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将军号辅国 力近与麴齐

选能言会玩之人进宫,不是当务之急。

令狐乐给了莘迩几天假期,让他休息。

次日上午,傅乔、唐艾、黄荣、羊馥等人或趁休沐之机,或向官廨告假,联袂登门拜见莘迩。

诸人欢坐一堂。

羊髦、张龟等也陪侍在座。

傅乔等向莘迩庆功。

傅乔神采飞扬,心情极是愉快,搞得就像这场大功是他立下似的,不住手地抚摸胡须,连连顾盼左右,大声笑道:“幼著,你大破龟兹,火烧十万虏骑,给朝廷不仅带回了如山的战利品,且西域十余国尽遣质子入朝;而今你端的是威震西域,名扬朝中!……哈哈,哈哈。快哉快哉!幼著,朝中的封赏不日就下,凭你的战功,封侯易耳!这一回,你就不要再辞了吧?”

黄荣凑趣问道:“傅公,便是封侯,亦是明公封侯,你怎么如许高兴?”

傅乔实话实说,哈哈笑道:“我等与幼著休戚与共,幼著封侯,我等自也就水涨船高,我焉能不喜?”

莘迩笑道:“老傅,我看你不是为我封侯欢喜,你是为我送你的那十来个西域女乐而开心吧?”

傅乔半仰起脸,摸着胡子,不知想到了什么,嘴角露出奇怪的笑容,又是摇头,又是点头嘿嘿,半晌,发出一声慨叹,说道:“岁月不饶人。我是老喽!老喽!”看向莘迩,转回话题,仍提封侯之事,问道,“幼著,这次朝廷商议给你封侯,你怎么想的?准备接受么?”

莘迩讨定西域,以此战功之巨,封侯是理所当然之事。

并且,他的官职也理应得以升迁。

朝中的陈荪等一干重臣,历经多次会议,统一了意见,最先的决定是:拜莘迩县侯,迁其官为镇西将军。

莘迩现下的本职官武卫将军是四品,镇西将军是二品。

数遍定西的文武重臣,於今位列二品的仅有一人,那便是麴硕,其官为镇东将军。

莘迩一向谦虚谨慎,不重虚名,而且正值要与麴家结盟的关键时刻,岂会肯受此高职?

他早已上书朝中,力辞此官,说他后生晚辈,侥幸获功,皆是赖先王与大王之威灵,万不敢居受此等贵重的显任。

朝中无法,只得再议,从二品退到三品,议迁他为龙骧将军。

这回,莘迩没有什么反对的意见了,不料却在左氏那里被卡住。

龙骧将军此职,初设於本朝前期,起始的时候,是水军之将。定西哪里会有水师?左氏以此为理由,不置可否。陈荪揣摩上意,又把龙骧将军改议为同属三品的辅国将军。

改议的上书到了宫内,当天,就得到了左氏的许可。

一波三折之后,莘迩升迁的官职算是确定下来,但在“封侯”此事上,莘迩至今尚未表态。

私下里,他与羊髦、张龟讨论了两回。

张龟认为:应该接受封侯。

一则,方今定西国内,如二品官一样,县侯亦是只有一人,还是麴硕,可谓是非常荣贵,——白纯的“归义侯”,仅是个名头而已,实际上没有封地,莫说县侯,连个亭侯都不是。

张龟说道:“官职上既已谦让,表示过了对麴侯的礼重,那么在爵位上就没有必要继续谦让了。受了此爵,将会对明公日后於朝中、国中的议政地位大有好处。”

如那陈荪等人,尽管与莘迩同为顾命,但他们没有爵位,那以后再在一起议事的时候,他们就得坐在莘迩的下手。无形中,莘迩的政治地位就高过他们了。

二来,有功必赏,是一个有作为的政权所必须奉行的。

莘迩立下了这么大的战功,於情於理,朝廷都得给一个侯的爵位,而出於垂范於后来者的效果着想,莘迩也应该合情合理地接受封拜。试想,莘迩如果推辞不受,以后若再有立下大功之人,当面对封拜之时,他该怎么办?有莘迩这个“不受”的例子在前,他是受,还是不受?

