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人之将死

郭太身后的贼寇们见郭太跪下,顿时群情汹涌,但是显然郭太的威望很高,在他下命令前没有人敢妄动。

袁绍的眼镜微微眯起,轻轻摩挲颔下短须,上下打量着这个白波寇首。

如今黄河以北的贼寇,最大者便是白波与黑山,黑山军活跃于冀州与并州,屡屡寇犯河内郡,已在年初被河内太守朱儁击退。

但白波军却气焰正盛,在河东和并州四处劫掠,拥众十余万。郭太的身份地位可以说并不低,却能如此果断的下跪请罪,能屈能伸,不愧是白波寇首。

袁绍稍稍缓和了下语气,和蔼的说道:“郭渠帅且先起来,你说有奸佞欲图趁此机会逃窜?不知是从何得来的消息啊?”

郭太站起身来,恭恭敬敬的回道:“十常侍意图勾连并州牧董公,然而董公心怀社稷,忠于天子,不敢从贼,后得知其混入了先帝的出殡队伍里。

本想告知大将军与袁司隶,但大将军受小人谗言,不信董公。骑都尉丁原又阻住了董公来路,董公只能遣我等前来,只为能让十常侍伏诛。”

袁绍一副震惊的样子,怒声道:“绝无可能!十常侍如何能瞒过我等?大将军已经派兵进宫诛宦,想来十常侍已然伏诛,尔等忠心本官已尽知,且先退去吧,莫要惊了圣驾。”

郭太痛哭流涕,泣声道:“草民愿以身家性命作保,十常侍定在其中,这些阉宦狡诈反复,若让其继续混在里面,草民恐天子有难啊!”

袁绍有些举棋不定,为难的道:“此事干系重大,本官难以一言而决,汝且稍待,本官还需与公卿们计议一番。”

“还望袁司隶尽快为之,迟恐生变啊!”

“这个自然。”

……

御辇之内,张让冷汗直冒,一副虚脱无力的样子。

刘辩有些着急的问道:“张常侍这是怎么了?”

张让涩声道:“老臣有罪啊,掌权十余载,竟然一朝栽在了一介武夫手上,耻辱啊!”

“张常侍,这…这是何意啊?”

“董卓诳我等出京只是为了夺取诛杀我等的功劳,让大将军无功而返。这些人马必然是董卓招来,这军中想来亦有与董卓勾连之人,很快便要搜查全军,届时我等将无处可藏。而且……”

张让有些迟疑,他怀疑董卓还有更深层次的目的,但又不敢肯定,再看看面前的小天子,张让只能深吸一口气道: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老臣有数言,请陛下姑妄听之。”

刘辩有些六神无主,终究是十三岁的孩子,一想到可能要卷入战场,内心还是颇为惶恐,他颤声道:“张常侍请讲。”

“其一,董卓不可信,此人狼子野心,所图非小;其二,目前来说,大将军……大将军是可信的,至少在诛除董卓之前,大将军是可信的;其三,陛下且自隐忍,昔日桓帝隐忍一十三年方才诛杀梁冀,陛下勿要强自出头,凡事坐观大将军与董卓交手便可。”

张让的语速非常快,刘辩有些懵住了,直到张让问他:“陛下可记住了?”

刘辩下意识点点头,张让欣慰的颔首一笑,随后面色一变,叹道:“陛下,老臣得罪了。”

一把揽过刘辩,从袖袍里抽出了一把短刃架在了其脖颈上,继而在耳边轻声道:“陛下记住,是我等挟持了陛下,并非陛下放我等出宫!”

刘辩一时呆住了,看了看闪着寒光的短刃,说不出话来,直到张让再次重复,才猛然惊醒点了点头。

刘协惊讶的看着张让的动作,正要出声,张让低声道:“大王且稍待。”

随即对着刘辩道:“陛下,且先冷静,传唤内侍入内。”

刘辩深吸了几口气,但嘴唇不住的颤抖,始终无法说话。张让正自心急,却见刘协上前轻轻抱住了自己兄长,刘辩慢慢冷静了下来,半晌后带点微颤的声音大声传出御辇:“朕有急,召两名内侍入内服侍。”

“遵命。”

一阵脚步声传来,两名内侍躬身踏上御辇,抬头一看,却是中常侍赵忠与毕岚。

两人面色发白,身子都有些颤抖,张让见此一阵叹息:“好歹做了这么久的列侯,没有个君侯样,也别像猢狲一样丢人现眼啊。人事已尽,且安天命吧。”

赵忠哆嗦着嘴,看见张让挟持了刘辩,眼中竟然冒出喜意。

张让见此面色一冷,但还是不动声色的道:“陛下未曾对不住我等,此次之变是我等愚蠢,误信奸人。宫中侍奉几十年,如今即将魂归幽冥,还是给自己留点余地为好。赵常侍以为呢?”

