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六章 中原僵持(四)

“什么?江乘县丢了?”

在吴郡前线督战的高干险些没被这个消息吓晕过去,袁绍那边正筹划着依江而守,他转手就丢了下游要冲江乘县,若是袁绍知道了这个消息,就算他是袁绍的外甥,恐怕也没什么好果子吃。

报信的士卒灰头土脸,战战兢兢的道:“不敢欺瞒使君,徐州刺史亲提两万步卒,连夜渡江夺了江乘县,府君身陷敌手,仅凭丹阳郡已经无力夺回江乘。是以郡丞遣卑职星夜至此,向使君求援。”

“薛礼是干什么吃的?”高干已经完全忘了自己出身高门的风度,歇斯底里的骂道:“没用的东西!就算糜竺亲提两万大军,他难道连依城而守都做不到?丢了江乘县,北方便在江东钉下了一枚楔子,本官要如何向舅父交代?”

“卑职也不知内情啊。”士卒哭丧着脸道:“只知道府君接了下邳笮相君书信,渡江攻打广陵,并接应笮相君,谁知道府君一去不回,徐州军却乘着我们的船渡江了!江乘精锐都被府君带去了对面,没有防备之下,竟被敌军一鼓而下!”

高干仿佛遭了一阵五雷轰顶,恍惚着问道:“薛礼真是去接应笮融?”

“千真万确!”

“完了……全完了……”高干一屁股坐在地上,仰天喃喃。

此中详情,薛礼已经尽数告知高干,也得到了高干的首肯。而高干为了在袁绍面前表功,以减轻自己连战刘繇不下的过失,更是派人加急将计划告知袁绍。此时想必袁绍已经知晓了内情。

大喜中的袁绍如果再得知高干偷鸡不成蚀把米,丢掉了江乘县,恐怕会活撕了高干!

“使君!使君!”高干颓丧的模样把幕僚下属都吓得不轻,几名亲信连忙上前把他扶起来,高干所任命的吴郡太守许贡劝谏道:“使君,还未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如今糜竺方才夺下江乘,孤城悬于江东。使君只需以我优势水军截断江面往来,再围困江乘,不出半月,糜竺必不战自溃啊。”

吴郡都尉朱治也劝道:“许府君所言不差,还请使君振作起来,将为三军之胆,使君若是如此颓靡,难免影响士卒心绪。”

高干眼中慢慢燃起一丝希望,试探着问道:“当真可行?”

扬州长史吕范沉吟道:“使君,广陵太守赵昱此人素以清直闻名,并无实绩,广陵也未有建设水师之举动。如今徐州水师泰半还是来自丹阳之船,比起使君之兵力,无疑居于弱势,截断水上来往当是不难。若没有徐州物资供给,孤悬江东的江乘县也不足为虑。”

“传令!立刻传令!留下一万五千步卒,交由朱都尉统帅继续围攻刘繇,其余人立刻回师丹阳,把糜竺给本官赶回他的徐州去!”

……

高干歇斯底里之时,江乘县内,徐州刺史糜竺则稳如泰山,有条不紊的安排战事。

“子布,广陵郡内物资征集如何了?”

张昭张子布,徐州彭城人,以学识扬名于徐州,陶谦曾经想举他为茂才,被张昭拒绝。陶谦怒而拘禁张昭,后得广陵太守赵昱倾力相救,张昭才得脱囹圄,自此便客居于广陵太守府内。

早就听闻张昭大名的糜竺来到广陵便征辟了张昭,令他意外的是,张昭竟然没有拒绝,欣然接受了徐州别驾的尊位,倒让糜竺准备了一肚子的劝说话语无处可用。

见糜竺问话,张昭拱手道:“回禀使君,赵府君已按照使君吩咐,倾力收集,在不影响民生的情况下,征调了足够三万大军半年所用的粮草,只是……”

“只是什么?”

“粮草太多,运输起来也不容易,恐怕还没尽数运来,江面便已遭封锁,届时使君又该如何?”

糜竺脸上泛起一丝笑意,还不待他开口,一旁的徐州从事鲁肃笑道:“张别驾终于问出来了,忍了许久啊。”

张昭很爽快的道:“恕在下愚钝,确实难以理解使君深意。只是使君亲自渡江坐镇,想必是有后手的。”

“没有什么后手。”糜竺悠悠开口道:“只是丹阳北方几乎三步一城,连点成片太过容易。”

张昭瞳孔一缩,肃然道:“使君未免太过轻视敌手。须知骄兵必败!能够夺下江乘,还是因为使君长久布局,并未损伤到扬州根本。”

“骄兵必败?”糜竺笑道:“夺下江乘非本官之功,如何会生骄纵之心?子布,你可知道今日之事早在年前便已被某人尽数纳入谋划之中?”

