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入宫禀五事 朝会上诸策

见过麴硕的第二天,是常朝的日子。

莘迩上书,坚辞县侯之封。

散朝后,他入宫求见左氏。

左氏已除去了朝会时穿的礼服,换上了一身日常穿的袿(gui)衣。

袿衣是本朝流行的贵妇衣裙,演化自前朝的深衣,但与深衣相较,颇有差异。

丹碧色的袿衣下摆,被折裁成三角的形状,上宽下尖,层层相叠,时人称为“垂髾(shao)”;并在周围缀以彩色的飘带,以为装饰。髾者,燕尾之意也。

左氏亲自到殿中迎接莘迩。

飘带拖得较长,当她走起路时,牵动下摆的尖角,如燕子飞舞,飘逸华丽。

十分的好看。

莘迩脑中不由浮过了一个词:华带飞髾。

莘迩拜倒行礼,左氏命他起身。

半晌听不到左氏说话,莘迩大着胆子,抬起了头,与左氏目光相对。

“将军清瘦了。”

莘迩说道:“王太后的气色挺好。”

左氏眼波流转,仔细地打量莘迩的上下,柔声说道:“也晒黑了。”

莘迩本来就不白,在西域那种阳光炽烈的地方暴晒了几个月,皮肤越发地显黑。

而左氏自猪野泽以今,养尊处优年余,肤色早回到了本来的面貌,白皙泽润。

两人相对而立,莘迩固是看起来更黑,左氏则因之而观之愈白。

莘迩肃容说道:“臣为王太后、大王尽忠,命尚可献,何况一点肤色?黑点就黑点罢!”

时下的士人,以白弱为美,莘迩於今黑不溜秋的,确乎不太合风流名士的审美。

不过,左氏倒是无所谓,她抿嘴一笑,朝候侍於殿外的内宦、宫女们瞧了眼,轻声说道:“还好将军已经讨定了西域,今已还朝,将养些日,大约就能‘恢复旧观’了吧。”

莘迩呆了一呆,心道:“她在给我说笑么?”

左氏从来没有与他开过玩笑,猛然来这么一句,莘迩还有点不适应,一时不知该何以作答。

左氏回到坐上,吩咐殿外的宫女进来,给莘迩看座,叫他也坐。

莘迩照例是不肯坐的。

回到王都的当天,给左氏备下的礼物,衣服、饮食、香料、首饰、珍宝器玩等等,琳琅满目的数十车,包括一班西域女乐、二十多个幻术师,莘迩就已遣人献到了宫里。

昨天,还应左氏的懿旨,把鸠摩罗什也送进了宫,给左氏与令狐乐讲了一通佛法。

莘迩问左氏对这些是否满意?

左氏笑道:“将军真是有心,送到宫中的物事、女乐等,都是我喜欢的。将军没有闻出来么?”

“闻出什么?”莘迩话刚问出口,鼻端的香味提醒了他,旋即醒悟,问道,“衣香?”

“正是。用的便是将军送的香料。”

莘迩说道:“臣粗俗之人,对香料之别,知者寥寥,一下竟没有闻出。”

左氏轻笑说道:“是啊,将军一心只想着为我与大王尽忠呢,又怎会在意香料这点小事?”

莘迩心道:“这又是在给我说笑么?”

连着两次开玩笑,让毫无心理准备的莘迩不禁挠头,有心回句什么,又怕失了礼节。

念头数转,末了,他还是决定,只当未闻为上,想道:“左氏的心情看似甚佳啊。”

左氏的心情的确很好。

她虽不太通政治,也知莘迩讨定西域,不仅对莘迩的以后大有好处,并对稳固令狐乐的王位亦极有帮助。两全其美,加上莘迩毫发无伤地平安归来,她岂能不开心?

莘迩今天晋见左氏,是有正事的。

闲聊了多时,莘迩说道:“王太后,於今我定西国,西域虽定,犹三面皆虏,外既虏患未弭,内弊复乃交兴,内外相迫,短日或可无事,长则必有远忧。

“伪秦蒲茂,蛮夷之属,而知变革。《易》云‘变则通、通则达’;臣再三思酌,我国若故步自封,不思进取,势将危矣!欲强国家、安百姓,非行变革不可。臣有五事上奏王太后。”

左氏问道:“哪五事?”

“方今朝中、郡县,长吏竞以‘望白署空’为美誉,怠慢公事,唯务浮华清谈,臣以为,此风当止!应当给吏员明确规定各项公事的具体办理时间,拖延、延期者严惩!此第一事。”

……

几天后的朝会上。

陈荪、宋闳、氾宽、张浑、宋方等人听完了莘迩提出的第一事。

宋方心道:“我就知道田舍儿耐不住寂寞!果然,装腔作势地推辞封侯后,他按捺不住了!”顾看宋闳、氾宽等人,见他们都是神色如常,知道他们没有反对的意思,也只好闷不吭声。

陈荪想道:“朝中各府、郡县各地,日常的文牍往往会积累月余、数月不办,我早觉此为我朝之积弊了!莘迩此议,虽是会使那些士流清官受到拘束,然於国有利!”