张龟的这两点意见都很有道理。

羊髦则认为:受也可,不受也可。

受的理由就如张龟所言。

不受的理由是,羊髦说道:“明公前已辞过一次封侯,今如再辞,则明公乃心王室之情,卑己谦退之誉,将愈隆於国中矣。谚云:事不过三。一辞、再辞,三可受矣。”

事实上,在讯问羊髦、张龟的意见前,莘迩已经定了主意。

他於是采纳了羊髦“不受”的建议。

当下闻傅乔两次问及,莘迩也不隐瞒,说道:“我不能与麴侯相比。自我定西立国以今,麴家代代为国征战,世有勋功,一家二侯,诚然无愧。我名微族低,郡中正目我五品,蒙先王错爱,乃得进三品。辅国将军,已是我位之极矣!侯者,一品也,我焉敢受之?”

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在九品官制中,与“王”相同,都是一品。

傅乔愕然,嗟叹说道:“幼著!你虽不谈玄,但你的冲退之风,正合‘利不动心’!”叹息不已,说道,“我自以为已够谦和,不贪名禄的了,却不如卿远甚。”

“利不动心”,是老子的话。

莘迩微微一笑,心中想道:“侯也好,镇西将军也好,一朝得势,权力再是煊赫,‘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没有实打实的地基,都不过是浮云罢了。”

征讨西域,博取军功,莘迩为的不是用“功”换虚名,为的是以“功”图实利。

他想道:“我立下了这么大的战功,而拒绝二品高官,辞谢封县侯,谁还敢说我不是单纯的一片赤心报国?长龄说,‘受了封侯,将会对我日后於朝中、国中的议政地位大有好处’,依我看,辞了封侯,其实才会更有利於我那几项政策的实施啊!”

中午留傅乔等人用了饭。

下午,莘迩拜谒麴硕。

他带了十匹西域骏马作为礼物。

此十匹马是从带回国中那万余匹良马中精心选出的,每一匹都是一等一的好马,甚至比史亮送给莘迩做结婚贺礼的那五匹马还要好。

麴硕一辈子都在军中,最好战马、甲槊良弓,这个礼物投其所好,把他喜欢的,绕着马转了好几圈,恨不得立刻就骑上去,到野外驰骋。

入到室内。

前半时,莘迩与麴硕他俩对谈。

后半时,麴硕把麴爽召了来,三人会谈。

莘迩把他准备着手实行的几项政措,简明扼要地告诉了麴硕与麴爽。

他的这几项政措,没有一项损及麴家的利益,倒有大半都是暗指向了宋、氾、张等士流阀族。

麴硕与麴爽自无反对的必要。

晚上,麴硕设宴,招待莘迩。

饮宴到夜半时分才止,莘迩辞别离去。

等莘迩走后,麴硕与麴爽来到书房。

麴硕一边喝醒酒汤,一边若有所思地说道:“莘幼著的那几条政措,表面上看,没甚么问题,都是为国为民的好策,但品味其中的含义,他是要打击宋、氾、张等家的势力了啊!”

叫麴爽近前,严厉地叮嘱他说道,“我知你对我不许我家出任沙州刺史之事,心怀不满。不管你有多不情愿,莘迩的此数策,你在朝中,都务必支持,不准阻挠!”

麴爽应诺,到底心有不甘,说道:“阿父,你不让我家争沙州刺史之位,不争就不争吧,也就算了。

“如阿父所言,莘迩的此数策,明显是剑指宋、氾、张等家,以爽愚见,咱家何不置身事外?由他们斗去?待他们斗个两败俱伤,得利者岂非我家?阿父,你又为何定要我支持莘迩?”

“你糊涂!”

“怎么糊涂了?”

“宋、氾、张诸家久立朝中,掌握大权,党羽素来众多;而我家的基业在军中,今於朝为贵职者,唯你一人。我且问你,莘迩如败,凭咱家,凭你,能在朝中抗衡他们么?”

“……,如他们几家连成一气,我家自是不能,但爽之陋见,莘迩如败以后,他们几家必生内斗,而一旦他们生起内斗,我家却也非是不能与之抗衡的。”

麴硕目注麴爽良久,叹道:“你是真糊涂啊!”

麴爽莫名其妙,说道:“阿父,我说的有哪里不对么?为何这般说我?”

“你还不如女生看得清楚!我家与宋、氾、张诸家,尽管并为定西一等大姓,然他们几家都是以经业立户;先王未薨时,宋方得宠,此竖子尝醉后与人言云,称我家是将门,轻蔑之意尽显!彼辈不当我家是同类,就算他们内斗,也只能会是在败莘迩、再覆了我家以后!

