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 兖州初战(上)

三万大军安营扎寨,遥遥望去当真是蔽日遮天,黑压压一片,令人望而生畏。

臧霸等人遥遥看着青徐联军当面扎营,连上前搦战的底气都没了。若只论人数,泰山众那是半点不少,甚至还犹有过之。

然而自曹操进攻徐州以来,泰山众已经连战数月,可谓是身心俱疲,士气早已不在。纵然臧霸有心想要杀一杀对面的威风,却也不得不认清现实。

如今泰山众士气低迷,厌战情绪强烈,再加上新近归附曹操,归属感也不怎么强,全军上下没多少人愿意为曹操死战到底。打打平叛的顺风仗还行,与青徐联军硬碰硬纯属以卵击石。

再加上二五仔昌豨又犯病了,整日在军中散布投降言论,这更是加剧了泰山众内部的分化。很多人都对此颇有微词,毕竟是臧霸顶着压力求曹操放过昌豨这个祸害,可惜昌豨显然没有悬崖勒马的意识。

若是再拖延几日,不需李澈挥军掩杀,泰山众恐怕会不战自溃。

然而就在这个关头,曹操亲引兖州主力两万精锐进驻蛇丘县,顿时稳住了人心,单从纸面数据来看,此时的兖州军对青徐联军无疑是有着相当大的兵力优势。

显然,曹操准备先破一路,而他选中的目标正是在他看来不擅兵事的李澈。

……

“昌将军派我转告卫将军,实在是曹贼凶恶,那程仲德如今也挡住了关将军,昌将军实在不便举事,还请卫将军谅解。”

獐头鼠目的小校正是昌豨的密使,昌豨在泰山众内拱火造谣,自然是因为李澈的授意。李澈深知昌豨此人的反复无常和唯利是图,早早便将他定为反间的目标,可惜曹操决断的太快,以至于功败垂成。

此时李澈也只能好言安抚道:“不妨事,若是因为举事害了昌将军性命,那才是得不偿失。曹贼来了也好,待本侯败他一阵,军心大乱,昌将军再里应外合举起义旗,届时功劳亦是非小。”

“若卫将军真能击败曹贼,昌将军自然愿意弃暗投明。只是……”小校故作为难的样子惹得帐中诸将一阵冷笑。

李澈笑道:“本侯自会上禀天子与魏王,具陈昌将军之功,封侯拜将,封妻荫子,只在朝夕。”

“如此甚好!昌将军愿为魏王效犬马之劳!”

送走了昌豨的使者,李澈揉着额头叹道:“啧,失败了,本以为能够省些事,可如今还是得面对五万余大军,有些棘手了。”

陈群笑了笑,胸有成竹的道:“这倒是在属下意料之中,君侯过于依赖自己对人的洞察和对局势的先机预判,这一点相信曹孟德也能看出来。他自然不放心泰山众独自面对君侯,势必会以君侯为首要目标。因为他也有自信,只要他在,君侯的手段就不会奏效。”

“这算他赢了一局,接下来就看你们的了。”

李澈对自己的定位很清楚,最大的优势便是依靠先知先觉玩盘外招,真的到了正面战场作战,自己这个主将也就是吉祥物的功用,最好不要随便插手指挥。

为将者不识军略却又爱微操的后果早有前人展示过。

陈群拱手道:“君侯尽可以放心,赵将军便是此时的曹操最不想面对的对手,有赵将军在,曹操的打算只能是一场空。”

赵云反倒是有些惭愧,抱拳道:“陈长史过誉了,云只是会些拳脚功夫,粗通些战阵之法,当不得如此称赞。”

“赵将军还是没有认识到自己最大的优势。”陈群不知从哪翻出一把扇子,在这秋凉之时扇了起来,摇头晃脑的道:“赵将军用兵之要便在于一个‘稳’字。或难以奇兵以少胜多,但却能以少敌多,有赵将军在,纵然曹操兵力占优,也绝难在短时间内击败我军。

如今曹操最缺的便是时间!征战半年,兖州粮草可还充沛?三面迎击,夏侯元让与程仲德可能挡住关张二位将军?每拖一天时间,兖州的局势便越危险,曹操拖不起。”

“粮草……”李澈敲了敲案几,皱眉道:“恐怕程昱那边不需要粮草。”

陈群一愣,反问道:“君侯莫不是糊涂了?程仲德麾下难道不是人?行军打仗岂有不需粮草之理?”

“不,本侯是说程仲德不需要曹操供给粮草,他恐怕会就地取粮……”

陈群面色一变,蹙眉道:“若真如君侯所言,此人当真是不择手段,这可是在他们的地盘上作战啊,他还敢劫掠百姓?”