麴爽头个出来赞成。

没人反对的情况下,此议得到了通过。

得到通过,不能只说说就罢,需要有人具体负责。

莘迩举荐的人选,出乎了大家的意料,他举荐张道将,做了具体负责操办此事的人。

……

左氏问道:“第二事呢?”

“今人以俸厚事闲之职为‘清官’,以俸薄事剧之职为‘浊官’。朝中、郡县的清官,尽被上流士族的子弟占据;浊官,则只能委门第较低的士人或寒士担任。

“王太后,真正在办事的,其实正是这些‘浊官’。‘浊官’们限於乡品、门第,可能终其一生,都只能在七八品间打转,看不到升迁的希望,俸禄又少,有的连家都养不起;而另一边,那些任‘清官’者,本就多家訾豪富,偏又能够升迁飞速,俸禄优厚。

“王太后,这是何其不公!朝中、郡县的浊官吏员,虽然不敢埋怨,但臣以为,若不及时将此弊更改,长此以往的话,国事必然将荒!当浊官们的怨望积累到一定程度,到再无人肯为国作事的时候,甚至,国家有颠覆之危!”

左氏柳眉微蹙,说道:“阿瓜,……将军,你这么一说,是好危险!那该怎么改?”

“我朝行九品官人法,乡品与官品相对,在此背景下,‘清官’唯上流士族之子弟得任,这是没办法改的。但,臣以为,可以增加浊官的俸禄,明定奖罚,奖赏忠公之吏。此第二事。”

……

氾宽听罢了莘迩的第二事。

他心中想道:“头一事还好,这第二事,莘迩是要向寒士示好么?郡县的寒士,乡品高者,不过四五品,前途早已限定。他就算再向寒士示好,又能得甚么用?难不成,他还敢举寒士入朝,授以贵职?他真要敢行此举,朝中诸公,定然群起而攻之!”

想到这里,对莘迩的此第二议,氾宽仍是保持了沉默。

麴爽仍是头个赞成。

这一议,同样得到了通过。

莘迩举荐黄荣,做了具体负责操办此事的人。

……

左氏问道:“将军的第三事为何?”

“臣此次征讨西域,西域长史府有一吏,名叫阴洛。对此人,王太后应是不知,但他有一个族父,王太后必知,便是隐居在薤谷,授徒数千的大儒阴师。

“臣闻伪秦蒲茂,扩建学校,广纳戎人酋大的子弟入学,学习我唐人的典籍。戎人尚且好学如是,我朝华夏上国,怎能反而不及?

“臣以为,与其使阴师授学於野,何如朝中兴扩泮宫,请他入朝,敦明学业?此第三事。”

……

莘迩的第三议,光明正大,只要是儒生,就不可能反对。

在听莘迩第一议和第二议时,宋闳都仪态晏然,仿佛与他无关。

此时,宋闳微微抬了下眼皮,心中想道:“薤谷阴师?此人可不止是大儒,且是阴家而下名声最著之人。他往常只是授徒谷中,在朝中没有什么影响;莘幼著请他入朝,意欲何为?”

尽管心存疑虑,可办学这种事情,他没办法提出异议。

此议也得到了通过。

具体的负责人,莘迩没推荐别人,毛遂自荐,他自请遣人去请阴师、并亲自负责泮宫的扩建。

……

左氏目注莘迩黑瘦的脸孔,感动地说道:“将军两辞封侯,我已知将军毫无私心。将军今日所述三事,更无一不是为国!大王还是个孩子;我生长深闺,亦不解国事,平日的寻常国政已是多赖将军定夺,要非将军言及,又哪里会想到这些呢?将军,就像你说的,我定西三面皆虏,危若累卵,如无将军,我可真不知该怎么办才好了!国家之事,我愿尽托将军!

“请问将军,第四事为何?”

“第四事……”

没有了前三事的爽利,对此第四事,莘迩略作迟疑。

左氏问道:“怎么了?”

“此事,朝中或会有人反对。”

“是什么事?”

“天下乱来,有大批的流民、寓士迁入陇地。臣即是寓士之一。我朝历代先王仁爱,专为流民、寓士设立了侨郡、侨县,以作安置。据臣所知,流民、寓士们都对先王们的仁德感恩铭记。只是,王太后,此中却有一弊。”

“何弊?”

“侨郡多流民、寓士,然其中正,却多由土著士人担任。”

……

感谢大家的月票、推荐和打赏!

求月票、推荐!