赵忠与毕岚对视一眼,再看看张让,涩声干笑道:“张常侍说的哪里话,咱家岂是忘恩负义之辈?一切依张常侍安排便是了。”

张让轻轻颔首,低头道:“陛下,老臣与赵常侍会挟持您与大王,您见机行事即可,今后的路……陛下且自珍重。”

刘辩紧闭着嘴,拼命摇头,哀求的望向张让。

“此次是老臣有罪,考虑不周,只能尽力弥补一二了。陛下能冒着风险带臣等出宫,老臣已是感激涕零,今日于此败亡,也只是天意罢了。”

张让感觉自己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心软,看着面前的少年天子,本想灌输仇恨的他还是轻声道:“满朝公卿要诛杀我等,是理所应当的,陛下勿要怨怼。唯有董卓,此人万不可信,万不可信!”

言罢,张让挟持刘辩跳出御辇,大喝道:“天子在此,尔等速速让开一条去路。”

见三名内侍挟持了天子与一名小宦官,顿时全军愕然,弓箭与戈矛纷纷指了过来。却见御辇四周的侍宦纷纷站在了张让身后,从身上拔出武器肃然应对。

双方对峙,刘辩感觉张让的手越来越松,闻讯而来的刘表见状大惊,怒道:“张让,尔等欲造反耶?”

张让冷冷一笑,厉声道:“尔等与天子要诛杀咱家,难道还要咱家引颈受戮?刘景升,速速让开一条去路,否则天子危矣!”

→☆→☆→☆→☆→我是文言文的分割线←★←★←★←★←★←

刘表字景升,山阳高平人,鲁恭王之后也。身长八尺余,姿貌温伟,号为八俊。后遭党锢,亡走得免。党禁解,辟大将军何进掾。

中平六年,以大将军掾为北军中候。北军护灵帝出殡,十常侍劫持天子暗藏其中。时有白波郭太、南匈奴于夫罗以诛宦为名寇近,表不能御。

——《后汉书·刘表列传》

第一百六十章 动乱(中)第五百一十七章 谈心第三百八十八章 决断(下)第四百章 公孙纪第五百零九章 父子(下)第一百九十六章 征战第五百六十六章 中原烽烟第三百八十一章 幽州牧刘表(上)第六十章 斥贼第二百八十一章 办学(下)第四百五十三章 不变则亡第四十三章 举荐第七十七章 死地第二百二十五章 兄弟(下)第三百一十四章 冀州动第五百零四章 议功善后(下)第十三章 前倨后恭第二百八十三章 用意第四百二十章 琅琊王(上)第一百五十九章 动乱(上)第三百四十一章 青州之治(下)第五百三十六章 平定关中(一)第三百九十四章 天真第三百四十七章 谶纬与神鬼(下)第五百零四章 议功善后(下)第五百零八章 父子(上)第五百八十四章 中原僵持(二)第二百八十七章 甄府(下)第一百九十六章 征战第三十二章 荀府第二百七十九章 各怀心思(下)第五百章 演(下)第三百八十四章 边市(下)第二百三十二章 终变(六)第一百五十六章 乱起(上)第二百五十六章 会盟(上)第五百四十七章 平定关中(十二)第四百七十四章 交心第四百三十六章 南匈奴之战(二)第二百四十五章 机关算尽与未雨绸缪第五百五十二章 病亡第三百四十八章 兖州乱第五百二十七章 朱雀阙上(下)第四百九十四章 狗第二百一十九章 帝与臣(上)第六十五章 忠义无双十常侍第二百九十一章 常山之战(三)(四千字大章)第四百一十五章 母与子第四百一十七章 未来第三百一十一章 风水轮流转(下)第四十四章 英雄本色第四百七十四章 交心第一百九十四章 投名状第三百六十章 哪也不去第五百六十四章 忽悠(下)第二百八十章 办学(上)第五百三十一章 关中动乱(二)第七十章 迎驾第二百零九章 大复仇第二百九十二章 常山之战(四)第一百七十章 奴与民第一百二十二章 引蛇出洞第一百二十八章 夏虫不可以语冰第一百五十五章 议罪(下)第五百二十九章 新任京兆尹第三百零七章 任峻(中)第一百一十六章 在其位谋其政第四百二十九章 少年天子(三)第五百四十七章 平定关中(十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襄国长第二百九十六章 常山之战(八)第二百三十七章 废立(三)第十五章 英雄第四百六十章 兖州初战(上)第四十八章 何苗第三百八十一章 幽州牧刘表(上)第一百三十四章 权柄第二百四十三章 站队第一百九十九章 等待第三百九十五章 临战决议(上)第四百六十一章 兖州初战(中)第三十七章 乱世(二合一4000字)第四章 吹捧第七十一章 公卿第一百二十一章 死人不会说话第二百八十一章 办学(下)第八十三章 赠剑第一百九十章 知政失者在草野第五百六十二章 月下倾诉第三百五十四章 孙家双子第三百四十五章 大巫祝第八十五章 激进第五百零六章 决定(下)第三百一十四章 冀州动第二百三十二章 终变(六)第四百二十三章 宴席(下)第一百八十四章 杨凤(上)第三百三十四章 郑玄(上)第二百七十章 入主冀州(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