“你,又哪来的机会‘趁其内斗而得利’?”

麴爽默然,好一会儿,说道:“莘阿瓜无非侥一时之功,於今竟也能与咱家平起平坐了么!”

莘迩担任顾命以来,对麴爽向来客客气气,很是尊敬,礼节上无可挑剔。

唯是当下士流,最重门第,乃至即便同为名族,一流的士族都不与二流的通婚,把这样的婚姻视为“乱伦”,“伦”者,伦常,尊卑之分。况乎麴家是定西本地的头等阀族,而莘家只是个外来的二等士族?

麴爽对莘迩其人的品行没有意见,但对莘迩的门第难免看不上眼。

麴硕对此,实也是有点别扭的,要不然,他亦不会自猪野泽之后,与莘迩一直没什么来往,只不过,他比麴爽理智,更看重利益,说道:“若放在西域一战前,莘幼著自是不能与我家齐。而下他讨定西域,功勋已著,且……,你听说了么?他此回从西域归朝,敦煌、高昌的索、张、阴、隗诸姓子弟,颇有从之的。这说明什么?如我所料,他已得陇西诸姓之服!

“羊髦、唐艾,侨士之智,先被他收入帐下;索、张等姓,陇西将种,今又折服於他。

“七郎,莘幼著家声虽然不高,论其而下之力,却是的确已近有与我家同列的资格了啊!”

麴爽不得不承认麴硕说得对,不再说话。

麴硕又一次地叮嘱他:“我过两天就回唐兴郡。你记住,时下不复往日,大王年幼,中宫没有执政的经验,朝中局势莫测,只有莘幼著不败,我家才能安然!他说他后日就把他的那几项政措上书朝中请议,到时,你只许赞成,不许反对!也不许默不作声!”

麴爽应道:“是。”

麴硕踱步到门口,扶住门框,望外头的夜色。

秋月如钩,悬挂清寒的夜空,几颗星星闪灭不定。

给人以寥廓而孤寂之感。

麴硕觉得有点冷,紧了紧衣袍,观此深夜秋景,语气里带了些无奈,喃喃说道:“设若先王尚在,又或大王成年,我家自仍可以军功立业,又何必管他莘迩与宋、氾、张!”

一个稳定的政权,需要很多要素。

头一个,就是得有一个稳定的统治集团。

而要想有一个稳定的统治集团,一个可以服众的领导人就必不可少。

定西国现下的局势,就是缺少这么一个领导人。

不错,国有国主,是有令狐乐,但令狐乐年纪太小,什么都不懂,如何可以服众?所谓“主少国疑”。一个孩子,连正常的判断力还没有成形,又怎么能够指望他治理国家、领导国家?