第二十二章 献鹿止谣传 温言宽太后第二十四章 宋方内外策 氾宽邀两宾第十九章 宴荔聪明误 孟朗破朔方(上)第三十五章 勃野感君恩 元光生畏惧第三十章 心忧义从胡 黄荣第二计第五十九章 将军号辅国 力近与麴齐第二十八章 贵非贫人想 京好鼠迹印第三十六章 卿辈哪得谈 奇袭成都城(四)第七章 延曹夺槊精 贺兰威名震(上)第五十二章 蒲秦占洛阳 江左攻下邳(三)第十五章 曼歌小解忧 元光谋已动第五十章 唐艾识孟计 苟雄斩姚国(中)第六十章 入宫禀五事 朝会上诸策第三十五章 未午城已克 武都传捷报(上)第三十七章 有球心亦安 左氏送卧具第二十八章 土寓大有别 君率残相近第二十三章 赵兴报父仇 元光救獾孙(五)第十八章 草绘说兵法 丈夫五鼎烹第三章 羊髦投门谒 唐艾上佳士第二十一章 赵兴报父仇 元光救獾孙(三)第五十一章 蒲秦占洛阳 江左攻下邳(中)第四十四章 拓跋大点兵 贺浑高力雄(五)第二章 西海迟方至 酒泉候未来第十六章 豪牧羊马万 应徙多贫困第三十四章 五日朔方下 杀一无名卒第四十八章 和尚显神通 府君禅理深第三十四章 蒲茂兴变革 阿瓜化宋谋第五十二章 无双麴鸣宗 止啼温石兰第五十五章 蒲秦占洛阳 江左攻下邳(六)第三十八章 王令移宋丞 麴球封侯貌第十章 氾公真大谋 沉渣俱泛起第五十二章 无双麴鸣宗 止啼温石兰第五十八章 献俘礼威严 岂可如弄臣第十七章 孟朗三计上 还都清君侧第二十九章 揖谢与用法 养士霸王术第十一章 麴爽怨声对 过往如刺扎第四十八章 来苏绕剑阁 朝食成都下第五十二章 火烧连天地 三军尽拜服第十六章 风流傅耳食 肥己曹睚眦第二十九章 常哥悄然婚 孤塗报急讯第十五章 举事解怨恨 吕季不辞功第四十一章 蒲茂不求歌 显美戏爱婢第七章 车兵述少愿 祆庙逢安崇第四章 勃勃志向远 铁骑漠中来(上)第十五章 曼歌小解忧 元光谋已动第四十七章 姚谨辞动心 吕明平叛乱(下)第三十九章 围猎神射术 樗蒲掷万金第四十一章 王成策取冀 唐艾议攻冉(上)第四十二章 卿辈哪得谈 奇袭成都城(十)第五章 勃勃志向远 铁骑漠中来(中)第十二章 延曹夺槊精 贺兰威名震(六)第九章 延曹夺槊精 贺兰威名震(三)第六十一章 月色万里同 群雄各异谋(上)第四十八章 子乔献遗策 魏主东北遁(三)第一章 元光块垒积 麴爽奏设州第十六章 连环虚声势 蒲茂意决矣第六十一章 中正三步走 科考为常制第二十三章 变革收获大 起意除宋方第三十九章 乞活投蒲茂 计破铁浮屠(下)第三十三章 苟雄送儿衣 李亮要事办第二十六章 朝廷拜征虏 荆州欲伐蜀第九章 青雀得蒲宠 贾珍与宝绝第四十二章 卿辈哪得谈 奇袭成都城(十)第十七章 录事悔小气 鲜少名为京第五十九章 天爽征伐时 夏夜花香浓(上)第二十一章 傅乔典书令 云光如妆容第四十八章 来苏绕剑阁 朝食成都下第三十三章 飞黄腾踏去 美人嫁丑夫第三十五章 未午城已克 武都传捷报(上)第十一章 宝刀赠豪杰 督邮酬解忧第四十六章 轮戍练兵法 令狐喜事爽第九章 延曹夺槊精 贺兰威名震(三)第四十九章 唐艾识孟计 苟雄斩姚国(上)第六十章 氾宽坐收利 莘迩一言怒第二十八章 张公心非石 阿蜍女郎耶第十六章 唐艾出奇谋 李亮三斫营(上)第二十五章 报与左氏知 金城郎将任第二十四章 碧鹅黄荣恨 明公重旧情第十九章 赵兴报父仇 元光救獾孙(上)第二十九章 自强然后立 秃发雄北山第四十五章 姚谨辞动心 吕明平叛乱(上)第八章 翻云真成雨 可敢入都城第四十六章 安西一路进 征虏两路攻第五十九章 将军号辅国 力近与麴齐第三十二章 龙骧真英雄 征虏泪满襟(八)第三十八章 乞活投蒲茂 计破铁浮屠(中)第三十七章 阿瓜国事重 大王已少年第二十章 赵兴报父仇 元光救獾孙(中)第二十九章 且失征虏信 鲜少真矛盾第四十六章 轮戍练兵法 令狐喜事爽第二章 御敌策已备 张韶领兵至(中)第二十章 宴荔聪明误 孟朗破朔方(中)第八章 舒望连战胜 麴球突围出第三十九章 遣使赴江左 姚戎攻关中(中)第三十章 张韶有些谋 莘公雄杰也第十六章 何用尔结草 计须金刀用第七章 延曹夺槊精 贺兰威名震(上)第二十七章 桓蒙有奇骨 反间真雄计第三十二章 龙骧真英雄 征虏泪满襟(八)