李澈默然,恐怕不止是劫掠百姓,按照《魏晋世语》所载,程昱功高勋著却毕生难至三公之位,原因在于他曾经因为缺粮而劫掠家乡百姓,甚至以人肉充作军粮。

这种行为无疑不符合儒家的“仁”道,这偌大的污点在那,程昱自然难拜三公。

“还是要提醒云长小心,这程仲德并非等闲之人,最好是公达或是公仁去前线辅佐云长,否则易中奸计。”以陈寿之评价,程昱、董昭等人比起荀攸差的并非智谋才能,而是德行操守,这种老阴人作为守方,恐怕手段不少,关羽那极具特色的缺陷性格实在容易被利用。

陈群提醒道:“君侯切记注意语气,关将军的脾气……他恐怕会认为君侯不信任他。”

“那最好还是公达去,他素来服膺公达,想来不至于在公达面前摆脸色。”李澈耸耸肩,关张确实是熊虎之将,当世难寻,然而这问题儿童一样的性格也只有刘备能忍得了。

陈群点点头,又道:“既然君侯这般推崇程仲德,看来关将军短时间内是难以突破封锁,君侯恐怕得再从后方调派兵力了……”

李澈摊摊手,无所谓的道:“马上是秋收时节,军屯若再调兵,势必会影响秋收,影响民生。不妨事,能赢就打,打不赢就撤,本就没想过一战功成。”

“……君侯此番合计调动了十万大军,粮草辎重不计其数,若是无功而返……恐怕魏王面前又有人要非议了。”

“谁说本侯无功而返了?”李澈眼睛一瞪,骂道:“泰山不是地?夺回偌大一个泰山郡、半个东郡,半个济北国,怎么就叫没有功绩了?不过是一群只会嚼舌根的废物罢了,若有人觉得本侯不行,那本侯便上奏魏王,予他十万大军,看看他能不能从曹操手上夺下一郡之地来!”

第一百七十九章 家族第一百零四章 寻剑第十八章 禁宫斥宦第九十九章 悟而能执第二十二章 蹇硕伏诛第四百零六章 说服(上)第八十二章 不忘初心第二百八十三章 用意第三十三章 玉玦第二百四十章 废立(终)第一百九十五章 信念第一百七十章 奴与民第一百七十二章 谈利言义第四百一十二章 太史慈(上)第三百零七章 任峻(中)第四百一十七章 未来第一百一十二章 人才第一百九十四章 投名状第一百一十七章 情投意合第一百六十六章 雒阳终局(下)第一百六十三章 战端(中)第三十九章 巾帼不让须眉第三百三十一章 算计(下)第二百七十五章 选择(上)第九十四章 弓似霹雳弦惊第三百四十九章 儒宗(上)第三百五十六章 马韩第二百零二章 火并第四百四十九章 进爵第七十二章 夜谈第二百六十三章 孙文台第三百六十九章 杂谈第二百八十八章 挥剑第四百四十五章 开阳之战(上)第九十六章 比试(上)第五章 党人第五百三十六章 平定关中(一)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势第五百三十四章 关中动乱(五)第四百二十七章 少年天子(一)第四百零七章 说服(中)第二百二十二章 宫变(中)第二十六章 卧雪堂第二百九十二章 常山之战(四)第五百五十二章 病亡第二百九十五章 常山之战(七)第四百三十一章 托付第七十八章 七星龙渊第二百六十五章 冀州变乱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势第一百七十七章 冀州刺史第二十二章 蹇硕伏诛第六十四章 北芒山第三百一十二章 谋划(上)第二百八十九章 常山之战(一)第三百五十一章 老友(上)第十二章 北宫暗谋第九十八章 比试(下)第二百二十一章 宫变(上)第十九章 荀公达第三百二十三章 接旨(下)第二百二十八章 终变(二)第三十六章 兴趣第三百七十七章 历阳之战(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争辩第二百九十一章 常山之战(三)(四千字大章)第二百八十三章 用意第三百七十三章 各方反应(上)第二百九十七章 常山之战(九)第五百四十章 平定关中(五)第二百五十三章 酸枣会盟第二百二十八章 终变(二)第二百一十六章 决战(上)第二百零四章 焚粮第四百九十一章 退匈奴(五)第三十五章 离经叛道第一百七十二章 谈利言义第五百四十一章 平定关中(六)第五百七十三章 王府夜谈(下)第四百二十二章 宴席(上)第五百三十七章 平定关中(二)第三百三十八章 援兵第二百零四章 焚粮第七十九章 传道受业解惑第九十三章 群英荟萃第二百三十五章 废立(一)第五百七十六章 崔琰第三百八十五章 特别的人第二百八十九章 常山之战(一)第二百三十八章 废立(四)第一百九十三章 乡贤与巨寇(下)第五百一十九章 思考第九十四章 弓似霹雳弦惊第二百九十六章 常山之战(八)第三百七十四章 各方反应(下)第二百八十四章 定人心第一百七十六章 漫天起价第一百八十四章 杨凤(上)第五百八十四章 中原僵持(二)第四百三十六章 南匈奴之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