“嘶!”张昭倒吸一口凉气,惊道:“是何人有如此能为?”

“当朝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持节董督关陇诸事、灵寿侯李澈!”

“不可能!”张昭几乎下意识的反驳道:“在下也多闻车骑将军之名,可在关陇布局徐州之事,太过离奇!”

糜竺笑着摇摇头,从袖中掏出一个锦囊扔给了张昭,悠悠道:“这是车骑将军离开徐州时给本官留下的锦囊,其中包括了笮融之心性、笮融与薛礼联系的可能性等等,当时薛礼还是秣陵令。正是在这锦囊的指导下,本官才用细作慢慢将笮融诱导至今日这般境地。

嗯,本官先前之言也有些过了,并非车骑将军一力谋划,而是本官在他指点下,找到了这一破局之处。”

展开其中写满字的锦帛细读数遍,张昭也稍稍舒了口气,终究不是他想象中的神鬼之能,但这般谋划人心的能力,也确实非同凡响。

“本官从未小觑过敌军,可有心算无心之下,拿下丹阳郡并不是什么问题。”糜竺淡淡的道:“另外,水师并非无根之萍,再是强盛,他也要有停泊之地,等高干的水军倾巢到江乘之时,如果丢了历阳、石城和丹徒,他们又该如何?”

张昭喃喃道:“使君竟然已经准备到了这种程度?”

“还要多亏了高干。”糜竺讥讽一笑:“连战刘繇不下,他早已心急火燎,将身家性命都压到了吴郡,却忘了扬州并非汝南,这里不是他们袁氏的根基!”

第二百九十九章 火化第五百二十八章 朝议第一百四十四章 达成共识(第三更,求首订)第三百九十四章 天真第四百五十五章 别离第一百六十三章 战端(中)第二百五十二章 撤退第二十八章 征召第八十章 宗室第一百四十一章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第二十六章 卧雪堂第一百五十七章 乱起(中)第五百三十八章 平定关中(三)第五百一十八章 名利第二百四十六章 群雄起(上)第二百三十三章 终变(七)第四百二十六章 张闿第五百六十八章 荒唐一梦(二)第六十九章 虎痴第三十五章 离经叛道第八十八章 招揽第三百七十一章 蓟侯(下)第二百六十章 谋权(下)第二百七十二章 地域之争(下)第三百四十八章 兖州乱第三百七十八章 虎之殇(上)第五章 党人第二百五十九章 谋权(上)第二百一十八章 托庇第三百零八章 任峻(下)第二章 天下苦汉久矣第三百二十七章 赏罚(下)第二百七十六章 选择(下)第二百四十六章 群雄起(上)第四百九十三章 退匈奴(七)第二百九十一章 常山之战(三)(四千字大章)第四百零七章 说服(中)第五百零四章 议功善后(下)第二百五十章 各怀鬼胎第二百章 陷锋突陈第五百五十八章 曲城乡侯第一百八十八章 爱诸将妇第四百三十二章 弑君第四百七十三章 议罚?议赏?第二百三十一章 终变(五)第一百五十一章 惊变(下)第三百四十四章 法术势第三百四十六章 谶纬与神鬼(上)第二百七十三章 对错(上)第五十二章 君子之行第五百三十四章 关中动乱(五)第四百六十八章 肉汤与细作(上)第一章 初见第二百七十三章 对错(上)第一百七十一章 宣传攻势第五百八十三章 中原僵持(一)第四十二章 仁义第三百六十六章 僵持第三百四十四章 法术势第一百四十九章 惊变(上)第三百零七章 任峻(中)第九十四章 弓似霹雳弦惊第一百一十六章 在其位谋其政第五百六十八章 荒唐一梦(二)第四十一章 旁门左道第二百一十九章 帝与臣(上)第三十一章 议事第四百零五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七十章 迎驾第五百二十一章 平衡(下)第二百五十三章 酸枣会盟第二百四十七章 群雄起(中)第一百六十五章 雒阳终局(上)第三百七十三章 各方反应(上)第三十六章 兴趣第三十章 三荀第九十章 猛士云集第五百七十一章 王府夜谈(上)第二百章 陷锋突陈第四百六十八章 肉汤与细作(上)第五百零四章 议功善后(下)第三百七十章 蓟侯(上)第三十一章 议事第三百九十六章 临战决议(下)第二百八十六章 甄府(中)第二十五章 刺杀第一百五十章 惊变(中)第八十九章 外放第五百二十一章 平衡(下)第四百零三章 中原第四十七章 定计第四百七十一章 辛毗第一百六十八章 乱象(元旦快乐)第五百七十五章 南宫争执(下)第三百二十一章 王子师第二百一十四章 人间地狱第四百一十八章 徐州(上)第三百九十六章 临战决议(下)第五十二章 君子之行第一百七十六章 漫天起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