变(五)第三十五章 离经叛道第三百六十章 哪也不去第五百七十九章 三使(下)第五百八十一章 和亲(中)第一百一十一章 赵女第一百六十七章 襄国长第一百九十四章 投名状第三百九十章 劝学(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夏虫不可以语冰第三百零八章 任峻(下)第四百八十四章 暗流涌动(五)第五百七十六章 崔琰第二百五十五章 相人第三百六十二章 试探(下)第二百八十章 办学(上)第二百一十四章 人间地狱第一百零五章 剑第六十九章 虎痴第二百一十六章 决战(上)第四百九十八章 来使(下)第三百五十九章 吕布与阎行第五百四十四章 平定关中(九)第五百四十九章 韩遂之败(中)第二百一十六章 决战(上)第四百五十二章 低头第二百九十三章 常山之战(五)第二百五十四章 人心之变第三百七十章 蓟侯(上)第二百三十二章 终变(六)第五百七十七章 三使(上)第五百七十三章 王府夜谈(下)第五百四十八章 韩遂之败(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戮第四百四十二章 托付第三十五章 离经叛道第四十二章 仁义第三百九十章 劝学(下)第一百零八章 出京(上)第三百一十五章 虎牢关(上)第五百八十五章 中原僵持(三)第十三章 前倨后恭第三百零七章 任峻(中)第二十九章 敲打第二百五十九章 谋权(上)第五百七十一章 王府夜谈(上)第二百八十五章 甄府(上)第六十七章 追索第四百八十二章 暗流涌动(三)第四百五十一章 改变(下)第三百八十三章 边市(上)第四百一十章 名望第一百零二章 济阴太守第四百二十章 琅琊王(上)第五百七十章 荒唐一梦第四百二十六章 张闿第三百四十二章 渤海之战(上)第五百七十四章 南宫争执(上)第五百八十五章 中原僵持(三)第三百二十五章 赏罚(上)第三百九十二章 冲突第三百三十八章 援兵第十六章 整理收获第四百七十四章 交心第三百七十六章 历阳之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