令狐乐最多只能做个名义上的“领导人”。

他做不了那个可以服众、引领国家的人。

在这种情况下,原本不想掺和到朝中政斗中去的麴硕,被时势迫使,他不掺和,别人不放过他,三番两次地找到麴家的头上,他终究无法独善其身。

第五十八章 太后玉趾访 将军恭谨对(下)第三章 御敌策已备 张韶领兵至(下)第六十一章 中正三步走 科考为常制第六十章 氾宽坐收利 莘迩一言怒第六十二章 万里月色同 群雄各异谋(中)第五十三章 檄召成都见 单骑赴营中(上)第二十五章 不可乱正统 遗策灭贺浑第五十一章 欲破酒泉先 功求袭斛律第五十二章 无双麴鸣宗 止啼温石兰第十二章 延曹夺槊精 贺兰威名震(六)第二十五章 怒命斩平罗 得令点兵出第二十二章 图图劫二路 风度有一吏第二十三章 赵兴报父仇 元光救獾孙(五)第三十八章 乞活投蒲茂 计破铁浮屠(中)第五十四章 三议安西域 朝中争沙州第五十四章 檄召成都见 单骑赴营中(中)第二章 西海迟方至 酒泉候未来第五十六章 麴球拒秦众 季和挫爽军(四)第四十四章 择将选麴爽 投书谒蒲英第四十二章 唐艾述西域 莘迩箭双雕第十九章 大力耿直人 进退定军令第五十四章 麴球拒秦众 季和挫爽军(中)第四十三章 痛打落水狗 宋丞中奸计第六十二章 折柳赠诸卿 太后城门迎第六章 勃勃志向远 铁骑漠中来(下)第二十六章 鹿为阿瓜得 朝会初交锋第十三章 翁主挽弓射 太后一怒威(下)第二十一章 宴荔聪明误 孟朗破朔方(下)第四十五章 海头胡舞旋 索恭夜献策第二章 西海迟方至 酒泉候未来第一章 枭豺无亲情 救子母感恩第六十八章 军法一头羊 西投乞活去第二十章 瑰丽朱阳殿 太后如神人第四十四章 卿辈哪得谈 奇袭成都城(十二)第二十四章 机敏促约成 魏主嘱诸子(下)第六十二章 万里月色同 群雄各异谋(中)第三十章 龙骧真英雄 征虏泪满襟(六)第二十二章 赵兴报父仇 元光救獾孙(四)第二十五章 不可乱正统 遗策灭贺浑第十三章 傅乔仓皇至 秃连狼狈回第十三章 翁主挽弓射 太后一怒威(下)第五十八章 献俘礼威严 岂可如弄臣第五十四章 担责解仇怨 元光探敌情第十七章 唐艾出奇谋 李亮三斫营(中)第三十一章 伐蜀首汉中 恳求太后教第二十三章 赵兴报父仇 元光救獾孙(五)第十四章 沙海等闲度 鲜卑直真郎第四十九章 蜀攻彭模急 十里陌上停第五十八章 太后玉趾访 将军恭谨对(下)第三十六章 怜子亦丈夫 上书请募兵第二十五章 韬略冠国中 凶狡凌胡部第五章 人头作酒器 太马无敌名准备开下一卷,构思一下章节概要,明天更第六十三章 万里月色同 群雄各异谋(下)第六十一章 中正三步走 科考为常制第六十一章 月色万里同 群雄各异谋(上)第二十八章 黄荣胆大策 王城起风云(二)第十四章 照瓢描葫芦 觅得一策来第二十九章 道将大变样 争宠令狐乐第六章 麴球赠胡将 遣人请道智第二十六章 姑娘柔情暖 司马不畏寒第三十二章 氾贾交书劾 左氏怜张妻第二十章 黄荣驳氾议 拓跋见莘使(中)第十九章 臣前与令旨 为子削荆棘第五十一章 笮桥鼓声动 捷报两路传(下)第四章 赠君葡萄酒 临台阅军训第五章 勃勃志向远 铁骑漠中来(中)第二十四章 后宅刀兵动 客舍访客多第六十一章 月色万里同 群雄各异谋(上)第十三章 翁主挽弓射 太后一怒威(下)第十五章 轻骑趁夜东 贫道方外人(下)第五十章 胆壮自作饵 勿延袭敌营第五十一章 胡兵攻势急 莘迩稳如山第五章 逐客显督威 收胡系霸业第三十三章 张浑不离朝 龟有上下策第三十七章 有球心亦安 左氏送卧具第五章 武校乡射礼 蒲英起兵乱第六十一章 千金市马骨 公力若不及第三十八章 妃衣不蔽体 苟雄请诛奸第十八章 唐艾出奇谋 李亮三斫营(下)第二十一章 黄荣驳氾议 勃野使拓跋(下)第二十六章 鹿为阿瓜得 朝会初交锋第十三章 牡丹额前绽 志气胸中展第三十四章 虽然无所长 名可由行立第二十章 黄荣驳氾议 拓跋见莘使(中)第二十一章 宴荔聪明误 孟朗破朔方(下)第四十五章 卿辈哪得谈 奇袭成都城(十三)第三章 大王生日宴 太后玉臂滑第三十章 曹罗共战将 蛇龙并无存第三十六章 未午城已克 武都传捷报(下)第九章 延曹夺槊精 贺兰威名震(三)第二十一章 处政先择人 孰谓卿无威第六章 麴球赠胡将 遣人请道智第三十一章 度牒束僧侣 铁券约鲜卑第二十章 造像耗民力 初悟理政意第二十五章 僧人抗天子 择官选道智第二十八章 石铭十六字 宝掌也好人第三十八章 卿辈哪得谈 奇袭成都城(六)第二十九章 且失征虏信 鲜少真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